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0 ,大小:33.87KB ,
资源ID:220869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0869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冶金行业冶金熔体的相平衡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冶金行业冶金熔体的相平衡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组元C的含量 计算法:C% = 100 A% B% 图解法:过M点作斜边的平行线交AC、BC边 于m2、m1;线段Am2或Bm1的长度表示组元C的 含量。 优点:能够用普通直角坐标纸作图 缺点:坐标原点所表示组元的含量的读取欠方便2、等边三角形表示法性质: 吉布斯浓度三角形 罗策布浓度三角形能够直接从图上读出三个组元的百分含量必须用等边三角形坐标纸3、双线法确定体系的组成二、浓度三角形的性质1、等含量规则 在浓度三角形ABC中平行于三角形某一边的任一直线上,其所有体系点中对应顶点组元的浓度相等。如图: KK线上诸物系点中组元C的含量均为c%2、等比例规则 由浓度三角形中任一顶点向对边引一射线,

2、则射线上所有各点含三角形其余二顶点所表示的组元的数量比例均相等。 b1/c1 = b2/c2 = b3/c3 = = 常数3、背向规则 在浓度三角形ABC中,假定当物系点P冷却至初晶温度(即物系点到达液相面)时首先自液相中析出固相A,则当体系继续冷却时,剩余液相的组成将沿AP的延长线AL、朝着背向A的方向变化。4、直线规则 俩个原始体系M,N完全混合为一个新体系P时,P的组成点必定在MN连线上,且必介于M、N二点之间。 反之,当一个体系P分解成为俩个不同组成的体系M、N时,则M、N、P三点也必然处于一条直线上,且M、N俩体系的组成点分居于P组成点的俩侧。5、杠杆规则 当俩个体系M、N 混合成为

3、一个新体系P 时,组成点 P和组成点M、N 的距离和体系 M、N 的数量成反比。即: 杠杆规则同样适用于一个体系P分解为俩个新体系M、N的情形。6、重心原理 三个原始体系M、N、Q完全混合为一个新体系P时,P点必定在以M、N、Q为顶点的三角形之内,且处于M、N、Q 三重物组成的(物理)重心。 (通常不是几何重心!)重心位置的确定:质量守恒原理 作图法:俩次应用杠杆规 则。利用重心原理确定物系P的化学组成 假定M、N和Q的质量分别为2kg、3kg和5kg,则新物系P的质量WP为:WP = 2 + 3 + 5 = 10 kg P点在浓度三角形中的位置能够俩次运用杠杆规则来确定。假定先由M和N构成一

4、中间物系S,则S的重质量WS为:WS = 2 + 3 = 5 kg 根据直线规则及杠杆规则,S点必在MN线段上,其具体位置则由如下关系确定:NS/SM = WM / WN = 2/3 再由S和Q构成物系P,其质量WP为:WP = WS + WQ = 5 + 5 = 10 kg 而且P点必在SQ连线上,且满足以下数量关系:SP/PQ = WQ / WS = 5/5 当总体系(重心)P的重量和组成已知,由体系P分解出的三个体系M1、 M2、M3的组成也已知时,则能够应用杠杆规则求出M1、 M2、M3三个体系的重量:7、交叉位规则 新体系点P在起始混合物MNQ三角形之外,在一条边的外侧。WP + W

5、Q = WSWM + WN = WSWP + WQ = WM + WNWP = (WM + WN) WQ 为了获得P组成的混合物,需从 M和N的混合物中取出Q组成; 反之,P组成必须加入Q组成,才能分解为M和N组成。8、共轭位规则 P点在三角形MNQ之外,且位于三角形顶点的外侧,即Q点位于三角形MNP之内。WQ = WM + WN + WPWP = WQ (WM + WN) 为了获得 P组成的混合物,需从 Q组成取出 M和 N组成; 当P分解时,需要加入M和N,才能得到Q组成。2.1.3 三元系相图的表示法立体相图平面投影图等温截面图一、立体相图简单三元低共熔体系 用三方棱柱体表示 以浓度三角

