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152.58KB ,
资源ID:221246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1246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学地理课堂环境教育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doc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学地理课堂环境教育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doc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

1、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教育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给实施环境教育提供了指导文件。但环境教育仍存在不足,相较于世界环境教育的发展,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存在不小差距;相关人士并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环境教育理论相对薄弱,在实践上成效不大;2受传统教学模式限制,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终端学业评价系统;环境教育的教育性和教学性处于分离状态1。因此,环境教育存在着理想和现实的较大差距,处于“只有名分,没有地位”的尴尬地位。笔者参阅了许多关于

2、环境教育探索的文章,其中多数的重点集中于环境教育的课外开展方式的探讨而忽略了最直接最本质的方法,将课堂环境教育的落实效果最大化。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很好的契合了环境教育的五个目标层次,为解决环境教育在基础课堂的落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立足于新课程三维目标,回归课堂本身开展环境教育是我们现阶段更为容易达到的目标层次。1 环境教育理论基础1.1 环境教育三维体系李久生的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中提出:审视国际环境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我国环境教育发展的实际,我国要实施全民环境教育,必须进行“多维”思考和“高位”设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时间空间形式三维环境教育体系”,实施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本

3、土化环境教育”。1时间维度:根据从幼儿到成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对环境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制定符合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的实施方案,进而实施有效的环境教育。时间维度的环境教育分为儿童环境教育、中学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终身环境教育四个阶段,是一个不断成熟和逐渐定型的渐变过程。空间维度:随着环境问题呈现出从“点源”向“面源”发展的趋势,仅对某一部分人群实施环境教育是很不全面的,而应该对所有年龄层次的人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这就是空间维度上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可充分渗透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之中,并由此共同构成了全民环境教育。形式维度:国际上习惯将环境教育的“形

4、式”分为“正规”和“非正规”两种,这是指环境教育的组织形式。就环境教育的具体实施而言,可以将环境教育分为课堂和非课堂两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图1 中国环境教育三维体系结构图Fig.1 China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imensional architecture diagram1.2 环境教育五个目标层次 今天的环境教育实质上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其目标是一种全方位的目标,包括五个层次。环境教育的五个目标层次对中学阶段地理课堂环境教育开展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本文借鉴亨格福德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理论分析这五个目标层次,得出相应结论,并根据这五个目标层次进行设问,对中学地理课堂环

5、境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进一步了解现阶段我国中学地理课堂环境教育开展情况及现存问题。环境教育目标包括的5个层次: 一是情感目标(emotion) 情感目标是任何教育过程的基础目标;二是知识目标(knowledge)环境教育要使人们获得有关生态学、环境学、环境管理学等基础知识;三是意识目标(awareness)环境教育要使人们产生对待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意识、敏感和关心;四是态度目标(attitude)环境教育要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环境法纪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树立代内与代际公平的观念;五是行为目标(practice)环境教育最后要落实在人们的环境友好行为上,促进人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技能并主

6、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41.3 环境教育课程模式国际环境教育界对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众多的环境教育家从环境科学和教育科学的不同视角建构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我国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在“引进、借鉴、模仿”过程中也提出了环境教育课程发展的相关要求。李久生在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中参照亨格福德等所设计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特点和环境教育的实际建构了学校环境教育课程模式。借此模式初步分析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现实状况。图2 我国环境教育课程模式图Fig.2 China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

7、ulum model diagram 借鉴亨格福德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而建立的符合“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分析我国环境教育课程模式所显示的信息,可以总结几点重要启示,以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持:从时间维度上观察,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阶段,环境知识在容量上不断增加,并且在难度上也是不断拔高。从模式图分析,在我国学校环境教育课程模式中,环境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了环境教育的全过程。从水平组织上看,环境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除了课堂,社区,家庭环境教育外还有丰富的团队活动。纵观模式图,在中、小学阶段着重强调知识与意识的培养,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则在要求上进一步提升,更多的要求环境行为的参与与技能

