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不同的阶段,教育的外部收益是有差异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世界平均外部收益率分别为18.4、13.1和10.9,即教育的的外部收益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递减;从教育的产品来看,越高层次的教育,其私人特征越明显,越低层次的教育,其公共产品的特征越明显。因此,就基础教育而言,由于其影响面大、单位成本低、外部收益大,为了鼓励人们消费此种产品,政府应该更多甚至是全部承担这方面的支出;就高等教育而言,由于其外部收益小,内部收益大,应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以个人作为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二、我国教育支出现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在认识上对教育的的战略地位已经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
2、投入也在逐年递增,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5年以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从1998年-2001年国债用途上可见一斑:1998年到2001年3年间我国共发行国债35100亿元,其中用于教育的支出仅为108亿元,约占国债总额的2,与用于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支出相比显得过少。用于教育的国债中绝大部分用在了高等教育上,其中用于基础教育的国债仅为20亿元。表一 我国1995年-2002年教育支出变化情况年份 财政性教育经费(亿元)增长速度()占GDP比重()1995年 1411.52 20.16 2.411996年 1
3、671.70 18.43 2.461997年 1862.54 11.42 2.501998年 2032.45 9.12 2.591999年 2287.18 12.53 2.792000年 2562.61 12.04 2.872001年 3057.01 19.29 3.142002年 3491.40 14.21 3.41数据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计算1、教育支出总量不足从表一中我们看到,虽然从1995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年年递增,但总体水平还很低。以2002年为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3491.40亿元,约占GDP的3.41,虽比2001年的3.14增加了0.2
4、7,但与5.1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显得很低,即使是与发展中国家的4.1相比也有0.69的差距。2、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1)我国教育支出结构的不合理首先表现在义务教育支出较之非义务教育支出过少。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财政应当在义务教育事业中承担的责任: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读(第10条);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第12条)。但实际情况是,2000年,由其他渠道筹集的义务教育经费收入为748.76亿元,占总经费的40.83,而用于义务教育的预算内拨款为1085.07亿元,仅占总经费的59.17,各级
5、政府严重“缺位”。1996年,国际上平均每个小学生由政府支出的教育经常费用与该国人均GNP相比所占比例,经统计的127个国家的平均值为12.75,全世界127个国家中只有十个国家低于这个比例,我国是其中之一,只有6。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失学率达到30,个别乡村的初三学生辍学率甚至高达50。2000年我国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超过1.9亿,非义务教育的相应人数为2907万,在我国义务教育供给不足的严峻形势下,当年国家用于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之比为52.1149.27,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重点仍然放在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上。在这样的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下,高等院校可以动辄百
6、万年薪聘教授,而有些农村中小学生却连课本、铅笔都买不起,两相比较,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支出的矛盾凸现。(2)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支出差距悬殊是我国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支出矛盾集中表现。从表三我们可以看到,1995年我国基础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为34.05元,与高等教育的2339.73元相比,相差了68.71倍;1996、1997两年这一差距有所减小,但到了1998年又有一个明显的回升,达到61.59,这种上升的是头保持到1999年,当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生均公用经费之比为61.75;2000年至2002年3年间这一指标大幅回落,分别是59.56、44.94和32.28;2002年再次上升到60.4
7、6。1998年为了扩大内需全国高校开始的全面扩招成为我国教育支出结构的分水岭,这也是造成1998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之比再现波峰的主要原因。1999年后,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差率也相应地下降。表三1995年-2002年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比较年份 基础教育(元)高等教育(元)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比例1995 324.81 5442.09 16.751996 368.52 5965.70 16.191997 403.27 6522.91 16.181998 437.38 6775.19 15.491999 481.54 7201.24 14.952000 552
8、.09 7309.58 13.242001 709.44 6816.23 9.612002 865.01 6177.96 7.14资料来源:同表二再来看看1995年-2002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的变化情况。从表二可见,1995年基础教育生均事业费为324.81元,与高等教育的5442.09元相差16.75倍,以后各年都有所下降,特别是2001年和2002年,下降幅度达27.41和25.70。1998年后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国家放开了对高校收取学费的种种限制,缴费上学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家长的共识,但从表二的数据来看,1998-2000年3年间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生均事业费比例并没有发生大的
9、变化,这说明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未能随高校扩招而进行相应的调整;2001年后,高等教育市场化逐步完善,国家减少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生均事业费也从2000年的13.24下降到2002年的7.14。表二 1995年-2002年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比较1996 42.76 2604.36 60.911997 49.90 2865.60 57.431998 46.97 2892.66 61.591999 47.97 2962.37 61.752000 49.05 2921.23 59.562001 58.13 2613.56 44.942002 75.69 2
10、443.47 32.28由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1995-2002年)与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计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自1995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支出差距从总体上来看有较大幅度的减小,但从静态的角度来讲,两者还存在着很大的绝对差距。(3)各地区义务教育支出差距大是我国教育支出结构的又一不合理之处。在对义务教育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财政状况差异大的现实国情,各地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全国的情况看,2000年我国普通小学和初中生生均预算内事业拨款分别是479.28元和668.08
11、元,最高的上海(小学2756.71元,初中2725.60元)与最低的河南(小学251.45元,初中409.19元)分别相差2505.26元和2416.41元,其比值分别为10.96倍和6.66倍,差异巨大;地区间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的差距还表现在物质资源方面,就小学而言,1999年东西部小学的教学仪器达标率相差10.88个百分点、图书达标情况相差25.31个百分点,差距十分明显。从今年4月起,国务院作出了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即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乡镇转到以县为主,由县统筹九年义务教育经费,并接受中央及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这对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而言无疑是一大进步,
