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162.24KB ,
资源ID:223940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3940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四章景观多样性及其保护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四章景观多样性及其保护Word格式.docx

1、特点:短期特点。干扰斑块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是干扰后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但是,长期持续干扰(如持续放牧)也能保持斑块持续稳定。一旦取消干扰,斑块将加快周转率,经段时间调整后与环境一致,斑块消失。残存斑块:周围环境受干扰,自身未受干扰的残余部分。火烧、虫害、水淹等可能产生残余斑块。举例: 寒冷过后阳坡上留下的鸟巢、火灾大火过后残留的一片森林残余斑块的周转率取决于环境恢复速率。如果繁殖体充分,周转率可能与干扰斑块相当,但如果周围繁殖体不足,残存斑块中的种源和种子散播特征对周转率的影响很大。残存斑块在干扰后可能成为一些物种的避难所,物种竞争激烈,潜入和灭绝的速率明显加大。环境资源斑块:由

2、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而引起。 例如:长白山植物垂直分布、森林中的沼泽 特点: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由于环境资源一般相当稳定,因此斑块内物种组成相当稳定,迁入和灭绝率很低。湿地、山脊裸露岩石、沙漠水源绿洲等属于环境资源斑块。环境变化可能引起环境资源分布改变,使环境资源斑块产生变化(消失或者位置变化)。引进斑块:人类活动将一些生物引进某一地区,或消除本地生物而产生的斑块。种植斑块:农田系统、人工林等。由人种植植物而产生的。人维护、存留时间长种植斑块的物种变化和周转率主要取决于人类管理活动。人类居住地:包括房屋、庭院、草坪和用于保护作用的树木组成。也包括人类不慎引入的害虫和杂草等。人类居

3、住地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居住地斑块消失。2、廊道外观上不同于两侧环境(基质)的狭长地带。是形状特化了的(线状或带状)斑块。2)廊道起源:干扰廊道:道路、动力线,带状采伐。残存廊道:采伐保留带,为动物迁徙保留的植被带环境资源廊道:河流、山脊线谷底动物路径。种植廊道:防护林带、人工树篱。再生廊道:沿着栅栏、城墙自然长出的树篱。3)廊道的功能:双重作用:将景观分离、将景观连接。可以是物种迁移的通道,也可以是物种和能量迁移的屏障。 1.运输:公路、铁路、运河、输电线等 2.保护:长城、围墙、林带等 3.资源:走廊地带野生动物丰富、植物种类较多,人工林带:果实、燃料、建材。 4.观赏:古

4、代曲径通幽、颐和园的长廊、西湖的苏堤4)廊道结构:宽度:廊道宽度对沿廊道或穿越廊道的物种迁移及物质能量流有重要意义。高度对比:高于环境的廊道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低于环境的廊道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曲度:曲度对沿廊道的移动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廊道曲度越小,移动距离越短,阻力越小,移动速度越快。连通性:连通性是廊道的连续程度,一般由单位长度上的间断数表示。廊道有无间断是通道作用和阻隔作用的重要因素。桥和廊道狭窄是两种影响连通性的重要结构。狭点:廊道中的狭窄处。作用:影响运动,例如:河流峡口结点:两个廊道的连接处或一个廊道与斑块的连接处。结点在管理与规划中十分有用,因为它提供了许多相连系的物种源,当物种

5、在斑块中消失时,有利于物种重新迁入。河流急转弯的凹面常出现一片泛滥平原,两条公路交叉处的重叠植被内环境:廊道内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垂直于廊道方向的梯度变化。也包括沿廊道延伸方向的缓慢变化。这些因素对物种分布、迁移、穿越等都有影响。5)廊道的分类:按宽度方向线状廊道:是全部由边缘环境组成的狭长廊道。物种主要由边缘物种和广布物种组成,没有内部物种存在。道路、铁道、堤坝、沟渠、动力线、树篱、动物迁移保留廊道。带状廊道:包含内部环境和内部物种的较宽的廊道。常见的带状廊道有:采伐保留带、高压线路和宽的树篱等。线状廊道与带状廊道的宽度界限:内部物种急剧增加的宽度为界限,界限并不完全明确,存在一定程度

