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2893-2001 安全色 GB5044-19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50160(1999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名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373号令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4年4月16日通过)特种设备
2、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70号令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验总局第92号令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Z6001-2005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TSG R3001-2006关于更换特种设备标志的通知质检锅函200362号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31号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 2003207号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国家电力公司(199
3、8)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001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2号)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7年2月14日劳动部劳锅字199774号)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3年11月28日劳动部发1993356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6140号)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2002年7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2号令)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03年4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46号令)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1-2006)13术
4、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3.2使用单位是指具有在用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其既可以是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受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委托,具有在用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者。3.3安全监察指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政府机关为了实现安全的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3.4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
5、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3.5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液体的气瓶;氧舱等。3.6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
6、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的管道。3.7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3.8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3.9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
7、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3.10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3.11厂(场)内机动车辆指在场(厂)内区域行驶及从事生产作业的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最大行驶速度(设计值)大于5Km/h或具有起升、回转、翻转、碾压等工作装置的机动车辆(公安、农业部门管理的机动车辆除外)。3.12安全附件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类特种设备上用于控制温度、压力、容量、液位等技术参数的测量、控制仪表或装置,通常指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及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3.13
8、安全保护装置是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游乐设施等机电类特种设备上,用于控制位置、速度、防止坠落的装置、通常是指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限位装置、安全带(压杠)、门锁及其连锁装置等。3.14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是指含有材料、部件质量和产品重要性能指标、检验数据以及产品竣工图纸的证明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应由制造企业的质量负责人签署。3.15监督检验 是指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中,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的验证性检验,属于强制性的法定检验。3.16监督检验合格证书是指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
9、程中,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产品出具的监督检验合格证书。3.17定期检验是指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实施的特种设备定周期检验,以及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的定周期校验或检定。属于法定检验性质。3.1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附件)。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考核工作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考试机构进行。3.19改造是
10、指通过拆卸或者更换特种设备本体、主要受压元件、主要受力部件、结构或者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活动。3.20重大维修是指更换或修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受压元件;更换或修理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备影响强度的部件、安全保护装置,不改变特种设备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活动。3.21重点监控设备是指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特种设备:a)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10人以上死亡后果的特种设备;b)重要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c)经检验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特种设备;d)关系国家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e)市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确定为重
11、点监控的特种设备。3.22 严重事故隐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严重事故隐患:1.使用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2.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3.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4.使用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5.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的;6.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3.23注销是指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以及改变工艺参数和用途已不作为特种设备使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的登记变更手
12、续。4 使用条件4.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4.1.1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4.1.2具备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合格证书。4.1.3进口锅炉压力容器以及列入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定的法定检验目录内的其他特种设备,依据现行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监督检验。4.2开工告知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经委托的区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未履行告知手续不得开工。43 监督检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
13、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4.4注册登记4.4.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其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的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经委托的区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领取使用证。4.4.2特种设备登记,应填写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并携带:产品质量证明合格证明书、监督检验合格证书、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梯维修保养合同等有关资料。4.4.3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4.4.4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
14、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4.5改造和重大维修特种设备需进行改造或重大维修时,使用单位应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改造或维修。使用单位应建立维修档案。4.6登记变更4.6.1移装特种设备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使用单位应当在移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特种设备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使用单位应当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手续。移装完成后,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注册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4.6.2过户特种设备产权发生变更时,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办理注销手续,并将设备全部文件资料移交新使用单位。4.6.3停用设备拟停用1年以上的,应当封存设备,
15、在封存后30日内向并向登记机关申请报停,并张贴停用标志,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保存;重新启用,须到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办理有关手续。使用单位在设备停用期间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4.6.4报废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到原注册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特种设备报废后须做破坏性处理,不得再作特种设备转让和使用。4.7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4.8 定期检验4.8.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4.8.2未经定期
