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每年召开的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上,定西市委宣传部给新闻媒体提供的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上,是这样来介绍定西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 一是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定西是青藏高原下延区与黄土高原抬高延伸区交汇地带,复杂的地质地理和地形地貌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为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区域化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南部高寒阴湿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冷凉,是马铃薯脱毒种薯和良种扩繁的最佳区域;中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干旱半干旱区,主要适宜高淀粉型马铃薯和优质菜用薯生产;洮河、渭河、漳河流域的河谷川水区主要适宜优质菜用型和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的生产。 二是虽然干旱少雨,但与马铃薯生长雨热同
2、期的气候资源,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市年均气温5.77.7,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16.119.8,年降水量平均在3505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降水规律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同时昼夜温差大,既有利于马铃薯增产,也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同时有利于抑制马铃薯病毒病的蔓延和重发,减缓马铃薯品种和品质的退化速度。 三是较为充裕的耕地资源和优良的农田环境,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全市耕地面积770万亩,实际航测面积为1000多万亩,全市266.89万农村人口人均3.7亩。耕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上,保水保肥和透气性适中,大部分土壤富含钾素。这些
3、优越的土地资源和农田环境条件,为生产优质马铃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由于特定的自然气候和农田环境条件,定西所产马铃薯个大、质优、色白形圆、薯皮光滑、口感醇香、干物质含量高、耐运耐藏,是各种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生产的上好原料和鲜食外销的优质产品。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马铃薯既是适宜定西种植的首选作物之一,同时又是顺应市场、发展特色产业的最佳作物。就是这样的一个产业优势,以前并没有被人当一个特色产业来开发,从1978年到整个80年代,绝大多数定西人在自家的承包地里还是以小麦种植为主,而马铃薯只不过是零星种植。由于小麦产量极低而马铃薯产量略高,国家供应的粮食又多是玉米,所以那
4、时定西人多以玉米和马铃薯为解决温饱的主要口粮。“一日三餐一块黄饼子再加三四个马铃薯”,曾被称为救命薯和温饱薯,马铃薯与定西人民感情深厚。最早提出开发马铃薯产业之一的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说,定西海拔16403900米之间,50以上为黄土丘陵沟壑区。这类地区年降雨量只有300多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400毫米。这点可怜的降水还主要集中在秋季,春夏少雨。过去在“以粮为纲”思想的指导下,发展粮食生产以夏粮为主,大面积种植小麦,夏粮和秋粮种植面积的比重为73,小麦年年种、但几乎年年歉收,这些传统的做法,就是与老天对着干。1995年,定西大旱。时任定西行署专员的张继武一次下乡,他看到一个村里土豆种得多,收
5、成好,灾年人不慌。而大量种小麦的农民,几乎是颗粒无收。这种极大的反差引起了决策者们的重视。通过详细地调研论证,人们发现,定西十分适宜种植土豆。随后,张继武请来了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主任宋伯福,把行署招待所四楼腾出来做实验室,让宋伯福的学生李景福在这里搞实验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马铃薯耐旱,降雨量只需要300毫米,温度1820摄氏度,海拔2000米左右,黄绵土最佳。对照看,定西就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最佳适宜区。 1996年4月25日,定西地委、行署以定地发(1996)31号文批转了行署农业处制定的定西地区马铃薯工程实施方案,第一次把马铃薯产业的开发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从扩大种植面积、改