12、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地区内的纵向转移支付对缩小地区间差异来说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在假定各地区义务教育支出增长数额一样的前提下(现实情况是,发达地区的这一指标要高于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只是在各地区内部的再分配,这显然不会改变现有的地区间义务教育支出的格局。因此,发展规范的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不失为一条解决地区间教育支出不合理的可行之法。(4)收入的两级分化导致的各收入阶层占用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另一不平等现象。据上海财经大学对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调查研究表明。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户数20的低收入阶层享受到了11.38的高等教育;占20的中等偏下收入阶层享受到了10.12的高等教育;
13、占40的中等和中等偏上收入阶层享受到了26.57的高等教育;而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户数20的高收入阶层却享受到了51.91的高等教育。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收益主要由高收入阶层所获得,这是高校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让私人尽可能少地承担即高等教育的成本。三、造成我国教育支出不合理的原因分析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支出的矛盾是我国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内容,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两者之间如此巨大的差距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政府在教育支出结构上的职责没有明确。
14、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提到,教育的外部性是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逐渐减小的,因此,政府应当更多地承担作为最低层次的基础教育的支出,而将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更多地交给市场,但从我们现实的情况看,教育行业市场成份仍然相当弱,仅是1998年后在高校领域才开始初级的市场化运作,即意味着,政府与市场职能的划分还没有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政府在基础教育上的缺位和在高等教育上的越位同时并存。2.教育行政部门的短视行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收益不对称;基于基础教育的这些特点,再加上市场经济下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急功近利,使得原本就很有限的教育资金被更多地投向了能在短期内产生轰
15、动效应的高校建设,相对的,基础教育建设就被轻视甚至是忽视。客观上,我国近年来兴起的所谓“211”、“985”工程也给某些教育行政部门的这种短期行为提供了机会。3.我国现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承担着广泛、具体的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承担自己范围内的义务教育支出必然会挤占各地方政府用于其他方面的资金,对于一些贫困边远地区而言,从本就十分紧张的经费中抽取数额不小的教育资金是很困难的。显然,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缺乏对地方政府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激励。4.高等教育支出刚性。财政多年来用于高等教育的拨款
16、,由于既得利益刚性的影响,难以随高校办学经费结构的巨大变化而调整,相反,由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导思想的偏差,试图在短期内建成几所世界一流大学,所以用于高等教育的经费反而有所增加,两方面相加的结果,就是普通高校经费不能减,重点大学经费必须加,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有限的前提下,挤占基础教育经费就成为必然。四、几点建议针对我国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适当增加公共教育支出。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宁肯牺牲一点经济建设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各地在实践中也越来越感受到,高水平人才的缺乏和劳动者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
17、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各地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应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些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也证明,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和经济回报率不会低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2.我国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支出不合理首先发端于政府与市场职能在教育领域内的错位,因此,正确界定政府和市场在教育领域内的职能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越高层次的教育,其私人特征越明显;越低层次的教育,其公共品的特征就越明显。基础教育的“公共品”和高等教育的“准公共品”的属性,可以被视为划分我国政府与市场在教育支出职能上的依据,即:政府承担全部基础教育,让适龄人群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而市场更多地承担高等教育的支出。3.进一步推进高校的市
18、场化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形式办学。在教育支出总量不足的情况下,高校经费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也就是说,虽然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严重的向高等教育倾斜,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支出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育资金在高校内部的分配结构不合理;二是教育支出经费总量不足。因此,如何合理调整和筹集高等教育资金就成了我们在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调整高校教育支出结构上,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适当减少对重点高校的财政拨款,增加普通高校特别是省级高校的财政支出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在办学经费的渠道上,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19、科技优势和政策优势,走科技产业化之路,让高校自筹资金;第二,利用高校目前良好的信用优势,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开辟筹资新渠道。另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引导企业、个人捐款,扶持民办高校的建设,提倡校企合作,也不失为解决我国教育经费不足的可行之策。4.适时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从短期看,即使财政投入没有大的增加,合理削减高等教育支出,相应地增加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投入是可行的;从长期来看,在弥补了高校经费的缺口后,大幅度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增加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支出成为可能。我国教育支出的财政分析和对策选择一、教育支出的理论分析2003年12月19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
20、国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由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及其规模与结构则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源泉。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已“大胆地将全体国民后天获取的有用的能力,作为资本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西奥多Z舒尔茨为代表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指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而且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20世纪80年代中期内生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保罗罗默、罗伯特卢卡斯