6、的随意性,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宽度界限(草本、鸟类不同)。林带宽度增加,环境异质性增加,进而造成物种多样性增加。林带很窄时,边缘、内部种都很少,随宽度增加边缘、内部种均增加,但边缘种在宽度略增加时即迅速增加,而内部种则要在宽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增加,阈值一般为7-12米。河流廊道:完整的河流廊道包括水道、河床、河岸植被组成。河岸植被由于具有特别重要的功能,被认为是最需要保护的景观元素。河岸植被的特殊功能:对控制水流、矿物养分流的作用:消洪补枯、防止养分流失、防止河流及湖泊的富养化。是一些适应水分变化的植物的主要生境。是很多鸟类和两栖类动物的主要生境。是一些陆地动植物迁移的重要路径。调节河流水温,凋

7、落物是河流生物的重要生物链。河狸在一些河流廊道中起特殊作用,它能构筑堤坝,改变河流生境。对河狸的研究在美国生态学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4 基质(本底)1)本底(基质)定义:景观中的背景地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在景观中起控制作用的景观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控制景观动态是基质的最根本特征。对景观的稳定性和动态起着主导作用。2)判别本底的标准:相对面积最大:一般面积超过其它类型面积的总和,可基本断定它为本底。假如一种景观元素类型覆盖50%以上的面积,就可以认为是本底。连通性:当两景观要素面积相当时,可判定连通性较高的类型为本底。有时,相对面积标准会与连通性标准矛盾

8、。连通性高的作用: 1) 可以作为障碍物将其他要素分开。防火带 2) 便于物种迁移与基因交换。 3) 使其他要素成为生境岛。控制景观动态:当前两标准都相当时,需要理论模型或进行野外观测,判断控制程度。一般控制程度高的元素处于扩展状态。虽然,判别本底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所有景观都存在本底。3)基质的结构:相对面积:本地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相对面积大小决定本底对整个景观的控制程度。单位面积景观被分割的块数。决定本底中物种迁移受其它景观要素的影响程度。间接影响本底对景观的控制程度。孔隙度:单位面积内的斑块总数,它是本底中斑块密度的量度。与斑块大小无关。决定其它景观要素对整体景观的影响程度。是对相对

9、面积的补充。孔隙度的生态意义: 1)它提供了一个了解物种隔离程度和植物种群遗传变异的线索。 2)孔隙度是边缘效应总量的指标,是一个对野生生物管理、对能流物流指导意义的因素。孔隙度低表明景观中有边远地区存在,这对需要边缘生境的动物很重要。 3)孔隙度与动物觅食密切相关,适宜的孔隙对觅食及育后复原。 4)采伐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5)人文地理中,研究住宅与村庄孔隙的分别十分重要。边界密度:单位面积内,各类边界长度和。决定景观中边缘效应的影响程度,以及跨越边缘的流的普遍性及其总量。边界形状:景观元素间的边界像一个半透膜,边界的形状对本底与斑块间的相互关系极为重要,具备最小的周长与面积之比的形状不利于能

10、量与物质交换,具节省资源的特征;相反,周长与面积之比大的形状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大量的能量与物质交流。 凸边界、凹边界、指状交错边界基质异质性:空间复杂程度和变异程度,是基质生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体现,是整体景观的重要特征。(二)、景观多样性的概念及景观生态学1、景观多样性:指景观在结构、功能以及随时间变化方面(即动态)的多样性,它揭示了景观的复杂性,是对景观水平上生物多样性显著程度的表征。1)景观结构:主要指景观元素的大小、形状、类型、数量及空间组合,景观结构及其变化是自然生物和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物种的分布、动物的运动、营养元素的迁移、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2)景观功能:指物质、能量

