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50.82KB ,
资源ID:222163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2163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网络管理大作业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网络管理大作业文档格式.docx

1、论文分析论文题目:Scalable VANET Content Routing Using Hierarchical Bloom Filters1.1 信息中心路由ICN设计的优点我们在上文已有提及,例如它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加快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并且在每个节点中设置一定的缓存空间从而加快了数据的检索速度但是ICN方案的内容检索的可扩展性(scalability of content searching)并不强,这即是ICN设计的缺点之一。所谓内容检索的可扩展性即快速处理来自用户的请求并且快速有效的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在未来,随着大城市越来越多的车辆节点的增加,ICN方案的这个缺点

2、将制约着它的检索数据速度,处理问题的时间复杂度也将随之攀升。为了快速检索信息,ICN的应对方案主要有两个,第一种方法是泛洪法(flooding)进行路由更新, 此算法不要求维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相关的路由计算,仅要求接收到信息的节点以广播方式转发数据包。例如,源节点希望发送一段数据给目标节点。源节点首先通过网络将数据副本传送给它的每个邻居节点,每个邻居节点再将数据传送给各自的除发送数据来的节点之外的其他。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数据传送目标节点或者数据设定的生存期限为0为止。然而频繁的路由更新必将带来大规模的时间开销以及经济上的开销,而这点对需要克服延时的车载自组网是不利的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就是结点

3、内容的复制以及缓存,然而在节点快速变化的车载自组网中,结点的流动性很快,信息更新的频率快,缓存中已有的信息很快就被新的消息所覆盖,缓存的命中率以及有效利用率非常低。接下来我们仔细研究一下ICN中的两种路由方案:1.1.1:反应式路由方案(reactive routing)基于名称的反应式路由主要有两方面组成,第一是内容的发现阶段,第二为内容的转发阶段。反应式路由主要通过泛洪法完成,如果路由信息未知,那么将使用泛洪法向其他所有节点广播以进行查找。以泛洪法为基础的内容发现路由方式可以很快的找到附近的缓存中数据对象,但是由于转发路径的间歇性,这种方法也会遭受缓存片段的影响,也就是说此种方法将导致缓存

4、中的数据块被迅速耗尽,所以就需要频繁的路由更新来发现剩下的数据块中的内容,而频繁的大规模的路由将导致网络的拥塞甚至瘫痪。1.1.2:主动式路由方案(Proactive name-based routing)在主动式路由方案中,由于数据对象的设置,信息的检索不需要泛洪法来完成,但是节点中的缓存依然是很有必要的,与上文提到的反应式路由相比,主动式路由方案的前景搜寻开销(foreground search overhead)要少很多,但是却需要显著地背景广告开销(background advertising overhead.),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必须注册网络中其他数据对象和他们的位置来形成一个层次结

5、构,内容的搜索通过递归解析来完成,过程类似于DNS域名解析。1.2 ICN路由方案框架分析了现有的ICN设计方案中的反应式路由方案以及主动式路由方案,我们提出了一种混合式路由转发架构,该混合设计针对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路由方法,接下来我们将数据分类服务和合适的路由方式配对。12.1:数据服务的类型分类(1):流行的共享式数据服务(Popular sharable data services)此类数据服务对时间比较敏感,一般订单、紧急公告就是这方面数据服务的典例,鉴于数据的大小以及共享性,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大多数车辆节点进行高速缓存,而无需大规模的泛洪法,所以反应式路由是这一类数据服务最为适合的路

6、由方案。(2):流行的非共享式数据服务(Popular non-sharable/non-cacheable data services)例如内容限制访问的订单以及需要高度保密的信息,由于担心对这类数据的安全的威胁,并不能共享此类数据。然而这种数据却是很“流行”,因为有很多的数据请求者,但是只有数量有限的供应者。大尺寸的视频文件需要缓存在高速流动性的中继节点,否则将会导致缓存片段的问题,鉴于以上的流行的非共享式数据服务的特点,主动式路由很适合此类数据服务。1.2.2:基于内容的数据块命名方式我们采用“范畴/服务类型名/附加信息”三级命名结构,这样的命名方案在缓存空间有限的前提下能容纳所有位于下

