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5 ,大小:683.16KB ,
资源ID:222977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2977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 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

2、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

3、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 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 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被推翻,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深更正确;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 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

4、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 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11页要求填写的内容。 教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1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 记忆技巧:最大周长=赤道周长 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来说

5、,老师最后总结。 八、板书设计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九、教学反馈 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球体 C.极半极约为63789千米 B.扁球体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3、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圆。它的周长是 A. 5.1亿千米 B. 1.5亿千米 C.千米 D. 万

6、千米 4、一位旅行者计划沿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周,如果每天走40千米,则需要 A.500天 B.600天 C.1000天 D.1500天 5、根据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1千米2里),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是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4千米 D.8千米 6、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710千米 B.6371千米 C.637千米 D.4万千米 答案:1、D 2、B 3、D 4、C 5、A 6、B十、教学反思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谈话式、探究式教学,学生感到很亲切,课堂气氛一直很平和,讨论、发言都很热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二节 地球仪一、教材分析 经纬线和经纬网的

7、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地球仪中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教的时候学生很明白,一转眼就又糊涂了,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形成空间观念,又缺乏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和讲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地球仪和经纬仪以及地图加强学生的空间感受,并辅以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立体的空间地球仪,随时可以提取。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能运用地球仪说出

8、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的相互方向;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地球仪”。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2.东西半球的判定。五、教法建议 1“了解经线和纬线”、“辨别经度与纬度”的知识点中,本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先告诉学生结论

9、,再让学生去理解或死记硬背的做法,不直接给学生提供结论,而多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读图填空、读图完成歌谣等活动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总结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会知识,又领悟学习方法。在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图领悟概念、发现规律,而不是教师自己去讲解概念,总结规律。上述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24人)共同活动。 2要重视让学生制作小地球仪的活动,这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操作活动。制作的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都伴随着内部心理活动复现地球的形态,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及其含义,经纬网上的定位等等,这既复习又深化了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

10、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具体做法可参照“十、参考资料”。六、课时安排建议 2课时七、教学案例第一课时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总结: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

11、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到地轴是倾斜的(可以穿插关于地球仪笑话的讲解,但要简单说明地理原理)。说明:在使用地球仪过程中,教师用大地球仪演示,学生采用组长负责制,互助合作,照顾到所有同学。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地球仪,根据老师屏幕展示的表格提示,比较经线纬线的不同和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线度数范围度数分布规律特殊线划分半球 说明:这是课程的重头戏,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记录下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从时间安排上讲,可以先让学生读图填表,老师第二节课总结,也可以老师先指导,学生回去填表完成。 1.形状:一

12、条线的范围,指导学生看度数,一个数据是一条线,经线看起来也是一个圈,但是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才组成的!所谓相对应,可以让学生看能够组成圆圈的那两条经线的度数规律:度数之和=180,东西相反。 2.指示方向:很多人到成人后也分不清经纬线方向,就是因为学的时候没有实地观察,可以教给学生记忆小技巧(不科学,只是为了记忆):经天纬地,经要到天上必须是竖着的,纬地,地是平的,横着的!所谓纬地就是围地,围着地的当然是横的!一个小典故:蒋介石有2个儿子,一个叫蒋经国,一个叫蒋纬国,经纬代表天地,经天纬地,老蒋的志向可见一斑! 3.线条长短: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规律:赤道最长,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

13、线等长。 4.0度规定:纬度0度天然划分;经度通过国际会议,以经过当时强国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可见强国说话分量大)。 5.度数范围:经线环绕地球一圈,一个圆是360度,东西经分别180度;纬线从南极点到北极点,为180度,分南北纬各90度。 6.度数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最后总结出如下判断规律:向东数值变大的是东经,向西数值变大的是西经,向南数值变大的是南纬,向北数值变大的是北纬。有时为了需要我们还会按纬度将地球仪分成低、中、高纬三种区域。指导学生认识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划分。(这里安排一定的练习)如学生分组活动,完成书中13页的填写内容。 7.特殊线条:经线:本初子午线

14、、西经20度经线(图上一般没有),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8.划分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天然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看中国主要位于哪个半球,美国呢?澳大利亚呢?让学生找图练习,可以增加他们成就感,以缓解前面的疲劳)。 东西半球的划分:首先明确,必须是两条相对应经线才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其次要明确,任意一组相对应经线都可以成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最后确定会议通过结果:西经20度、东经160度这一组相对应经线,成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又是英国说了算!) 找图练习: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让