6、良品种、提高产量入手,开始探索向外销售和淀粉加工,使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从“洋芋工程”建设开始逐步向商品农业转变。1997年1月20日?,在定西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原地委书记石作峰指出,地膜粮食工程、马铃薯工程、集雨节灌和梯田工程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的基础工程,要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重头对待。当年提出马铃薯种植面积要达到200万亩。1998年,武文斌从岷县县委书记岗位上调任定西行署副专员,主管定西地区农业工作。出生在定西的武文斌,从最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高度。先后任岷县县长、县委书记、定西市专员、市长等职务,由于抓定西农业成效卓著,被委任甘肃
7、省农牧厅厅长,抓全省农牧业工作。武文斌在定西市任专员、市长期间,推动了不起眼的定西马铃薯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在省农牧厅工作以后,又推动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大发展。如今,甘肃马铃薯已经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 2012年10月22日,武文斌接受了我的采访。武文斌在回忆起当时定西马铃薯推广工作时说,1995年定西地委、行署就提出了“洋芋工程”,当时他在岷县工作,开始尝试着开发这一产业。定西市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的美誉。耕地面62万亩,人口44万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5亩,是全市人均占有耕地最少的县,老百姓吃不饱肚子是最大的问题,吃饭难一直困扰
8、着岷县经济社会发展。定西地委、行署出台“洋芋工程”,在岷县当时主要考虑的是老百姓吃饭问题,马铃薯既可以当粮吃,又可以当菜用,还可以当商品薯销售。岷县地处高寒阴是区域,马铃薯又是喜凉作物,所以发展这一产业有自然优势。但在当时,岷县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还是采用的平种,密度很大,没有起垄,产量上不去,亩产只有2000来斤。如何在岷县使马铃薯高产,从1995开始,武文斌做了大量的尝试,主要从提高单产来研究马铃薯种植。 武文斌当时主要抓了这么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换良种,引进适合岷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全县进行大范围的品种更换。第二件事就是对传统的耕作进行改制,推行规范种植。在岷县的马子川、西寨、寺沟、浦嘛推
9、广马铃薯双行垄轮作种植技术,有效株数每亩在4000到4500株,亩产达到5000到6000斤以上,产量一下子提高了;在北部干旱区中寨、堡子推广整薯坑中技术,一亩2000株产量也在4000斤以上。武文斌说,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技术来种植马铃薯,产量上升了,老百姓除了留有吃的,也有商品薯了。在岷县马铃薯产业的起步就是优良品种、耕作改制、增加产量、提高商品率。同时还引进了“金大地”等淀粉加工企业,就地加工转化马铃薯。武文斌在岷县工作期间,通过“压夏扩秋,压粮扩经”。用他的话说,秋,是指马铃薯,经,指当地盛产的药材当归。三年之间,马铃薯和当归已经占了当地土地种植面积的75%,这一试验获
10、得成功,也为他今后指导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998年,武文斌升任定西市主管农业的副专员后,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研究以后,提出了发展定西马铃薯产业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即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这样一个指导工作的原则。 当年武文斌提发展马铃薯产业的这一理念如今在一些领导讲话和一些学者的文章中频频被引用。在这次采访中,武文斌对这一样论理做了阐述。他说,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将过去的由对抗型农业结构变成了适应型的农业结构;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就是将马铃薯变成产业以后,就要想办法提高它的附加值,拿加工来说,马铃薯加工成淀粉,它的附加值
11、就提升一次,淀粉加工成变性淀粉附加值再一次会得到提升;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就是指所有的特色产业都按照科学规律来做,才能发展起来,这一理论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武文斌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提出,也标志着定西“洋芋工程”由扩大种植面积为主向产业开发来转变,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雏形已经形成,在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1995年到1998年,定西马铃薯产业由过去的几十万亩发展到了100万亩?。但此时,在定西夏粮主要是春小麦,还占定西土地种植面积的70%。马铃薯产业推广十分缓慢,其原因就是千百年来农民形成的传统种植模式仍然以小麦为主,谁也不去冒险,许多人的思想还没转变过来,
12、觉得马铃薯只是菜或者补充粮。一些人甚至认为,定西自古以来就受穷,现在要在小麦的种植上“广种薄收”,让老百姓能吃上白面馍。在很多人眼里,定西人什么时候经常吃上白面馍就是最大的幸福。曾任定西行署专员的刘立军回忆,定西人饿怕了,虽然知道年年种小麦得不偿失,但是要改种别的庄稼,很多干部群众脑筋还真是转不过弯来。刘立军1993年至2001年曾任定西地区行署副专员;定西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也是最早提出发展定西马铃薯产业和推动这一产业者。 这一局面的打开源于老天帮了个大忙。 2、扩张规模掌握行业话语权老天爷帮的忙源于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从1998年9月到1999年4月,秋冬春三连旱,一点雨都没下,夏粮无法