7、一级路由的结点的前缀,并且提高了检索效率。1.3 分层bloom过滤器(HBFR): 1.3.1:bloom过滤器工作方式城市地图是按照地理分区组织形成的,城市中的车辆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划分成相应的集群,每辆车依据车中装备的GPRS都可以准确定位自己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每辆车在进入一个新的位置后就自动读取自己在整个网络中的分区(level),以及在此分区中的编号,例如第i分区的第j号就记为(i,j)。1.3.2:bloom过滤器如何采集信息bloom过滤器被分散在不用的分区,每个bloom过滤器都会汲取比它更低层次的bloom过滤器的信息,并通过异或运算来储存,从而保证数据的加密,各个bloo

8、m过滤器相互配合直到能共同反应此分区中最精确的信息。利用bloom过滤器实现分区后,每个分区的节点都储存自己所在整个分区的n个结点的信息,当然n随着车辆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即使对于高流动性的网络或者是对节点相对稀疏的网络,bloom过滤器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因为所有移交给HBFR的请求都可以通过结构化的网络向服务请求者递送,而网络中的缓存将解决路径中的负载平衡问题。1.4:实验方案 1.4.1:实验条件:(1)分别在住宅区、市区、郊区选取面积大小为2km*2km的试验场地,在每个区域进行20组实验以减小偶然因素带来的误差;(2)选取不同型号的交通工具50辆;(3)车速:5m/s-30m/s;(4)

9、试验时间:(5)Bloom过滤器型号:72 bytes;1.4.2:需要测量并且记录: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即从发送到接收到目的节点的回复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完成比率(completion ratio)即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的比值;所有节点的请求流量,接收到的流量,以及网络中流量的控制情况;1.4.3:数据分析:图1如图1为流行的共享式数据服务,我们展示了三种不同的实验场景中的响应时间情况,我们可以看出,CCN方案与HBFR方案的响应时间均小于15ms,有趣的是,在某些情况下,HBFR相比CCN略胜一筹。图2图2为流行的共享式数据服务,我们展示了三种不同的实验场景

10、中的请求流量的情况,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流行的共享式数据服务而言,CCN的请求流量要少于HBFR,因此综合以上两组数据可得,对于流行的共享式数据服务而言,CCN方案是最好的选择。图3如图3为流行的非共享式数据服务,我们展示了三种不同的实验场景中的响应时间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HBFR方案减少时间约45%,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数据检索速度;图4如图为流行的非共享式数据服务,我们展示了三种不同的实验场景中的响应时间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HBFR方案减少流量约70%,大幅度的减少了网络中的流量。1.5 结 论我们发现现有的ICN设计方案有很多的优点,比如以数据块为单位的传输,比如在网络中的每个

11、节点设置缓存等,但是随着车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节点的加入,此种方案将带来很大的延时,甚至网络中大幅度增加的流量将导致网络瘫痪,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混合转发的架构,针对不同的数据服务类型采取不同的路由方案。现有的数据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两种:流行的共享式数据服务以及流行的非共享式数据服务。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流行的共享式数据服务而言,传统的CCN设计在响应时间上和HBFR平分秋色,但是在请求流量方面确是略胜一筹;然而对于流行的非共享式数据服务而言,HBFR的响应时间比CCN方案减少了45%,HBFR的请求流量比CCN方案减少了70%,HBFR的平均请求流量为4.32kbps,20组实验的标准偏

