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42.45KB ,
资源ID:222815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2815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计量经济学论文1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计量经济学论文1文档格式.docx

1、存款保持较快增长,活期化倾向较为明显。贷款总量保持快速增长,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9.0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平稳运行,9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5%。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一直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市场中的货币供应短期内增加了许多,再加上市场中大量热钱的涌入,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强烈。因此,防止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就成了2010年中央银行调控的重中之重。本文选取2005年6月到2008年12月的货币供应量(M1)和CPI月度数据进行实证

2、研究,希望能够总结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变动关系的规律,从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二、 文献综述到目前为止,众多学者对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很多结论,下面列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丁军军、朱建平(2006)采用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分析了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影响得出以下的结论: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相互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提高通货膨胀;从

3、短期来看,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提高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姚远(2007)用协整与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在长期内对通货膨胀有正面效应,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显著。乜玉平、庞如超(2008)通过对1991年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价格变动的原因的结论,他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都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陈希娟(2009)采用1990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借助自向量回归模型对CPI和货币供应量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从长期看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以加速

4、物价上涨的结论。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下降。李红光(2006)运用协整检验和VEC(向量误差校正)模型对1996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季度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应量(M2)与物价之间存在负相关。王海斌、朱静平(2008)对1978年2003年的数据对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市场中存在着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呈反常关系的现象。从上述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很难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因为不同的实证研究选取的数据与采用的方法不同,因此本文选取近年来的数据对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研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三、 理论基础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货币经

5、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是高货币增长的年份里往往存在高通货膨胀,低货币增长的年份里往往存在低通货膨胀1。经济学家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费雪方程式,即MV=PT。其中,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水平,而T表示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其中,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而制度因素的变化是缓慢的,因而将V视作一个常数,而T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因素。因此,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物价水平是与货币的数量成正比例的,即货币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涨,物价水平的变动来自于货币数量的变动。综上所述,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涨,在高货币增长的年代也会存在着

6、较高的通货膨胀。总而言之,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四、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1、基本假设假设文章中所取的数据真实、有效;M1能够代表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水平;CPI可以代表整体物价水平。2、数据与变量的选取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有很多,主要有生产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但用的最广泛的还是消费物价指数,所以选取CPI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指标。对于货币供应量来说,对应的指标主要有M0、M1、M2和M3三种。其中,M0是流通中的现金,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即货币供应量,流动性较强;M2 是广义货币量,即货币与准货币供应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

7、货币,流动性较弱。鉴于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计量分析来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而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直接调控的是M1(货币供应量,下面直接用M1代替),同时M2(货币和准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央行可以随意控制的,所以采用M1来代表货币政策实施中的货币供应量水平。选取2005年6月2008年12月的月份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M1的数据来自于中央人民银行网站,CPI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年份CPIM1M1 2005.6101.698601.252007.4103127678.332005.7101.897674.1

8、2007.5103.4130275.82005.8101.399377.72007.6104.4135847.42005.9100.91009642007.7105.6136237.432005.10101.2101751.982007.8106.5140993.212005.11104125.782007.9106.2142591.572005.12107278.762007.10144649.332006.1101.9107250.682007.11106.9148009.822006.2104357.082007.12152560.12006.3100.8106737.082008.11

9、07.1154872.592006.4106389.112008.2108.7150177.882006.5101.4109219.212008.3108.3150867.472006.6101.5112342.362008.4108.5151694.912006.7101112653.042008.5107.7153344.752006.8114845.672008.6154820.152006.9116814.12008.7106.3154992.442006.10118359.972008.8104.9156889.922006.11121644.962008.9104.6155748.

10、972006.12102.8126035.12008.10104157194.362007.1102.2128484.062008.11102.4157826.632007.2102.7126258.082008.12166217.132007.3103.3127881.313、CPI与M1的趋势图分析先分别对CPI与M1的走势进行分析,判断二者的大致变动方向。从二者的趋势图可以看出,在2008年2月之前,CPI与M1大体呈现同向变动,而在此之后,二者成反向变动趋势。4、模型的建立与估计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们对这两段来分别进行研究,观察每一个阶段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的相关性。首先,选取200

11、5年6月到2008年2月的数据进行分析:(1)CPI与M1的相关图分析从二者的相关图中我们可以看出,CPI与M1呈现非线性相关关系,所以不能用线性模型来做,因此初步将模型设定为双对数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即lny=a+blnx,lny=a+bx,y=a+blnx。(2)模型的估计与选取双对数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双对数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为 LNCPI = 2.987413481 + 0.1408251321*LNM1 (0.140786) (0.012034) t = (21.21958) (11.70272) R2=0.815425 F=136.9536指数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指

12、数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为 LNCPI = 4.492969302 + 1.16690777e-06*M1 (0.010823) (8.81e-08) t = (415.1187) (13.24249) R2=0.849780 F=175.3636对数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对数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为 CPI = -68.21339248 + 14.63874349*LNM1 (14.77299) (1.262709) t = (-4.617440) (11.59312) R2=0.812576 F=134.4005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这三个模型的经济意义都比较合理,解释变量均通过了t检验

13、和F检验。但是从拟合优度上来看,指数模型的R2最大,t检验的值与F检验的值均最大。说明在指数模型中货币供应量对CPI的影响是最显著的。所以,选定的模型为:LNCPI = 4.492969302 + 1.16690777e-06*M1 R2=0.849780 F=175.3636 D-W=0.447079(3)模型的检验1)模型的经济检验 由上述的理论基础可以知道,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即式中的系数应该为正值。式中的货币供应量系数为1.16690777e-06,大于0,所以符合理论。2)模型的统计检验 该模型的R2趋近于1,说明该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很高。取 =0.05时,t

