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明傅庄的先民们有很高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白陶罐是盛水器,圆口,罐颈略呈喇叭状,圆形罐腹,小平底。质感细腻,色泽温润。白陶是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代后期发展到顶峰,至西周逐渐衰落,白陶多为手制,兼有泥条盘制和轮制法。白陶是以瓷土和高岭土为原料,在1000度左右的温度中烧成的陶器,由于胎质中所含氧化铁比例极低,大约只有1.6%,因此烧成后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另外还有背壶、陶罐、陶豆等陶器,都是当时居民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灯箱图片展示的是傅庄遗址的墓葬结构,傅庄遗址共发掘墓葬13座。有5人葬,3人葬,母子合葬等,其中儿童骨架迭压在一起和青春拔牙的习俗是大汶
2、口文化一个的特征,在傅庄遗址得到充分体现,表明傅庄遗址已有了原始宗教文化的萌芽。在尉迟寺遗址,这种原始宗教文化有了更为具体的体现。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县许疃镇毕集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存。1994年评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尉迟寺遗址鸟瞰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醒目的蓝色区域将遗址团团围住,它是一个宽度达25-30米的壕沟,深度平均达4.5米,南北跨度240米,东西跨度220米,是尉迟寺先民创造的一项有效的防御外敌侵略的安全设施。从遗址上可以看到许多整齐的房迹,这就是著名的红烧土
3、排房,尉迟寺遗址发现的红烧土排房是目前国内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先民所居住的豪宅。无论是规模还是建筑形式,均为国内罕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瑰宝。在尉迟寺遗址的中心发现了一个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大型广场,主要是当时的氏族成员用于开会和祭祀。这个广场全是用红烧土颗粒铺垫而成,铺垫厚薄均匀。壕沟、广场、红烧土排房,这些建筑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应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修建而成,可见尉迟寺应是一个区域首领居住的地方,已具备早期城池的雏形。被誉为:“中华原始聚落第一村”。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先民进行祭祀活动的一个复原场景。在广场东部出土一件特殊的鸟形“神器”,这应是氏族成员开会或祭祀活动所留下的迹象。
4、鸟形神器可以说是原始宗教文化在尉迟寺遗址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华原始第一次的标识。除了鸟形神器外,还有一件器物也很令人费解,就是这件七足镂空器。之所以说它令人费解,是因为这件器物为什么是七个足,它的放置方法到底是怎么的,这种器形有着什么样的寓意,专家至今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所以说这件器物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一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这组展柜展示的都是当时生产用的一些石斧、石锛等工具,说明当时已进入了锄耕农业。从石斧的锋利程度上可以看出此时的生产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亳州史前文化遗址还有唐庄遗址、十九里沟嘴子遗址、大寺遗址、涡阳台寺遗址、范蠡孤堆,伍奢冢遗址等,主要的文化类型是大汶
5、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她们一起诠释着亳州史前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展厅-商汤都亳。商族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商的始祖名契【xi】,传说是舜的臣,因辅佐禹治水有功,为司徒,掌管教化,封于商。商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族首领,商经十一次出征,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灭夏,建立商朝,都亳。这是孟子中记载的商汤“始都于亳”。 汤居亳,不仅有文字记载,还有实物相证。中心展柜展出的这块文字砖,是曹操家族墓群董园一号墓出土。 “谒汤都”三字阴刻在砖的侧面,文字从左向右横写,可见横写法非现代才有。字体为狂草,将草书的起源从唐代提前到了东汉。这块字砖记载了汉代皇家拜谒汤都的事件,证明了商汤都亳的事实。成汤王在位13年
6、,死后葬于亳州。汤王墓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丕著的皇览:“涡北凤头村,丛莽中有成汤故垒。”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商成汤,葬于涡河之阳”。这是汤王陵前现存的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和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汤陵碑的拓片。请各位领导来欣赏这件商文化的代表器物-卜骨。卜骨由牛的肩胛骨加工而成,骨背面有钻孔和灼烧的痕迹。占卜时在钻孔上烧灼,正面出现的裂纹即卜兆,依卜兆判断吉凶。礼记记载商人凡事必须通过祭祀占卜来决定。这块卜骨可以说是商代占卜兴盛的典型器物。商汤都亳展厅不仅展示了早商时期的文物,也展示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亳州出土的文物。从这三张图我们可以看出,亳州在周朝是先归属于陈国,后归属于楚国,楚文化
