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组织“学生助教”团队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阐述了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组织“学生助教”团队的目的、意义、作用和效果,“学生助教”团队的组建、活动形式设计,以及“学生助教”团队的实践运行情况,探索了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组织“学生助教”团队的可行性,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综合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实践教学;学生助教;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强烈的的实践性与体验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不同的情境,为学生设计与各种情境相对应的实践角色,将有效强化教学效果。聘请“学生助教”不仅能使其他同学获得大量帮助,更使受聘学生
2、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重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在辅助教学的实践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其意义将超越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范畴,扩展到与学生成长发展相关的更加广泛的领域。本文谨就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组织“学生助教”团队的探索与实践活动进行描述。1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现状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是新生进入大学后所接触的非常重要的计算机课程之一,对奠定个人的计算机基础,为今后的计算机应用树立正确的方法与良好的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现状可做如下描述:1)涉及课程门数众多:包括办公自动化软件及高级应用(课程编号:074050100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编号:074050300
3、2)与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编号:0740504003);其中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又按照学生专业的不同分别讲授VF(Visual FoxPor)、VB(Visual Basic)与VC(Visual C+)三种不同的编程语言。2)涉及学生人数众多:上述三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均属于共同基础课程,每门课程均涵盖全校所有本科生;随着学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参加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目前超过每学年一万人次。3)大一新生的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由于不同生源地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大一新生计算机能力的差别较大。4)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部考试在实验室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目前全部采用以学生
4、在实验室进行计算机网络无纸化在线考试的形式实施。5)学生随堂进行模拟考试练习:无纸化考试系统附带海量题库,各实验室亦安装有模拟考试环境,学生通常随教学进度,利用教学上机机时进行适应性模拟练习。6)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配备实验教师的情况:目前,每个机房的计算机数量为100 120台,按照学校实验室管理的相关规定,配备实验教师一人。7)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巨大:在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且实验教师因退休等原因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负责16 18个自然班的实践教学,学生总数超过 600 人。2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组织“学生助教”团队的必要性 通常情况下,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实验室
5、安排一位实验教师;这虽然符合实验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安排是与实际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组织“学生助教”团队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全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环节均在实验室实施,因此全体学生越来越重视实验课程,上机热情空前。2)因为鼓励学生利用教学上机进行模拟考试练习,且由于无纸化考试系统附带了海量题库,所以学生提问异常踊跃。3)在有100 120台计算机的机房内,在满员、且人人不断提问的情况下,一位实验教师的确难以满足回答每个学生的提问需求。4)在每学年一万人次开设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且实验教师人数并未等比例增加的情况下,每位实验教师
6、的工作量,呈现逐年快速增加的趋势。上述情况表明,在实验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服务越来越无法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助教”团队,辅助实验教师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3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组织“学生助教”团队的基本理念在信息时代,由于知识来源的广泛性与知识学习的终身性,教师不仅内在地包含了学生,而且就是学生;学生不仅内在地包含了教师,而且就是教师1。学习活动在两者之间不是单向输出的,而是双向互动的。构建主义提出了许多改革教学的构想,但一条基本的、核心的思想是: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2。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亲身体验式的学习环境,方便学生将阅读、听讲、思考过程中产生的各类
7、问题,在上机实践环节得以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强烈的的实践性与体验性,学生的好奇心、解决问题的欲望、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彻悟程度等心理体验,对学习效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了解基本原理之外,他们还必须带着大量问题进入实验室,并通过长时间的、多重的、不同情境下的、个人自省式的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驾驭计算机、使其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并实现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一课程目标。构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构建对事物的理解2,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也不例外,它强调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也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通过个人在触摸键盘、注视屏幕的