6、形为底面,以垂直于浓度三角形平面的纵坐标表示温度。 体系的特点 A、B、C在液态时完全互溶,而在固态时完全不互溶、形成机械混合物,三个组元只形成一个低共熔体。1、液相面 三个液相面或初晶面 ae1ee3a、be1ee2b 和ce2ee3c 三元立体状态图中的液相面是由二元系中的液相线发展而来的如:ae1ee3a液相面源于A组分在A?B二元中的液相线ae1和在A-C二元中的液相线ae3。 液相面本质上是一个饱和曲面任何富A的三元熔体冷却到ae1ee3a液相面上的温度时,即开始对A饱和,析出A的晶体,LA。 液相面代表了一种俩相平衡状态液相面上体系的自由度为 f = 3 - 2 + 1 = 2。

7、在三个液相面上部的空间是熔体的单相区,在此空间区域内体系的自由度为 f = 3 - 1 + 1 = 3。2、界线 界线三个液相面彼此相交得到的三条空间曲线e1e、e2e及e3e 界线上的液相同时被俩种晶相所饱和,本质上是一条饱和曲线界线e1e上任一点的液相对组分A和B同时饱和,冷却时同时析出晶体A和B:LA + B界线e1e又被称作组分A和B的低共熔线。 界线代表了体系的三相平衡状态在界线上体系的自由度为 f = 3 - 3 + 1 = 1 界线e2e是组分B和C的低共熔线:LB + C界线e3e为组分C和A的低共熔线:LC + A 3、无变点 e点是三条界线(或三个液相面)的交点,称为三元无

8、变点或三元零变点。 在e点,体系处于四相平衡状态,即一个液相和三个固相平衡共存,体系的自由度为 f = 3 - 4 + 1 = 0 e点的液相同时对A、B、C三个组分饱和冷却时将同时析出A、B、C三种晶体,LA + B + Ce点亦被称作该体系的三元低共熔点。三元系相图中自由度数和相数f = c + 1 = 4 单液相区液相面界线无变点平衡相数自由度数13244、空间区域 单相区:在三个液相面上部的空间;f = 3 - 1 + 1 = 3。 固相区:在固相面(通过三元低共熔点e、平行于浓度三角形底面的平面)以下的空间区域; f = 3。 结晶空间(或结晶区):在液相面和固相面之间的区域,为液相

9、和固相平衡共存的空间。结晶空间 在简单三元低共熔体系内,液相面和固相面之间所围的空间是由六个不同的结晶空间所构成,而不是一个整体。(1)一次结晶空间 三个一次结晶空间是液相和一个晶相俩相共存的空间区域,分别是:L+A,L+B、L+C。 每个一次结晶空间由五块曲面围成。(2)二次结晶空间 三个二次结晶空间是液相和俩个晶相三相平衡共存的空间区域,分别是:L+A+B,L+B+C、L+C+A。 每个二次结晶空间由四个面围成。 二次结晶空间实质上是一系列不同等温面上的结线三角形由上而下叠合而成;温度愈低,三角形愈大。二、平面投影图(三元相图,三元熔度图) 等温截面 立体相图中平行于浓度三角形底 边、和立

10、体相图的液相面相截的 平面。 空间等温线 等温截面和立体相图的液相面相 截所得的截线; 等温线 空间等温线在浓度三角形中的 投影;或: 熔化温度相等的组成点的联线。 体系中所有组元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的初晶面;组元及其化合物数目之和等于初晶面的数目(固相已分解,或仅在熔体中才存在的物质除外 )。 在浓度三角形中一致熔融化合物的组成点都落在自己为初晶面之内 ;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组成点都落在自己的初晶面之外。 在浓度三角形中,等温线密集部分表示立体相图中液相面陡度较大,即温度变化较大;等温线稀疏部分表示液相面较平坦,即温度随组成的变化较和缓。三、等温截面图 等温截面图 在某一定温度下的等温平面和立

