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6.27KB ,
资源ID:223511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351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桉树短轮伐期 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规范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桉树短轮伐期 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规范标准.docx

1、桉树短轮伐期 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规范标准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规范前 言 为充分发挥桉树的速生丰产特性,提高桉树速生丰产林质量,按照国家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GB/T1.1-2000要求,制定公司竹子短期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规范,作为公司组织种植、验收、监理、抚育、生产、仲裁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标准、当地山地气候条件和企业自身情况,制定本企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桉树速生丰产林主要栽培技术、造林设计、检查验收及丰产指标。本标准适用于临沧市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桉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2、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5776-1995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2-1995 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规程LY/T 1078-1992 速生丰产林检验方法3 丰产林指标3.1 培育目标培育短轮伐期的纸浆材、纤维材等。3.2 丰产林规模 一个丰产林基地或一个基层造林单位造林面积不少于500亩,其中每片丰产林的面积,集体与个人造林面积不少于1亩(道路需通顺),国有与其它企业造林不少于500亩。3.3 轮伐期 根据培育目

3、标一个轮伐期一般为 4-8 年。3.4 保存率 当年造林成活率 95%(含 95%和当年补苗)以上;第二年保存率 90%(含 90%)以上;第三年保存率 85%(含 85%)以上。3.5 造林的适宜区域与地段3.5.1 区域划分 将桉树种植划分为三个区域单元;中心栽培区、一般栽培区、边缘栽培区,宜在和区域发展桉树纸浆原料林基地,不宜在栽培区建设桉树纸浆原料林基地。3.5.1 适宜区环境指标 根据桉树特性,结合规划区域,将临沧市桉树适宜区环境指标列表如下:表1 临沧桉树适宜区环境指标表适宜区海拔(m)地貌土壤平均气温()绝对低温()绝对高温()平均降雨量(mm)积温日均温包括范围土壤厚度(cm)

4、肥力适宜区800-1700山地、坡地、坡地70-100以上中等以上20-1401000-24008200-9200临沧市3.5.2 栽培区划分 根据临沧本地气候条件,将桉树的适生区域划分为2个栽培区,见表2。表2 桉树速生丰产林栽培区划表 类(中心栽培区)类(一般栽培区)耿马县的耿马镇、贺派乡、孟定镇、勐简乡、孟撒镇,沧源县的勐省镇、单甲乡、糯良乡,双江县的勐勐镇、沙河乡、班丙乡。耿马县的四排山乡、忙洪乡、勐永镇、大兴乡,双江县的勐库镇、大文乡。3.6 立地选择 缓坡地带,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石砾少,坡度在15以下,尽量选择可机耕地;在高丘山地,土壤肥沃,土层厚度在70cm以上,坡度在25

5、以下。了解造林地耕作历史与前作,避免在前作发生过大面积青枯病等病害的土地上栽植桉树。4 品种、品系选择4.1 基本原则4.1.1 适地适种、速生优良原则a) 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适无性系原则。b) 选择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材质好、纤维素含量高、得浆率高的品种、品系造林。c) 选择抗风、抗病虫害、抗干旱等优良品种、品系造林,避免风害、病虫害、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危害。4.1.2 大面积造林选用多品种、多品系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多品种、多品系造林。一般每块单一无性系小区的面积以100-300亩为宜。4.2 适用品种与混交造林在本市适用的品种与品系有:(具体待定)等。为减少病虫害和土壤恶化,应适当安排其

6、他树种营造块状或条状混交林。5 种苗繁育技术规程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参见桉树桉树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规程。6 造林6.1 林道设计 根据肥料、苗木和将来采伐木材运输的需要,在环山脚或山腰开设小班道。6.1.1 挖推路面、平整路面 林道实土路面宽3m,转弯处宽于4m,急转弯处宽5m以上。路面要平整,外侧路面比内侧斜高15cm。坡度要求6%,局部地区可在9%一下。6.1.2 挖推会车坪根据地形修建会车坪,每隔400m推建一个会车坪,会车坪长12m以上,宽要达到8m以上。6.1.3 林道边坡普通泥土,边坡比为1:0.3;一般岩石,边坡比1:0.2;坚石,边坡比为直立或接近直立。6.1.4 管涵根据实际地情