8、亲身体验中积极参与的过程,这些体验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是独具个人意义的。因此,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在勇于自主实践的同时,认真归纳个人在主观上与同学的区别,反躬自问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顿悟,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进步,有什么思考,有什么经验;最终通过有效回答上述问题,实现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许多构建主义者都很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合作学习、交互学习在构建主义的教学中广泛采用2。这表明,在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活跃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效果重要途径。从上述表述不难看出,“学生助教”团
9、队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增加了实验室的人手,使更多的学生在实验室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于“学生助教”本身,则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当事学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重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在辅助教学的实践中,他们的多方面能力将得到提升,其意义将超越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范畴,扩展到与学生成长发展相关的更加广泛的领域。4. “学生助教”团队的组建方法与活动形式的设计“学生助教”团队的组建紧密围绕“体验式学习”的理念,从团队的组建目的、活动形式、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等各个层面,着力探索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空间内,如何创造更多的“情境”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助教”团队的参与者通过体验提升他们的能力、并使大多数学生
10、受益。4.1 “学生助教”团队的组建时机选择与时间跨度通常,新生进入大学后会在大一的两个学期分别开设三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办公自动化、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对于非计算机类商科专业学生来说,这将是他们整个大学期间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全部。“学生助教”团队的组建时机被设定为大一第一学期的第六周前后。这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通过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学习与实践,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计算机文档处理能力,掌握了通过互联网与教师、团队其他成员相互沟通的手段,掌握了运用搜索引擎获取必要知识的能力;二是通过约8个机时的练习,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无纸化考试模拟练习环境的使用,部分吸收能力较强
11、的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答题技巧;三是随着办公自动化无纸化正式考试的临近,多数学生开始关注模拟考试的练习,机房提问量陡然增加。这些都为组建“学生助教”团队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学生助教”团队的活动时间跨度约为 1.5 个学期,具体时间是从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的第六周前后开始组建,至大一第二学期的第十八周前后结束。这一安排,是在综合考虑了学生完成办公自动化、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等三门课程的学习进度之后做出的。“学生助教”团队中的部分成员,其服务周期可延续到大二结束,但在延后的一个学年中,他们将作为骨干力量,在组织下一轮新生“学生助教”团队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4.2 组建“学生助教”团队计划
12、书(节选)1. “学生助教”来源、数量与服务对象1)“学生助教”在新生中发展,每个自然班安排2人,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 4% ;2)部分“学生助教”在大二时,可继续服务于新生班级;3)每年都在新生中发展“学生助教”;4) “学生助教”服务对象为大一本科生,涉及课程包括:办公自动化、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机技术基础。2. “学生助教”团队的组建1)在第六周前后向各班公布组建“学生助教”团队计划书,鼓励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有所成、学有余力、热心助人的学生自愿报名加入“学生助教”团队;2)向报名学生发放“学生助教”报名表;3)对报名学生采取谈话、模拟考试等形式进行考察,择优发展为“学生助教”;4)对“学生助
13、教”发放学生助教证与聘书。3. “学生助教”的培训与使用对“学生助教”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提前一周培训下周实验内容,先行一步,先知先练,提前熟悉实验项目;2)教师示范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助教”进入角色;3)每次培训后,提供适当的备课机时,进行自主练习,提高熟练程度;4)“学生助教”在参加培训与备课时,应持学生助教证,并服从机房值班教师安排。4. “学生助教”的义务1)“学生助教”应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是为广大同学服务;2)“学生助教”原则上服务本班学生,服务时间与本班每周上机时间同步;3)“学生助教”在教学班进行服务时,佩戴专用学生助教证持证上岗;4)“学生助教”在每次服务结束后
14、,应按要求填写“学生助教”助课活动报告;5)“学生助教”因故不能按时服务的,应提前一天向教师请假;6)学期结束时教师将对“学生助教”在本学期的表现进行考核。5.“学生助教”的待遇1)“学生助教”的性质为无报酬志愿者;2)“学生助教”可获得在计算中心实验室进行专门化课前培训的机会;3)“学生助教”在每次课前培训结束后,有机会进行有组织的备课;4)组建“学生助教”团队是“体验式学习模式”探索研究的组成部分,“学生助教”中的优秀者,有机会参与教师安排的相关教改科研任务,并由教师开具相关证明,作为毕业应聘时的支撑材料。4.3 “学生助教”团队组建与活动过程形成的相关文档与数据1. “学生助教”报名表
15、在“学生助教”报名表中除学生基本数据外,较有特色的数据项有:1)对个人的计算机能力的描述(包括计算机相关考级与获奖情况);2)对个人的助人为乐精神的描述(包括中学、大学阶段所获荣誉称号的情况);3)对个人的表达能力的描述(包括中学、大学阶段参与演出、演讲等情况);4)对个人的组织沟通能力的描述(包括中学、大学阶段担任班级、学生会与社团职务的情况)。2. “学生助教”信息与排课表 “学生助教”信息与排课表包含的信息有:学生姓名、QQ号及昵称(网名)、E-mail 、原班级、服务班级、服务时段等。3. “学生助教”参与培训、助课活动报告(学生填写)和“学生助教”活动记录(教师填写)。4.4 “学生助教”团队的培训与助课活动“学生助教”本身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再学习”的知识深化过程,也是增强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体验式”成长过程。对“学生助教”应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请高年级“学生助教”介绍助学工作经验及注意事项;提前一周接触下一周实验内容,熟悉实验项目;教师示范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助教”进入角色。为了便于“学生助教”进行提前自主备课练习,应按照他们提供服务的课时配发备课机时,备课机时为服务课时的一倍为宜。为使“学生助教”在接受培训与上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