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4、作者简介: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电机科。曾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1934年参加长征。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后任八路军野战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 二、自主学习展示 1、字词 惊惶jnhun 欺侮w 呜咽y 咀嚼jju 酣然入梦hn 矗立ch 蜷qun 陡du 落得很远l苛捐杂税k缀zhu、 2、合作交流 三、学生通读全文 1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点
2、题,概括介绍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2阅读这篇课文,注意课文的记事顺序,划出描述山势险峻和表现作者在山上过夜的细腻感受的一些生动句子,想想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并注意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学习课文,合作探究(解决难点) 1、文末一句话“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那么,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的许多艰难险阻,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是怎样对待的 (1)指导学生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并说说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PPT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
3、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PPT (3)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PPT 2、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什么 生动的描写。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1)、揣摩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贯穿全篇,只要求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细节加以领会。 (2)、揣摩语言描写 细读文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如“别掉队、做乌龟、顶着天、哈哈笑”等,表现了相互鼓励,豪迈乐观。 (3)、揣摩场面描写 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 “之”字奇观 1218 作者是怎
4、样描绘这一奇观的 着重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的理解,想象场面的雄奇壮观。 第12、18节,思考:奇观奇在哪里写出山路,山势的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何种精神 答案:这两段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深深地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无高不可攀的英雄部队。 作者从多方面描写景物来表达中心意思。从不同的视角方位,描绘出老山界山势的特点。如:写“之”字路上的火把,先写从山下向山上望的情景,写出山的曲折;写到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突出了山的险峻;再写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下看的情景,“简直是绝壁,火把照
5、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以俯视再现山的陡峭。 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 (4)揣摩景物描写找出最精彩的一段。 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 (3)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庄严、奇伟。 寂静 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矛盾。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进一步要求学生谈谈自身感受) 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方法写出 远、近、大、细; 比喻、拟人(山泉呜咽) 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
6、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四、小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描写景物要注意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角度。课文第一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察角度是仰视;第二次写火把,立足点在 ,观察角度是既有( )视,又有( )视。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说说摄影者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照的。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7、(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 (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飞机会“叹息”吗这里为什么用“叹息”) (3)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笨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这“意志”指什么) (5)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删去“照着习惯”行不行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六、总结 板书设计: 老山界陆定一
8、决定翻山 时 走路难 间 翻山经过 睡觉难 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顺 吃饭难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序 处境难 翻山以后篇二:老山界教案 3. 老山界 课型(讲读)两课时 (1)时间: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二 教学设想: (一) 、预习要求: 1 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 2 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多读课文 (二) 、教法学法: 教法: 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 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
9、熟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学法:动脑思,分析理解; 动口说,组织语言; 动手写,整理明确。 (三)、准备教具:录音机 投影 1、 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 毛主席的诗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
10、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 师板书:老山界 难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引导生继续思考)明确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 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 (可采用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师述: 从毛主席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五岭是绵延雄伟。在诗中,诗人 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生速读课文 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归纳整理,师板书 3、提问