7、况埋放,离路面高度在50cm以上。6.1.5 修建挡土墙 根据实际需要修建。6.2 整地6.2.1 造林地清理6.2.1.1 对杂灌木、杂草较多的荒山、荒地、迹地,整地前要进行清山除杂,最好用除草剂杀死其萌芽能力,以免影响新造幼林的生长。6.2.1.2 林地清理分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三种。可依据造林地天然植物状况、采伐剩余物数量和散布情况、造林方式及经济条件等不同,选择其中一种实施。6.2.2.3 地上物清理后留存的高度低于20cm。6.2.1.4 坡地和坡地低山的山顶、山脊,要保留一部分天然植被。6.2.1.5 保留沟谷两岸20m范围内的天然植被。6.2.1.6 坡度100以上的坡地

8、,坡长每隔40m或60m沿等高线保留3m左右的天然植被带。6.2.2 整地时间 在临沧,造林时间选择在4-8月,在前一年的秋初冬末整地最佳,其他时间也可以整地,但要在雨季结束前完成。6.2.3 整地方式6.2.3.1 机械整地 a)机械全垦 适用条件:坡度 8以下的林地。作业规格:垦深 30-50cm。作业要求:坡度 5以下的林地,直接下犁作来回平行犁松。50-80的林地,应从坡面最高处开始,沿等高线直接下犁作水平带状来回犁松。 每次下犁与收犁的距离不应大于 1m,如大于 1m 时,须与原犁向垂直再犁一行,以达全面松土的目的。农田、水库、沟渠上方的林地,应保留宽约 15-50m 的缓冲带,配合

9、人工挖穴,以保持水土。机械全垦作业时,应考虑暴雨情况,避免水土流失。 b) 机械带垦 适用条件:坡度小于 150的林地。作业规格:沿等高线作业,带宽 150cm,垦深 30-50cm。严禁在坡地顺坡带垦作业。 c) 机械挖大穴 适用条件:坡度小于 150,地形地貌较复杂,母岩较硬或留存树头直径大于 20cm 的林地。挖穴规格:606050,底部边长误差小于 10cm。 d) 机耕后人工挖小穴 适用于机械全垦、机械带垦、机械挖大穴后,以人工挖掘小穴作为栽植穴的整地方式。一般规格为404030cm,底部 3030cm。6.2.3.2 人工整地利用人力进行整地,分为人工挖大穴、人工带垦、人工挖小穴三

10、种整地方式。 a) 人工挖穴 适用条件:广泛适用于山地、坡地及平缓坦地区,特别是山地、水蚀、风蚀严重地带。定标:挖穴前以绳索及竹竿等沿等高线按株行距规格定标,定标应选用石灰等作明显标志物。挖穴规格:人工挖大穴505040cm,底部 4040cm;人工挖小穴 404030cm,底部 3030cm。挖出的表土置于穴上方,心土置于下方或两旁。 b)人工带垦 适用条件:山地、坡地及平缓地带等杂草占优势的林地。作业要求:山地、坡地必须沿等高线进行人工带垦。垦带规格:带宽60-150cm,深度20-30cm;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每隔一定距离应沿等高线保留0.5-1.0m 天然植被。将带上土壤掘松整

11、平。带与带的中心水平距离依设计的株行距确定。挖穴规格:人工带垦后的挖穴规格为404030cm,底部3030cm。6.3 造林密度 一般以宽行窄株为原则,行间应东西走向,以发挥边缘效应。在迎风区,行间宜与风害方向垂直。可选择株行距31.5m、22m 等多种株行距。6.4 回土施肥6.4.1 回土6.4.1.1 第一次回表土 将植带上方或穴周表土铲下回至植穴中,土块须敲碎,土粒直径不大于 2cm,捡净石块及草根,回土至穴深的二分之一。6.4.1.2 第二次回表土 施肥后,再将穴周表土回至满穴,要求同第一次回表土。根据地形的差别,其回土后植穴形状有以下区分: a) 平缓地。回土应至面包型,可防雨后塌

