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概述借贷复式记账法。3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日本新闻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问题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大的课题。请问,是不是有可能拨入财政资金?怎样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温总理回答:“为了降低金融不良资产,这些年我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包括剥离14000亿元不良资产,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以处置。但是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如果按照四级分类口径,还高达21.4%过去5年,我们曾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同时,剥离了14000亿元的不良资产。”请根据以上温总理说明的问题做出如下解释:(1)用经济学的
2、原理说明银行可能遇到的风险是什么?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用经济学的原理说明要解决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问题,应该做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参考答案答:微观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价格理论具有如下的原因:(1)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微观经济学对单个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而这三个层次都与价格因素有关: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有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里面都设计到了价格问题,对
3、消费者来说,其消费必须考虑到自己的预算约束问题,预算约束问题使消费者不得不考虑自己所要消费的产品的价格水平是否自己可以接受。对生产者来说,他的生产决策也必须考虑到产品当前的价格问题,高价格使得其会增加投资,增大产量,低价格使得其会减少投资,减少产量。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这个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和所有的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应该说第二个层次中,价格是核心。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单个市场的核心是价格,那么多个市场的核心将仍然为价格。因此综上所述,价格分析
4、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所以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2)从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来看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可以通过下图来看:产品市场企业的供给消费者的需求公众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无差异曲线企业生产企业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上图实际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鸟瞰图,从上图可以看出产品市场均衡与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市场均衡的核心。而这个市场均衡与否的杠杆就是价格,通过价格可以使一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而一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是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决定的,这就必然涉及到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问题。需求曲线就是消费者行为的
5、一种体现,在这条曲线上表示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所愿意消费的产品数量,这个产品的数量就是保证其效用最大的点。对于供给曲线而言,在这条曲线表示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数量,这个产量就是保证其利润达到最大的点。因此,价格在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决策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上图还可以看出,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和生产者的要素需求,而产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决定了生产者的产品的供给和消费者的产品需求。正是价格最终使整个微观经济学得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微观体系得以顺利流转。(1)逆向选择的定义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
6、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这样的选择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一种选择。(2)解决逆向选择的基本方法解决逆向选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配给制这种方法在金融市场上最为明显。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利率有逆向选择效应,逆向选择效应导致银行实行信贷配给。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是,随着利率的升高,信誉好、还贷概率高的厂商停止申请贷款,而信誉不高,喜爱高风险投机的投资者继续申请贷款,其结果是银行贷款风险加大,银行收益下降。银行可以利用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辨别低风险厂商和高风险厂商以及衡量将贷款贷给他们的风险程度。假定所有申请贷款的厂商被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
7、组,存在着一个临界利率。当实际利率低于临界利率时,高风险厂商和低风险厂商都会申请贷款;当实际利率达到或超过临界利率时,低风险厂商停止申请贷款,高风险厂商仍然申请贷款。因此,银行通过改变临界利率的值就可以推测出厂商投资的风险性,而根据厂商投资的风险性就能获悉还款概率。厂商越偏好风险投资,投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厂商还款概率就越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就越大;反之,厂商越偏向安全投资,投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厂商还款概率就越高,银行贷款的风险就越小。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上,当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利率上升引起银行收益随之增加)超过逆向选择效应时,银行的收益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当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超过
8、正向选择效应时,银行收益就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为了避免出现后一种情况,银行即使在面临较高的市场利率时,也会理性地以低于市场利率的最优利率贷款给低风险厂商,而不是按照较高的市场利率贷款给高风险厂商。这就具有了配给的性质。信贷市场通常是在利率和配给的双重作用下达到均衡的。分离均衡法众所周知,在保险市场上,想为某一特定损失投保的人,是那些损失发生概率最大的人,因此,保险公司赔偿的概率将会超过总体损失发生的概率,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例如保险公司经过调查了解到,某城市家庭财产损失失窃率为1,公司收取的公平保险费率为1。但是一个城市不同地段失窃率是不同的,越是繁华地段失窃率越低,越是边远地段失窃
9、率越高,处于繁华地段的人通常不去买保险,因为保险费率远远低于当地的失窃率,由于大部分客户来自不安全地带,保险费率比客户的平均失窃率低,保险公司必将破产,因此,采取统一费率使保险公司面临逆向选择。斯蒂格利茨认为不能用提高保费的方法去消除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为解决这一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合同,将不同风险投保人分开,让买保险者在高自赔率加低保费和低自赔率加高保费之间选择。即不是使保险处于混同均衡,而是出现分离的均衡。i(1)IS曲线的定义及图形的含义IS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联结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是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像。它表示的是任一
10、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所示。Ei0ISOYY0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需求,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2)实现机制这里的实现机制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曲线的左边,即投资大于储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
11、下,产品市场是需求是大于供给的,产品市场的价格上升,产品市场价格上升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后,投资会相应缩减,与此同时,利率上升会导致储蓄相应提高,最终会导致投资等于储蓄。另外一种是曲线的右边,即投资小于储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市场的供给是大于需求的,产品市场的价格下降,产品市场价格的上升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后,投资会相应上升,与此同时,利率下降会导致储蓄的相应下降,最终导致投资等于储蓄。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设置会计要素是为确认与计量提供依据,特别是为确认提供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基本的会计概念,要素的定义必须置身于整个财务会计系统之中,必须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12、,要受会计假设、会计对象等的制约。会计要素个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就容易与会计账户相混淆;少了,就难以覆盖现行会计报表内的所有内容,不具有完整性。我国目前的会计要素体系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个会计要素组成。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资产具有三大特征。第一,资产包含未来经济利益,其中,未来经济利益表现为给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能力;第二,企业能从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或控制别人得到这种利益;第三,引起企业获得这种利益、控制别人获得这种利益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已经发生。负债