11、体相图相截,所得截面在浓度三 角形上的投影。 用途 反映了体系在指定温度下所处的 相态以及组成改变时体系相态的 变化。 液相区 由等温线及浓度三角形的边围成 的区域 二相区 扇形区域 三相区 三角形区域等温截面图 (1/4)等温截面图 (2/4)等温截面图 (3/4)等温截面图 (4/4)从平面投影图绘制等温截面图 步骤: 将平面投影图中给定温度以外的等温线、温度高于给定温度的部分界线(fe1)去掉 将界线和给定温度下的等温线的交点(f)和该界线对应二组元的组成点相连接,形成结线三角形(BfC) 去掉余下的界线(Ef,Ee2,Ee3) 在液固俩相区画出一系列结线 标出各相区的平衡物相 用 “边

12、界规则”检查所绘制的等温截面图 2.1.4 三元系相图的基本类型2.1.4.1 简单低共熔型三元系相图1、简单低共熔型三元系的特点 三个组分各自从液相分别析晶不形成固溶体不生成化合物无液相无分层现象2、熔体M的冷却过程 (1)用文字描述 在t2温度之上,体系中只有一个液相,液相组成点和原始体系组成点重合。当温度降至t2时,体系点到达组分B的液相面,进一步冷却则会析出B晶体,LE B。据等比例规则(或背向规则),液相组成必定沿着BM连线延长线、向着离开B点的方向变化。当体系的温度继续降低时,液相中继续析出B晶体,运用杠杆规则能够确定液相点的位置以及析出的B晶体的相对量。例如,当体系温度降低至t3

13、时,液相组成到达a点;根据杠杆规则,析出的B晶体的量和原始熔体的质量存在如下关系。当液相点到达E2E界线上的g点时,体系中将发生二元低共熔反应,L B + C。体系进一步冷却时,液相组成必沿着二元低共熔线E2E向三元低共熔点E的方向变化;固相点将离开B点沿着BC连线移动。能够利用杠杆规则确定液相点和固相点的位置以及析出的B、C混合晶体的相对量。例如,液相组成到达b点时,根据直线规则,固相组成位于k点;而析出的B、C混合晶体的量可由杠杆规则确定:当体系冷却到低共熔温度TE时,液相点到达低共熔点(E点)。体系中将发生三元低共熔反应:LE B + C + A,体系进入四相平衡状态,f = 0 体系温

14、度保持不变 液相点则保持在E点不变。固相点则到达q点。根据直线规则,E、M、q三点必在同一条等温的直线上。在此等温析晶过程中,固相点离开q点向浓度三角形内部移动。按照直线规则,固相点必定沿着直线qME向M点推进。能够根据杠杆规则确定此等温析晶过程中固相点的位置以及析出的B、C、A混合晶体的质量。例如,当固相组成到达n点时,根据杠杆规则,析出的B、C、A混合晶体的质量为:随着E点的等温析晶过程的进行,体系中液相的数量不断减少,直至液相完全消失 此时固相点和原始熔体组成点M重合,结晶过程结束,体系重新获得一个自由度,系统温度又可继续下降。最后得到的结晶产物为晶相A、B和C。(2)用冷却曲线表示见图

15、215(3)列表表示见相关参考书(4)用析晶过程中液相点和液相点位置的变化表示 小 结 在冷却析晶过程中,不断发生液、固相之间的相变化,液相组成和固相组成也不断改变,但体系的总组成(即原始熔体的组成)是不变的。按照直线规则和杠杆规则,液相点、固相点和体系点在任何时刻都必须处于一条直线上。在析晶的不同阶段,根据液相点或固相点的位置能够确定另一相组成点的位置。利用杠杆规则,能够计算出某一温度下体系中的液相量和固相量。2.1.4.2 生成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三元系相图1、生成一个二元一致熔融化合物2、生成俩个二元一致熔融化合物俩种可能的连线方案: 连接DF和AF,将原三元系划分成A?B?F、A-F-D和

