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然而,尽管社会学和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贡献很大,却无法绕开亘古未变的哲学问题对文化建构产生的限定。社会学和人类学在本体论上的无能为力,使文化问题不得不回到哲学本身。从本文的论题可知,讨论哲学并不是本文的目的,但是,由这一论题所决定,正确地推定长白山文化精神却不可能绕开哲学本体论,甚至于这个论题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作为自然本体的长白山对形成长白山文化精神的决定性作用。所以,长白山与所形成的文化之间的历史与逻辑关系就成为本文的主体,显然这是长白山文化的自然本体和人文载体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由这个思想理路所决定,长白山文化精神与中国文化以及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使这个论题具有了理论的现实
2、和历史意义。这就是说,只有使长白山文化与中国文化及人类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必然历史发展具有理论建构的逻辑统一,从而使长白山文化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才是长白山文化研究的终极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长白山文化具有人类文化的主体意义,才能使长白山文化和中国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长白山文化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问题使我们回到易,回到文化定义的本源性。关于文化,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天文运化由其时机,人类文明由其知止,明其行止谓之文明,以这样的人文化成天下,谓之教化。贲象曰:“君子以明庶政
3、,无敢折狱。”所谓以文明化成天下,乃“庶政”之文也。关于“止”,易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3,知其行止之道,文明之所在也。可见,文化是人类规定自身行止据以生存懿化的文明形态;而文化载体,则是对文化形态和人类行止以文明之的传载之体。所以,人类的主体性决定了文化的载体性。也就是说,文化应当具有据以立论的本体和懿化天下的载体,否则,既不能称其为文明,也不能称其为文化。离“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所以,能够化成天下的文化,必然是“重明以丽乎正”的文化。是故,日月之明丽于天道,百谷草木之明丽于地道,天地之明丽于正道,人道之明丽于文化。由此
4、可知,文明因文化而明之,文化依文明而化之。是故,天道丽乎正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4地道丽乎正者,“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5由天地之道推定人道,人道据天道而丽乎正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人道据天道而丽乎正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7所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易因此成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原理均以易为本。根据易理,人道之明丽于文化。“观乎”长白山之“人
5、文”,可知“化成”长白山之“天下”者,乃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现存文献,长白山文化始于原始社会,“长白山区世居民族主要是满族和她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这个民族多有变化和迁徙。同时,她又与中原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共同发展,从而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整体。”8“肃慎,有的史书文献亦写作息慎、稷慎,是中国东北最古老的民族,秦以前,已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肃慎族在人种上属于蒙古人种,与中原远古居民有血缘关系。有的学者认为,肃慎族起源于今中国的山东半岛”。9所以,就现代民族文化而言,满族文化已被中原文化所同化,长白山文化的人文载体已
6、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10“肃慎,臣属于周,因向周贡“楛矢石砮”而名扬中原。据史书记载,肃慎在周初即接受周朝的册命”。11可见,就文化而言,肃慎最迟在周初就已经为中原文化所开始同化。周初武王克商,殷王室贵族箕子率5000人入朝鲜,武王就而封之。箕子因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二祀来朝。后发展为朝鲜,其势力范围已达今集安在内的鸭绿江中游一带。12秦以前,燕国于东北设立郡县,此时长白山为燕国所辖。13长白山的名字,见诸最早的文献是山海经,其称长白山为“不咸山”,“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14这表明,早在秦汉之前,就已经对长白山进行了命名,据
7、现存文献,“不咸山”是长白山最早的命名,此为学界定论。通典称:“挹娄即古粟慎,其国在不咸山北”。15现代主流学界认为,“不咸”为蒙古族“不而干”的音译,意为“神巫”,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对长白山赋予的神密色彩。自秦汉之际称长白山为“不咸山”之后,其后又赋于不同的名字。“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16“东沃沮在高句丽,盖大马山之东,滨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17可见,后汉至三国时,把长白山称为“盖马大山”,“盖马大山”意为“长白”。魏书勿吉传称“(勿吉)国南有從太山,魏言太皇”,新唐书北狄传、隋书靺鞨传又以“徒太”山称长白山,“徒”乃“從”之繁体误写,“咸”与“徒”