11、: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作记录 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句子语言是否组织的完整通顺,当堂批改 三、感悟、延伸 1、点名作小结:你从课文的学习中又增添了哪些知识哪些将来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师作简单板书 2、课堂活动、讨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具体的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学生自由发言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结束后全班交流 3、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多读一
12、读 教学反思: 3.老山界 课型(讲读) 两课时(2) 时间: 第二课时 1.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 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一、自主展示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搜集的资料。 二、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一)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2、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 (二)赏析精彩片段1 生齐读 师投影出
13、示思考题,帮助学生分析赏析 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2、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的 3、分析红军战士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 生自由朗读,赏析体会 (三)赏析精彩片段2 生根据思考题,自由朗读 1、赏析文中的修辞,你最喜欢这一片段中的哪一个修辞说出理由。 2、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 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许多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矛盾吗 生讨论问题 师针对具体情况作补充 3、创设情境,发挥想象 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营造的意境,(投影出相应画面) 4、生齐读 三、小结巩固 小结语言特色,学习文章生动而凝练的语言:
14、朴实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多方面的联想,同时也饱含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渲染出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 四自由朗读精彩片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运用修辞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一段景物 ,写出感受篇三:老山界教学设计 老山界第2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从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入手,如与瑶民攀谈并送之与米、红军战士的语言描写 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通过词语分析,比较全面地分析人物特点。 二、自主、合作、导学: (一)走进课本: 1、大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出感情。 2、老山界是否是红军长征中经
15、历最困难的地方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试着背诵) 1、赏析文中要求背诵的段落。 活动(二):品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字与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 由) 1、鉴赏精彩语句: (1)讨论话题:我们想象一下“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 连接起来”这一奇观,你感受到了什么 (2)讨论话题: 书后2、3、4题活动(三):扩大阅读,追求个人感悟,创作并大胆地把它说出来,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读完这篇文章,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三、小组合作总结: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遗憾) 四、当堂训练:(略) 五、巩固、拓展延伸: 1.下列语句
16、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败的关键。 B. 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使他的大学学习生活很轻松。 C.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 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D.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 下降了一倍多。 4.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党领 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 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
17、”,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 越老山界”联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这句话有一定的 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下层 官兵不愿意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 六:反思:老山界课堂练习2 长征回忆录 草地天常阴暗,不定什么时候忽然来一阵雨,风吹雨打,世界就剩下了眼前一 片。雨过天也不晴,太阳不知道躲在哪里。大家总是埋头走路,但这样的路走不多 远,天也就黑了。先头部队选取了适宜的地方搭了一些棚子,有些还能利用,或稍 加修理还能避风雨,有些里面还
18、躺着病号,等待恢复体力再前进。许多单位已经只 能够烧点开水吃干粮,然后就躺在油布上睡觉,用热水洗脚早已没人指望了。 经过两天的草地生活,好像一切都已经习惯了。无非是走路“嚓嚓” 的响声,无非是一阵雨来,叫你湿上加湿,无非是湿地上露营,无非是冻醒过来冷 颤一阵等等,如此而已。草地上有很多条不知何来何去的小河,大家互相搀扶着渡 过去,有的被流水冲倒了,立刻被拉起来。饿了就抓一把炒米或面粉,往嘴里送, 几乎每一个人嘴都是白胡子。第三天早晨淋了一阵大雨后,走了十多里路,草地上 先头部队立了一个木牌,写着“分水岭”三个大字。这里地势较高,站在这里,可 以说是“眼中无物”。傍晚到了一条河沟边,有些矮树,大
19、家尽量把棚子搭好一些, 煮了麦面疙瘩吃,肚子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饱餐。夜里没下雨,还见到了几颗疏星, 算是过草地的良宵美景。 第四天黎明起来,发现了一个病重的同志已经停止了呼吸。大家非常悲痛,有 的同志发出声音来:“同志,你已经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尽了最后的力量!” 旁边的马上接着:“不要紧,你的任务我们来完成!”“我们一定为中国的独立、 解放流最后一滴血!”大家默默地从牺牲了的同志的身边走过,又走上了极目青青 的草原。 1从自然情况看,草地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词语回答) _ 2作者写草地情况的作用是什么 _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_ 4文章结束时写“大家默默地从牺牲了的同志的身边走过,又走上了极目青青的 草原”。如果此时此地你也在红军队伍当中,当时有什么想法呢 1常阴暗、不定什么时候忽然来一阵雨、有很多条不知何来何去的小河。2交代环境,表现红军战士不怕艰难的精神。3傍晚到了一条河沟边,有些矮树,大家尽量把棚子搭好一些,煮了麦面疙瘩吃,肚子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饱餐。夜里没下雨,还见到了几颗疏星,算是过草地的良宵美景。4提示:可围绕“化悲痛为力量”来写。老山界教学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