11、、物种在景观元素之间的流动。长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可改变景观结构,同时又受景观结构的制约。(1)景观元素间的物质流引起物质流动的力:扩散:浓度梯度引起的物质运动,服从简单的扩散方程传质:由于能量梯度引起的物质流动,如风、水流搬运:由于外力提供能量引起的物质运动。如人和动物引起的物质流动。引起物质流动的主要媒介:风、水、动物、人A、风媒运动:风携带尘土、雪、水汽、污染物、花粉、种子、小的昆虫等在景观元素间运动。B、水媒运动:水携带土壤颗粒、土壤养分、污染物、种子等在景观元素间运动。(2)景观元素间的生物运动景观中的动物运动:A、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为:巢域运动、疏散运动和迁徙运动。其运动的目的是寻

12、求合适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动物在景观中迁徙的阻力是动物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初步研究表明阻力大小与动物通过景观边界的频率、界面不连续性和对比度、对各景观类型的适应性、以及通过各类型的长度等。景观异质性大小与动物运动没有简单的关系。不同动物对异质性的反应不同,景观元素类型分布对动物运动更为重要,廊道对动物的运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廊道的作用对不同动物是不同的。自然的植被廊道有利于多数动物运动,但也有动物由于捕食关系而回避该廊道。被作为景观中各种运动方式范例研究的动物包括:野牛、驼鹿、各种候鸟、蝴蝶的季节性迁移与其对栖息地的选择以及中途暂留地的作用,狼、狐、松鼠等的巢域行为与景观格局的

13、关系,大角羊在峭壁间运动防止被捕食,河狸、松鸡等需要在多种景观中穿行以满足不同生存和繁殖需求等。景观中的植物运动由于植物体本身不能运动,植物是靠繁殖体运动而实现的。繁殖体传播动力包括:风力、水力、动物和人。植物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传播策略。植物分布变化的方式包括:A、气候变化引起植物分布区的缓慢变化、B、植物种适应干扰的快速运动:一些处于演替体早期阶段的植物物种是靠周期性的干扰得以保存的。在北方森林中,一些阳性草本、灌木和短寿命的树种是靠具有周期性的火烧得以维持的。这些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生物特性(远距离种植传播、地下休眠的种子库等),使其能迅速占据新近干扰的区域。C、外来物种的入

14、侵: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缺少天敌的植物物种的入侵会大量繁殖,排挤本地物种,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引起生态灾难。3)景观动态:是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和植被内源演替是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动态变化的结果既可能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又可能减小景观的多样性。2、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自1939年由特罗尔提出后,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生态学一重要分支,并且已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为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5、,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 3)景观变化: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4)景观管理:通过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使人们能够从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去观察和认识自然界,明智合理地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景观多样性与景观生态学是密切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景观多样性也属于景观生态学的范畴,其理论体系还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二、景观多样性研究内容及其保护意义(一)景观多样性主要研究内容景观多样性研究可以以其结构、功能、和动态3各方面为重点,从理论上探讨有关的景观稳态。例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如何影响各种生态过程?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包括空间梯度、缀块多样

16、性、缀块格局、缀块连接度等)与生理生态过程、生物个体行为、种群动态、群落结构和动态,以及生态系统过程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的关系。(二)景观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意义1、可作为认识和研究在比物种、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更大尺度上运作的生态过程的框架。2、景观是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合适尺度。3、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开发活动,主要是在景观层次上进行的,景观破碎化和生境破坏是全球物种灭绝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改变着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将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转变成人工管理的农田及工业化的城市区,这就意味着自然种群必然受到农业、工业及城市废弃物的影响,还将受到资源开发的影响。因此,不仅要研究物种、生态系统的

17、多样性,还有研究生境和栖息地的多样性,研究景观的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景观多样性对物种迁移、能量交换、生产力水平、物种分布、扩散和动物觅食的影响。而且景观多样性研究在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评价与设计、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第二节 景观与景观多样性的类型一、景观的类型根据景观的特性和人类对其影响程度分3种类型:1、自然景观:1)原始景观:苔原、冰川、高山、荒岛、沼泽、原始林2)有轻度人工干扰的自然景观:草原、天然林、湖泊2、管理景观:1)人工自然景观:经营的林地、放牧场、水库2)人工经营景观:农田、果园、人工林3、人工景观:城市景观、工程景观、风景园林景

