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97.75KB ,
资源ID:221859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1859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范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范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3、刑法施行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4、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例外规定,我国刑法的效力不及于港澳地区。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对于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予以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此规定既维护司法主权,又避免双重处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

2、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的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我国刑法。第二讲 犯罪和犯罪构成的理论 一、犯罪和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答:刑法第13条规定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就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犯罪构

3、成是指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犯罪这种行为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社会危害性,即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某种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社会危害性的轻重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决定于行为侵犯的客体,即行为侵犯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二是决定于行为的手段、后果以及时间、地点。三是决定于行为人的情况及其主观因素。

4、(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不是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违反刑法即触犯刑律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只有当危害社会的行为触犯了刑律的时候,才构成犯罪。(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则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受刑罚处罚也是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区别于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通过犯罪对象侵害到犯罪客体。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个层次

5、: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即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整体。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三、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1、危害行为(必要要件)是指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2、危害结果、3、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和对象 四、犯罪主体(一)自然人犯罪主体1、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行为人具有这种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即有刑事责任能力,才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不具有这种

6、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即没有刑事责任能力,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这种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减弱,即刑事责任能力减弱,则应负较轻的刑事责任。2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1)年龄:已负满16周岁-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已负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罪。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 完全精神病人和间歇性精神病人(3)酒精中毒与刑事责任能力 醉酒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4)生理障碍与刑事责任能力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二)特殊主体是指:犯罪主体的构成一般情况下指要求行为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但是,有的犯罪成立,在主体要件上还要求行为人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份,这种主体就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五、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他所实施的行为的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过失,以及故意犯罪的目的和动机。(一)犯罪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二)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

8、意的过失 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第三讲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 一、故意犯罪形态概念和特征故意犯罪形态包括: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2、犯罪的未遂形态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3、犯罪的中止形态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特征:(1)发生在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结果犯; (没有过程);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结果犯;(2)就犯罪的停止形态的特征来看,犯罪的停

9、止形态可以分为犯罪的完成形态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相比之下,犯意的形成虽然是推动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但犯意仅仅属于思想范畴,仅有犯意而未将犯意付诸实施尚不可能对社会造成任何危害,因而犯意的形成不属于犯罪的过程。二、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犯罪未遂形态具备以下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以后,犯罪未得逞即犯罪未达既遂形态而停止下来。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而非

10、自愿放弃犯罪。三、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可以分为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两种。总体上讲犯罪中止具有以下特征: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观前提特征。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停止犯罪。这是犯罪中止形态的本质特征。3、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彻底打消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在客观上彻底放弃了自认为本可能继续进行的犯罪行为,而且从主客观的统一上

11、行为人也不打算以后再继续实施此项犯罪。彻底性表明了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的真诚性及其决心,它表明犯罪分子自动停止犯罪是坚决的、完全的,而不是暂时的中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一种特殊类型、特殊情况下的犯罪中止,除了具备上述三个特征以外,还要具备“有效性”的特征,即还必须有效防止了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结果的发生,从而使犯罪未达犯罪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四、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一)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这里的“人”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主体的

12、人,不仅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法人、非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就自然人而言,二人以上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一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一个未达到刑事年龄的人,或者一个精神健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和一个由于精神障碍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另外,由于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因而也可能出现单位共同犯罪,同时也可能出现单位和个人共同犯罪。(二)共同的犯罪行为从犯罪的客观方面来看,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行为人实施共同

13、的犯罪行为并不要求所有犯罪人都实施同样的行为,而是要求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各行为人的行为实为一个整体,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有因果关系。这里应该注意:第一,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否则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第二,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共同的作为,二是共同的不作为,三是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第三,共同实施的犯罪是结果犯并发生危害结果时,每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三)共同的犯罪故意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

14、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第二,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性质,并且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第三,共同犯罪人概括地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即共同犯罪人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引起的结果和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具体表现为以下情况:都是直接故意;都是间接故意;有的是直接故意有的是间接故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存在意思联络(或称意思疏通)。意思联络是共同犯罪人双方在犯罪意

