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据住建部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2013年9月上旬,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范项目。到2015年,3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左右。 在北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这些措施最先施行的地方,可是他的垃圾分类却远远不如其他那些国际大都市,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北京是2000年第一批全国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从2010年到2012年,北京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从600个增加到了2400个,今年还将
2、增加500个,占到北京4000个小区的近3/4。2011年北京市还在1200个小区、1200个村庄开展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市财政投入4亿元。 这几年,北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投入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从处理的成果来看,并不理想,2010年起,北京开始在全市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数据显示,2010年6月,纳入统计的2927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共产生生活垃圾20万吨,但厨余垃圾分出量不到实际产生量的10%。为了促进市民把垃圾分类,2010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曾公开征求民意,其中规定,“不遵守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要求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20元以
3、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2011年11月18日,正式条例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其中针对“垃圾不分类将罚款”的条款已删除。对此,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删除该条款是充分采纳了市民的意见。正式条例同时提出:本市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可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很不明显,北京目前垃圾填埋仍占到80%。那么,垃圾分类到底难在哪儿?建立长效机制的障碍到底是什么?北京垃圾分类难的原因 记者给出的的答案是“居民:垃圾分类太麻烦” 2013年9月19日下午5点
4、,中秋节假期的第一天,北京市海淀区光大西园的宋师傅开始回收小区5号楼前的垃圾,摆放整齐的绿、黑、蓝三色垃圾桶分别标注着生活垃圾、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但宋师傅并没有将垃圾桶里的垃圾分门别类直接倒入垃圾车,而是手拿专用的大夹子,重新分类。 “我们每天都要把居民倒的垃圾打开再分一次,现在天凉了,好多了,夏天那味道就能熏死人。有的人家分得很好,大部分人家什么都放在一个垃圾袋里,我们得一点一点拣,这也保证不了能把厨房垃圾分得很干净。”宋师傅说。 住在小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光大西园是北京市2010年命名的垃圾分类小区,当时每家居民都领到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册、两个家用垃圾桶和两卷垃圾袋,她还特别认真地看了看。
5、为了做到垃圾分类,她在厨房放了两个垃圾桶,特别占地方。而且全家只有她分类,每次去倒垃圾她都要再分拣一次,感觉很麻烦。 记者在小区随机走访发现,虽然不少居民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在投放时,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并没有完全分开,多数桶里扔的都是混合垃圾。大家扔垃圾根本不看分类桶,离单元门最近的桶,垃圾也最多。“没养成习惯”“麻烦”是回答最多的理由。 据悉,城市 80% 以上生活垃圾从家庭中产生,社区是生活垃圾排放的主要源头场所。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2010年,北京市聘请了5000 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目标是:年底前,要让试点社区居民100%知晓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垃圾正确投放率
6、达到90%以上。 然而,现实让这些数字都成了政府的美好期待。2010年,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在 600个试点社区1.3万多户居民中进行的垃圾分类调查显示,试点社区当年的生活垃圾虽然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但居民投放后由保洁员和分类指导员二次分拣的约占75.6%,而居民对分类知晓率(非常了解分类)只有15.5%,约60.1%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知晓程度只停留在初步知晓阶段,2012年进行的回访显示,情况依然没有多大改变。垃圾分类难的解决办法 由上的数据可看出,目前北京市政府宣传的效果并不强,多数居民并不愿意把垃圾分类,我觉得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他们没有从小养成把垃圾分类的习惯,这种习惯显然应该从小做起
