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四、控制措施及应急物资储备: 发生病人后应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家长立即到医院就诊.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做到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掌握疫情控制的主动权.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
2、新鲜等.同时,我们将做好应急处置物资准备,对预防和消杀物品、消杀器械、防护用品等的储备及时补充完善,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迅速、有力、有效进行处置.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向教育和卫生部门申请决定采取放假措施.五、加强纪律,严格要求我们将要求全体教职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对违纪违规的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幼儿园幼儿园预防腮腺炎传染病应急预案一、 目的为有效地控制我园腮腺炎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二、 处理原则贯彻
3、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腮腺炎蔓延.三、 组织管理1、 成立本园预防腮腺炎传染病管理小组2、 职责分工: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腮腺炎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四、 具体处理方法1、 发生腮腺炎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2、 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3、 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腹泻,时间为7天(从确
4、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4、 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腮腺炎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5、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6、 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7、 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8、 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9、 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五、 操作流程1、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幼儿有无腮腺炎症状出现2、午检:各班教师午睡后检查幼儿有无腮腺炎症状出现3、报告:一旦发现幼儿中有腮腺炎的疑似病人,班主任应立即告知保健教师和园
5、领导,保健教师报镇防保科.4、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消毒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5、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幼儿必须经保健教师认可后方可进班,7天医学观察期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幼儿园预防水痘传染病应急预案一、目的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水痘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水痘蔓延.1、
6、成立本园预防水痘传染病管理小组组员:2、职责分工: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水痘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四、具体处理方法1、发生水痘后,保健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5、 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
7、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6、 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7、 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8、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各班教师午睡后检查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一旦发现幼儿中有水痘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保健教师和园领导,保健教师报镇医院、妇幼所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幼儿必须经保健教师认可后方可进班,21天医学观察期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附:水痘为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为1021天,平均14天.传染源为水痘病人,其次为带状疱疹病人.隔离期为全部结痂无新疹,但不少于病后14天.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密切接触.临床
8、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胸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进而成充满透明液的疱疹、皮疹分批出现,在病人身上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混杂存在,数日痂皮脱落,不留疤痕.控制措施:1-6岁易感儿童给予水痘疫苗接种,发现水痘病人及早隔离治疗,也可回家隔离,室内加强通风,唤气、玩具用具采用消毒药液浸泡或爆晒等方法,不让易感儿与患儿接触幼儿园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急处置预案为科学、有序地做好幼儿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下简称“红眼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控制和防范红眼病在幼儿园内的扩散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9、急预案以及上海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及卫生部ws217-200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结合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现状,现制定本园红眼病防控工作方案.一、工作职责为有效地控制我园红眼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切实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红眼病”的蔓延.1、成立本园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管理小组.组长沈惠芬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
10、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红眼病”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四、监测、报告和处置(一)监测1、幼儿园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展晨间检查和健康观察,仔细询问是否有眼红、异物感、眼刺痛、分泌物等症状.一旦发现幼儿和教职员工有红眼病症状,应立即要求其离园就诊.2、由专人每日负责园内幼儿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了解其缺勤原因.3、监测中一旦发现疫情达到预警标准,立即按分级要求进行处置.(二)疫情分级1、散居病例:学校、托幼机构发生1例以上,5例以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或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3天内发生1例以上10例以下急性结膜炎病例.2、聚集性病例:3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发生5