12、差为0.32kbps.因此我们得出结论:CCN方案适合流行的共享式数据服务,而HBFR则更适合流行的非共享式数据服务,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数据服务类型选择不同的路由方案。作者介绍本文为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两位教授以及两位教授助理共四位作者合力完成,各位作者的简介如下M. Y. Sanadidi:加利福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于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Mario Gerla:加利福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于ICN架构与社交数据方面的研究。Yu-Ting Yu: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现为Mario Gerla教授的

13、科研助手。Xiao Li: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现在为Mario Gerla教授的科研助手。参考文献1 T. Koponen, M. Chawla, B. G. Chun, A. Ermolinskiy, K. H. Kim,S. Shenker, and I. Stoica, A data-oriented (and beyond) network architecture, SIGCOMM Comput. Commun. Rev., vol. 37, no. 4,pp. 181-192, 2007.2 V. Jacobson, D. K. Smetter

14、s, J. D. Thornton, M. F. Plass, N. H.Briggs, and R. L. Braynard, Networking named content, in CoNEXT 2009,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networking experiments and technologies, Dec. 2009, pp. 1-12.3 B. Ahlgren, M. DAmbrosio, M. Marchisio, I. Marsh, C.Dannewitz, B. Ohlman, K. Pentikousis,

15、O. Strandberg, R.Rembarz, and V. Vercellone,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anetwork of inform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ACM CoNEXT Conference, 2008, pp. 1-6.4 S. Ratnasamy, B. Karp, L. Yin, F. Yu, D. Estrin, R. Govindan,and S. Shenker, GHT: a geographic hash table for data-centricstorage, in Proc

16、eedings of the 1st ACM international workshop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2002, pp. 78-87.5 B. Ahlgren, C. Dannewitz, C. Imbrenda, D. Kutscher, and B.Ohlman, A survey of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draft),2011.第二篇:我对车联网感兴趣的技术前方的车刹车时,你不再需要看对方车尾的红灯,车内的语音设备就会自动予以提示;当你驾车面对分岔路时,车内显示屏

17、会告知选择哪条路会更接近目的地;因为分神,驾驶汽车偏离车道时,车内设备会发出警报予以提示这就是车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在物联网领域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典型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车联网的实现将会给社会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然而实现车联网的技术目前并没有完全具备。本文从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出发,逐步介绍了实现车联网需要突破的各项关键技术,以及各项技术与车联网功能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被当做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路侧基础设置之间没有任何的交互。设想一下,如果车辆之间可以“通话”,前方车辆会告诉后方车辆前面的路况,道路是否拥堵,是否有交通作业,是否

18、发生交通事故;在行驶过程中,车辆与车辆之间通过“通话”自动保持适当的车距;通过远程诊断,车辆会告诉驾驶人哪个部位存在安全隐患;根据综合驾驶行为分析,车辆会自动引导驾驶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包括遵守交通规则和更经济节能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车联网可以使以上设想成为现实。车联网的实现需要有机地信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中央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感技术车联网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信息来源。传统的做法是在路面铺设感应线圈、架设超声波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对交通流、车速进行探测。目前,一种全新的信息采集方法可以把汽车作为移动传感器来采集交通数据,或者叫浮动车信息采集。传统的方法在这里不做过多

19、讨论,在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中,有两项关键技术,一是通过遍布于车身的各种传感器,包括速度、加速度、陀螺、GPS、胎压以跟汽车安全和性能相关的其他传感器等采集数据,运用先进的多传感器集成和数据融合技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转化成实用的数据进行传输;二是车身网络建设。现在的汽车电子化集成程度非常高,如何管理整车数据,并且在不影响车辆安全和性能的情况下为车联网提供各种原始数据也是未来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车联网技术的关键,它直接决定了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根据目前通用的无线技术802.11、GSM、UMTS、3G、DSRC等,提出适合车联网特殊环境应用的通信技术和通信协议,需要

