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实日常教学检查和听课制度,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树立良好的教风,以教风带学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强化毕业设计管理,加强检查、督促力度。完成了2015届毕业设计答辩、抽检及整改工作;完成了2016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布置工作,并组织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在2015届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3.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以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抓手,推进教学团队建设。2015年,2名教师参加“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1名教师参加“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师骨干教师提高培训”;1名教师参加了“201
2、5年全国机械职业院校三维建模与创新研修班暨教师大赛”获得二等奖;1名教师在“常州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2名教师在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一等奖”;2名教师参加数控车床操作工考评员培训并取得证书。(2)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重点,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技能大赛的指导工作。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和数控教学团队共同承担了6月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维造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的指导工作,并荣获“二等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参加了第五届“浩辰杯”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取得了4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并在6月份指导12人参加工业工
3、程、逆向设计、3D打印等3项“3D创新大赛”江苏省赛赛事,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天远杯”逆向设计一等奖、“微深杯”3D打印设计一等奖、工业工程组三等奖;在第八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取得“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3)做好社团工作室的指导工作开展“参加一个社团、发展一项爱好、展示一门才艺”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社团招新、社团“快乐周末”、第十三届社团文化节;每周开展3次活动,培养大赛选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新聘请了4名常州液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人数达218人,各专业兼职教师承担
4、专业课课时比达到50%。通过“一对一”结对、现场听课等形式,加强兼职教师的培养,健全兼职教师的聘用与考核机制。(5)以生为本,开展“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以机械产品CAD课程为试点,把机械产品CAD课程就分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实施教育。经实践,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工作1.以“五个主动好习惯计划”为载体,开展文明修身工作以“五个主动好习惯计划”为载体,分层次开展文明修身工作。针对新老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新生,发挥“首因效应”,强调第一印象,开展“五个主动”文明修身宣传月,把“五个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
5、分;老生,常抓不懈,重在坚持,通过主题式教育,不断激发认同,逐步内化为习惯。2.以“机械100计划”为载体,开展二年级三项教育我系立足胸牌佩戴100%,零抽烟,零挂科的二年级三项教育“100”目标,构建了组织保障、日常检查通报机制、班长俱乐部、评比展示等四项保障,依托文明班级百日竞赛、“我们的班级故事”班级活动、“24小时”样板系列、主题教育等四项措施,全面推进二年级“三项”专项教育活动。3.以竞赛为载体,着力提升辅导员教育管理水平通过培训班,调研学习,竞赛以及博客、微博写作等,着力提升辅导员创新和新媒体运用能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1)举办了机械工程系2015年辅导员(班主任)基础能力竞赛,
6、内容主要分为基础能力、学生工作政策竞赛、案例分析、活动策划方案竞赛等四个环节。通过开展班主任能力竞赛等活动,积极搭建了辅导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技能竞赛和风采展示的舞台,进一步推进了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辅导员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有效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2)开展一次教育案例评比。既是一次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总结和回顾,也是相互之间交流和提升的平台。4.以班级活动为载体,开展班级建设每月开展一期班级活动,形成了“一月一评、一月一展”的常态化活动机制。每月开展最佳活动评比,以活动简报的形式上报,公开评比。在学生宿舍区设立风采展示栏,将在班级活动中涌现的优秀活动项目
7、,在风采栏展示,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整个系班级活动的开展,增强班级活力,营造良好的氛围。1个班级荣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称号。以“班长俱乐部”为抓手,提升班团干部班级管理能力。开展八期班级建设工作沙龙,开展班级活动方案策划竞赛以及最美班长评选,为基层班团干部提供交流经验,分享体会的平台,促进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的提升,营造共同奋进的良好氛围。2015年,截止目前,班级活动报道入选院团委我的班级我的团45篇。5.以基层团组织建设为载体,开展共青团工作(1)规范制度,提高团组织凝聚力我系团委重在从基层团支部抓起,落实每月一次的团支部书记例会,认真学习和贯彻系党支部、院团委的有关文件和规定,认真学习各类时
8、事政治,为各支部书记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在团支部建设方面,紧紧围绕院团委制定的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意见、“活力基层”达标体系等文件,落实支部考核条例,并深入开展“活力基层”达标活动,丰富了团组织生活内容。落实院团委的相关文件要求,考核各支部工作情况,评选优秀团支部及优秀团日活动。继续落实了“五个一”工程,大力开展“五个主动”文明修身工程在青年团员中落实,坚持“眼睛下看,重心下移”,推进基层团组织的建设,继续健全了覆盖全体青年的基层团组织网络。做好团支部“文明先锋号”、“特色活动”的评比考核工作,使各项活动影响到每一个青年团员。完善党建带团建、落实“三会一课”,加强团员日常教育管
9、理,使基层团组织的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数控1432和机制1432团支部在院特色活动评比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2)注重实践,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强调校训“知行并进”,在日常活动中落实“技能”与“实践”。我系团委始终以育人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大力拓宽了日常活动在青年团员中的受众面。通过志愿服务、“创胜杯”第十一届“镂云琢月”技能节、素质拓展、暑期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还营造出了一个“重视技能”、“新颖活泼”、“寓教娱乐”的校园文化氛围。荣获常州市公益青春暑假社会实践“十佳团队”等市级荣誉6项,4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1名学生入围江苏省
10、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维造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二等奖等14项省级以上奖项。现代快报、常州晚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我系校园文化活动10次。(3)拓展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青年团员多角度、全方位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健全了基层团组织,以不断加强团员素质为前提保障我系团委组织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落实了各支部的“三会一课”,开办系业余团校,积极吸收、接纳上进青年加入团组织。结合时代特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团报晨曦、团委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多媒体手段对我系青年团员进行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四月份,组织学生干部参观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的