15、学生进一步明确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范围,另外一半为西半球范围,这是多数学生学习过后最茫然的地方!)美国又在哪个半球?英国呢?你感兴趣的国家呢? 小结表格: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圆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东西方向(横向)南北方向(纵向)赤道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北纬:向北越来越大南纬:向南越来越大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向西越来越大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

16、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第二课时 复习经度和纬度的判读规律。游戏引课: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是“找朋友”。这和我们小时候的“找朋友”游戏不同,我们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开学还没多久,老师对各位同学还不是很熟,那么老师在不知道姓名的情况下怎样找到想要找的朋友呢?学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座位等。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座位号很准确的找到某位同学。活动: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现在我们加深难度,我们把全班分为东西各四组,南北各三组,这样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

17、呢?(分东西、南北组数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定)可以。1教师说出东西组号和南北组号,如“东二组、北三组”,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示意。(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2教师说出第一位同学的组号,由这位同学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组号,依次传下去。3指出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位置。联系地球的经线与纬线,想想我们刚才分的组号和经纬线及经纬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联系刚才我们找朋友的过程,请你们在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几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请完成课本第8页活动123。一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应如何表述?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

18、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巩固与拓展 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ABCDE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教师点拨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1.先定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判定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介绍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1.说明判定方法: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课

19、后活动“我们一起制作地球仪”: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制作地球仪(分组进行)。八、板书设计一、地球仪地球的模型二、经线和纬线(列表)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三、经纬网定位 1、以下所叙经线的特点,正确的是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经线和纬线都是相互斜交的 所有的经线都是指示南北方向的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A. . . . 2、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B.以0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 3、东侧是东

20、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该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经度0,纬度90 . 经度180,纬度90 .东经160,纬度0 .西经20 4、在地球仪上,经度30度,纬度0度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 .二个 .三个 .四个5、下列地点符合低纬度、南半球、东半球的地点是 A.15W、24S B.29W、29S C.120W、80N D.170E、22N6、读下图回答: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有: 。答案:1、C 2、B 3、D 4、B 5、A 6、(1)A(20E,20N) B(40w,30S)C(30E,10S) D(60E,4

21、5S) (2)C、D十、教学反思(课后小结)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仪这个直观教具和小组学习、“找朋友”等组织方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变难为易,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效果很好,细节上还需要把握,课堂秩序也需要维持好!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初中生。因此,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2.

2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3.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知识与技能 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用地球仪演示

2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四、教法建议1.运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空间概念。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3.探究式组织教学。五、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六、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阶段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题导入新课,激发探究欲望大屏幕展示三个问题。1.人们白天工作、学习,夜晚休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2.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3.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美国的人们为什么总在半夜起床观看现场直播?对每组问题稍做思考,举手示意自己是否知道对地球的运动状态

24、建立整体感性认识播放多媒体课件:1.宇宙中的地球(宇宙银河系太阳系)2.地球的运动(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观看探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在播放“地球的运动”课件时,突出地球的自转,引导学生观察其运动方向。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说出自转周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探究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探究问题1(让教室光线尽可能暗淡)用手电筒从侧面照射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下面两种现象。1.手电筒光好比太阳光,照到地球仪上,你发现了什么

25、?2.如果地球是个透明球体,还会形成白昼和黑夜吗?观察、思考并回答。继续播放地球自转课件,在昼夜半球分界处划出晨昏线,并在晨昏线上闪现一个卡通娃娃,随着地球的自转,卡通娃娃经历不同的时间并做相应的活动(起床上课午餐打球睡觉)提问:刚才这段画面,你明白了什么?至此,你能解答前面第一组问题中哪个问题呀?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同一个地方有时白天,有时黑夜。观看并回答。我来解答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1。探究问题2明确卡通娃娃的东西方向,假设你就是卡通娃娃,重新播放刚才的课件,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太阳升落情况到此,你能解答问题2吗?观察后回答,可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2。探究问题3继续播放地球自转运动的课件,让悉尼、北京、埃及、纽约四个城市图标不断闪现,观察它们时间的差异。想一想:两地时间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多少度?至此,你能解答问题3吗?总结并延伸:地球自转还使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有的地方已经中午了而有的地方还是晚上,即出现了时间差异。以东的地方时间总是早于以西的地方。由于地球的自转是每24小时自转一周,所以地球上经度每隔15的地方,时间相差1小时。观察、讨论并回答。小组讨论。我来解答。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3。 阶段目标动手实践总结归纳布置任务:用地球仪等工具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并举例说明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我来演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