14、的绝对值均大于t0.025(33-1-1)=1.697,所以常数项和M1的t检验均显著。同时F检验的值也大于F0.05(1,33-1-1)=4.17。3)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自相关检验:残差图分析观察残差图,判断模型可能存在异方差。DW检验:因为n=33,k=1,取显著性水平 =0.05,查表得dL=1.383,dU=1.508,而00.447079=DWdL,所以存在正的自相关。又由于D-W检验只能检验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所以我们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偏相关系数检验 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所以要对模型进行调整,去除一阶自相关。(4)模型的修正 用Eviews软件去

15、除一阶自相关,结果为:LNCPI = 4.482623313 + 1.25071419e-06*M1 + AR(1)=0.7666690869 (0.029793) (2.31E-07) (0.131431) t = (150.4571) (5.403648) (5.833242) R2=0.937664 F=218.1106 D-W=1.498831 经过修正以后的模型,dL1.498831=DWdU,处于无法判断区域,但是观察残差图可知,一阶自相关已经去除;R2有所提高,说明拟合优度更高;t检验、F检验的值均通过检验。(5)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CPI的上涨,而

16、且货币供应量每增加一个单位,CPI将以0.0125%的速度增长。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产生正的影响。其次,选取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的数据进行分析: LNCPI = 14.32970234 - 0.8088340283*LNM1 (1.505856) (0.125939)t = (9.515984) (-6.422438) R2=0.837556 F=41.24772 LNCPI = 5.451031461 - 5.081925248e-06*M1 (0.126877) (8.13e-07) t = (42.96304) (-6.248899) R2=0.829964 F=39.048

17、74 CPI = 1119.226763 - 84.78087289*LNM1 (159.7348) (13.35904) t = (7.006783) (-6.346328) R2=0.834286 F=40.27587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各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均比较高,解释变量均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但是从拟合优度上来看,双对数模型的R2最大,t检验的值与F检验的值均最大。说明在双对数模型中货币供应量对CPI的影响是最显著的。LNCPI = 14.32970234 - 0.8088340283*LNM1 R2=0.837556 F=41.24772 D-W=1.489874 由上述的理论基础可

18、以知道,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即式子中的系数应该为正值,而式中的货币供应量系数小于0,与基本理论相违背。取 =0.05时,t的绝对值均大于t0.025(10-1-1)=2.306,所以常数项和M1的t检验均显著。同时F检验的值也大于F0.05(1,10-1-1)=5.32。 自相关检验:因为n=10,k=1,取显著性水平 =0.05,查表得dL=0.879,dU=1.320,而dU 1.489874=DW4-dU,所以模型不存在正的自相关。(4)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从2008年2月到2008年12月,货币供应量增加与CPI成反方向变动,这与给出的基础理论相违背。总之,

19、以上的分析可以证明模型对CPI的解释程度都很高。我们发现从2005年6月到2008年2月,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引起价格指数的增长,与基本理论相符,而2008年3月到2008年12月,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引起了价格指数的反方向变动,与基本理论相违背。而且货币供应量对CPI的影响程度也有差别。五、结论与建议虽然理论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但是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一定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方向变动,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也会同物价水平呈现反方向变动。但这并不代表理论和模型的不正确,这与该时间段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中国本身所面临的困境有关联。下面主要从货币政策

20、的时滞效应、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影响和国内商品价格调整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释。1、从2007年二季度开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从稳健转为了稳中从紧,而从三季度开始就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了。因为货币政策会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大约为12个月到18个月,所以有可能是因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导致了在2008年3月份左右,CPI与货币供应量开始呈现反方向的变动。2、由于2007年10月在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这次的次贷危机虽然对我国的经济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它会影响到人们的预期。如果预计再过几个月之后可能会有更大的危机产生,人们就会将自己手中的货币换成可以保值的商品囤积起来,以防止危机的产生给自

21、己的财产带来损失。如果是这样,那么增加的货币可能会被其他的市场如股市吸收,从而减小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致使二者成反方向变动。3、从2007年5月份开始,受生猪疫情、生产成本上升和前期价格过低等多种因素影响,猪肉等多种农副产品价格轮番上涨,推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屡创近年来新高。特别是2008年2月,我国南方遭遇了罕见的大暴雪,再加上正逢春节,各种商品的价格都大幅上升,居民的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了8.7%2。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随着商品供求的改善、价格的回落,CPI也从高点渐渐回落。从前面给出的CPI趋势图中也可以看出,在2007年5月份之前,CPI增幅平缓,而在此之后幅度突然加大。所以我们判断,

22、此阶段的CPI指数是非正常的增长,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在经过调整之后CPI逐渐回落到正常的水平。所以在此期间内,货币供应量才会与CPI呈相反的变动趋势。通过对货币供应量与CPI之间的关系做实证分析,我们可以证明二者之间在长期来说是同向变动的,不过出现其他因素时,如政策突然转向、金融危机和价格理性调整等等情况,就有可能导致货币供应量和CPI相互反方向变动。所以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供应量来调整物价水平,但是一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会使得物价水平上升,有时价格水平会因为其他的因素有所下降,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使经济更加平稳、有序的运行。参考文献:1 赵卫亚.计量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8年第四季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