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7.20KB ,
资源ID:2220939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2093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保应急处置预案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保应急处置预案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1.3适用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市万植巨丰生态在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等过程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和应急救援。1.4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救援预案由总则、公司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后期处置、应急培训与演练、奖惩、保障措施、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应急救援实施、附录组成。1.5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 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体系, 积极预防、 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

2、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 分类管理, 分级响应。 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

3、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2基本情况2.1单位概况市万植巨丰生态肥业成立于 2007 年 9 月,公司位于万州区化工园区,占地面积 120 亩,现有员工 120 人。主要从事各类无机、有机 - 无机、 生物有机等系列高、中、 低浓度复的研发与生产。现已形成 35 万吨/ 年有机无机复的生产能力。企业名称:市万植巨丰生态肥业法定代表人:良斌生产地址:万州区化工园区北环大道 8 号行业类别:农林类组织机构代码: 66641606-1企业规模:小型企业产品方案:复、生物有机肥、无机肥设计能力: 35 万吨/ 年劳动定员: 120 人2.2地理位置公司位于万州区化工园区北环大道 8 号,东接佳力欣

4、公司,西邻友友利鸿玻璃厂,北眺万州火车站,南望热电厂。园区化工大道、北环大道皆可直达厂区。 距离万州区主城区 10km,上距市主城区 327公里,下至 321 公里;已形成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独特。2.3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公司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走向北东的向斜南东翼,岩层走向由北向南,岩层倾向南面, 倾向 352,倾角 5-8 , 区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结构稳定。地震基本烈度度。气象万州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征是: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旱、秋绵雨、多云雾、少霜雪的气候特点,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气温:年

5、平均气温在 18,元月最冷,平均 6.7 , 7-8 月最热,平均 30-32 ,最高气温 41,最低气温 -3.7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 1243 毫米,降雨多集中在 5-9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 70%,夏季多大雨和暴雨,最大年降雨量 1635 毫米,最大月降雨量 712 毫米,最大日降雨量 175 毫米,历年最长连绵降雨日 144天;如 2003 年 5-8 月降雨量达 985 毫米,占年均降雨量的 83.4%。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81%。风向:年平均风速 0.7 米/ 秒,最大瞬间风速 33.3 米/ 秒,年静风频率 68%,主导风向 NNW。云量:年平均雾日 38.2 天,雾日冬季

6、最多,占全年雾日的 50%。气压:气压在 992.4 毫巴之间,历年最高气压 1020.3 毫巴。雷击天数: 38 天。水文厂区无大的地表水体存在;厂区处于单斜坡地带,地表为弱透水的粉质粘土,大气降水后绝大部分沿斜坡排入就近地下管网,向下渗入补给地下水量甚少,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地下水向南侧排入长江,地层渗透系数为 0.0016m/d ,地下水埋深为 12.5-23 米之间,渗水量为 5-30m3 /d ;环境水主要为雨水,无腐蚀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4公司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公司主要物料的特性参数见表 2-1序号化学名称相对密度沸点闪点 饱和蒸 爆炸极限 V%燃烧汽 Kpa 性毒性水溶性危

7、险性类别1尿素1.335135 不燃无毒易溶2磷酸一铵1.8031903硫酸钾2.9510671689 不燃低毒4氯化铵1.5275205氯化钾1.9877706硫酸1.84338 难燃有毒腐蚀品7液氨0.82-33.35表 2-2 25/16公司仓储容量与实际仓储量易燃毒性气体3 3序号 化学名称 仓储容量 m3 实际仓储量 m 备注1 尿素 2000 5002 磷酸一铵 2000 5003 硫酸钾 2000 5004 氯化铵 2000 5005 氯化钾 2000 5006 硫酸 894 157 液氨 260 103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3.1环境风险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我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

8、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为液氨和浓硫酸。有害物质物理特性、危险性和毒性见表 6.1-1 。表 3.1-1 主要危险物质的特性一览表特性 氨 浓硫酸分子式 NH3 H2SO4分子量 17 98外观及性况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熔点( ) -77.7 -10.5沸点( ) -33.35 338闪点( ) - -燃烧性 易燃 不燃爆炸上/ 下限(V%) 25/16 -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与水混溶相对密度 ( 水 1) 0.82 1.84稳定性 稳定 稳定危险性类别 毒性气体 酸性腐蚀品与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