13、播种,即使是思想保守的农民也被迫改种马铃薯。这一年5月到9月,马铃薯需要水的时候下了雨。到了秋季,250万亩的马铃薯大获丰收。 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加深了人们“定西只有种马铃薯才有发展”的观念。僵局就这样被打破了。 从此,定西市各级政府因势利导,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扶植,鼓励农民多种马铃薯,科学种马铃薯。当地的马铃薯品质和产量不断攀升,马铃薯商品率的提升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切实保障。2000年定西地区解决温饱,马铃薯可以说立了头功。原定西市委书记石晶回忆说, 2001年前后,定西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每年在春夏旱季之后扩大种植的秋季作物马铃薯作为主要的作物发展,顺应天时地利,培育具有特色优势的马铃薯产业。
14、将马铃薯种植定义成“特色产业”,这是定西马铃薯产业再次腾飞的一个分水岭。石晶从2000年至2008年期间,先后任定西地委副书记、书记,定西市委书记。在他主政定西期间,是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现任甘肃省政协秘书长。2002年,武文斌升为定西地区行署专员,马铃薯产业做得越发顺利。他按照300万亩来布局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要各区县签种植责任书并抽查,每半个月开汇报会。他说出了那句名言“种不上是你们的事,卖不出去是我的事”。武文斌说,如果规模上不去,一切都是空谈。他甚至叫农民来开会讨论遇到的问题。但当时的马铃薯主要还依靠汽车运输,这就说明了经销地的局限性与产业的不成规模。 推动马铃薯产业
15、规模化种植,是武文斌在定西抓马铃薯产业做的第一件事。 在定西马铃薯产业规模化发展中,定西市六县一区中的安定区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中国马铃薯之乡”这顶桂冠,其原因就是安定区率先提出来规模化种植,很快在销售市场上主导了市场的话语权。 “开发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产业,首先在于扩张总量。”时任安定区区委书记的李旺泽认为,规模化是经济最优的第一要素,只有形成合理规模,才会有规模效益,进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基地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处于基础地位。只有把基地建设抓好,农业产业化才能搞上去,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竞争的夯实了基础。2004年11月初,我前往定西采访,第一次见到了安定区委书记李旺泽。李旺泽身谈起
16、马铃薯产业发展来滔滔不绝,思路清晰,他对这一产业充满着感情,这也是他内心深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农民情结在里边。老百姓说,抓马铃薯产业就是帮助咱农民增收,为此定西老百姓亲切地称李旺泽为“洋芋书记”。在第一次拜访李旺泽的时间里,他谈起如何抓马铃薯产业发展和与市场对接,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并让我们多留几天,到基层去了解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这也引起了记者对马铃薯产业的极大兴趣,以至于后来这一产业成了我长期进行跟踪报道的重点,也成了我研究“三农”问题的一个重点课题。李旺泽出生于西北高考状元县会宁,先后任定西行署畜牧处副处长、扶贫办副主任,岷县县长。2001年9月任定西县委副书记、定西县人民政府县长(撤县
17、设区后为安定区人民政府区长),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任中共安定区委书记。 2001年,李旺泽从岷县来到定西县、先后任定西县县长、安定区(原定西县)区委书记。他上任之初就考虑,安定区土地面积大,发展马铃薯产业很有优势,如何来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 当时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热潮,一些地方在没有摸准市场行情的情况下就盲目推广特色产业,结果第一年丰收、第二年就烂市、第三年死掉。 在上世纪90年代,甘肃省金昌市等地曾经出现过种植胡麻热,胡麻产业的兴起,吸引了一大批亚麻加工企业,企业为了抢到原料,争相抬价收购,导致亏损和倒闭,亚麻没有人收购,农民在胡麻产业上的收益缩水,纷纷放弃了种植,
18、最终这一产业在短短的几年内灰飞烟灭。 2001年,在马铃薯刚上市时,刚到定西县上任的李旺泽到景家口村去调研,看到一农户的地里堆满了马铃薯,他上前问:“老乡,今年种了几垧(垧等于3亩)马铃薯?卖的咋样?”这位农民却气呼呼地说:“问这干啥,种的时候乡政府承诺每斤两毛收购,现在烂在地里也没人管。”他后来才知道,乡政府为了鼓励农民多种马铃薯,承诺两毛钱敞开收购,可是上市时,市场价是0、14元至0、16元,乡上赔不起,也不敢收,给农民的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李旺泽不想重蹈覆辙。 从2002年到2003年,他一直在观察马铃薯市场的走向。他发现,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市场规律。 2002年,秋冬春