16、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4.8.3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序号设备种类检验周期1锅炉外部检验:一般每年一次。内部检验:一般每2年一次水压试验:一般每6年一次2压力容器固定式年度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首检周期不超过三年;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6年至少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每3年至少一次。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移动式全面检验 :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规定3压力管道工业管道在线检验:每年至少检验一次。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和2级的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6年;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应判废。4电梯定期检验周期为
17、1年5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为2年6客运索道年度检验每年一次,全面检验三年一次7大型游乐设施8厂内机动车辆5 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5.1 组织机构5.1.1责任主体与第一责任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为安全承诺提供必需的资源保障。5.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并根据情况设置或者指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5.1.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有关特种设备的法
18、规和标准,持证上岗,并覆行以下职责:一、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二、收集、管理特种设备技术档案;三、编制日常安全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四、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五、提出紧急救援演习计划,负责组织紧急救援演习具体工作;六、组织实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5.2人员配备5.2.1 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5.2.1.1 锅炉操作人员 5.2.1.1.1 每台在用锅炉当班持证的司炉工、水处理操作人员应按下列数量配备:a)蒸发量小于4t/h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2.8MW),司炉工、水
19、处理操作人员不少于1名;b )蒸发量小于10t/h(热水锅炉供热量7MW),大于或等于4t/h的(热水锅炉供热量2.8MW),燃煤锅炉司炉工不少于2 名,燃油(气)锅炉或电锅炉司炉工不少于1名;水处理操作人员不少于1名;c ) 蒸发量小于或等于35t/h(热水锅炉供热量24.5MW),大于或等于10t/h(热水锅炉供热量7MW),的,燃煤锅炉司炉不少于4名,燃油(气)锅炉或电锅炉司炉不少于3名,水处理不少于2名。 d)电站锅炉操作人员配备按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试行)执行。5.2.1.1.2 锅炉房内有多台同时运行的锅炉,其持证司炉工应为每台锅炉人数总和的70%以上。有机载热体锅炉每班持证司
20、炉工数量,参照热水锅炉配备。5.2.1.2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5.2.1.2.1 压力容器每班次持证操作人员应不少于1名;5.2.1.2.2 对于连续运行的生产企业应根据其装置来确定。因每个装置规模、复杂程度不同,每个车间(工段)、每班应配备持证压力容器操作人员不少于2名。5.2.1.2.3 气瓶充装每套装置每班应配备持证充装人员不少于2名。5.2.1.3 压力管道操作人员根据压力管道的分类,每个车间(工段)、每班每个种类的压力管道应配备持证压力管道操作人员不少于1名。5.2.1.4 货梯、医用电梯操作人员每台每班持证操作人员应不少于1名。5.2.1.5 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操作人员起重机械每台
21、每班按作业项目确定持证操作人员应不少于1名;厂内机动车辆每台持证操作人员应不少于1名。5.2.2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备持有相应证件的专职或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且持证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特种设备种类。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注:公众服务单位是指商场、宾馆、车站、机场、医院、城市公用设施、学校、旅游景区、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等。6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6.1 法律法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
22、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定期进行更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管理和作业行为。6.2 管理制度必须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特种设备使用和营运安全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6.2.1 各种相关人员的职责使用单位明确以下人员的安全职责:6.2.1.1 主要负责人;6.2.1.2分管特种设备安全的负责人;6.2.1.3单位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6.2.1.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6.2.1.5操作人员。6.2.2 安全例会 是落实安全工作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建立
23、责任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定期召开,主要研究、检查安全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督促进一步改进薄弱环节的工作,每次会议所决定的措施,都要落实到具体人,做好会议记录。6.2.3 安全操作规程根据生产工艺、技术、特种设备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以及非正常状态下的处理措施和步骤,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并悬挂于操作场所。6.2.4 日常检查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至少每月组织一次自行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至少每周应进行一次例行安全检查;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在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
24、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操作人员应做好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日常检查应做好检查记录,在检查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和报告。6.2.5 隐患整改制度使用单位应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1)对事故隐患应分析原因,制定隐患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整改资金来源、整改完成期限,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确认;(2)使用单位无力解决的严重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3)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严重事故隐患,必须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停用;(4)严重事故隐患及整改情况应由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汇总并存档。6.2.6 维护
25、保养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定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仪表及辅机的维护保养周期、内容和要求,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应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检、检修,并作出记录。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取得电梯维修许可资质的单位进行。电梯应当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6.2.7 定期报检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检验申报制度,制定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查、督促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6.2.8 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订年度培训、教育计划,并组织对特种设备作业人
26、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和教育,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能够具备特种设备安全作业和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按章操作。全年作业人员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安全基本知识、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新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章制度、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源、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和台帐。6.2.9 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6.2.9.1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监督检验合格证书;6.2.9
27、.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6.2.9.3 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记录;6.2.9.4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定、校验记录;6.2.9.5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6.2.10 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有重点监控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建立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监控设备应逐台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每2年至少进行一次预案演练,并对演练情况记录。重点监控设备使用单位将本单位重点监控设备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区、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6.2.11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6.2.11.1 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使用现场安全监督检查;6.2.11.2 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安全监察人员行使现场检查权、查阅复制权和调查询问权,并对提供内容的真实性负责;6.2.11.3 对安全监察人员下达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指出的事故隐患,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6.2.12 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制度。6.2.12.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