8、在满语中音为“斯”,意为“白”。由此可知,唐、隋之际称长白山为“從太山”。据新唐书勃海传黑水靺鞨传“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從)太山,与高丽接”,唐代又称长白山为“太白山”。自辽、金始,以“长白山”为山名开始在文献中被大量使用。辽史百官志圣宗统和三十年载“长白山三十部女直”。契丹国志卷二十七载“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金史卷一本纪载“生女真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即今松花江。18金史卷三十五称“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女真国在契丹之东北,长白山之下,鸭绿水之源,古肃慎之地也”19由上可知,以“长白山”为名,始于辽圣宗统和三十年即公元1012年,经金、元、明
9、、清、中华民国,沿用至今。满语称长白山为果勒敏珊延阿林,意为长白山。20长白山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以博大神奇而著称。以“不咸山”为名,乃因长白山之神圣,正如奉天通志所称道之“藏天然之秘,蕴万古之灵”。“长白山”之为名,其内涵与外延均相符。历史文献多有对长白山“形”、“象”之描述。之所以谓之“长”,乃因“璀巍磅礴,蜿蜒于亚细亚东北隅,为一绝大名山”、21“长白山在吉林城东稍折西南,横亘千余里”;22之所以谓之白,乃因“山上冬夏积雪,望之则白,四时望之色白异常,故曰长白”,23“山色纯白,终年积雪,远而望之若珠宫玉阙,近而视之如瑶林琪树,名以长白询非虚语”。24长白山名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长白山
10、又名东北东部山地、长白山地、长白山脉等。它包括由完达山到千山的千里绵绵的广大山地。狭义的长白山常泛指吉林东部山地,或者专指长白山火山锥体部分。25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岳名山,为世界所瞩目。然而,长白山与五岳相比,长白山的博大浑厚可谓居五岳之首。以海拔论之,泰山为1524米,衡山为1290米,嵩山为1440米,华山为2083米,黄山为1873米,而长白山则为2794米;以面积论之,黄山为五岳之首,为2200平方公里,而长白山主峰区域则达8000平方公里之余。长白山主脉区域计有22个市县,总土地面积达94600平方公里。长白山的独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厚德载物”的人文特征,其土地、植物、动物、药物、
11、森林、水、矿产、气候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一个天然的宝山,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与和谐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1961年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保存了欧亚大陆北半部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1800种之多。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归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现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的开发长白山,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8月在长白山成立了具有政府职能的“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显然,这是科学开发长白山的重要举措,将推动长白山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三、长白山之“水火既济”长白山博大浑
12、朴、刚健中正。据长白山志,长白山主体形成于距今2840万年以来的(地质学称新第三纪)地壳间歇性抬升和多次火山喷发。由火山锥体构成的雄浑搏大的长白山主峰,形成于距今61.187.6万年(地质学称第四纪更新世)之间的火山喷发。公元1579年、1668年、1702年,“长白山虽有火山活动,但其强度甚斜。26至现代以来,长白山广泛发育的喷硫和富含氟的炭酸氢钠形温泉,表明其岩浆演化已趋于平静,火山喷发运动趋于停止,最终形成了气势磅礴、浑然中立、天施地生的长白山现代地貌特征。长白山地势总的特征是以长白山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可分为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山麓倾斜熔岩高原和熔岩苔地三大地貌单元,大致围绕火
13、山呈同心环状分布。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在该区中部,海拔高度1700米以上,锥体底部半径20公里左右。锥体上部的中心为火山口湖,亦即著名的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为2189.1米。围绕天池有十六座高峰,最高峰海拔2749.2米。从锥体腹部向下,地势呈台阶状向下倾斜,高度渐低,坡度渐缓。至锥体坡脚,向下过渡到山麓倾斜熔岩高原。望天鹅盾状火山锥体位于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之南,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底部直径35公里左右,锥坡较缓,约6左右,成盾状。27由于环境和地势的影响,长白山降水丰富,天池周围是降水的中心,再加上火山地形条件,因此,在长白山火山锥体和熔岩高原上发育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河流、瀑布、泉水、湖泊。
14、这些秀水碧波,为长白山增添了无限生机,绘出了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浓墨画卷。28“长白山天池,水面高度为2189.1米,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天池高209米。天池略呈橢圆形,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集水面积21.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82公里,水面周长13.1公里。最深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总蓄水面积20.4亿立方米。”“天池的下泻流量最大下泻流量为3.42秒立方米,发生在降雨量最多的8月;最小下泻量为0.88秒立方米,发生在天池未解冻的5月。天池水除靠降雨补给外,还靠地下水补给。”29“天池水质,据测量无色、无臭,矿化变不高,pH值在7.17.4之间,呈弱碱性。所