7、与源远流长的商文化汇流,推动了亳州地域文化的发展。各位领导请欣赏春秋战国时期的出土文物:郢爰:楚人通行小方块黄金作的“郢爰”币,因用黄金铸造,尤为珍贵。铜剑:古代兵器。是短兵器的代表,可手持和佩带。剑有上制、中制、下制,人各以形貌大小佩戴。玉璧:青玉,直径13厘米,两面雕琢,璧面上镌刻有成排的密集小乳丁,乳丁上雕成漩涡状如同谷牙,内外缘各阴刻一周弦纹。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璧有以下几种用途:一为礼器,二为佩玉,三为礼仪馈赠品,四为葬玉。请各位领导参观第三展厅-道源圣地,之所以命名为为道源圣地展厅,是因为道家学派的三位集大成的人物都出生于亳州,亳州亦有天下
8、道源的美誉。现在我们置身于一个水的世界,老子道德经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认为水具有最高贵的品格,应是完美人格的体现。随着水波的退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老子、庄子和陈抟三位先哲的画像。正对着我们的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期楚国苦(g)县厉乡曲仁里人,即今安徽涡阳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亦称柱下史,为管理国家藏书的史官)。见周室衰微时,他辞官返里,修道德,以无为务。晚年乘青牛西去,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又名老子)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老子的道德经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
9、哲学系想。被誉为万经之王,涵盖了社会的政治、军事等方面,其中还提到了养生,为亳州发展养生之都提供了理论依据。据记载儒家创始人一代圣贤孔子曾多次问礼于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就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亳州市区道德中宫门前的一条巷子叫问礼巷,相传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处。谯城区安溜镇亦有“问礼宫”。 孔子在亳地向老子问礼,回去对对他的弟子颜回说“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走,但不知龙是怎样乘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的学问道德像龙一样高深而不可测。”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亳州市蒙城县)人。他继承和发展老子的思想,是道家
10、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以老庄称之。庄周梦蝶图的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陈抟(公元871989年)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希夷新村陈庄)人。唐末、五代隐士,先后归隐湖北武当山、四川崇龛、陕西华山等地,晚年皈依玄门。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易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中国思想史和道教史上都享有崇高威望,被道教列入高道,成为老庄之后的道教至尊,世称“陈抟老祖”。陈抟的最大贡献就是他力主三教合一,为三教汇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和谐的追求。陈抟活了118岁的高
11、龄,对睡功特别的有研究,这是他发明的十二式睡功图和二十四式坐功图,陈抟常一睡百余日不起,又称睡仙。陈抟对易学和相学都有研究,这是他发明的水火匡廓图、三五至精图和八卦图等。陈抟博学多才著作颇丰,对面展厨展示的是陈抟的著作有三峰寓言、心相篇、钓潭集等。穿过模拟古地道建筑,咱们就来到了第四展厅-汉魏风骨展厅。这个展厅的核心人物就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曹操不仅出生于亳州,成长于亳州,从政后还先后七次返归家乡故里,为亳州留下了灿烂的三国帝王文化。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三曹塑像,曹操、曹丕和曹植,他们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也是核心人物。他们创作出许多反映时代生活的文学作品,开创了建安文学时代,使建安文
12、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面是建安七子的画像。“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通认可。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主力军。他们对诗,赋,散文的发展,都作出过贡献。请领导欣赏这一时期的出土文物。展柜里展出的是汉代空心砖和三角形的下水道,下水道的发现说明了当时人们的人居环境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空心砖是墓室出土的,由于他的空心结构,能很有效的保持墓室内的温度。银缕玉衣由2400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玉片用银丝编缀而成。玉衣是专门用来保存
