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90.21KB ,
资源ID:221482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1482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Word格式.docx

1、目前上饶已成为“长珠闽”地区人民的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和中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4、区位及交通优势。上饶市位于赣东北,东联浙江、北接安徽、南挺福建,自古就有“豫章第一门户”和“四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优势,而且是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的共同腹地,区位优势明显。当前新建的京福高铁、沪昆高铁、九景衢铁路、皖赣铁路4条铁路加上原有的浙赣复线、横南线在此交汇,上饶至武夷山、南昌至德兴、上饶至德兴3条新建高速公路及原有的沪昆、鹰景高速使上饶形成密集的铁路和公路网络。三清山机场、公铁空航衔接的枢纽性“无水港”建设项目和环鄱地区码头的新建使得上饶及水运、海运、空

2、运于一身,交通网络优势在全国少有,与长三角地区及华中地区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二)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从经济布局上看上饶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是惟一能同时接受这三大经济区直接辐射的地区中心城市。位于核心区域的三县国土面积7684平方公里,占生态区15%;2008年三县年末总人口252万当时规划区总人口的12.5%。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可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既离不开上饶的参与,上饶又好又快发展也需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平台。(三)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

3、作用1、打造鄱阳湖东岸的增长极,构建区域中心城市通过推进产业布局板块化、配套设施现代化,壮大特色产业群,打造经济增长极,着力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建成区域性的先进商贸和物流中心,培育若干在区域有重要影响的重大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争当鄱阳湖经济区崛起的排头兵。 2、融入鄱阳湖城市群建设,做好湖体核心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滨湖三县的建设,使之成为环鄱阳湖周边的快速崛起地区。强化环湖地区的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有效控制湖体核心保护区的人为破坏,合理开发鄱阳湖平原地区,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广低碳技术,改善

4、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为鄱阳湖经济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二、当前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经济现状评析(一)上饶经济总体概况近年来,上饶市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的发展格局。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28.5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总收入达到83.5亿元,同比增长2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4亿元,同比增长4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4亿元,同比增长19.4;外贸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

5、89元,同比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1元,同比增长8%。(二)上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1、经济总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上饶经济总体上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较小。从横向比较,虽然在我省属中上水平,但与东部地区比较差距甚大。以2009年为例,上饶的GDP仅为同为地级市的苏州的9.4%、嘉兴的38%。全市12个县市区只有广丰县的GDP是过百亿元的,有5个县GDP是在30-40亿元的,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其次,上饶经济中三产结构不合理。从GDP指标分析经济发展来看,GDP包括生产和非生产等各个领域,综合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和三次产业的运行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上

6、饶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第一产业虽在不断下降,近三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均为19%左右徘徊,但第一产业内部构成为种植业占绝大比重,林业、渔业所占的比例偏小,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二是第二产独占鳌头,且呈逐年增大的趋势,2009年二产占GDP近50%,其中的建筑业占GDP的11%。工业经济结构呈以下特征,轻重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行业结构以传统行业为主,产业结构以初级产业和原材料产品为主,企业组织结构以中小股份制企业为主;三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8.2%下降到2009年的32.3%,呈连年下滑态势。(图1)目前上饶产业结构主要呈二、三、一排列,由此可以判断,上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

7、展的经济阶段,发展到三、二、一的现代产业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者,上饶同环鄱阳湖周边地区各城市产业结构重叠。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在经济体制和企业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发展的状况会很大程度的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及变化。在这里主要通过对比环鄱阳湖地区城市的产业结构,用产业相似系数来分析上饶的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状况。产业相似系数是指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的同种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常用来分析和衡量地区内产业结构各部门的异同程度,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其计算公式是: Si

8、j=xin xjn /xin2xjn21/2其中xin 和xjn分别表示产业n在i地区和j地区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相似系数可为01;当Sij=0表明i和j地区产业结果完全不相似,当Sij=1时则为完全相似。从2009年环鄱阳湖地区六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得到以下六个城市的三产业间的比例(表1)计算出六个城市的产业相似程度(表2)表1 2009年度环鄱阳湖地区六市三产比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上饶市18.5949.1132.30南昌市5.9755.4438.59景德镇市9.2458.2332.53鹰潭市11.9659.2228.82抚州市21.7147.2931.00九江市11.0753.