18、观二、景观多样性的类型 根据景观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分3种类型: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一)斑块多样性及其生态意义1、斑块多样性:指景观中斑块的数量、大小和斑块形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斑块是内部均一的、构成景观的组成部分。是物种的聚集地,是景观中物质和能量迁移与交换的场所。2、斑块多样性的生态意义1)景观中斑块面积的大小:斑块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水平,而且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面积对能量和养分的影响:一般的情况总是大斑块比小斑块含的能量和养分丰富。也有不同,比如,一个小斑块(麦田)从边缘到内部我们会 发现边缘产生的产量高于内部。充分利用光、温度、水、且竞争少。动物的分布也

19、会因边缘内部的喜爱程度而有所不同。许多野兔、野鸡等喜欢在边缘地带活动,食草与食肉动物也经常在边缘地带活动,边缘单位的生物量也高于内部。边缘地带植物密度高于内部,故营养也高于内部地带,由于小斑块的饿边缘/内部比大于大斑块,因此小斑块单位面积的能量与物质不同于大的斑块。大斑块比小斑块有更高的营养级的动物,并且食物链也更长。 面积对物种的影响(1)岛屿:在生物群落里,物种的多样性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岛上种数与面积大小的关系的三种解释:大岛屿物种多,稀有种多,小岛近亲繁殖。S=CAZ ;其中,S-多样性;A-面积;C-比例常数;Z-一般为0.180.35分析表明,大致的规律是面积增加10倍,物种增加2

20、倍;面积增加100倍,物种增加4倍;即面积每增加10倍, 所含的物种数量成2的幂函数增加,2是个平均值,通常在1.43.0之间。这种关系的另一层含义表明,如果原生生态系统保存10%的面积,将有50%的物种保存下来。如果保存1%的面积,则会有25%保存物种被保存。1967年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创立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他们认为岛屿钟的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和灭绝率,而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及年龄等有关。S=f(+生境的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程度+年龄)设计保护区时,面积比较关键。 主要保护:1 较高的当地物种多样性 2 稀有种和濒危种 3 稳定的生态系统2)斑块形状:斑块形状影响边缘与

21、内部环境的比例,从而影响物质、能量和物种分布,形状与面积同等重要。形状分析可了解物种动态(物种分布是稳定、扩展、收缩、还是迁移甚至以了解迁移路线),斑块的形状对生物的散布和觅食具有重要作用。斑块的形状与环境变化及更新过程有关。园林设计,采取不同斑块形状,收到不同的艺术效果。边缘与边缘效应边缘:边缘是指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交而形成的狭窄地区。边缘效应:斑块的边缘部分有不同于内部的物种组成和过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边缘效应。由一种环境条件组合、过渡为另一种环境条件组合,由一类动植物组合过渡为另一类动植物组合,不仅包括两个生态系统内部的成分并且有其特有的成分。边缘的类型: 固有边缘:环境资源上的差异造

22、成的边缘。过渡缓慢、连续性强、变化很小。 举例:森林和沼泽之间的边缘 诱导边缘:天然或人为干扰造成的边缘。过渡显著、存在时间短。森林与火烧迹地之间的边缘。根据对边缘或内部的反应,将生物分为:边缘种和内部种。边缘种和内部种将动物分成三类:a 对两个生态系统均有要求,b 对边缘的特殊生境有特殊的要求,c 主要与一种生态系统有关系,但可扩展到边缘。3)斑块的构型:斑块在景观中的空间排布情况,它们的空间分布对能量、物种的流动有重要影响。相同类型斑块空间分布格局: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不同类型斑块之间是否存在比邻性或排斥性?目前对斑块空间格局与干扰传播的研究较多。假设1: 如果,一个斑块是火灾或