9、、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 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爆炸性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LD50:350mg/kg( 大鼠经口 )毒 性LC50:1390mg/m(大鼠吸入)LD50: 2140 mg/kg( 大鼠经口 ) LC50:510mg/m(大鼠吸入)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危险源识别生产过程30mg/m3 2mg/m3我公司生产设施涉及危险物质的为液氨和浓硫酸输送管道、 氨酸管式反应

10、器。管道、管道接头、阀门接头因腐蚀、震动等原因发生破裂而泄漏,潜在危害为泄漏中毒、火灾、爆炸、腐蚀。储存过程贮存单元涉及危险物质的潜在危险功能单元为液氨储罐和浓硫酸储罐。液氨储罐液氨以管道( DN50,压力 1.17Mpa)输送方式进入液氨蒸发器气化为氨气,经管道( DN150,压力 0.8Mpa)输送至氨气缓冲罐,再以管道( DN80,压力 0.8Mpa)输送至各车间,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管道破裂、阀门损坏及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泄漏事故的风险,潜在危害为泄漏中毒、火灾、爆炸。硫酸以管道( DN50)直接输送各车间,硫酸管道、管道接头、阀门接头因腐蚀、 震动等原因发生破裂而泄漏, 硫酸泄漏产生大量硫酸

11、雾,潜在危害为中毒、灼伤、腐蚀等。3.2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在单元达到和超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临界量时,将作为事故重大危险源。我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为液氨和浓硫酸, 各危险物品储存量见表3.1-2表 3.2-1 重大危险源辩识表名危险单元称储量容积(吨)储存压力(Mpa)临界量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硫 硫酸罐酸 V=450m3-650 常压 否贮存区液氨液氨罐V=130m330661.17Mpa10 是氨缓冲 V=15m3 9kg 0.8 10 否生产装置区 硫(管道、反 酸应器) 液0.9 -否90.6 10从表 3.2-1 可以看

12、出,我公司液氨贮罐构成重大危险源。使用硫酸为 98%的浓硫酸,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2009)中无硫酸临界量,因此不属于重大危险源。3.3环境风险评价我公司液氨在厂的储存量超过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且液氨具有易燃性和爆炸性。故根据要求确定本项目的环境风险防等级为一级。以厂区液氨罐泄漏为中心,周围 5km围。围主要人口集中居住区调查结果:人口:厂区周围 5km围居民、农户约 10 万人,主要是龙宝移民片区。社会关注区:项目围的敏感点和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居民点、学校、江北水厂、 火车站等。 其中有学校 4 所,医院 1 所。水电校 1500人,三峡职业学校 2700

13、 人,万州第三医院龙宝分院 300 床。4组织机构及职责4.1指挥机构设置成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任组长,生产质量部部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吴卫斌、郎江萍等组成。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生产质量部,日常工作由生产质量部兼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 长:良斌(董事长)副组长:罗昌宝(生产质量部部长)成 员:郎江萍、吴卫斌、周宗华、奇博、邓光平应急救援指挥成员职责及分工总指挥(组长):负责指挥协调整体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副组长):具体负责抢险、抢修、救护、供应、事故通报、安置工作的指挥;行财部: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网络和对外联

14、系; 负责疏散、 隔离工作的指挥。生产质量部: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的洗消、监测工作;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工作;必要时可代表指挥部处理相关事宜。发生重大事故时,以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协助救援组织:行财部、物流采购部、销售部等相关部门。4.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职责领导小组(指挥部)负责受理辖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报告,调查事故原因,污染源性质及发展过程,立即作出应急处置措施反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辖区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组织辖区重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件的现场监察、监测及处理;

15、领导环境监察应急小组的应急处理工作。环境监察应急小组由办公室和安全科组成。 负责应急事故的现场调查、取证;提供应急处置措施建议;协助有关单位做好人员撤离、隔离、和警戒工作;立案调查事故责任;做好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具体职责组织制定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领导指令和调动,接受安监与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4.3专业队伍的组成及职责抢险抢修队队 长: 绪成组成人员: 向修

16、明、黄友光、涂仁伟、程文清、职 责:抢修队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切断事故源;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预测管道泄漏部位,进行计划性抢修,并进行封围、堵等抢救措施的训练和实战演习。消防队周宗华钟和文、王建兵职 责:( 1)消防队接到报警后,消防队人员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具,赶赴事故现场。( 2)现场指导抢救被困人员,消除危险物品,切断事故源,并开启和使用现场消防装置进行灭火。( 3)按规定对消防器材、消防栓、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有计划的开展灭火预案演习,熟悉消防危险目标的灭火预

