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在刚才提到的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所开辟的中西美学融合的道路上,他们两位可以说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朱光潜他对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都有精深的研究,他在30年代出版两部影响最大的著作,一部叫谈美,一部叫文艺心理学。主要是介绍西方近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克罗齐的“直觉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距离说”。这个我们以后可能会介绍。他的另外两部著作悲剧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理论,以及佛洛伊德、容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介绍佛洛伊德、介绍尼采,实际上很早朱先生就在我们国内介绍过尼采、叔
2、本华还有佛洛伊德他们的理论。60年代,他又写了2卷本的西方美学史,书中对某些西方美学家的研究,不仅处于当时国内学术界的最高水平,而且对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有突破,譬如说,他对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们的分析,我个人认为就超过了当时苏联的一些学者的他们本国的学者的分析。朱光潜先生还翻译了一大批西方美学经典著作。譬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黑格尔的美学、黑格尔的美学一共三大卷,四册,还有维柯的新科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等等。我这插一句,就是朱先生翻译黑格尔的美学在文化革命以前,他就翻译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翻译了一部分,后来文化大革命里头,这个稿子被红卫兵抄家,把它抄走了,当时我们听说以后都非常
3、的担心,文化革命后期我在咱们这个图书馆的前面碰到朱先生,我就问他,我说这个东西找到了没有,他说还没有找到,幸好后来找到了,文化革命以后他又把这个书把它翻完了。那个时候,朱先生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他把黑格尔的美学三大卷四册都翻完。后来他到了晚年,他又翻译维柯的新科学,他认为这本书对我们很重要,那时我到他家里去,他在楼上,这个桌子上全是稿子,因为他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地上也有很多稿子。后来朱师母说,朱先生把他的生命全部耗在这部书上,这部书出版的时候,朱先生已经看不见了。这个是朱先生对我国美学学科建设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朱先生精通好几国西方语言,又精通中文,他是桐城人,大家“桐城派”知道吗?中国
4、的古文。同时他对西方文化、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有极广博的知识。所以他这些翻译、这些译著都称得上是翻译史上的经典。周恩来总理曾经说,翻译像黑格尔美学这样的经典著作,只有朱光潜先生才能胜任愉快,朱先生来翻译才能胜任愉快。朱先生在介绍西方美学的同时,又在努力的寻求中西美学的融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的诗论这本书,在这本书里头,朱先生企图用西方的美学来研究中国的古典诗歌,找出其中的规律。这就是一种融合中西美学的努力,这种努力集中的表现为对诗歌意象的研究,诗论这本书就是以意象为中心,“意”就是“意义”的 “意”,“象”就是“形象”的“象”,意象为中心来展开的。一本诗论可以说就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
5、论著作。朱先生他研究美学,主要采用的是心理学的方法和心理学的角度。他影响最大的一本美学著作,刚才讲了,名字就叫文艺对话录(城骁按:叶朗此处显然是口误,朱光潜影响最大的美学著作应为早年的文艺心理学,他后来编译出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也说明了这一点。心理学的方法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分析审美心理活动十分重要。但是心理学的方法和角度也有局限,最大的局限是往往不容易上升到哲学的本体论的和价值论的层面。宗白华先生他的美学的立足点是中国美学。他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属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唯理的体系是需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生命的体系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
6、味价值,所以是本体论、价值论。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出发,他也提出了美在意象的观点。美在意象。他说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个灵境就是意象世界。意象世界是情和景的结晶,“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他又说“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这句话非常重要,说得非常好,我们后面还要讲到。“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我写的这本美学书,前面引了几段话作为我的书的主题点题的,其中有古代的
7、一些哲学家的话,当代的话我就引了宗白华这个“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就是意象世界照亮了一个充满情趣的真实的世界,在这个意象世界中,人们乃能够了解体验人生的意味和价值。宗白华先生同样对中西美学有很深的理解和研究,他翻译了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卷,翻译了一个德国人编的西方现代派画论选,他写了研究歌德的论文。宗先生对歌德的人格和艺术做了独到的阐释。在我们中国来讲应该是非常高的,很少人能够超过他。同时他写的一系列研究中国美学的论文,这些论文后来收集成一本书叫美学散步。这个美学散步后来又有一种别的版本,比如有的叫艺境,“艺术”的“艺”,“艺境”,还有美学与艺境,反正这些书你找到一本就可以,内容都差不多
8、,所以我们现在在北大搞了一个 “美学散步”的文化沙龙,也是想继承宗白华这种精神。宗白华先生的这些论文,对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做了极其深刻的阐释。宗先生也一直倡导和追求中西美学的融合,早在“五四”时期他就说过一段话,这段话说得非常好,“将来世界新文化,一定是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而加之以新创造的,这融合东西文化的事业,以中国人最相宜,因为中国人吸取西方新文化,以融合东方,比欧洲人采撷东方旧文化,以融合西方,较为容易,以中国文字语言艰难的缘故。中国人天资本极聪颖,中国学者,心胸思想,本极宏大,若再养成积极创造的精神,不流入消极悲观,一定有伟大的将来,于世界文化上一定有绝大的贡献。”宗白华他说将来世界文化
9、一定是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所谓两种文化就是东西方的文化的优点而加之新创造的。这融合两种文化的事业以中国人最相宜,融合中西方,中国人来做最好,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吸收西方新文化宜融合东方比欧洲人采集东方旧文化宜融合西方较为容易,以中国文字语言艰难的缘故,因为中国的文字太难。然后他说中国人的天资本极聪颖,中国学者心胸思想本极宏大,若再养成积极创造的精神,不流入消极悲观,为什么是不流入消极悲观呢?因为那个时候也是“五四”时候,大家一开放看到外国太先进了中国太落后了,很容易就很悲观,他要去掉悲观的思想,那么一定有伟大的将来,于世界文化上一定有极大的贡献。我一看到这话,我觉得宗先生“五四”时期讲的话,很