8、的要求。环境行为和环境技能都是作为环境教育的最高目标层次。2 中学阶段环境教育现状进行环境教育的理论探索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环境教育实践。通过对环境教育实践层面的个案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把握环境教育体系中相关问题的现状。以环境教育的五个目标层次为轴,深入了解和寻找解决中学地理课堂环境教育的渗透方法。2.1 本文研究视角本文视角在于研究中学阶段,地理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开展问题。就中国环境教育三维体系结构图来看,在形式维度上属于中学阶段,在空间维度来看属于学校环境教育,在形式维度则是属于课堂环境教育。另外,就本文的意图,本文研究的中学地理课堂环境教育的开展问题在整个全民教育体系中起着

9、基础性作用,不仅因为处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的中小学阶段是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各方面人才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还是实施环境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环境意识的关键阶段。2.2 研究区概况十五中是黄石市唯一一所省教改实验中学,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为指针,全面落实“三新”(新教材、新大纲、新课时计划)并被省教委授予“湖北省教育改革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以十五中作为环境教育开展调查研究区具有其典型性。2.3 数据来源本文所采用数据全部为调查问卷方式获得。问卷发放对象为黄石市第十五中学的七年级学生。问卷发放形式为当场发放,当场做完回收。在校长和任课老师的帮助下共发放调查问卷115份,回收115份,回收率10

10、0%。其中有效问卷共计109份,有效率为94.8%,即成功参与调查的有109人,被调查对象构成详见表1。表1 被调查对象构成Table.1 The form of the investigated七年级人数所占比例(%)男5651.4女5348.6总计1091002.4 问卷设计本问卷依据国际公认的环境教育目标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参与等五项目标,以及中学地理课堂三维目标的若干项目进行设计,询问和了解各个层面的环境教育状况。本问卷共25题。其中:14题调查环境教育总体状况;关于环境教育目标即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参与等五个目标层次的调查共有18道;关于地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内容有3道。2.

11、5 统计学方法 本调查使用Excel数据统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样本信息,分析环境教育三维体系中各要素的状况,为有效实施环境教育提供依据。2.6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2.6.1 中学生对环境教育总体认识程度一般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内涵,其把握情况可以较有效地促进环境教育的开展,也反应了环境教育的最基本现状。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回答“很了解”的占总人数的16.5%,回答“了解”的占总人数的28.4%,合计占44.9%。回答“有点了解”的占总人数的41.2%,回答“不了解”的占总人数的13.4%。表明中学生对环境教育目标和任务了解和

12、把握程度还处于一般层面,我国30多年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并不显著。在有效问卷中,对“在环境教育中应该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核心”,认为“有道理”的占38.5%,“有点道理”的占40.3%,合计占78.9%。认为“没道理”和“不清楚”的分别占3.7%和17.4%,合计占21.1%。大部分中学生认为合理,这与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是基本吻合的,即环境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特别要对现在的在校学生、未来的建设者更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了了解中学生对具体目标的把握和了解情况,问卷提供了五个具体目标。选择“学习环境知识”的占11.9%,选择“掌握环保技能”的占

13、11%,合计占22.9%,说明中学生的对环境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比较缺乏,应该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作为环境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提高环保责任心”作为目标选择的有占20.2%,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提高公众的环保责任心也成为环境教育的首选目标。选择“懂得尊重自然”的占12.8%,这反应了部分学生对加强环境教育的根本目标的理解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环境教育在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较为欠缺。选择“用行动保护环境”的占44%,说明在环境教育的实践方面,中学生拥有较高的热情,可以以行动作为目标,环境教育在实践方面的探索略有成效。我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起步较晚关,中、小学生成为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

14、主体,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创建“绿色学校”回答“了解”的占总人数的18.3%,回答“有点了解”的占总人数的44.2%,回答“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6.7%,回答“不必要”的占总人数的2.7%。反映了创建“绿色学校”的知晓率还比较低,大多数“有点了解”的也只是浅层次或表面化。因此,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我国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尽管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但实际效果并没有我们所期待和想象的那样好,尤其是在校学生对此不了解或认为没必要了解,侧面反映了环境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2.6.2 环境教育五个目标的开展效果(1)环境知识了解不足,基础差在生活中是否有基本的环境意识与知识是影响环境的最