17、案和消防器材的使用。3.通讯联络队队 长:郎江萍组成人员:亚云职 责:( 1) 通讯队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厂指挥部及有关人员,确保畅通。保证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迅速、准确无误。( 2)根据指挥部的指令下达应急预案处理事故的指令, 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4.医疗救护队小平王兴会、韦秀丽、宋启芳职 责:( 1) 熟悉氨、硫酸及其他物质、粉尘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2)有计划的开展对中毒、受伤人员的抢救演习。( 3)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并能随时取用。( 4)环境突发事故发生后, 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 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当本公司救援力量无法满足

18、救援需求时, 向上级医疗单位请求支援并迅速转移伤员。5.治安后勤队程洪明保安队全体人员职 责:( 1)治安队接到报警后, 应立即设置禁区, 加强警戒, 维护厂秩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有序进入。( 2)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指挥群众疏散。( 3)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提供抢救物资及工具、设备等。( 4)控制事故现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围观。 5工作程序5.1任务受领及要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接到污染事故发生的警报后, 应立即通知各应急小组赶赴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当出现重、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园区环保局、区环保局、园区安监局、区安监局,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 1 小时。报告的

19、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及已造成的污染围;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事故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可控性及预采取的措施;经济损失、人员受害情况等其他需要清楚的情况。5.2赶赴现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急人员和车辆赶赴现场时应明确联络方法。5.3应急处置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危害程度及围、地形气象等情况,组织个人防护, 进入现场实施应急救援。 要尽快弄清污染事故的种类、性质,污染物数量及已造成的污染围等第一手资料,经综合情况后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科学的污染处置方案,经批准后迅速根据任务分工,按照应急与处置程序和规组织实施,并及时将处理过程、情况和数据报指挥部。现场污染控制立即采取有

20、效措施,与相关部门配合,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及时通报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实行通道控制,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在污染事故处理过程中, 为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应建议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附近和受事故影响区域的通道实行有效的人员出入控制,并在初步确定水体中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后,建议当地组织果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疏散周围群众,以便控制可能被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污染人数围。 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现场调查与报告污染事故现场勘察;技术调查取证;配合环境监测部门采取污染跟踪监测,直至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解除。6.应急救援保

21、障部保障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有: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专业队伍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 便于领导、 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抢修等器材,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各队按照专业分工每年训练一次,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 4)完善各项制度1、值班制度:安排管理干部轮流值

22、班。2、检查制度: 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3、例会制度: 在月末的安全总结中,汇报本月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布置下月救援防护工作。4、总结改进制度: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检查、同讲评、同表彰奖励,对排查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有效落实。(二)外部救援事故发生后,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 在自身救援条件受限,无力控制事故现场时,应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求援,由政府部门来协调政府救援力量。(三)运输保障车辆的安排,运转的确认和调度由应急领导小组实施。(四)其他保障1、医疗保障。 应急过程中如出现人员中毒或受伤, 可就近送至医院救治或及时与医疗单位联系,组织现场救治。应急

23、终止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转院或继续治疗。2、生活保障。由应急领导小组拟定计划统一组织实施。7 报警和通讯联络方式报警救援信号主要使用报警联络:厂区报警:消防报警: 119万州区三峡中心医院: 120公安局: 110万州区环保局:万州区经开区环保局:万州区安监局:事故应急救援中心:8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和注意事项8.1处置事件的组织主要是事件当事人、单位领导、后勤领导、各个部门领导。8.2报告程序( 1)发生突发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2)事故单位领导向分管领导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经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向上级部门报告。8.3注意事项( 1)稳定职工情

24、绪,要求各类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中毒或受伤人员亲属探视,由有关部门做好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做好中毒或受伤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9预案分级响应条件在值班人员或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时, 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 发现中毒现象或发现投毒情况。10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0 1 当事故现场事态被完全控制,确信已消除毒物扩散污染的根源,警戒区无毒害危险时,伤员撤离现场后,由事故现场总指挥确定并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10.2报告和发布信息由通讯联络人员通知本单位各相关部门, 以及

25、事故发生时所涉及的周边社区,人员发布危险解除的信息,若事故发生时有请求政府协调程序时, 由指挥人员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危险解除。10.3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和生产恢复工作按正常程序进行。11应急培训计划11.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本预案制定后实施后,所有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各专业救援队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救援专业队成员每年进行两次应急培训,学习救援专业知识和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的处理办法。每个人都应做到熟知救援容,明确自己的分工,业务熟练,成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11.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所有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响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