21、将知识与人力资本积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认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美国1930-1960年间的GDP增长率进行分析发现,在美国GDP年均2.93%的增长率中,有多达25%来自劳动力受教育后素质的提高。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被认为是长期教育积累的大量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典范。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士海克曼教授对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分析,提出中国教育投资的真实经济回报率可能高达30-40%。教育投资的理论与实践揭示了教育具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及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
22、长的功能。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外部效益,需要政府介入。一方面,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使受教育者个人能够满足较高层次的人生需求,在获取就业机会、较高货币收益及精神享受上更具优势,因此,教育可以由私人部门来提供,个人通过市场来获取教育利益;另一方面,教育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外部性特征很强,在受教育者获益的同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育利益外溢给社会,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民族文化与文明程度。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是一个有利于个人的支出项目,也是一个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支出项目。如果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的投资主体由于不可能获得教育的外在收益,他们所提供的教育数量必然低于社会期望
23、水平,因而必须有政府的介入,将市场收费与政府拨款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层次教育的边际社会效益与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关系来决定政府参与的份额,使教育的提供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政府介入教育投资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取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避免因教育机会不均等所造成的贫富差距的代际继承与不平等状况的进一步扩大,实现社会公平。二、我国教育支出实证分析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倡导科教兴国的思想,教育事业被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财政对此贡献极大,尤其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所占比重高达90%左右。(一)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支出绝对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也呈稳
24、步上扬势态,2002年比1980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率为16.63%(见表1),这与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决定有直接联系。1980年至2002年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平均为14.10%,而世界各国该指标大体在15%左右,因此,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并不算太低。但是我国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则相当低,1980年以来一直处于3%以下,远低于世界5.1%的平均水平,甚至落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到2000年仅有2.47%,离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4%的目标相距甚远。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教育经费短缺
25、的问题日益突出。低投入必然带来低产出,最终会带来教育水平落后,由于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二)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分析1.从教育支出的用途结构来看,人员经费比重逐年上升,公用经费比重逐年下降,且人员经费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公用经费比重(见表2)。1991-2002年,教育支出中的人员经费所占比重大体为3/4左右,而同期公用经费所占比重仅为1/4左右,尤其2002年不到五分之一,且地方的人员经费比重高于中央的人员经费比重。人员经费所占比重提高的原因:一方面是源于我国工资制度的改革,职工工资、补助工资、离退休人员费用大量发放;另一方面,由于物价的上涨造成教育公用经费实
26、际支出水平降低。总的说来,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这一比重不利于我国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购置受到极大的限制,必然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表11980-2002年教育支出 年份 教育支出(亿元) 教育支出增长率(%)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教育支出占GNP比例(%)1980 114.15 22.53 9.29 2.531981 122.79 7.57 10.79 2.531982 137.61 12.07 11.19 2.601983 155.24 12.81 11.01 2.611984 180.88 16.52 10.63 2.511985 226.83 25.40
27、 11.32 2.521986 274.72 21.11 12.46 2.691987 293.93 6.99 12.99 2.461988 356.66 21.34 14.32 2.391989 412.39 15.63 14.60 2.441990 462.45 12.14 15.00 2.491991 532.39 15.12 15.72 2.461992 621.71 16.78 16.61 2.331993 754.90 21.42 16.26 2.181994 1018.78 34.96 17.59 2.181995 1196.65 17.46 17.54 2.081996 141
28、5.71 18.31 17.84 2.121997 1545.82 9.19 16.74 2.111998 1726.30 11.68 15.99 2.241999 1927.32 11.64 14.61 2.392000 2179.52 13.09 13.72 2.472001 2636.84 20.98 13.95 2.752002 3105.99 17.79 14.08 3.00中国财政年鉴2003年2.从生均教育经费来看,三级教育投资分配比例失调,高等教育投入相对偏高,中、小学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小学与中学的生均教育经费之比基本稳定在12左右,而小学与大学的生均教育经费之比却高达112以
29、上(见表3)。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资料反映,各国政府教育投入在各教育层次中的分配比重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财力有限,教育投入重点倾向基础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才逐渐加重对中等及高等教育的投入,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政府理应在基础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而在高等教育中起辅助、推动、引导作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明显少于高等教育,这显然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说明我国三级教学经费配置是不合理的。其实政府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小学生与大学生的生均教育经费之比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之中,从1991年的132.44下降到2002年的111.84。3.从教育支出投资区域结构来看,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地区教育支出要比中西部地区高得多,东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