15、直接因素。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家庭垃圾收集处理最好采用哪种方式”的回答中,(如图 3)选择“散装方式随时丢弃”的占总人数的0.9%,选择“袋装方式随时丢弃”的占总人数的20.2%,选择“分类袋装随时丢弃”的占总人数的14.7%,选择“分类袋装定时收集”的占总人数的64.2%。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学生在生活中具有基本的环境意识,有意识的懂得分类袋装集中处理。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三废问题是哪三废”的回答中,选择正确答案即“废气、废水、废渣”的占总人数的6.4%,选择其他错误选项的93.6%(如图 4)。了解环境污染物属于环境教育的基础知识,但调查结果并不理想,大多数中学生或许并没有意识去学习环

16、境教育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更反映了课堂环境教育效果的反差。 图3 家庭垃圾最好处理方法 图4 三废知识了解情况 Fig.3 Best way to handle Fig.4 Best way to handle household household waste wast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环境知识是环境教育的基础环节。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自己对环保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评估中,选择“非常丰富”的占总人数的10.1%,选择“比较丰富”的占总人数的55.0%,选择“不丰富”的占总人数的30.3%,选择“非常缺乏”的占总人数的4.6%。有65.1%的中学生对自己环

17、境知识的评估是满意的,但同时也存在相当大一部分中学生对自己的环保知识掌握缺乏信心,环境知识在中学阶段的培养力度不够,学生对环境知识的吸收能力与程度有待提高。现阶段中学课堂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有效途径局限在各科教材的渗透式教学中。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老师授课过程中,环境教育内容所占比重的的回答,选择“比重大”的占总人数的13.8%,选择“比重一般”的占总人数的32.1%,选择“比重较小”的占总人数的28.4%,选择“几乎没有”的占总人数的25.7%。就中学生而言,能否感受和获取环境知识主要凭借着他们对于课本的印象,然而,大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环境知识占有很大比重,相反,甚至有学生认为课本中几乎没有

18、环境知识的内容,这一点是不符合常理的,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学阶段环境教育开展的不到位,具体原因可能有习惯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分数为学习主导目标,重视考纲重点,而环境教育内容作为渗透式教学内容,并不在“得分宝典”之中而被忽视。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在各个地区开展的风风火火,但事实上是否落实到各科课程之中还有待商榷。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导致环境教育开展举步维艰。(2)环境意识浅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开展效果不明显环境教育开展是否引起中学生的足够重视,在中学生的评价调查中可以得到。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目前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评价的回答,选择“很好”的占总人数的27.5%,选择“还可以”的占总人数

19、的56.9%,选择“不好”的占总人数的6.4%,选择“不清楚”的占总人数的9.1%。不到1/3的学生选择对此作出积极的评价,大部分选择“还可以”,保持中庸的态度,反映了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不够深入,开展程度不够,并不足以引起中学生的广泛关注。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人的环境行为。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在生活中对节水、节电、垃圾集中处理等环保行为的注意情况,选择“很注意”的占总人数的36.7%,选择“较注意”的占总人数的56.0%,选择“不注意”的占总人数的7.3%,选择“没有必要”的0%。说明中学生生活中环境行为习惯较好,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通过各种环保公益活动进行体验教育,这是

20、国际环境教育界公认的有效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形式。在有效问卷中,在问及“是否愿意无偿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时,中学生回答,选择“很愿意”的占总人数的46.8%,选择“比较愿意”的占总人数的23.8%,合占总人数70.6%。选择“看情况而定”的占总人数的26.6%,选择“不愿意”的占总人数的2.7%。说明大多数中学生对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表示赞同并参加,但也有一部分中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应鼓励和发动更多的人参与环保公益活动,通过自己的环境行动来保护环境,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大力加强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目前己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求得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未来10

21、年环境状况的前景预测”回答,(如图5)选择“很乐观”的占总人数的16.5%,选择“比较乐观”的占总人数的30.3%,合占总人数的46.8%。选择“比较悲观”的占总人数的37.6%,选择“很悲观”的占总人数的11.4%,选择“不清楚”的占总人数的6.4%。一方面由于政府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大力倡导环境教育,因此较多的人对此抱有较乐观的态度;另一方面,面临加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压力很大,因此约有一部分人对未来环境持“比较悲观”的态度。图5 对未来10年环境状况的前景预测Fig.5 For the next 10 years of environmenta