11、洗礼;十一月份,开展2015年新锐训练营,在增强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4)重视培训,巩固落实“团学一体化”本年度,通过“新锐训练营”、“骨干训练营”等一系列培训,全面提高了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干部能力,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并服务于我系同学。同时,我系团委完善了工作制度及考核制度,并制定“星级”学生干部,进一步推进了我系团学工作的规范化、一体化。1名学生干部被评为常州市魅力团支书,1名学生干部荣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6.以安全和谐为重点,推进公寓工作实行量化、透明的内务反馈管理,内务检查评定标准上更加的细化、量化。把公寓安全管理放在工
12、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宿舍安全海报展览、宿舍安全剧比赛等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并在公寓区张贴了各种温馨提示使同学们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每月组织公寓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安全、卫生的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加强学生管理,以宿管会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加强各楼层各宿舍卫生、纪律日常检查工作,当日检查结果当日汇总,反馈给各班班主任使得问题尽早解决。制定公寓突发事件应对预案,成立宿管会值班室并由宿管会成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坚持值班,公寓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及时应对处理。以“弘扬宿舍文化,共创温馨家园”为主题,举办第十一届社区文化节,通过公寓文化节丰富多采的活动,激发出同学们
13、参与的热情,不仅给同学们展示自我、挑战自我、丰富自我、充实自我、锻炼自我提供了舞台,同时加强了宿舍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氛围。7.全面摸排和重点关注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系部心理辅导站及心协为“点”,班级心理委员委为“面”,点面结合,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全面的学生心理摸排活动,及时进行了干预和处理。组织开展了各类特色心理活动,如演讲比赛,心理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四)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我系2015届毕业生448名,初次就业率98.66%,协议就业率82.14%。2015年,我系荣获学院“2015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先进单位”
14、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高度重视,健全制度,全面落实就业保障我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把就业工作摆在系部工作的突出位置,并贯彻于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为了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系部贯彻落实“一把手”抓就业责任制,每月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通报就业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制定就业工作有关政策、规定,探索新方法,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大学生就业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2.依托实体、创新思路,精心指导,全程开展就业教育(1)贯彻学院课程体系,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系部全面贯彻学院就业课程体系,根据大一的学业指导、大二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素养,围绕职业规划、探
15、索职场、走向职场三个方面进行指导,在坚持理论指导教育的同时,邀请专业教师、企业老师、优秀毕业生对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就业范围、岗位选择,如何上岗等问题讲解,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学生大学全过程。(2)全面凝聚综合力,就业指导教育全员化。为贯彻学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动员专、兼职班主任利用日常管理学生方便之机,从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因材施教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课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内容、方向、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等,教育学生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成才目标;熟悉教学管理规定和本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根据每位学生
16、的不同特点,在专业方向、课程选择、学习方法以及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提供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关心学生身心发展,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引导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寻找就业岗位,实现成功就业。同时,系部也不定期地邀请一些自主创业成功的大学生进校园,利用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列就业指导,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就业、创业理念。系部通过召开毕业生就业经验座谈会、开展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跟踪回访等形式,了解毕业生求职时的困惑和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毕业生离校后的工作状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
17、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和社会需要,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全系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3)搭建服务平台,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一是进一步完善系部招聘网,搭建网络服务平台,通过各类途径丰富就业信息库,为毕业生及时公布各项就业信息。同时,系部也不定期提供就业政策宣传、开展咨询服务,指导服务贴近学生。也建立了毕业生信息库,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特色。3.广开渠道,培育市场,竭尽全力服务学生(1)多联系、多走访、多调研、精心培育就业市场就业基地的开拓和建设是系部就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系部高度重视毕业生
18、就业的宣传、推荐工作。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积极邀请各地用人单位。2015年,系部为459位应届毕业生组织了80多个单场招聘会,提供了1000余个岗位。二是与用工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回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采用多走访,多联系、多沟通的方式 ,建立了多个星级校企合作基地。(2)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推出“就业个别辅导”帮扶服务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尤其是就业困难的残疾、中西部毕业生,采取与毕业生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为其提供就业个别指导。通过就业政策、简历制作、面试指导、就业流程、心理调适、职业规划、行业了解、角色转换和适应社会等指导内容,帮助其成功就业。(3)以市场需求为目标、