15、思上互相沟通。五、想象的竞合犯和牵连犯(一)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具体来讲就是行为人基于一个故意或者一个过失,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侵害了数个刑法所保护的客体,触犯了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想象竞合犯具有以下特征:(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区别于实质数罪和牵连犯等犯罪形态的根本点。关于界定一个行为的标准,理论上存在分歧,主要有自然行为说、社会行为说、犯罪行为说和法律行为说。其中,法律行为说更为可取。该学说认为,应当以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次数作为衡量行为个数的标准。一次符合为一行为,数次符合为数行为。(2)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想象竞合犯只能

16、是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如果是数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则是实际的数罪;如果是作为犯罪手段的行为或结果的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的罪名,则构成牵连犯,均非想象竞合犯。所谓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就是一个行为在形式上或外观上同时符合刑法规定的数个犯罪构成。(二)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牵连犯一般具备以下特征:(1)牵连犯是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这是牵连犯的本罪。牵连犯是为了实施某一犯罪,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构成另一独立的犯罪,这是牵连犯的他罪。牵连犯的本罪是一个犯罪,他罪是围绕本罪而成立的。(2)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行为。牵连犯的数个行为表现为两种

17、情况:一是目的行为与方法行为(或称手段行为)。二是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方法行为,指为了便于本罪的实行而实施的行为。结果行为,指本罪行为实行后由于本罪而实施的行为。(3)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如何认定有无牵连关系,在刑法理论上有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的分歧。折中说认为本罪与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应当从主客观两方面考察,即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牵连的意思,在客观上具有通常的方法或结果关系。(4)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这就是牵连犯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这里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实施一种犯罪,其犯罪所采用的方法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

18、二是实施一种犯罪,其犯罪的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第四讲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需要从防卫意图、防卫起因、防卫对象、防卫时间、防卫限度等五个方面予以界定。1、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明确认识(防卫认识),并希望以防卫手段制止不法侵害(防卫目的),保护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下列行为由于不具备防卫意图而不构成正当防卫:(1)防卫挑拨,是指出于侵害目的,以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诱使对方进行

19、不法侵害,尔后借口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2)相互斗殴 ;(3)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2、防卫起因防卫的起因条件是不法侵害的发生和存在。这里要求:(1)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是违法行为,不限于犯罪行为;(3)不法侵害的存在具有现实性,不是臆想、推测的。假象防卫因为不具备防卫起因而不构成正当防卫。假象防卫,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上发生错误认识,把实际上本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而实施所谓的正当防卫行为,给他人造成无辜损害的行为。3、防卫对象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本人,不能对第三者实施防卫。4、防卫时间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通说认为防卫的时

20、间是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这段时间。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一般是指侵害人已经着手直接实行侵害行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或其导致的危害状态尚在继续中。不具备防卫时间条件的情况:防卫不适时,包括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两种情况。(1)事前防卫:事前防卫是指在不法侵害开始之前即对侵害人采取反击行为,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况。(2)事后防卫(事后加害):事后防卫是指不法侵害确实已经结束之后,行为人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打击行为。5、防卫限度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刑法规定了特殊防卫制度,即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

21、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种防卫权的行使,虽然没有限度条件的要求,但却有严格的法律限制。二、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成立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避险意图。避险意图是指避险人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希望以避险手段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2、避险起因。避险起因是指存在着使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危险。危险的来源主要有四种:自然的力量;动物的侵袭;非法侵害行为;人的生理、病理过

22、程。3、避险时间。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损害危险正在发生或迫在眉睫,对合法权益形成了紧迫的、直接的危险。 4、避险对象。紧急避险针对对象是第三者合法权益,该第三者合法权益必须比所保全的合法权益次要。5、避险限度。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害。紧急避险造成的第三者利益损害必须小于所要避免的损害。6、避险限制。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即当危险发生之时,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7、避险禁止。避险禁止是指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即在职务、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能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实行紧急避险。三、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