10、多话讲的很准确。你比如说,他说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他不是把两种文化拿来就算了,是把两种文化的优点加以融合,还要进行新的创造。这段话不仅提出了东西方文化融合而成为世界新文化的伟大理想,而且指出:中国学者在实现这个理想中,可以做出自己特殊的别人不能替代的贡献。那么我觉得宗先生这个话,至今对我们仍然具有教育和启发。因为他指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说中国学者在学术文化领域包括美学领域,应该有自己的立足点。这是宗白华宗先生,那么这两位先生,我认为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的两位学者。而这两位学者都在北大。在中国现代除了朱光潜、宗白华,还有一位在美学领域做了很大贡献的人物应该提到,那就是丰子恺。丰子恺是大
11、画家,同时又是音乐教育家、文学家,他在美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方面写了大量的普及性的文章和著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我这为什么要提到丰子恺,就是普及工作非常的重要,现在我们很少有人来做这个工作,因为我自己小时候,我就是读这些像丰子恺、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闻一多他们的书成长起来的,我知道这些书对青少年来讲何等的重要。丰子恺的一生是审美的一生、艺术的一生,他影响青少年最深的是他的洒落如光风霁月的胸襟,以及他的至性深情的赤子之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当代。中国当代的美学的发展最突出的景象是出现了两次美学热潮。第一次,就是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一场美学大讨论,美
12、学大讨论那场讨论是从批判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开始的。因为当时有一个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运动、批判唯心论的运动。那么在美学领域就是批判朱先生过去的美学思想。从批判朱先生的美学思想开始一场讨论,主要是讨论一个问题,美的本质问题就是美的本质问题,就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出现了美学的所谓几大派。一个是蔡仪,蔡仪他是主张美是客观的,还有就是吕荧和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高尔太当时是一个中学教师,还是很年轻的,他写了文章认为美是主观的。朱光潜朱先生他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还有一个李泽厚他是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么几大派3002李泽厚那个时候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刚出来的。那场讨论从1956年开始
13、一直延续到60年代初,然后就中断了。那场讨论对于活跃学术空气、普及美学知识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它使很多人,主要是当时一些文科大学生对美学发生了兴趣。但是从学术的角度看,那场讨论连同对朱光潜先生的批判也有很大的缺陷。第一、对朱先生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的片面性。我刚才讲了,朱先生在50年代之前,在介绍西方美学方面、在探索中西美学的融合方面、在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有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些积极的方面在批判中都基本上被否定了。更重要的是在批判朱光潜美学观点的同时,对西方近现代美学也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就使得中国美学和世界美学的潮流脱节。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4、。第二、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了认识论的框架,把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从主客体之间认识论的关系来考察审美活动。在那场讨论中,不论是哪一派的美学家,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把美学纳入了认识论的框架,他们把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他们都是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论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审美活动。整个这场讨论都是在主客二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的范围内展开的。那么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既没有反映西方美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精神。这种思维模式在以后很长时间内一直在中国美学界起了一种支配的作用。这个对于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后面我们会谈到这个问题
15、,这是第一次美学热潮。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第二次美学热潮。这一场美学热潮是同我们整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前途和命运的反思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很多人,特别是很多青年人、大学生都开始反思,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大国会发生这样一场毁灭文化、毁灭真、善、美的运动?为什么在那场运动中,成千上万的人那样狂热的那样迷信?大家要从古今中外的哲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等学科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答案。所以当时出现了一种“文化热”,“美学热”只是整个“文化热”的一部分。西方的学术文化、著作像潮水般的
16、涌进了国内。我举个例子,譬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本译本,一出版就印了两万册,这个存在与时间非常难懂,我读起来也很难懂,不是说我了不起,我相信因为终究我是在大学里专门研究哲学的。我相信能读懂的人很少,但一下子就印两万册,这在世界范围内很少见。这次“美学热”不同于第一次“美学热”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不仅仅集中讨论美的本质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开放了,眼界打开了,讨论的问题就比较分散了,研究的队伍也开始分散了。有一些学者转过去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的传统美学;有一些学者转过去翻译介绍研究西方的现当代美学;有一些学者转过去研究像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等各个美学的分支学科;还有的学者转过去研究各个艺术部门的美学问