22、l conditions forecast国家实施各项措施,表达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于“我国新课程改革将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的回答,选择“非常有必要”的占总人数的36.7%,选择“有必要”的占总人数的51.4%,选择“没有必要”的占总人数的5.5%,选择“不清楚”的占总人数的6.4%。不难看出,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乐意接受环境教育,并存在着重视环境的意识,愿意配合接受更有意义的教育,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小部分学生对这一政策并不了解,环境意识浅薄。家庭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可以对环境意识培养和环境行为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于“生活中是否常常谈到有关环境教育

23、的话题”的回答,(如图6)选择“经常谈到”的占总人数的11.9%,选择“有时会谈到”的占总人数的73.4%,选择“从未谈到”的占总人数的12.8%,选择“没必要谈到”的占总人数的1.8%。反映在校的中学生主动或被动接受家庭环境教育都相对较少。说明环境教育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一部分家庭对此漠不关心,更谈不上绿色生活。图6 环境保护话题调查 Fig.6 Environmental topics investigation从空间维度来看,开展环境教育的有效环境影响其发挥的效果,在不同阶段选择最适宜的环境开展才能最大化实现效率与效果。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于“哪一阶段是开展

24、环境教育更为有效的环境”的回答,选择“家庭环境”的占总人数的16.6%,选择“学校环境”的占总人数的32.1%,选择“社区环境”的占总人数的20.2%,选择“社会环境”的占总人数的31.2%。中学生在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选择较为凸显,其实,这两种环境前者在环境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和最主要的阶段,后者则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教育环境 。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指导行为是环境教育的更高阶段的要求。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于“同学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怎样”的回答,选择“环境保护意识还可以,但做得不多”的占总人数的56.0%,选择“环境保护意识很强,经常担当”的占总人数的20.2%,选择“环境意识不强”的占总

25、人数的23.9%。现阶段中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环境意识,但是能够将环境意识真正转化为行动力的实属少数,环境的技能和行动作为更高阶段的要求必须在掌握知识和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环境教育实施过程受到各种阻力到现阶段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于“环境教育在现阶段社会环境下是否具有实施的可能性”的回答,选择“有,新课程改革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的占总人数的63.3%,选择“没有,传统教育模式一时无法改变”的占总人数的13.8%,选择“不清楚”的占总人数的22.9%。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学生对环境教育的实施很有信心,相信环境教育可以在将来得以开展,这份信心能否转化为进行环境教育的动力值得期待

26、。(3)环境活动参与积极性高,活动实施过程出现“断层”行动实施力度反映环境教育的开展效果。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在一学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体验次数的调查中,(结果如图7)选择“0次”的占总人数的29.4%,选择“1-3次”的占总人数的56.9%,选择“4-10次”的占总人数的11.0%,选择“10次以上”的占总人数的2.8%。存在接近1/3的中学生表示从未参加环保活动,大部分学生一学期参加次数寥寥可数,并可能存在学校的硬性组织与要求,少部分学生能够坚持并长期主动参加公益环保。这反映了在中学阶段环境教育开展收效甚微,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知识不到位,意识缺乏,实践活动自然跟不上脚步,出现断层脱节现象,这

27、是一个循环问题。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于环保活动的参与积极性的回答,(如图8)选择“一定参加”的占总人数的33.0%,选择“尽可能参加”的占总人数的58.7%,选择“尽可能不参加”的占总人数的3.7%,选择“没必要参加”的占总人数的4.6%。可以很欣慰的是,91.7%的中学生是具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的,但是,为何参与环保活动的实际情况却背道而驰呢?归结到环境教育的实施上,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问题,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问题。图7 环保活动参与度调查 图8 环保活动参与态度调查Fig.7 Survey participation in Fig.8 Attitude to participate environmental activities in environmental activities 在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对于获取环境保护信息和接受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选择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校教育”,占总人数的64.2%,选择“图书、报刊”的占总人数的57.8%,选择“广播、电视”的占总人数的56.0%,其他途径分别为“网络”占34.9%,“家庭成员”占30.3%,“亲身经历的环境保护事件”占25.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