23、者病虫害爆发的干扰源,当斑块被隔离时,能阻止干扰扩散。假设2:不同类型的斑块镶嵌在一起,能够形成有效的屏障,阻碍干扰传播。反例:草地、灌丛、针叶林镶嵌加强干扰传播,混合林虫害较少可能主要由于鸟类的扑食作用,而非直接的阻碍作用。 斑块相关性的指标:隔离度、可及度、相互作用、总隔离度 破碎化指标:斑块密度、边缘密度、(二)类型多样性及其生态意义1、类型多样性:是指景观中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类型多样性考虑景观中不同的景观类型(如农田、森林、草地等)的数目及他们所占的面积。2、景观类型多样性的生态意义1)主要表现为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单一的农田景观中增加适度

24、的森林斑块,可引入一些森林生境的物种,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森林大规模破坏,毁林开荒,造成生境片断化,其结果是增加了景观的多样性,但给物种多样性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在一景观中,类型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关系一般呈正态分布。(三)景观格局多样性及其生态意义1、格局多样性:指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及各类型之间以及斑块与斑块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联系。格局多样性多考虑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同一类型间的连接度和连通性、相邻斑块间的聚集与分散的程度。2、景观格局多样性的生态意义1)景观类型的空间结构对生态过程(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物种运动)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景观空间格局(林地、草地、农田、裸露地等的不同配置)对径

25、流、侵蚀和元素的迁移影响不同。对养分的截留和传输具有选择性。例如: 农田树篱农田这种构型构成了对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屏障,树篱的植被和土埂增加了水力糙率,减小水流速度,从而降低水的输沙能力,植被和落叶截留了矿质养分的流失。单一的农田景观,增加了田块的面积,等于增加了坡长,导致侵蚀量增加。氮在河边植被带的滞留率为89,在农田的滞留率为8;磷的滞留率分别为80%和41。2)景观中同一类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用连通性和连接度来表示。具有较高的连通性,不一定有较高的景观连接度;连通性较差的景观,景观连接度不一定较小。景观连通性测定同一景观类型在空间上的结构联系特征,它与同类斑块之间的距离、廊道存在与否、不

26、同类型树篱之间相交的频率以及由树篱组成的网络单元的大小有关。景观连接度测定景观中同一类型在空间上的功能联系特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3)格局多样性在景观设计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寻求合理的景观配置,在景观规划和管理时考虑物质流的利用率以及营养元素的循环。通过景观连接度和连通性的研究,正确地理解景观规划与管理的原理,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景观中各单元之间的连通性,更重要的是增强景观单元间的连接度。作为规划,通常情况下是增加一些景观单元或减少一些景观单元,由此将导致景观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景观生态功能的变化。生态

27、学家往往是通过研究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设计不同的景观结构而达到控制景观生态功能的目的。为了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在影响生物群体的重要地段和关键点,保留生物的生境地或在不同生境地之间建立合理的廊道。道路的建设往往割断景观中生物迁移、觅食的路径,破坏生物生存的生境地,降低景观中各单元的连接度,通过景观连接度的分析,可以发现景观中不同景观单元所起的作用,在道路修建时,为了降低道路对生物迁移的阻隔作用,可以通过建立桥梁、隧道,增加廊道,达到保护生物生境地的目的。在法国,为了保护蟾拨和鹿,修建高速公路时,在它们经常出没的地方通过修建隧道和桥梁来保护生物种的通过。城市规划经常是增加人文景观,减少自

28、然景观。为了保护动植物的生境地,常在城市郊区建立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但由于人为影响较多,尽管从生物群体上得到了保护,但在相当程度上也改变了生物群体的生态习性,甚至降低了生物群体的遗传能力。为了不改变生物群体的生活习性,可以通过在动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和自然的野生动植物群落之间建立廊道或暂息地,将被保护的动植物和野生的生物群体联系起来,这项工作有赖于区域景观连接度的研究。在美国华盛顿州进行城市规划中,曾做过这种尝试。通过廊道“溪沟”将城市中零散分布的动植物公园和野外的天然生物群落区直接联系起来,可以使野鸭从天然的分布区进入城市公园区,城市公园区的动物可通过廊道进入天然分布区。这样,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又注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三节 景观的动态变化一、景观变化与景观稳定性1、景观变化景观的动态变化是指组成景观的各个景观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