17、题,譬如像诗歌美学、小说美学、电影美学、音乐美学,等等。后来随着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集中到经济建设,像计算机、经济、法律、工商管理等等学科越来越热,整个“文化热”就渐渐的消退了,“美学热”也渐渐的消退了。但是尽管“美学热 ”消退了,但在大学生中间,在社会上广大的读者群中,美学依然是一个十分引人关注和引人兴趣的学科。实际上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的进展正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也就是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有相当多的美学研究者认识到为了真正的推进美学理论建设,必须要跳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框框,必须要突破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形成的、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进一步论证的把审美活动归结为生产实践活动这种
18、理论模式。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很多人在美学基本原理的建构方面进行了各种新的探索和阐释, 其中我认为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北大哲学系的一位老教授张世英张先生,张先生他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的研究,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他转过来研究西方的现当代哲学,并且把西方现当代哲学和中国哲学加以沟通。在哲学和美学的基本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哲学导论先后出版了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哲学导论,这样一些著作。张先生这些著作对于中西美学的沟通和融合、对于美学理论的建设,我认为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50年代到90年代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美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我也
19、应该提一下,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这本书它本来的名字叫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他的一个学位论文,1942年由周扬把他翻译出来,1957年由这个译者把它修订了以后重新出版。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本书,他在书里头提出的“美是生活”这么一个论点。这个论点40年代和50年代,在中国的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有一本大家都知道,就是傅雷家书。这是著名的翻译家、艺术教育家傅雷和他夫人给他的儿子的傅聪等人的家书的一个摘编。这本书印行量很大,我查了一下,到 1992年已经印了八十多万册了。在文化界和广大青少年中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这是一本家书,但是傅雷在其中发表了有关美学、美育
20、和艺术的许多深刻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全书充溢着傅雷的人格精神。所以我,我过去写过文章,我说我很希望我们国家的大学生、中学生都能够读一读傅雷的这本书。读这本书可以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爱、懂得什么是艺术、懂得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胸襟、一种什么样的气象、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我认为这本书和前面提到的丰子恺的著作都属于20世纪中国出版的最好的美育的读物。因为这些书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可以使人的境界得到升华。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20世纪中国美学的一个轮廓,我把它这么勾一下。二 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研究的对象在西方美学史上有不同的看法,在我国美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
21、法:第一,研究对象是“美”,就是“美”的本质、“美 ”的规律。第二,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第三,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和艺术,就把上面一加二,一和二加在一起。第四,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关系。第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经验。第六,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在这几种看法中,我个人认为前面五种看法都有一些缺陷。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美,它的前提是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但是按照我们现在的看法,我以后会讲,并不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用王国维的讲法,美是“呈于吾心而见诸外物”的审美意象,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所以把美学研究对象设定为美,在理论上并不妥当。把美学研究对象设定为艺术我说的这艺术
22、是宽的、就是广义的,把文学也包括在里头一方面又太窄,一方面又太宽。这个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但是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审美活动领域除了艺术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现在很多科学家认为还有科学美和技术美等等。过去一般认为,艺术美的领域最大,现在看起来,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领域也很大。这我们以后会讲到这个自然美还有社会美,特别这个社会美,我们过去看着非常窄,实际上是非常广泛的一个领域。如果说艺术美无所不在,那么自然美和社会美也是无所不在。所以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艺术,太窄了。另一方面艺术包含着许多层面,除了审美的层面,审美的层面我们认为是个艺术的本体的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物质载
23、体的层面、经济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等等。而美学只限于研究它的审美的层面,所以如果把美学对象设定为艺术又太宽,又失之过宽。这个以后我们讲艺术美的时候会再讲这个问题。国内美学界很多人都赞同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审美活动,我们也赞同这个设定。这个设定反映了这么一种认识,就是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是人性的一项基本的价值需求。前面提到的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这两种设定都可以纳入审美活动这个设定,因为审美关系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脱离审美活动,审美关系就成了一个抽象的、没有任何内容的一个概念,而审美经验是侧重从主体心理的角度来表述审美活动。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美