7、,所以政府宣传的重点应该向学校转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其二,他们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知道他们简简单单的一个垃圾分类到底有什么作用。1.从环境经济学来看垃圾分类的好处 那么我们来算一笔账。首先,生态环境无价,是传统经济学和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这绝对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在当今社会,无论什么地方经济发展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垃圾分类,我们要垃圾回收,可是我们决不能把所有的垃圾都回收,这样绝不会有任何经济价值,相反这会是政府很大的负担。我们上课学过生态环境的总价值是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总和。 那么,很明显,这些垃圾里最有价值的就是那些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
8、圾分为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而不可回收垃圾中厨余垃圾比较有价值,他们多数是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而其他垃圾如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等。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
9、壤及空气的污染。最可怕的是有毒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从上面这些不难看出,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
10、,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
11、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2.“单价桶”的故事 有人说,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从上面的数
12、据来看,这真的不是一句空话,而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件事变成现实。不再是一句遥不可及的空话。 北京市市政府确实在垃圾分类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北京作为垃圾分类试点14年,还有7成以上的垃圾需要二次分拣,这无疑给政府增添了很多支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上课说过的那个问题“平价单通重出江湖”,没有实际作用的分类桶到底能起到多少作用。 我对这些问题有点自己的看法,虽然说不一定正确。我觉得分类的垃圾桶是一定要存在的,就算现在很多人没有分类的意识,他们乱扔垃圾,可是若是有一天他们懂得了垃圾改如何分类,并且也愿意去分类。可是却没有了可以分类的垃圾桶,把他们的积极性又打消了,这是多么可
13、悲的事。所以,我觉得分类桶还是有必要的。然后就是另外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对市民的宣传。我觉得宣传的侧重点可以尽量偏向孩子,虽然他们不是一个家庭中主要的垃圾处理者,但是一旦把垃圾分类这种思想种在他们心中,他们以后也会愿意去吧垃圾分类的。还有,对孩子宣传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他们在家里可以监督他们的家长,让大人们做的更好。垃圾处理的一点意见 对于垃圾处理的方法,从2013中华环保基金会在开始北京市18个区县,在社区内培训垃圾分类“绿袖标”指导员和再生资源指导员。这种方法细化到社区,让市民方便很多,也避免了因运输垃圾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以这种模式发展比较好的民安社区为例, 民安社区是位于东城区北
14、新桥街道内的一所老旧社区,由于垃圾分类指导工作在社区内进行较早,居民的垃圾分类减排意识也较为突出。在政府和中华环保基金会等联合帮助下,除了进行日常的垃圾分类,社区居民还就厨余垃圾的就地资源化处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自创了一套特别的处理方法。这是一座叫做“绿厨小屋”的垃圾处理间,也是东城区首座厨余垃圾的就地资源化处理社区工作站。在“绿厨小屋”内,居民可将自家专门分拣出来的厨余垃圾带到其中,利用屋间设备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经过8至24小时的高速发酵,转化成有机肥。而居民可以将自家带来的厨余垃圾转化出来的有机肥带走,供自家养殖植物蔬菜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设备的电子显示屏上,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垃圾处
15、理的全过程,实现了实时监控,实现了厨余垃圾处理的量化管理,也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垃圾处理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准确的减排数据。毫无疑问,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我们现在的垃圾分类的问题,另外我曾经有幸参观到了希腊的一个垃圾处理厂,我觉得他们的模式在中国可以借鉴。他们是民营的企业,只有少量的政府补助,但是他们的受益却一点不少。他们可以去居民区收垃圾,然后经过自己的分类处理,变废为宝将垃圾变为原材料或者能源再出售来获取利益。最令我惊奇的是,他们垃圾场的位置并不像我们一样在城市边缘而是健在了城市中央,一个城市,城中心的商业区及其周围的居民区绝对是这座城市产生垃圾最多的地方,把垃圾场建在这里的好处也不言而喻可以节省一大笔运输的费用,但是难处就是技术。因为在市中心,所以污染一定要少,最好做到无污染。其次是装饰,希腊的那个垃圾场如果你不进去,没人会想到那是一个垃圾处理厂,从外观上和一个游乐场差不多(原谅我因为时间过于长久,找不到那里的图片)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中国现在处理垃圾的模式多数都是由政府投资,可是我觉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市场化,是解决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样更符合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准则,不论是对政府,还是对企业或是市民,都有益处。 这篇文章只是自己的个人见解,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多多包涵。感谢您的阅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