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8.15KB ,
资源ID:223102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3102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1、对立状态”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如目标能满足需要是正诱发力,使个体趋向目标;反之则为负诱发力,使个体回避目标。b) 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 趋一避冲突。5. 人格结构领会三个层次:a) 本我、自我与超我。b) 本我 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c)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d)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 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在正常情况下,三

2、者相对平衡,个体能得以适应环境和现实。二、社会化社会化1. 概念 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社会化有早期社会化(儿童期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化)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2. 社会化的内容a)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b) .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2c)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3.d) 培养社会角色4.3. 社会化的条件a) 人类有较长的生

3、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b)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2.4. 社会化的载体a) 家庭1.b) 学校2c) . 大众传播媒介3d) .4.参照群体自我1. 概念 心理状态、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或自我概念亦称自我意识自我,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2. 自我的结构a) 物质自我1.物质自我是其它自我的载体。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b) 心理自我2.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c) 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

4、色,社会自我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其意识到的层面;d) 理想自我4.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e) 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三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1. 概念: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2.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a) 认知者的经验1b)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2.c) 认

5、知者的情绪3.图式1.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2. 图式的作用:a)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1.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b)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对注意对象的选择,认知者未必能意识到。c) 影响记忆3.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d) 影响自我知觉4.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印象形成的效应i. 要点:

6、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ii. 要点:光环效应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作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个体对他人所作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他的其它

7、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 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iii. 要点:刻版印象与定型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这是社会知觉中表示凝固性与偏向性的概念。如果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定型。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定型。刻板印象与定型的积极作用是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其消极作用是容易形成偏见。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定型往往具有负面性质,会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偏见。偏见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由于片面的认知导致的。偏见更多指消极情绪。偏见是我们基于对某人所属群

8、体的认识而不喜欢这个人。解释偏见:1. 进化心理学理论2. 社会学习理论:根据该理论观点,儿童从父母、朋友、老师、其他人的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的学会用消极的态度看待某些社会群体。3. 替罪羊理论:当人们遭受挫折的原因让人畏惧或莫名其妙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转移发泄愤懑与不满的对象。4. 群体冲突理论:一旦群体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偏见一旦为自己找到理由,他就会从容不迫威廉。黑兹利特偏见往往会帮助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将他们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特权合理化。社会制度对偏见的支持往往来的不知不觉。5. 社会认同理论6. 权威人格:因袭主义;权威主义服从;权威主义攻击。偏见的后果, 就业中;消除偏见:1.

9、 社会化:自然变化:随着社会进步,跟旧一代相比,新一代的偏见在逐步减少。学前教育:教育程度与偏见程度成反比。有意控制:当偏见自动出现时有意控制,对于偏见的程度较低的人可以消除偏见行为。但是很难彻底消除,而且还会出现反弹效应但是毕竟会更宽容。2. 群体接触:互相依赖、追求共同目标、平等地位、非正式人际接触、频繁接触、平等的社会规范。3. 重要会面人是社会性动物,具有归属的需要希望被人接纳被他人所排斥会导致人们产生沮丧、受挫感、长久会导致孤僻即使在虚拟社交中也是如此。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的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观念或想法。中性词,正确性,个体性。刻板印象模型stereo

10、type content model s t fiske 刻板印象的内容是在能力和热情两个维度上评价的。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人们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这样的意图,即需要确认其他群体是朋友还是敌人(是否热情)以及他们对自己是否可以构成威胁(是否有能力)。刻板印象的期望效应;刻板印象威胁(人们长期持有的非洲裔儿童没有美洲裔的聪明,非洲裔儿童在测试中担心他们的表现会印证这种观点,担心别人会用这种观点看待他们,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表现与真实实力的发挥;刻板印象威胁;人们对某一群体成员的消极刻板印象会使该群体成员体验到焦虑和不安。反刻板印象:是指个体表现出的行为与刻板印象不一致。反刻板印象会引起人们的认知失衡。

11、歧视discrimination归因1.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行为原因的分类识记a) 内因与外因1.个体实际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前者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如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行为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和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b) 稳定性与易变性2.在行为的内因与

12、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点、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像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c) 可控性3.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动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社会动机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四、人际关系人际关系a)

13、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b) 其特点是:i. 一 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ii. 二 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 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iii. 三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二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

14、情感。c) 人际关系的原则i. 相互性原则1.喜欢是有前提的,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ii. 交换性原则2.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iii.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3.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

15、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1. Festinger等人对公寓中友谊做了研究。熟悉性(曝光效应)一般来讲,我们会喜欢那些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东西。自己和朋友眼中的自己不一样。当然曝光效应也有限制,超过一定界限会产生过度饱和,甚至厌烦的感觉。2. 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3. 影响喜欢的因素识记a)一相似性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包括:i. 信念、价值观及人

16、格特征的相似。1.ii. 吸引力的相似。2iii. 社会地位的相似。3iv. 年龄的相似。4.实际的相似性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b) 二互补i. 互补对于喜欢也是重要的,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有三种互补:1. 需要的互补。1. 2. 社会角色的互补。2.如内向与外向。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3.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很强的;c) 三外貌吸引力i.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形成人际情感中的作用往往是很大的。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容易以貌取人。外貌美能产生光环作用,即倾向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它的优秀品质,虽

17、然实际上未必如此。d) 四人格品质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下表是其主要结果。可以看出,排在序列最前面、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系列最后受喜爱水平最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假装、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e) 五熟悉性和邻近性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邻近性指的是,如果其它条件大体相当,个体喜欢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产生吸引力,使他们的心理空间距离拉近。常常见面容易彼此了解,因而相