24、感”。脱离审美活动、审美经验的研究就可能局限于主体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美学研究就可能变成纯粹的心理学的研究,美学就不再是美学。既然我们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审美活动,那么我们这一门课全部内容就是讨论审美活动,主要是讨论两个问题。第一, 什么是审美活动?第二,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这个美学领域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内容都将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展开。什么是审美活动?我们整个这门课其实就是讲这个问题。所以我第二个问题就是审美活动,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审美活动,那什么是审美活动呢?我后面各章讲,所以我今天就不讲了,因为今天讲的话,就显得非常的抽象,大家听起来就很难理解。这是第二个问题。三 美学学科的性质美学这
25、门学科的性质,讲四点。美学学科的性质之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属于人文学科。什么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人文世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是内在的,文化世界表现出来,它们是统一的。从内容来讲,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的精神性、意义性,有没有意义那个“意义”,价值性决定了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科学,像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等,它有自己独特的性质。科学回答“是什么”,人文学科跟它不一样,它要回答“应当是什么”,也就是说它要包含价值导向。人文学科总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人文学科引导人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
26、的完美化。人文学科不是实践的工具,譬如说,它不是告诉你怎么去提高小麦的产量、怎么去增加公司的利润,而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它不是使你学到技术,而是提高你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人文学科不是工具,它没有直接的功利的用途,这个和社会科学不一样,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人口学、统计学等等,它们对社会生活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和直接的应用的价值,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所以具有广泛的、直接的实用性。人文学科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是这不等于说人文学科没有用,人文学科功用最主要的就是教化。黑格尔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个体的人
27、提升为一个为普遍性的精神存在。”所以他说哲学就是在教化中获得了它存在的前途和条件。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也说过:“精神科学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和教化的观念本质上是连在一起的。而美学,我刚才也说就是属于这个人文学科,所以从大的范围来讲,它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也就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从这里就引出了美学的两个特点,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第一、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各个部分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人生,不能离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最后归结起来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们
28、这门课最后一讲 就是讲人生境界,去提升自己的人生。前几天我们艺术学院辅修专业开学典礼,有一位化学系的同学来选辅修专业,他有个讲话,他代表新生讲话,有一段话讲得很好,他说:大家可能觉得这个化学跟艺术关系太遥远了,但我为什么要来选这个艺术呢?我想在我成为一个科学家之前,首先让我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我觉得讲得非常的好。第二、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同的相通的一面,又有特殊的差异的一面。所以研究美学要注意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学者研究美学一方面要注意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性,我们中国文化里头有体现人类
29、普遍价值的东西。以后我会讲到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我们应该吸收西方文化中一些好的东西,但是我们的立足点是中国文化。在20世纪的西方,由于分析哲学的影响,在相当一部分哲学家和美学家中出现了一种忽视和离开人生,离开人的生活世界的倾向,他们把全部哲学和美学问题都归结为语义分析。我认为这是一种片面性。美学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问题,是人的存在的问题。人的语言世界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的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美学学科的性质之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从历史上看,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每个时代的大哲学家,他们建立的哲学
30、体系都有一部分是美学。美和真、善是属于哲学的永恒的课题。康德有三大批判,其中判断力批判,有一部分内容就是美学。黑格尔有逻辑学,他也有美学,刚才我就讲朱光潜朱先生翻译的那就是(黑格尔的)美学。所以美学是属于哲学学科、理论学科,这一点往往被很多人误解。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美学是研究艺术的,艺术是形象思维,所以美学当然也属于形象思维。还有人把美学和美术混为一谈,都是很误解了。过去经常有人碰到我,他说叶老师你是搞美学的吗?我说是呀,那你给我画张画吧。我是(研究)美学,怎么可能去画画?我再讲个故事就更有意思。有一天,不是现在,大概一两年以前,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说,叶老师我是怎么样怎么样,我认识你,我向你咨询一个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