9、0635.87表2 环鄱阳湖地区六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矩阵10.975970.983340.993880.984210.984040.997560.998180.961130.971590.975140.990810.996470.995910.990270.98087从表中我们发现上饶与环鄱阳湖周边各个城市的产业相似系数全部都在0.95以上,呈现比较高度相似性,整个环鄱阳湖地区表现出较强的产业趋同规律,这说明上饶同这些城市存在着一定的产业结构重叠,产业结构有一定同质化。这在某些方面应当是由于地域相临,资源禀赋的相似性造成的,但就上饶的经济发展来说,产业结构相似性较高会造成地区生产企业的无序竞争

10、,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产业专业化的形成,地区间的分工协作趋弱。因此上饶政府部门要在产业布局方面,统筹规划,提高资源要素的流动性,避免相似的重复建设,突出上饶的优势产业,促进上饶加强产业专业化水平。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当前上饶经济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矛盾。今年上半年,上饶增速最高是高耗能的大批从事粗加工的企业、产业,特别是第一大产业有色产业,其中最主要的是铜加工,其工艺落后,设备落后,产品的附加值低,而且能耗大。传统产业的整体升级较慢,创新产业发展的模式不够直接导致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经济发展后继乏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困难。加上经济发展主要还是

11、投资拉动型,特别是投入工业较大,位列全省前列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靠消费拉动内需模式尚未发展起来。2009年度上饶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12.38亿元,占当年GDP的84.06%。在投资中投入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占当前固定资产投资14.79%。上饶的大量投资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导致设备购置的在投资比例不高,所以现阶段的供给效应偏低,这使得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压力越来越大。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投资总量的持续扩张,基数在不断加大,融资压力大,投资增速将减缓。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有效供给的增加,而有效需求没有跟上,把投资用来提高经济增长的手段和方法,很难使得经济走向良性循环。3、中心城区的辐

12、射差距较大、县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经济联系量可以看出,上饶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差距大。经济联系量又称作空间交互作用量,是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既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绝对联系量可用来分析经济中心辐射潜能及其强弱的空间变化,本文考虑到数据获取关系,仅计算绝对联系量。其计算公式如:Rija=其中Rija为绝对联系量,Pi和Pj为城市i和j的人口数;Vi和Vj为城市i和j的国内生产总值;Dij为i和j两城市的交通距离。上饶各县市区间公路距离(单位:KM)信州区德兴市婺源县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横峰县弋阳县铅山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

13、103.12177.6566.655.96104.85181.1422.82122.95148.1937.9240.7499.51123.4651.5531.1043.3381.29151.7434.4967.9285.6255.4982.04152.9253.8581.2295.6918.2042.5493.88166.4138.8872.6785.4917.8931.61218.4198.29146.93211.90247.21259.84181.37169.57191.16165.50108.42183.81161.40197.25204.89129.57117.74138.8875.6

14、3179.7989.69188.20169.35194.40215.32138.12126.83148.3278.3043.62注:以上数据来自搜狗电子地图表2 2009年度上饶各县市区非农业人口及GDP非农业人口pi(万人)GDP-Vi(亿元)20.8295.532312.4877.13345.7241.50078.9666.915214.67128.00829.4452.65193.8736.64388.6936.03788.2843.882720.8567.448912.6355.64077.3642.3911以上数据来自上饶统计信息网上饶各县市区城市经济联系强度13.4163.8677

15、.173183.0387.2472.08384.64410.9344.50527.97924.3926.9502.78210.58731.04812.2564.5451.2098.4567.5973.10014.2216.6941.7838.0489.4424.12211.57719.9746.2991.76412.00311.3644.96912.68510.6727.65511.8373.9324.3336.5723.2162.4623.9143.7387.1427.5862.2224.0225.8232.8832.4363.9853.63813.1444.3796.1091.4452.5

16、533.9361.8281.5222.4642.2698.45710.730计算结果简要分析: 县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最大的广丰县是最小的的弋阳县的三倍,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随着城市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表2),显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规律。结果显示作为上饶中心城区的信州区和上饶县及广丰县都有非常强的经济联系强度,与玉山县及铅山县的经济联系强调次之,而与鄱阳湖核心区的三县的经济联系强调较弱。县市之间广丰和上饶县,横峰和铅山之间的联系较紧密。这也和两地之间的距离较短和交通联系发达有很强的关系(表3)。可以说上饶市作为中心城区的辐射效益已经体现,但差距较大。其他城市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强,相