18、互喜欢,但是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即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条件使彼此喜欢的程度都不高,而中等交往频率条件下,彼此喜欢程度较高。利他 1. 要点: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a) 利他的性质1.b) 利他产生的条件2c) 对利他行为的解释3.攻击或侵犯1. 知识点: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它既可以是实际行动,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形式多样:言语攻击、动作攻击、关系攻击;敌对性攻击(情绪)、工具性攻击1. a) 侵犯的构成 i.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

19、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此外,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上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b) 侵犯的原因 1. 本能论的解释有什么方法能使人们从战争的威胁中拯救出来呢?爱因斯坦给弗洛伊德的一封信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的本能论,来解释人类的攻击行为。生的本能、死的本能2.洛伦茨的习性说,攻击是人和动物的一种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动物具有一个可以抑制攻击驱动力的先天机制,

20、一般动物同类之间的攻击很少以毁灭为结局的,而是以失败者让步为目的的。人类在不断强化自己的好战本能,却没有发展出足够强大的控制本能。2. (外部原因)挫折侵犯学说a)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的是前者。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侵犯行为的发生, 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3.

21、 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4. 进化心理学理论黑猩猩与人类具有类似的攻击性雄性联盟;buss认为,攻击行为对我们的远古祖先在特定情况下有着适应意义。它可以帮助其获得资源、抵抗攻击、提升社会地位和权力等级、防止长期配偶的性背叛。男性比女性有着更多的攻击倾向。这是由于男女性在繁殖限制上的差异造成的。5. 社会学习论的观点人类有两种行为:本能行为、习得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指有机体自发地作用于环

22、境的行为反应。操作性行为的结果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关键。愉快的结果加强行为,不愉快的结果减弱行为。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惩罚,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的事件。波波玩偶实验:看一段电影,看到成人受到奖励、惩罚、和什么都不受,将三组儿童代入情景实验会出现什么情况。奖励略高,惩罚较低,第三组也较高,男生组高于女生组。观察学习:人们不需要自己亲自经历行为后果(强化或惩罚)只要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及后果,便可以习得该行为。替代强化,替代惩罚。儿童 八到九岁看暴力视频,与十年后的攻击行为或犯罪记录成正比。攻击的外部因素:厌恶事件、疼痛、炎热、拥

23、挤、唤醒状态,攻击线索,群体影响。攻击的避免:宣泄;是时候开枪直射宣泄假说心脏了,这种通过观察暴力使得敌意消失的想法,实际上从未获得研究的支持.社会学习:避免让人形成错误的、不可达到的预期。停止体罚、强化期待行为,确立正确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社会规范理论:互惠规范:我们应该去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可控困境造成的需要)社会公平规范:由于不公平分配而得到较多利益者会试图重新分配报酬以达到公平的结果。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卡内基当我们对另外一个人发生共情,会试图处于纯粹的利他主义来帮助这个人,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如果没有感到移情,便会遵从

24、社会交换的原则。社会交换理论:助人行为是来源于人们的最大化报酬和最小化成本的希望。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其他个体情感,并部分体验到其他个体的心理过程。最近行为研究发现人类的利他是无意识的,而自私行为是有意识的。情绪共情:情绪感染指个体受到其他个体情绪的影响。同情关注指个体同情或者关心一个处于痛苦的其他个体、而不只是共享其他个体的情绪。同情关注是在情绪感染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向他人的利他动机。认知共情:观点采择共情指有观点采择参与的共情,即在理解其他个体的观点和态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共情反应,这种共情可以促使个体采取满足其他个体需要的方式帮助其他个体。救助者特征:心情;喜悦心情促进

25、助人行为的发生;消极情绪会促进成年人的助人行为,如内疚和悲伤,但愤怒极度悲痛除外。六、社会影响从众a) 从众的概念受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个人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行为方式。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2. 知识点:从众行为的原因a) 实验:i. 黑暗中的猜测sherif,1935判断光点移动距离、单独判断个体差异大、分组判断差异缩小结论:形成群体标准ii. 清晰 条件下的从众asch,1951:一人受试,多人误导结果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34%,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从众。b

26、) 寻求行为参照希望自己做正确的事情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情况不熟悉等必须从其它途径获得对自己行为的引导。按照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c) 渴望被接受和喜欢,避免被拒绝、孤立的恐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和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

27、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也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d) 群体凝聚力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认同感较强与群体成员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而由群体的高凝聚力,由于恐惧偏离而引发的从众是权宜性从众;由群体参照性引发的从众是真从众;个体期待与群体规范一致等引起的从众行为则是层次上更高的从众行为。3. 从众的特点a) 引起从众的群体行为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b) 群体行为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通过理性抉择发生作用,也可以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不自觉的跟随多数人

28、行动;c) 从众行为是个体自愿而非强制性的。4. 知识点: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因素2.个体人格因素第二单元 群体中的心理与行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社会助长a) 概念: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 ,导致个体作业水平提高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促进。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b) 社会促进有二种效应:1.结伴效应(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助长现象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儿童结伴绕线实验)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的现象;2.观众效应:有人在场观看某人从事某项活动,会对此人产生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个体从事的活动,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c) 结伴效应与观众效应都是社会助长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有可能促进活动完成,但不是必然。d) 实验社会心理学家奥波尔做了一系列社会助长实验:单独或结伴从事不同复杂程度的实验,连锁联想、删元音、转换透视、乘法、判断、批驳文章。随着工作难度加大,社会助长作用可能变成社会抑制e) 优势反应强化说(查荣科)他人在场生理唤醒提高动机(优势反应增强,促进;弱势反应抑制,抑制)f) 可以用各种理论解释社会促进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不同理论解释之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