23、的区别 1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只能是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紧急避险的危害来源既可能是人的不法侵害,也可能是来于自然灾害,还可能是动物的侵袭或者人的生理、病理疾患等。 2行为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不能针对第三者,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紧急避险行为的对象则必须是第三者,是合法行为对他人合法权利的损害。 3行为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是出于必要,即使能够用其他方法避免不法侵害,也允许进行正当防卫;而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则出于迫不得已,除了避险以外别无其他选择。4行为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既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

24、险对第三者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则只能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5主体的限定不同。正当防卫是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的法定义务;紧急避险则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第五讲 刑罚的一般理论一、刑罚的概念及种类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的制裁方法。主要特征:(1)刑罚只能对犯罪分子适用.(2)刑罚是一种最为严厉的强制方法。(3)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适用。刑罚的种类:(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附加刑: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处境 二、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目的是国家

25、据以确定刑事政策、制定刑事法律,特别是设计刑罚制度基本出发点,也是国家适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的最终归宿。关于刑罚的目的,古今中外存在若干学术争议。比较典型的有报应目的论,这种理论认为,刑罚没有特别希冀达到的目的,刑罚的意义就在于报应犯罪行为的害恶,给犯罪人以惩罚,以其痛苦来均衡犯罪人的罪责,从而实现正义的理念。(1)同害报应论;(2)神意报应论;(3)道义报应论;(4)法律报应论。我国的多数学者认为,刑罚的目的就是预防犯罪。该理论主张刑罚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犯罪人的惩罚预防犯罪,保卫社会,而不是惩罚罪犯,满足抽象的社会正义理念。由于预防的对象有所不同,故将刑罚的目的划分为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

26、所谓特殊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惩罚改造犯罪分子,预防他们重新犯罪。特殊预防的对象只能是因实施犯罪而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人。特殊预防的作用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剥夺与惩罚是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的前提;2、教育与改造是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的根本措施。对不同的犯罪分子适用不同的刑罚,是预防他们重新犯罪的基本手段。这种手段的使用表现为如下几种方式:(1对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人,通过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方式,永远剥夺其重新犯罪的能力。这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特殊预防方式。(2)对绝大多数犯罪人通过采取适用不同期限自由刑的方式,同时对其进行教育改造,这是特殊预防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式。(3

27、)对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和其他贪财图利犯罪的犯罪人适用财产刑,剥夺其重新犯罪的资本和物质条件,使其得不偿失,从而不能、不敢或不愿再次犯罪。(4)通过对某些犯罪人独立或附加适用资格刑,剥夺其一定的权利或资格,从而防止他们利用这些权利或资格重新进行犯罪,这也是特殊预防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所谓一般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威慑、儆戒潜在的犯罪者,防上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我国刑罚一般预防的对象只限于潜在的犯罪人。(1)危险分子,即具有犯罪危险的人。(2)不稳定分子,即具有某种犯罪倾向的人。(3具有私人复仇倾向的被害人及其家属。从刑罚学的角度讲,要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应当特别注意刑罚的适当性、公开性和

28、及时性。总之,我国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和一般预防目的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时,既要考虑特殊预防的需要,使裁量的刑罚符合惩罚和教育改造罪犯的要求,又要考虑一般预防的需要,使裁量的刑罚足以威慑、儆戒意图实施犯罪的人。三、一般累犯制度一般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人。其构成条件为:1、前罪与后罪必须是故意的犯罪,如果行为人实施的前后罪均为过失犯罪,或者前后罪其中之一是过失犯罪,则不能构成累犯。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包括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执行,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

29、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四、数罪并罚制度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在分别定罪量刑后,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原则。各国刑事立法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不完全相同,我国刑法所确立的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我国刑法的数罪并罚原则,全面兼采各种数罪并罚原则,但限制加重原则的适用居于主导地位,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居于辅助地位。具体说,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原则适用如下:(1)判决宣告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含死刑缓期执行)的,采用吸收原则。即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低于死刑的其他主刑不再执行。(2)判决宣告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即应执行一个无期徒刑,低于无期徒刑的其他主刑不再执行。(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采用限制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