12、陷。 b) 沟谷地。回至面包型,可防雨水冲刷及积水。 c) 低丘、台地。应回成凹型,可保蓄水分。 d) 坡地。回土后穴面应呈水平状,以保蓄水分及防止冲刷。6.4.2 施 肥 第一次回表土后,每穴施放优质桉树复合肥400g,并充分与回填的表土搅拌均匀。6.5栽植6.5.1 栽植时间 在临沧地区,悬在在4-8月,雨水来临即可。整地、施肥完工后,选择雨后土壤湿润深度达30cm时进行栽植。6.5.2 定植方法6.5.2.1 应将苗木逐株送至穴旁轻放,不得远距离抛掷,以防折断及营养管(袋)脱落。6.5.2.2 在栽植前,应将苗木穴植管(或袋)除掉,并保持根团完整,以植苗器(管苗可用木棍套圆尖锥铁器作为植

13、苗器)、小锄等工具挖开栽植穴。6.5.2.3 每穴栽植一株,同时剔除不合格苗,苗木要垂直栽植于穴中,不要曲根,再培土踏实固定,凹陷处应再覆土。6.5.2.4 栽植深度应高于苗木根茎处原土痕2-3cm,干旱地、沙地采用凹形回土并稍深栽,雨水冲刷严重地段应深栽。6.4.2.5 育苗穴植管(或袋)不易降解,留在林地污染土壤,应集中回收。6.5.3 补植 栽植后 30 天内进行1至2次查苗补植。对虫害、旱死等缺苗要补植,补植时应选用与栽植同期之苗,保证当年造林成活率达 95%以上。超过一个月不应再补植,以免形成被压木。7 抚育管护7.1 抚育7.1.1 除草松土7.1.1.1 除草方法 a)人工除草。

14、将林地上杂草灌木(包括植株旁)割除后,将其平放幼树的周围,但不得堆积或压倒幼树,如杂草灌木过多可堆置行间。草灌留存高度不得超过20cm,不可有漏割现象。 b)化学除草。根据不同树种和草灌种类,可选用适宜的化学除草剂除草。7.1.1.2 松土方法 人工松土是以植株为中心,半径50cm 内将土壤锄松。第一次抚育在原穴范围内松土深度5-10cm,扩穴部分松土深度10-15cm;第二、三次松土时,可加深至15-20cm。7.1.2 抚育方式 根据整地方式,分别采用穴状、带状、全面等抚育方式。7.1.2.1 穴状抚育 以植株为中心,半径50内逐次扩穴,半径20处培土高至5cm。7.1.2.2 带状抚育

15、在穴状抚育的基础上,再加适当宽度的砍草除灌作业,带内草灌留存高度20cm以下。7.1.2.3 全面抚育 在穴状抚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砍草除灌作业,草灌留存高度20cm以下。原则上幼林阶段全面抚育不超过两次。树高2m以上的小班不进行全面抚育。7.1.2.4 抚育次数及时机 抚育次数。视各地区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每年1-2次,连续3年。 抚育时机。第一次抚育须在林地内杂草灌木有荫蔽苗木的态势时进行,以后抚育时机应视林地植被对幼林生长影响状况而定。7.1.3 施追肥7.1.3.1类栽培区造林后第二、三年各追施一次优质桉树复合肥,每次追肥量200-250克/株;类栽培区造林后每9个月施肥一次,至第三年或第四年止,每次追肥量 250-300 克/株。7.1.3.2 施追肥应配合除草同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应于植株上坡方向25cm处挖一小穴或长30cm、宽15cm、深15cm的施肥沟,将肥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