13、尸体的,古人相信这样可以保持肉身不腐。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种,视死者身份而定。外观和真人体型相同,按部位分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子和鞋子六部分,另外还有一个玉枕。据考证,银缕玉衣是曹操的父亲曹嵩的葬具。司南佩1972年凤凰台一号墓(丁崇墓)出土。羊脂玉质地,“亚”字形,中间两个长方体,下部喇叭口状,上端穿孔,穿孔上部雕中国古代人民发明的指南器“司南”,故称司南佩。玉猪玉猪是握在死者手中的葬玉,其意是掌握着财富,不能让死者空手而去。该造型及刻划简洁流畅,玉质为新疆和田玉。丁崇印:1971年凤凰台一号墓出土。铜质私人印章,方形,上小下部稍大,兽形钮,阳刻“丁崇”二字。残碑记 袁牌坊二号墓出土
14、。青石质地,因碑记缺损太多,无法确定记述内容。残存的文字中有“炽”字,和曹炽名相同,疑为曹仁的父亲曹炽的墓志。残碑用汉隶书写,厚重沉雄。墓志铭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汉魏以来我国古代墓葬中的一种重要祔葬品,为丧葬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出土文物资料的一种,中国古代墓志既是彼时历史的实物见证,又是传世文献资料的补充,具有重大的资料价值和学术意义。最具亳州博物馆特色的展品,就是这整面墙上展出的文字砖了。在这些文字砖中,画像砖是比较少见的,我们这里展出了一块奔马画像砖,领导请看,马匹刻画的线条流畅,可见刻画人有着较深的绘画功底。这些文字砖全部出土于曹操家族墓群,字砖的内容有
15、关于曹操家族情况的记录,如长水校尉曹熾字元、故长水校尉沛国谯熾、吴郡太守曹鼎字景节等;也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如:有倭人以时盟不、当奈何;有对自己心情的记录,如:为将奈何吾真愁惶、顷不相见等。文字砖的字体有草书、章草、狂草、行书、篆书、真体。对书法艺术、书体演变有重大研究价值的。玉刚卯又叫玉双印,因在正月卯日作而称刚卯。高2.2厘米、面1厘米见方,中间穿孔,可以佩戴。四面有字。刚卯有金玉桃等质地之分,又因佩戴者的身份而有所不同。古人能在体积这么小、质地这么硬的玉刚卯上刻下规整的篆字,实属不易。现在可以透过放大镜观察这两件玉刚卯。青瓷罐 曹操家族墓葬大多陪葬青瓷罐,造型变化不大,罐有大小之分。
16、均为青瓷,薄釉,釉色或深或浅,透明光亮,施釉都不到底,釉下有布纹,灰白胎,质地较细。有个别青瓷罐胎体起泡,釉面脱落。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瓷器制作已经非常成熟。陶圈 正面为护栏,后墙上有供家畜避雨棚。圈右侧有阶梯,可上宽台。台上一端有单脊双坡悬山式储物仓房,屋门作长方形,通过宽台可入仓内。陶灶 红陶绿釉,造型较繁琐,火门上有防火山,两口锅灶,灶台上排列刀、剪、砧板、鱼肉等模型。曹操家族墓出土了众多的模型冥器,包含井、灶、磨、圈、狗、鸡、鸭、马等。釉色一般为深绿釉,有些釉色泛白,可能是地下埋藏环境造成。汉代人事死如事生,希望在另外一个世界还可以享受这世的一切,所以汉厚葬之风盛行。陶匜,谯城区柴家沟战国
17、墓群出土。泥质灰陶,仿青铜匜器,椭圆形,流作兽首形,无足无鋬手。匜是盛水洗手的用具,古人洗手是用匜盛水倒在手上,下面有盘承接。即春秋传上所谓“奉匜沃盥”的方法,和后来把手浸在水中的洗法不同。 请领导进入第五展厅-天下望州。这里是亳州城门的模型。在历史的长河中,亳州始终是县、郡、州的治所,是当时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到唐代时,亳州为天下十望州府之一,领四州,辖十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蒙城万佛塔的模型,位于蒙城县老城区南部,因上面镶有八千多尊佛像,故名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在2006年的5月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隋代陶俑请领导欣赏这些陶俑,被当地人称之为亳州的兵马俑。这些陶俑出土于隋代的
18、三座墓葬,有骑士俑、甲胄武士俑、胡俑、跪俑等等。请看这组女乐舞俑,身着长裙,面部饱满、圆润,都带有微笑,体现了当时以胖为美的审美观。炊事俑作蹲姿烧火状。其它模型有牛、羊、磨、簸箕、井、陶鞋子等。这三件是唐三彩,三彩仓、三彩壶、和三彩盂。三彩仓的色彩为红黄绿,肩上一周六朵树叶花卉,腹部浮雕四只瑞兽,间以浮雕芝草,仓下半圆形三足。唐三彩的制造是唐代陶瓷手工艺的一大成就,多见于武则天时,玄宗天宝以后就少见了。这里展出有唐代的几件铜镜,都是唐常见镜子。我们看这个铜镜钮做成蟾蜍状,周围四只瑞兽,中饰葡萄,镜缘饰水花。这些是十二生肖陶俑,2007年涡河治理工程城父段出土。原为十二尊,残存6尊为人身兽首。立
19、姿,双手环抱胸前,长衣垂地。他们分别为牛、狗、虎、鼠、兔。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生肖”也就是俗话说的“属相”,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表示出生时间的方式。请领导欣赏有这“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处的钧窑大碗:1964年冬谯城区大杨兴修农田水利挖河时出土。直口沿,深腹,圈足,通体兰青釉,施釉较厚,碗底流釉,有碎开片。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贵在以它的釉色绮丽多变而产生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这个钧窑大碗施的是通体兰青釉,造型端庄典雅。五彩人物头像,国保单位古地下道出土,头像为男性,面部丰满,国字脸形,卧蚕眉、凤眼,通关鼻梁,双唇紧闭,头戴