16、C-D-F三个子三元系; 作DF和DB俩条连线,将原三元系划分为A-B-D、B-F-D和C-D-F三个子三元系。连线(Alkemade线)的定义 在三元相图中,连线指的是连接和界线上的液相平衡的俩个固相组成点的直线。 例如CD、AD、BD均为连线在三元相图中,每一条界线都有和之相应的连线。 不相邻初晶区的组成点不应连成直线。 连线不能互相相交。连线方案(1)是正确的,连线方案(2)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和连线DB相应的界线。DF和AF俩条连线将原始三角形ABC划分成ABF、AFD和CDF三个子三角形。三个子三元系都属于简单低共熔型三元系E1、E2、E3分别是子三角形ABF、AFD、CDF的无变点。

17、一般来说,在三元相图中,对应于每一个无变点都有一个子三角形。如果原始熔体的组成落在某个子三角形内,则液相必定在其相应的无变点(低共熔点)结束析晶。判断界线上的温度走向连线规则 连线规则(Alkemade规则,温度最高点规则)让一界线(或其延长线)和其相应的连线(或其延长线)相交,所得交点即是该界线上的温度最高点,同时也是该连线上的温度最低点。界线上温度降低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在浓度三角形的边线上,箭头由三角形顶点(化合物组成点)指向转熔点(如果存在转熔点的话),再由转熔点指向低共熔点。在浓度三角形内部,界线上的箭头由二元低共熔点指向三元低共熔点;由二元转熔点指向三元转熔点,再由三元转熔点指向三元

18、低共熔点。三元低共熔点是所划分的独立三角形中温度的最低点。3、生成一个三元一致熔融化合物 生成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三元系中熔体的冷却过程分析 如果三元系中只生成一致熔融化合物(二元或三元),那么就能够将该三元系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简单子三元系。该三元系中任一熔体m的冷却过程分析 确定m位于哪个简单三元系内, 按照简单三元系中熔体冷却过程的分析方法确定其析晶路程。2.1.4.3 生成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三元系相图1、生成一个二元不一致熔融化合物 体系特点 A、B俩组分间生成一个不一致熔融化合物D。D的组成点不在其初晶区范围内。原因:在 AB 二元相图中,D 的组成点不在和 D 平衡的液相线组成范围内。判

19、断化合物性质的规则 化合物的组成点在其初晶区之内 一致熔融化合物 化合物的组成点在其初晶区之外 不一致熔融化合物连线CD不代表一个真正的二元系,不能将A-B-C三元系划分成俩个子三元系。界线 elE 由二元低共熔点 e1 发展而来 低共熔线。L = A + D 界线 pP 由二元转熔点 p 发展而来 转熔线。体系冷却时此界线上的液相将回吸晶体B而析出晶体D:L + B = D三元系中有低共熔和转熔俩种不同性质的界线。判定界线性质的一般方法切线规则切线规则过界线上任一点作切线,和其相应的连线(或其延长线)相交:如果交点在连线上,则此界线在该处具有低共熔性质。如果交点在连线的延长线上,则界线在该处

20、具有转熔性质。在转熔反应中,被回吸(转熔)的是远离交点的晶相。如果某一条切线和连线的交点恰好和一晶相组成点重合,则界线的性质在交点处发生转变。用单箭头表示低共熔线上温度降低的方向,用双箭头表示转熔线上温度降低的方向。液相在结晶瞬间所析出的固相成分分界线上任意一点所代表的熔体,在结晶瞬间析出的固相成分,由该点的切线和俩固相成分点的连线的交点来表示。无变点 E 位于由A、B、C三个晶相组成点所连成的子三角形ACD 之内 E 点为三元低共熔点,即:LE = A + C + DP 点位于相应的子三角形BCD 的交叉位上 P 点是三元转熔点:LP + B = C + D三元系中的无变点有低共熔和转熔不同