19、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系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办学体系。每年系部各专业团队都会对当年的专业建设进行调研和分析,在学院“2+1”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合理的安排理论和实验、实训课程,根据最新市场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各专业学生的考证要求,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4)以活动为载体,培养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系部联合学生创业类社团组织组织一些活动,如创业政策解读、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演讲大赛等,目前有3位毕业生成功创业。(五)产学研工作1.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团队作用,助力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和省级专业群建设确定重点研究领域,形
20、成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研究的科技问题和研究成果,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承担社会技术服务项目,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依托省市级科技平台,开发高等级的科研项目,为企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工作,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助力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和省级专业群建设。2.加强科研管理,深化项目研究依托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企业信息平台,逐步拓展社会服务能力,定期召开社会服务工作会议,制定技术服务工作计划,总结交流技术服务工作经验;在科研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基于社会技术服务项目优势,引导高水平论文的撰写、专利的申报和转让工作,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我系教师共发表论文22篇,出版基于光电器件用氧化铟
21、基透明导电薄膜专著1部,申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5项,其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授权14项,2项发明专利获得企业独占许可。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教科研课题,共申报省市级教科研项目9项、院级课题14项,常州市科技支撑(农业)项目农垦麦类作物种子激活处理机的研制及其应用获得立项,常州市软科学项目常州产业集群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获得立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负反馈原理的国际化高职人才校企合作双语教育研究与实践和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项目高职园区公共实训平台建设研究、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统一管理体系研究分别获得立项。常州市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等离子体农业装备
22、关键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顺利结题,其研究成果通过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鉴定(国内领先),并获得江苏省机械工业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获得常州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申报受理。3.拓展服务领域,开展技术服务积极为周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四技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和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的途径,加强横向项目的立项和过程管理。在科研团队成员的带领下,我系教师深入周边企业,积极探索技术合作新途径,多位教师分别为上海联宏创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宁大等离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常州市远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市旭威成强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开展了多项技术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先后完成了基于MA
23、ZAK INTEGREX 300 IV车铣复合机床的数控程序编制与开发、基于数控设备柔性制造系统的研制和开发、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大功率电主轴等的研制与开发、自动穿扣机测绘与外形设计等项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基于“平台、团队、项目、管理”四要素,有效提高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学院社会服务功能。4.群策群力,努力做好社会培训工作社会培训工作一直是我系的重点工作,充分利用系部优越的技术资源条件,注重培训项目开发,极积参与“6688”工程项目建设,积极为企业进行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对合作企业及相关中高职院校提供技术及
24、专业技能培训。(1)政府委托培训深入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我系为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工)培训达50人次、为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控车工(高级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工)和焊工(高级工)培训达150人次;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维修电工(高级工)培训达60人次。(2)技术培训为企业排忧解难,提升员工素质。我系选派优秀教师,为曼恩机械有限公司开展软件类等技术培训;为常州恐龙园开展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培训;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机电设备等技术培训。(3)兄弟院校和社区培训为周边兄弟院校开展各项培训工作。我系为武进电大开
25、展数控车、加工中心、车工等项目培训;为鸣凰高中、科技经贸开展钳工培训;为山东电子学校开展全国技能大赛软件培训。依托微课程生活中的机械小窍门配合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社区培训工作,很好地满足市民对终身教育需求的同时,促进了常州学习型城市和开放大学的建设。(4)国家级和省级师资培训成功申请立项“液压气动应用技术专业”国家级师资培训和“加工制造类(机电)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积极做好培训工作,获得了参培老师的一致好评,为社会培训工作内涵建设和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契机。(六)工会工作1.加强民主管理,推行系务公开制度,进一步促进政治民主建设积极动员系部教工主动参与系部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
26、监督,进一步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通过系部二级教代会的召开,鼓励教职工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共谋发展,充分调动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教代会上大家互相探讨,增进交流,明确了自己的责任。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健康观念,推动教职工素质文化建设。机械系分工会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如庆祝三八妇女节、欢庆教师节以及系部定期开展的羽毛球、乒乓球、钓鱼、瑜伽协会等活动,使教师的身心得到放松,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教育教学实践。同时系部积极配合学院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活动、2015年师德讲堂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为加强师生的互动,促进师生交流,开展了2015年机械工程系第一届师生羽毛球友谊赛。另外机械工程系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领域,与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成功开展2015年趣味运动友谊赛,促进校企合作发展的宽域。3.关爱教职工,凝聚人心,推进系部持续融合发展发扬优良传统,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做好“送温暖”慰问工作,关心青年教师的个人大事,关心老教师的身体健康,有事想在前面、做在前头,力所能及地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把温暖及时地送到教职工心中。 系分工会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为全系创造了稳定、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机械工程系2015年12月12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