20、皂色官帽。造型优美,画工细腻,施釉均匀。我们继续参观第六展厅-亳商市井。我们现在仿佛置身于明清时期的商业街中,这是我们根据北关白布大街做的一段老街模型。明清时期,受开封帝都文化的辐射,以涡河航运为依托,亳州出现了繁荣的商业文化,并在清代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具有亳州特色的商业文化。据亳州志记载,当时亳州有七十二条街,三十六条巷,这些街巷形成了一物一街、一品一市的商业专业市场的格局,从街道的名称上就可看出该街经营的物品,如:白布大街、打铜巷、铁果巷、竹货街等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酱园子、德福酒楼、瓷器店都是比较具有亳州特色的商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同仁堂药铺,同仁堂并不是一个现代的企业,它在清代就开始落
21、户亳州了,这就足以证明明清时期亳州药业的繁荣。镂空金耳坠(国家一级文物)2004年出土于谯城区交通路铁路桥东,墓主人是当时的武平(今河南鹿邑县西)尉,为墓主人和其两位夫人的三人合葬墓。金耳坠为金丝打造,做工精细,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带盖青花瓷罐,又称“将军罐”,创烧于明嘉靖、万历时期,其造型为直口、丰肩、敛腹、平底,宝珠顶高圆盖,器型高大,其盖似古代将军的头盔而得名。原本用途类似今天的骨灰盒,因罐形高大挺拔,气魄宏伟将军罐的造型受人喜爱,因此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大量地烧造,用途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家居饰品。脱胎五彩碗,清晚期工艺品,碗口呈八角状,外壁绘五彩“春耕牧歌图”。脱胎瓷是一种轻巧秀丽,
22、薄如蛋壳的细白瓷,薄到几乎没有胎的程度,只看到透明的釉,而几乎看不见胎骨。有人形容为“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五彩九龙盘,胎体厚重,盘内饰五条蟠龙,形态各异。三条三色龙环绕盘外壁,盘底粉绿釉,中央“居仁堂制”款。为袁世凯复辟称帝时期所造,因“洪宪瓷”烧制不多,留传下来的就更为稀少,可谓凤毛麟角,相当珍贵。接下来您看到的是碑刻展厅。在我的左手边是原黉学大门前镶嵌的万仞宫墙四字,其中“万仞”是著名书法家梁巘所书。梁巘字闻山,号松斋,亳州人。他与钱塘梁同书被誉为清代“书法二杰”,成为南梁和北梁。有人评论梁巘书法“揩书能品,行书妙品,草书神品”,当时有“无梁不成书”之说。现在看到的是梁巘传世碑记-贝
23、叶经题跋,有着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这是赵孟頫的神品之作北陇耕云,全篇30行,120字,行云流水,龙飞凤舞。还有薛惠的作品,他是亳州明清时期望族,这是他为堂叔薛镗书写的墓志铭是遗留的唯一墨迹珍品。下面进入第七展厅-近、当代亳州。近代亳州为各位领导主要介绍两位人物,捻军首领张乐行和新四军第四师司令彭雪枫。张乐行是亳州涡河人,1821年至1863年,饥荒盛行,民不聊生,张乐行率军起义,并且协同太平天国、北部各部起义军发动起义,延续18年,给清朝以沉重打击。亳州是彭雪枫将军建立新四军第四师的英雄土地,率部骁勇杀敌的恢宏战场,在亳州这块红色的沃土开创了平原抗战胜利的成功范例,取得了卢家庙战斗、
24、六一战斗、板桥战斗等一些战斗的胜利。我们看到的这是彭雪枫率部英勇杀敌的表现留下的珍贵的图片。展柜里展示的是一组大恶霸地主刘文彩收租院泥塑。泥塑是亳州的民间艺术,是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型。亳州自2000年5月组建地级市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亳州市委、市政府将轻工食品、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现代中药、汽车制造确定为亳州市五大主导产业,全面快速推进。亳州自古就是白酒之乡,中国八大名酒-古井酒、 高炉家酒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遍布着珍贵文化遗迹,有文物古迹950处,公布为150多
25、处,我们现在来到沙盘投影互动区域来欣赏亳州19处旅游景点。接下来我我来为您演示的景点有尉迟寺遗址、天静宫、花戏楼(并指出光标位置)。亳州地区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药典上冠以 “亳”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种;亳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药业经济已成为当地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我市还拥有全国最大的县级汽车贸易市场,“南有奇瑞、中有江淮、北有安驰”的安徽汽车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接下来看到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二夹弦、老子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余均为省级。另外,亳州传承下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有庙会、高跷、斗鸡、肘搁等。最后看到的亳州历代名人录。自神农氏到上个世纪50年代的安徽省省长、安徽大学创始人之一高世读,彪炳史册的亳州先代圣贤就有近百位。由此可见亳州果然是个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亳州博物馆是亳州城市的名片、亳州历史的底片、亳州文化的芯片。相信亳州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定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您再次来亳州,再来亳州博物馆。祝您身体健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