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课标文综36.A2、A32011安徽卷 【答案】 (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
2、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发展。【解析】 本题以选官制度为主线,侧重于对政治制度史的考查。中外关联,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不难,只要我们把握其中的关键词“进士”“ 新唐书”等,由此可判断这是考查唐代选官制度即科举制,然后再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对梭伦改革中打击旧贵族方面措施及作用的理解。这一点在教材上有明确表述。这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
3、移能力,学生只要想到这一知识点,联系教材内容即可组织出答案。第(3)问在前两问的基础上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这一问较难。学生应在充分理解这两种选官制度的基础之上,找出具体的不同点。首先应该找到比较的“主体”,如“打击的对象”“选官的标准”“作用”等方面,只要找到比较的“主体”,再去分析“不同”,难度就不大了;至于“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则应该联系当时的时代特征来分析。2课标文综13.A22011北京卷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
4、权矛盾课标文综13.A22011北京卷 C【解析】 本题考查历代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A项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打击的是地方势力,而非分化相权;B项北魏实行的三长制也是地方管理制度,与相权无关;D项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而不是清朝设军机处。3课标文综13.A22011广东卷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广东卷 D【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科举制。隋唐以前,选官、用官采取九品中正制,注重出身门第,所以“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隋唐时期,废除
5、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打破了特权垄断,使“考定父祖官爵、门第”的现象逐步消失,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故选择D项。4课标文综2.A22011江苏卷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课标文综2.A22011江苏卷 D【解析】 本题以唐书记载的科举进士出身的数据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认识和数据图表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830名进士的出身构成与比例,绝大部分是士族子弟、还有少量的寒素子弟
6、、小姓子弟,这说明唐朝科举一是兼顾各阶层,二是录取人员少,三是比例不协调。因为有寒族子弟、小姓子弟,就排除了A项;科举考试不完全看出身,所以排除了B项;C项与事实相反。5课标文综4.A22011江苏卷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课标文综4.A22011江苏卷 B【解析】 本题以元代江浙的地方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行省制度的掌握,以及学生对
7、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本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难度不大,符合2011年高考考题的命题主流。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和教材内容的掌握,材料中江浙行省遇有军事等紧急事务不必“咨禀”,由地方“从便区处”,即自行处理紧急事务。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直接排除A项;C、D两项也与元朝中央集权的史实不符。6课标文综21.O2、A22011江苏卷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夫子所
8、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
9、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7课标文综21.O2、A22011江苏卷 【答案】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 本题以顾炎武的三段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顾炎武的思想产生原因、基本主张和影响的认识,以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类“小切口,新角度,多层次,深分析”为特征的题目,是各省市命制主观题的主流。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设问阅读材
10、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把握好材料的时代特点。第(1)问,顾炎武思想产生的背景,要结合明朝后期史实概括,可以从君主独裁、宦官专权、官僚腐败等角度回答。第(2)问,材料一强调个人修养问题,材料二强化教化作用;功能从提高个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总结。第(3)问,突出顾炎武是儒家思想家,反对理学,主张恢复孔孟之道的目的。第(4)问,要概括材料回答,学以致用是顾炎武思想最大特点,体现时代责任感的是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8课标文综40.A22011课标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
11、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
12、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材科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
13、、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 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课标文综40.A22011课标全国卷 【答案】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
14、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解析】 本题考查人才选拔的发展情况。第(1)问考查秦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从材料中依次归纳,不要漏掉内容。原因要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
15、、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问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9课标文综9.A22011山东卷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课标文综9.A22011山东卷 C【解析】 本题利用情景材料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科举制。这一点可以从题干中的“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看出。A、D两项均属于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意不符,可排除。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对当时统治人才的选拔、
16、任用以及对社会的安定,均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察举制是以上级个人价值取向为选拔标准的,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任意性,后来一般没有关系的人难以进入仕途,出现了任人唯亲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科举制,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参与国家政治。公开竞选,改变了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选择的做法,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能够让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项。10课标文综13.A22011四川卷 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
17、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四川卷 C【解析】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封建制度确立和巩固的史实。本题解题关键要论从史出。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为“秦汉时期君臣出身卑微,是社会的一大变革”,而秦汉时期是封建制度全面确立和逐渐巩固时期,由此推出C项正确。11课标文综37.A2、Q4、M1、T32011四川卷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
18、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材料二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据何怀宏选举社会编制)(2)上表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三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
19、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图(a)图(b)(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图(a)、图(b)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材料四“才能优先原则”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太难民出现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到1945年,德奥两国驱逐的约12000名文化
20、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约1400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欧洲的原子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今天,美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超过200名,显然与这批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据胡小芬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等)(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课标文综37.A2、Q4、M1、T32011四川卷 【
21、答案】 (1)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2)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3)第一次:1952年,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念:德才兼备、自立自强、注重实践。(4)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第二,知识移民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第三,知识移民政策的作用和影响;第四,总体评价。评析须史论结合,层次清楚。【解析】 本题从科
22、教、人才兴国战略这一热点切入,考查了中国古代帝王选用人才的思想和人才来源的变化,考查了近现代中国教育思想理念的转变,考查了美国罗斯福知识移民政策对美国经济、科技产生的积极作用。第(1)问,从材料直接归纳概括即可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中的数据即可找出变化规律,第二小问只要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到宋代选官制度变化的史实便可解答。第(3)问注意共三个小问。两次院系调整根据材料可以概括出来,目的要结合调整的时代背景作答。人才培养理念由清华大学校训的内涵引申出来即可。第(4)问是历史评析题,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从要评析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相关背景、内容过程、结果作用、影响等方面综合评述,作答时注意史
23、论结合。材料提供了有关背景的信息,还有知识移民政策内容和实施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的二战后美国发展迅速的史实结合起来综合进行评析。12课标文综1.A22011天津卷 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大都北京汴梁开封临安苏州益州成都A BC D课标文综1.A22011天津卷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地名的记忆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临安是现在的杭州不是苏州,排除含有的选项,故选择B项。13课标文综38.A22011浙江卷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
24、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三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
25、93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课标文综38.A22011浙江卷 【答案】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地方权势过大;君
26、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解析】 回答第(1)问,要在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时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朝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第(2)问,关键是要理解顾炎武的话,根据所学知识疏通句意,排除文言文障碍。顾炎武这段话的主旨是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足,并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在评价顾炎武这一主张时要有辩证思维。第(3)问,回答“新的变化”时要注意“直至近百年来”这一时间限定,要在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14课标文综36.A2、A32011(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