20、研究在车载环境中,无线信道受环境的影响情况以及信道规律与传统无线网络的区别;研究呼叫接入技术、网络切换技术、QoS支持等技术;研究路由转换技术以及多种异构网络的异构互联技术等。此外,开发具有多种网络连接能力的多端口移动网关也很重要,移动网关不仅仅是连接和通信的通道,同时也是进行数据和内容处理的中间环节,在提升前端局部短距离网络连接能力的同时,也要进行局部信息融合处理。移动计算技术车联网的移动节点车载计算平台安装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因此需要研究移动计算环境下数据挖掘与信息融合,使车载感知设备、各种路口信号设备可以无缝接入车车、车路、车到数据中心的网络系统中,通过车内数据库建立实现车内车外数据的传

21、输和共享,通过对路口、路段汽车数量、车度等数据的分析,实施路口信号智能控制和路段拥堵的优化调整。另外,还需要进行移动计算环境下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广播技术、数据同步机和位置预测等技术的研究。中央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控制中心是车联网的“大脑”,所有交通相关信息和数据在控制中心汇集、进行处理后并发布。中央信息处理技术的关键有以下几部分:一是多源多路数据和服务的移动接入和管理,为车辆、路边固定基础设施、数据控制中心之间不断进行着的数据交换提供保障;二是广域交通信息分析与交通态势预测,采用特定方法,对从各个采集端得到的交通信息源进行分析,得到某个路段或某个区域的交通状况,并根据历史数据和现有实时数据对未来一

22、段时间的交通态势进行预测;三是多节点交通信息宏观调控技术研究,即如何高速、有效地完成指挥调度;四是适合大容量节点交通调控信息分布计算的研究,通过云计算的手段提升计算速度;五是大容量交通数据存储技术研究。以上车联网的关键技术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移动计算技术。在车联网中,车辆作为节点高速移动,车联网的移动节点车载计算平台安装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因此需要研究移动计算环境下数据挖掘与信息融合,而数据挖掘与信息融合是现在计算机科学发展最为热门的主题之一,平时我就对大数据以及数据挖掘方面的新闻或者技术尤其感兴趣。所谓数据融合就是使车载感知设备、各种路口信号设备可以无缝接入车车、车路、车到数据中心的网络系统

23、中,通过车内数据库建立实现车内车外数据的传输和共享,通过对路口、路段汽车数量、车度等数据的分析,实施路口信号智能控制和路段拥堵的优化调整。在本学期我学习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可以让我更近距离的学习计算机网络有关的知识、协议等,另外网络管理这门课程也让我获益良多,一方面能够加深我对计算机网络中各种层次的理解,更扩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使我了解了和车联网有关的很多知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打好网络基础,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将来能在自己喜爱的计算机专业有所建树。此外,第一次阅读全英论文,零距离的感受世界前沿的电子信息工程师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更大的收获。第三篇:网络管理课程总结这学期

24、学习了两门我最感兴趣的网络课程,一门是计算机网络,另一门就是网络管理,都让我获益良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早已被每个人所熟知,是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让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通过网络管理课程的学习,使我对网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懂得了网络的基本原理。明白了数据传输的方式,现将这学期网络管理的学习成果总结如下: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

25、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计算机网络是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物,数据交换是基础,资源交换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7层:(1)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业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2)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它包括数据格式

26、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3)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4)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5)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6)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7)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27、。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协议是有关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整套规则,或者说是为完成计算机网络通信而制订的规则、约定和标准。3.1:应用层 (1) DNS (域名解析) DNS 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其中域名必须对应一个IP地址,而IP地址不一定有域名。域名系统采用类似目录树的等级结构。域名服务器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的服务器方,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主服务器和转发服务

28、器。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2)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FTP 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用户可以通过它把自己的PC机与世界各地所有运行

29、FTP协议的服务器相连,访问服务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远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着FTP服务器程序)察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送到远程计算机去。(3)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在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户机需要通过HTTP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HTTP包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Web访问,也可以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4)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3)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邮件传输协议的第3个版本,它是规定个人计算机如何连接到互联网上的邮件服务器进行收发邮件的协议。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