19、三季连旱,马铃薯减产,每斤价格0.18元。2003年马铃薯丰收了,价格还是0.18元或者更低。 一开始,李旺泽还以为是供大于求价格下滑。但是了解到全国市场的行情后发现,定西马铃薯由于品质很好,在终端市场上满足不了需求。 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经过分析,李旺泽等人发现,定西的马铃薯产业由于弱、散、小,生产没有规模,在市场上还没有讨价还价的实力。所以,要想提高定西马铃薯在市场上说话的份量,就需要扩大产量。 这个时候,反对的声音也出来了,有人认为土豆面积应该缩减,以免烂市,“豆”贱伤农。 此时的李旺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扩还是不扩,难以决定。于是,2004年初,李旺泽将时任鲁家沟镇镇长的潘燕军等几个懂市
20、场的人,派到全国各地区调查市场,“摸摸市场的底”。 很快,调查市场的人回来了,反馈的信息印证了他们的判断,即问题的症结在于:产量还没有达到主导市场的规模,无法取得和下游批发商的议价权,另一个软肋就是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市场呈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合力。 摸到了症结,李旺泽心里有底了。接下来,他做了两个决定:一是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二是成立马铃薯协会,将原来的贩子们都吸收进来,以协会的方式协调市场价格。 “规模化种植在当时推广起来困难重重”李旺泽说,当时农民还是对马铃薯有些担心,怕种多了卖不出去。为了推广这项工作,乡村干部采取“抱牛头、守地头”的工作方法,阻止农民种植其它作物,鼓励
21、连片种植马铃薯,为此有人甚至将告状信寄到了省委,就是在这样一种压力,我们坚持规模化的推广。 随后,一场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在安定区全面展开了。李旺泽介绍说,安定区马铃薯产业从1996年以前的自给自足阶段到1996年至2003年的产业培育阶段以后,进入2004年,开始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的全面发展阶段。李旺泽在推动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提出把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把安定区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如今这些目标一一实现。2004年,甘肃全省马铃薯面积发展达到了823万亩,总产854万吨,单产达到1036公斤。全省有66个县种植马铃薯,在陇
22、中旱作区形成了以定西为中心的集中产区,对抵御旱灾、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原甘肃委书记苏荣通过基层调研,在有关会议上明确强调甘肃农业发展要打好两张牌:一是马铃薯产业的深度开发,二是草畜转化的广度发展。 经过充分的论证,2004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省主导产业扶持。为了推动甘肃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组合拳。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马铃薯专家屈冬玉研究员讲课,统一全省思想。充分认识马铃薯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意义。2005年,武文斌到甘肃省农牧厅任厅长后,仍然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省农民增收的一个经济作物来
23、抓。甘肃省农牧厅也编制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2005-2007)。 2005年9月20日,该规划经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批准实施。规划提出组建一个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实施良种补贴和机械化栽培两大工程;建好加工专用薯、淀粉用薯和菜用薯三大基地;推广脱毒种薯、配方施肥、覆膜垄作、病害统防统治四项技术;发展淀粉加工、休闲食品加工、仓储营销、种薯生产、技术服务五类龙头企业的“12345”工作部署,突出“定西”原产地品牌,实现马铃薯产品市场细分,专业化生产和营销。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扶持薄弱环节加快发展。 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以前并不起眼的马铃薯定当做甘肃第一大优势产业来进行扶持,这对推动马铃薯产业
24、化发展意义深远。 2005年9月13日,在中国定西2005马铃薯产业发展暨经贸洽谈会上,参观安定区宁远镇万亩新大坪示范基地时,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接受了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的采访。 记者问,2005年,省政府将马铃薯产业列为全省的第一大优势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作为具体实施的农业部门是如何来培育这一产业的呢? 武文斌介绍说,首先在马铃薯规模上下功夫,作为一个产业,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规模是占有市场的先决条件,扶持各种类型的马铃薯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其次是深加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深加工上,重点扶持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25、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坚持实施良种工程,建设原原种、原种、良种扩繁配套完整的种薯繁育体系和脱毒种薯生产储藏供应体系;加快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马铃薯主产区建立丰产栽培示范区,探索不同生态区域的高产栽培模式,提高单产水平;支持农户和企业实施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对马铃薯产品进行市场细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马铃薯产业的文化内涵,提高市场知名度。 “为了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甘肃省想方设法加大投入”。甘肃省农牧厅副巡视员程浩明介绍说,2004、2005两年,省级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1720万元,支持建设了15个马铃薯基地,扶持了8家重点
26、龙头企业;2006年,省级财政专门设立了1000万元马铃薯产业开发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马铃薯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程浩明曾任甘肃省农业厅产业办主任、省农牧厅产业化处处长等职,在担任产业化处长的十多年里,组织编制了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组织起草了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政策性文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并提请省政府出台了马铃薯、中药材、苹果、蔬菜产业扶持办法和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办法等,整合省级扶持资金4亿多元,支持产业发展。撰写的突破两大瓶颈,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一文提出,脱毒种薯普及率低和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低,这两大瓶颈制约,影
27、响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加快发展。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05年,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工作者,受到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的表彰,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获得三等功一次。现任甘肃省农牧厅副巡视员。这些强有力的措施的出台,不仅推动了定西马铃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甘肃马铃薯规模化的种植。 在这段时期,安定区借助土地面积大这一优势,全力推动马铃薯的规模化种植。 2007年的金秋时节,正是“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马铃薯收获的旺季。一年一度的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期间,记者随会议代表从城区出发,驱车来到团结镇,从位于该镇最东头的联庄村到最南边的寒树村,再往前走,到香泉镇的马莲村、陈家屲村、后湾村,半个多小时、25公里的
28、车程,全部是绵延不断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走进符家川镇,从黄坪村开始,到金星村长丰村红庄村杨湾村,翻山越岭绵延相连的是1000亩的“新大坪”一级种扩繁基地、5000亩的早熟马铃薯种植基地和10000亩的马铃薯标准化示范片带。紧接着黄坪、金星两村的是称钩驿镇的双乐村阳坡称钩村等4个村的7700亩陇薯3号标准化种植基地、1000亩“新大坪”一级种扩繁基地和500亩陇薯3号一级种扩繁基地到此,参观代表早已被恢弘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的气势所折服,但更大规模的种植片带还从湾坡峁梁、川沿路边纷涌而来,而这只是安定区马铃薯种植的西南一隅,在该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东南部,更大面积的规模化种植。外地客商看了也惊叹说
29、,这么大规模的连片种植,在全国只有安定区能看到。杨继春是最早尝到规模化种植甜头的农民,他因此而获得了安定区“马铃薯种植状元”。香泉镇后湾村农民杨继春家有80多亩耕地,2007年,他种植马铃薯62亩,总产20万公斤,毛收入达到了9万元。杨继春给我算了这样一笔账,种小麦一亩地的产量250斤,按市场价0.7元算,收入只有175元。如果种马铃薯,亩产量平均按5000斤算,每斤0.40元,收入在2000元,是种小麦的10多倍。如果还按照传统种植小麦,62亩地生产小麦不足两万斤,收入也就1万元左右。 记者曾经数次采访过杨继春,他身材魁梧,脸膛黑里透红,为人很随和。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他成了马铃薯种植名人,经常接受中央、省、市媒体的采访。在他家里,最吸引记者的地方就是他家的一个很大的粮仓,里边装有五六万斤小麦。 杨继春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他每年都要种植几亩小麦,这点传统不能丢。事实上,经历过三年饥荒的定西人知道,粮食对他们的重要性。为了了解那段历史,记者在翻阅杨显惠写的定西孤儿院时,有的情节难以读下去。2005年,香泉镇后湾村的杨继春被评为全区洋芋种植状元,政府为他奖励了一辆农用车。2006年6月他大兴土木,花3万元建起一排砖瓦房,山水磁砖贴墙面,全磁地砖铺地板,真皮沙发摆堂屋,气派得让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