15、以,水质清澈,湖水碧透,犹如碧玉,又似明镜,群峰倒映水中,岚影波光,有处处奇峰镜里天之美”。30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发源三江,经长白山火山锥体的西北麓发源出松花江,东南麓发源出图们江,南麓发源出鸭绿江。三江源头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有5条。北坡是松花江正源二道松花江(下称二道江)的二道白河,西坡是松花江西源头道松花江(下称头道江)的漫江和锦江;东南坡是图们江的正源红丹水;南坡是鸭绿江的正源暖江。其余的外三源有二道江的北源古洞河,图们江的南源西头水,鸭绿江的南源虚川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河流还有老黑河、槽子河、松江河、三道松江河、露水河、头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石乙水、佳林川、
16、葡萄河等以及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计约230余条,都流入三江。又遥自南、北两个方向,计约180多条小河分别归流于三江。三江源流区的总面积为3.0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松花江源为1.85万平方公理,占三江源的60.4%,鸭绿江源约计0.76万平方公里,占24.5%,图们江源约计0.46万平方公里,占15.1%。天池周围内五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89万平方公里,外三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17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的三江源区总面积20728万平方公里,均属吉林省境。它包括抚松、靖宇两县,安图县的大部分,长白、和龙、桦甸县的一部分以及白山市与敦化市的一部分,共涉及八个县(市)、28个镇、21个乡、
17、总人口65.4万人(人口下限为1987年)。31长白山水源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长白山的地质构造表明,由火山喷发形成了“刚健中正”的锥形山体,由火山口形成天池并由此发端为三江源头,蕴发了丰厚的自然资源,生化出长白山生物圈,由此展现出生生不息、厚德载物的博大气象。以易理进行推定,长白山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厚德载物,其源于“水火既济”的长白山自然本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32对长白山及天池的“形”和“象”进行科学与哲学推定,能够以易理充分进行。长白山的自强不息是因其自然条件和谐,其非常典型的符合易之“水火既济”的本体论原理。在易之八经卦中,有坎离两卦,象以“水”、“火”。在易之六十四中,坎上离下
18、相重得既济卦,“离”上“坎”下相重得未济卦。长白山及其天池的“形”与“象”,恰如其分地中和于既济卦的“水火既济”之象。说卦传推定的“坎”、“离”之用为“雨以润之,日以烜之”。“坎”为水而“润”下,“离”为火而炎上,“坎”下“离”上为未济卦即“水火未济”之象。可见,“水火未济”如炉鼎倒置,火弗能炎鼎中之水而失其位,乃火山喷发时的景象。“水火未济”使水在火下而不能生发,火在水上而炎上,万物不得水润而弗能致养。而“水火既济”之象则表明,火在水下炎鼎中之水,水蒸于上而源源奔出,万物得水之润养而能化生,所以长白山才能生生大化、品物咸亨。对长白山的自然机制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哲学推定,以易理为基础,以易之概念
19、范畴为架构,余把长白山文化精神概括为:以易为架构,乃因“易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33长白山性属地道,为易所悉备者也。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长白山地大物博,育化万物,如盛德之君子,是以谓“厚德载物”。乾文言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情也;”坤“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萃“萃,聚也。顺以悦,刚中而应,故聚也。观其所聚,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长白山柔动而刚,汇聚万物,美利天下而化光,是以谓“刚健中正”。“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乾“天行
20、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传曰“生生之谓易”;长白山资生万物,自强不息,是以谓“生生不息”。“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小蓄“小蓄,君子以懿文德;”咸“咸,感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平者,宁也;“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亨者,嘉之会也;”34长白山品物咸亨、刚健中正,厚德载物而生生不息,据以“化成天下”之人文,懿文教化使天下咸宁,是以谓“懿化咸宁”。“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贞者,正也。长白山“承天而时行,”35懿化咸宁而各正性命,是以谓“保合大和”。损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
21、益盈虚,与时偕行;”象曰:“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益,损上益下,民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益,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系辞传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长白山大化流行,四时分明,彰显出损益之道。知天地损益之道而保合人道,避损行益而利用安身,“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道之大用也;是以谓“损益利用。”由易理可知,“厚德载物,刚健中正”是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推定,此乃由长白山的自然特征所决定。“生生不息,懿化咸宁”是长白山文化的存在论推定,是本体论与主体论的中和。“保合大和,损益利用”,是主体根据长白山自然机制形成的本体论推定与存在