21、的俩种性质。判定无变点性质的一般方法重心规则重心规则三元相图中的每一个无变点都对应于一个子三角形,它是由和该无变点液相平衡的三个晶相组成点连成的。无变点位于其所对应的子三角形之内三元低共熔点;低共熔点一定是析晶过程的终点。无变点位于其所对应的子三角形之外三元转熔点。转熔点不一定是析晶过程的终点,视物系点是否在对应的子三角形之内而定。小 结化合物的性质 取决于化合物组成点和其初晶区的相对位置。无变点的性质 取决于无变点和其相应的子三角形的相对位置。界线的性质 和各相成分点的相对位置和界线的形状有关,和化合物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生成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体系,不一定出现转熔线和三元转熔点;生成一致熔

22、融化合物的体系,也不一定出现低共熔线和三元低共熔点。2、生成一个三元不一致熔融化合物 2.1.4.4 熔体冷却过程分析实例1、熔体1的析晶过程分析 熔体1的组成点处于B的初晶区内当熔体1冷却到其初晶温度时,开始析出晶体B。熔体1的组成点位于子三角形BCD之内熔体1的析晶过程在和子三角形BCD对应的无变点 P 结束,析晶产物为晶体B、C和D。熔体1的冷却结晶过程可用液相点和固相点的变化表示为:2、熔体2的析晶过程分析 熔体2的组成点亦处于B的初晶区内当熔体2冷却到其初晶温度时,开始析出晶体B。熔体2的组成点位于子三角形ACD之内熔体2的析晶过程在和子三角形ACD对应的无变点 E 束,析晶产物为晶

23、体A、C和D。熔体2的冷却结晶过程用液相点和固相点的变化表示为:三角形规则 原始熔体组成点所在的子三角形之三个顶点所表示的物质为该熔体冷却结晶过程的最终产物;和此子三角形相对应的三元无变点是熔体冷却结晶过程的终点。可利用此规则验证冷却结晶过程分析的正确性。3、熔体5的析晶过程分析 熔体5的组成点亦处于B的初晶区内当熔体5冷却到其初晶温度时,开始析出晶体B。熔体5的组成点位于子三角形ACD之内熔体5的析晶过程在和子三角形ACD对应的无变点 E 束,析晶产物为晶体A、C和D。熔体5的冷却结晶过程用液相点和固相点的变化表示为:2.1.4.5 三元系相图分析方法小结判断化合物的性质 根据化合物的组成点

24、是否位于其初晶区内,确定该化合物是一致熔融化合物仍是不一致熔融化合物。划分三角形 将体系中和每个无变点相对应的三个组分的组成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子三角形,将原始三元系分解成多个基本类型的三元系。 体系中子三角形的数目一定和三元无变点的个数相等。 只有初晶区相邻的组分的组成点才能相连,而且连线不能互相相交。确定界线的性质 根据切线规则能够判断某一界线是低共熔线仍是转熔线。 结合连线规则找出该界线上的温度最高点; 在该界线上按照温度下降的方向标上单箭头或双箭头。判断无变点的性质 根据无变点和其相对应的子三角形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该无变点的性质。 低共熔点 E 转 熔 点 P熔体冷却过程分析小结 根据

25、给定熔体M的百分组成,在浓度三角形中找到M点的位置;由M点所在的等温线,确定熔体开始结晶的温度;由M点所在的初晶面,确定初晶组成;按M点所在的子三角形确定熔体结晶终了的固相组成及冷却过程的终点。原始体系组成点、液相组成点和固相组成点三者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体系组成点必在固、液二组成点之间,它们的质量关系遵守杠杆规则。液相组成和固相组成的变化是沿俩条不同的路径进行的。结晶终了时,这俩条路径首尾相连,合为一条折线。2.2 熔渣的相平衡图2.2.1 重要的二元熔渣系相平衡图一、CaO-SiO2 二元系体系特点体系中有四个化合物 硅酸三钙:3CaOSiO2(C3S) 一致熔融 正硅酸钙:2CaOSiO2(C2S) 不一致熔融 二硅酸三钙:2SiO2(C3S2)不一致熔融 偏硅酸钙:CaOSiO2(CS) 一致熔融 一致熔融化合物C2S及CS将整个相图分为三个独立部分 CaOC2S系低共熔型含有一个在低温及高温下均会分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