11、例及以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或同一班级(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或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3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急性结膜炎病例.3、暴发疫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3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或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3天内发生20例及以上急性结膜炎病例.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辖区1周内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100例及以上.(三)疫情报告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除慢性结膜炎外,凡诊断为结膜炎的,应立即电话报告镇防保科及区疾控中心;如诊断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应在1小时内报告区疾控中心,一并填写传染病传报单.另外,保健老师应在每天上午10点前完成晨检信息收集、汇总工作,
12、向镇儿保医生做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零报告工作,每达到一个疫情预警级别均要在2小时内电话报告区教育局(托幼办)和所在街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疫情处置1、日常管理(1)晨检:学校、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健康巡查和因病缺勤登记随访等监测工作.对于有眼红、异物感、眼刺痛、分泌物等症状者劝其离校(园)就医;对于红眼病病例,应进行居家隔离治疗,隔离期为一周,病愈后经医疗机构开具证明方可返校.(2)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红眼病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提高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对红眼病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的好
13、习惯.(3)消毒:教室、教师办公室要经常通风.高发季节(校内出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社会出现流行趋势)幼儿园要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对学生教室、公用教室、厕所等重点场所要定期消毒,增加频次,责任落实到人.托幼机构要经常对幼儿被褥进行日晒,玩具定期清洗、消毒.(4)洗手设备:厕所、食堂等区域要设置洗手设备,以流动水洗手为宜,水龙头边要配备肥皂,用完后要及时添置.水龙头也要定期消毒.(5)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家庭健康联系制度,积极争取学生家长支持,主动配合幼儿园做好学生的日常健康观察.一旦学生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2、散居病例幼儿园发生散居病例时应立即报所在地社
14、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消毒隔离指导,并掌握事件情况.3、聚集性疫情在做好常态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做到以下几点: 发生聚集性病例的班级中所有出现红眼病样症状的学生回家自主观察,发病学生应在家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710天,病愈后需经医疗机构开具证明方可返校.加强对聚集性疫情发生班级学生的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避免使用公用教室,不参加本班级外集体活动,加强对班级环境的消毒.加强对幼儿园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4、暴发疫情:在做好聚集性疫情措施的基础上,对幼儿园举办的集体性活动进行必要的限制,暂停使用公用教室.五、 具体处理方法1、 发生“红眼病”后,管理小组在规
15、定时间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单,向妇幼所、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幼教科报告.出现病例,保健马上报告园长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单,立即电话报告所在区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医学观察期:以所患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来计算.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仔细询问是否有眼红、异物感、眼刺痛、分泌物等症状,时间为3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4、与发病班级共用寝室、盥洗室、餐厅等公用设施的非发病班级同属于医学观察班范畴.5、在医学观察期内不得收新生,转出、转入学生,不搞特色班或并班,不搞大型活动.6、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午检及全日观察的工作,一旦发现有“红眼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
16、午检、全日观察由各班教师承担.)保健老师应对带班老师进行该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由班级老师于幼儿进班前进行初检,然后由保健老师进行复检.7、医学观察班与非医学观察班的幼儿由于我园因场地不允许,无条件分门入园、分通道(楼梯)入班,故应尽量错开时间入园、入班.8、带班老师应当天对班内缺勤的幼儿进行家访,了解缺席原因,并做好记录.9、户外活动:医学观察班与非医学观察班幼儿需错开户外活动的地点,并且活动时间也错开.因我园场地条件不允许,故取消医学观察班的户外活动.10、开窗通风:每日必须2次开窗通风,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保持教室的空气流通.11、保育员应做好各项消毒工作,包括衣被清洗后日晒、书籍日晒
17、等.12、使用后食具进行就近浸泡消毒,严格执行食具消毒的程序,含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蒸汽或煮沸消毒20分钟.消毒过程应保证幼儿安全.13、保健老师应及时检查、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做好幼儿、家长及园所职工的传染病预防宣教工作,做好记录.14、发生幼儿中有红眼病后应做好家长、幼儿、全体教工的宣传教育.家长: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橱窗宣传、网络等途径,让家长了解防治知识.幼儿:对幼儿上健康教育课,增强防病知识.全体教工:立即进行红眼病的加强培训,并做好消毒隔离知识的指导.15、患儿在隔离期满返园时(隔离期:发病后10天),并有相关医疗机构出具的返园证明.
18、幼儿园预防甲流传染病应急预案为了保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加强对甲型流感病的预防.我园特制定此预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确保全校师生及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防范“传染病”的应急防案工作.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组 员:三、传染病预防1按照国家对甲型流感病的预防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开展甲型流感病的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甲型流感病.
19、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5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四、传染病疫情报告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老师认真关注幼儿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保健老师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甲型流感病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幼儿园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幼儿园发现有甲型流感病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学校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五、控制措施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
20、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
21、证明,方可返校复学.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六、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学校对甲型流感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并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综合评比体系中,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其的责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