17、互的经济联系强调较弱,尚未形成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今后一是要使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广丰、玉山、信州、上饶、铅山、横峰、弋阳等7县区的“半小时经济圈”迅速崛起,通过扩大城市规模,发挥增长极的作用。二是要促进其他县城的联动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经济中心区辐射潜能,形成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三是要大力培植县域经济,提高城镇化率,特别是将滨湖三县积极融入鄱阳湖城市群建设中。4、优势产业作用不突出,旅游业及物流业优势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化率是35.5%,低于全省7.7百分点、全国10多个百分点。三产内部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分散、竞争乏力的弱

18、点,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比重小,发展严重滞后,重点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粗放,服务业经济效益亟待提高。传统行业发展空间日趋狭小,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较弱。在产业结构中,体现城镇化功能和具有外向辐射功能的行业,现代物流、旅游业优势不明显。(1)、旅游业方面,上饶旅游收入的总量上来看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发展基数低,发展快,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为获得更快的增长速度,必须要突显上饶的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源。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看,2009年上饶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1.6,说明旅游业对上饶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

19、上饶的支柱产业。但从横向看,上饶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不上地级的桂林市(13.5%),张家界市(49.3%),更比不上周边的武夷山市(54.49%),这从侧面说明上饶旅游业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2)、现代物流业方面,用区域经济的眼光来看,上饶背靠内地,面向沿海,南来北下的商品将在这里集散,且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巨大潜在消费市场,为发展物流产业创造极好的条件和空间。但目前上饶物流业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基础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目前,上饶经济系统中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还比较缺乏,港站、仓储设施能力不足,这

20、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乃至运输效率的提高。虽然无水港已开工建设,城西新华龙物流园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仓库、堆场、油库等设施,但主要从属于运输生产,并为其运行服务,如要发展物流服务,设施显然不足。二是物流信息化有待较大提高。物流信息化不仅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础,也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核心。上饶目前尚未有效地整合物流信息、发挥网络优势,在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差距更大。三是物流发展的政策尚未配套,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采取扶持性措施等还需完善。三、上饶地税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上饶地方税收概况上饶地税从94年以来税收从1.02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

21、8.728亿元。承担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城建税、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和其他基金的征收。其中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是其主要税种。(二)上饶地税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意识不够强,科学发展的理念有待提高部分地税干部对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意识不强,政策的把握不够,没有把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挥地税职能转变发展方式有机联系起来。对搞好服务和政策支持上调研力度不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上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落实。对综合应用好减税、缓税、或税前扣除等多种方式。加大政策

22、落实的跟踪问效上有待提高,2、GDP的税收负担率较低,优势税种少经济税源不稳定上饶的GDP税收负担率一直比较低。近几年来,地税收入虽增长较快,达到20%以上增速,但由于基数较低,导致宏观税负一直在低位徘徊,地方税收负担率常年维持为3左右,地方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在近五年仅提高了 1个百分点,且地方税收边际税负也较低,基本上在4左右。优势税种少,税源不稳定。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三者占税收收入的66.5%。营业税是地方税的当家税种,占税收收入的42.5%,但是,房地产和建安税收竟占地方税收的45%,而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地方税收很小,可以说地方税收楼市影响过大。而建

23、筑安装营业税属于一次性大宗税源,受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制约,具有不稳定性。房地产受政策调控发展前景不明朗,房地产税收增长速度放慢。地方税源建设相应受到了削弱。3、地方税源结构的不够优化,持续增长缺乏后劲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迅速扩张的量变过程,也是一个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质变过程。只有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没有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地方税源的增加也就失去了持续增长的能力和基础。目前上饶地税经济税源结构的突出问题是:地税收入主要在第三产业,存在增幅困难的因素。第一产业无地方税收;从2007-2009年度来看,第二产业在GDP的比重在提高,相应的地税收入比重也有所提高,但主要集中在建安这一块,工业基础薄弱是上饶经济发展的瓶颈,使地方税收持续较快增长缺乏后劲。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对地税收入增长产生直接影响,第三产业地税收入比重则从2007年60.78%下降到2009年的55.7%,三年内下降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物流业等潜在优势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不高。以2009年为例,全市第三产业共完成地方税收16亿元,其中房地产和交通运输业就入库了8.48亿元,其它如金融、信息传输、餐饮等十大类行业仅完成7.52亿元,占第三产业地方税收的比重仅为4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