22、论推定,为了“以济民用”36而制定的文化理路。由于“保合大和,损益利用”事关主体的行为方式,作为文化主体而言,不但决定了行为方式和价值论推定及长白山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而且决定了长白山的文明路向,决定了长白山的未来。由易理可知,长白山虽然“水火既济”,但因“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37所以,君子应居安思危,应当“保合大和,损益利用”,此为长白山文化的主体形式。这就是说,一切关于长白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应当以“保合大和,损益利用”为指导思想。只有这样,对长白山才能达到既充分开发,又永续利用之目的。恒“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23、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可见,“天地之道,恒久不已”,天施地生使长白山“生生不息,懿化咸宁”,由此才能“厚德载物,刚健中正”,主体的中和贯通是谓大和,只有“大和”才能“保合”,才能生生不息、永续利用。损益之道是易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地之道因四时变化而损益,人道因生老病衰而损益,38知天地损益之理而避损行益,关系人道的生生不息,决定了主体生命的存在质量。由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乃在于“穷理尽性以至於命”,所以,长白山“水火既济”“懿化咸宁”的损益之理,在古代就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水火既
24、济”的原理,形成了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最终发展为成熟的丹道生命科学。丹道学不但是古人“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的哲学和科学,而且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科学形式,是人类文化中的奇葩,更是未来人类生命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四、长白山文化与周易参同契长白山之“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使其成为名山,而“水火既济”则是长白山之“生生不息,懿化咸宁”的运化流行之形式。自古以来,长白山深不可测,使人们赋予长白山种种神密色彩,成为神圣的向往之地。为了探索人与自然之奥秘,参详生生大化之机理,长白山成为儒家与道家学者之修学胜地,为长白山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5、。东汉学者魏伯阳即其中之一,所著周易参同契,是中国文化之千古名作。周易参同契对自然生生大化之理与中国古代生命科学进行了以易为本体的理论阐述,深入持久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研究与实践,被后世誉为“丹经之王”,又被尊为“万古丹中王”。四库全书总目称“后来言炉火者,皆以是书为鼻祖”,表明了周易参同契对中国古代生命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然而,更加重要的是,魏伯阳和他的周易参同契却与长白山具有学术上的深厚渊源。周易参同契下篇八十八章曰:“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容。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远客燕间,乃撰斯文,歌序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论”。宋曾慥道枢卷三十四参同契下
26、篇曰:“云牙子魏翱,字伯阳,汉人,自号云牙子,云游于长白之山而遇真人告以铅汞之理,龙虎之机焉,遂作书十有八章,言大道也。”39“郐国”,“西周侯国。故地在今河南郑州市南”、40“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密县东北”。41可见,魏伯阳虽是东汉人,却是以周代之名行文,所以,“远客燕间,乃撰斯文”是谓魏伯阳远行燕属之地撰成周易参同契一书,“燕属之地”亦即周属燕国,辖中国北方包括东北一带。朱子语录释“铅汞之理,龙虎之机”曰:“参同契所言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属,只是互换其名,其实只是精气二者而已。精,水也,坎也,龙也,汞也;气,火也,离也,虎也,铅也。其法以神运精气,结而为丹,阳气在下,初成水,以火练之,则
27、凝成丹”。可见,虽然朱熹不知丹道之理,但其所释周易参同契术语,却能使人较易理解其概念所指。可见,魏伯阳能撰就周易参同契,是因其游长白山,得到了“长白真人”的真传。如果魏伯阳没有到过长白山,没有参详长白山“水火既济”的“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之理,就不能在真人的指导下,以易理证以丹道之理,就不能写出周易参同契。长白山的文化底蕴之深,由此可见一斑。丹道是道学中的主要生命科学形式。由周易参同契可知,丹道理论不但古老而且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科学遗产。丹道学对主体生命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形成了系统的修持理论,于唐宋之际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由于丹道较易修学,因此成为后世学者的
28、主要修持方式,但因有“道不轻传”、“道不外传”的戒律,使丹道学扑朔迷离,难以理解,从而限制了丹道学为社会进步、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就人类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在以西方为主流的自然科学走向“终结”之际,以丹道学为主体的中国生命科学将成为人类科学的主流方向。就人类当代的理性进路而言,丹道学应当形成以现代科学架构为基础的理论形式,使人们能够以科学的丹道技术操作,实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的理想人生。因为现代人类文化的理性进路以“哲学”和“科学”为基本架构,所以,现当代修炼丹道,应当理解丹道的哲学及科学原理。只有理解了道学关于生命运化的思想原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对生命进行自我控制的丹道技术。显然,由于中国现代以来的“全盘西化”,决定了人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