13、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也具有三个特征:(1)它表明了某实体当前对其他实体的义务或责任,该责任将会在未来特定日期通过资产的转让或使用来清偿;(2)这种义务或责任使企业无法避免未来的利益牺牲,或选择的余地很小;(3)导致企业承担义务或责任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应当反映两个特征,一是所有者在企业中享有的权益;二是所有者权益是通过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计量的。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
14、入。收入的表现形式应当是经济资源的流入,具体地说,就是资产的增加或(和)负债的减少,即,最终表现为净资产的增加,它应当是日常活动过程中所“赚取”或“实现”的。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费用是经济利益的减少,表现为资产的流出或耗用,或者负债的发生,从而导致分给所有者以外的权益的减少。同时,费用是个时期概念,它总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并且同当期取得的收入相匹配。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明货币计价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前提之一,是指会计提供信息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为了实现会计目的,必须综合
15、反映会计主体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要求有一个统一计量尺度。可供选择的计量尺度有货币、实物和时间等,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最适合充当统一的计量尺度。会计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的同时,要以实物量度和时间量度等作为辅助的计量尺度。在实际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明确货币计价这一假设,需要具体确定记账本位币,即按保种统一的货币来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会计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但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往往涉及多种货币,这就要求会计核算选择某一种具体的货币来统一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综合披露企业的各项信息会计主体确定记账本位币后,其他的货币币种为非记账本位币,即会计概
16、念上的外币。凡以记账本位币计量的各项经济业务,均可在会计处理时账本位向计量的各项经济业务,均可在会计处理时根据其实际发生额直接记入账户,对于各项以非记账本位币计量的业务,在会计处理时则要通过货币换算,将非记账本位币换算成记账本位币金额后记入账户。货币计价隐含币值稳定假设。会计核算在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的前提或假设条件下,进一步作出记账本位币的币值稳定的假设。与其他计量尺度不同,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具体表现为货币的购买力是经常波动的,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上升。但在货币的购买力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假定所采用的记账本位币是
17、一种稳定的计量单位,而不致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造成大的影响。然而,当货币的购买力发生在幅度的变动时,例如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连续三年的通货膨胀率累计达到100%)时,币值稳定假设不再成立,因而需要采用特价变动会计的特殊方法。结算类科目是指用来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损益的科目。结算类科目在期末都进行结转,一般无余额。结算类科目一般分为三类,即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1)收入类会计科目是用来核算企业的在一定时期内取得各种收入的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务外收入”科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
18、生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投资收益”科目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其中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取得的收益。“补贴收入”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包括退还的增值税),或按销量或工作量等和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营业务外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2)费用类科目是用来核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项耗费和支出的科目。“主营业务
19、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等科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营业费用”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
20、,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也在本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
21、)、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按规定应予资本化的部分,不包括在本科目的核算范围内。“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22、、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3)利润类科目主要是用来结转当期收入类和费用类科目发生额,以计量出当期利润和进行利润分配而设置的科目。主要包括“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本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本年利润”科目的净额也就是本期的利润。“利润分配”是对本期利润进行分配的科目,利润在经过分配后,余额转让企业的留存收益。利润,又称收益,是某一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差额。对于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3、中的企业来说,这个差额为正数,它表示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了正成果,为企业实现的利润;如果这个差额为负数,它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了亏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负效益。企业的利润,就其构成来看,既有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也有通过投资活动而获得的,还包括那些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事项所引起的盈亏。根据我国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企业的利润由三部分构成,即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扣除为取得这些收入而发生的费用后的净收入。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主要是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具体来说,营业利润等于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再减
24、去有关的期间费用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即: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中: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它是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额。投资收益一般包括企业对外投资所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投资到期收回或中途转让取得的价款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资产中所拥有的数额等。投资损失包括投资作价损失、投资到期收回或中途转让取得的价款低于账面净值的差额,股权投资在被投资企业减少的净资产中所分担的数额等。用公式表示: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减去
25、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各项非经常性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没收入、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正常经营业务没有内在联系的非经常性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盈亏、报废毁损的损失,罚款、赔偿金等。用公式来表示: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会计报表是反映特定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正式书面文件。它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会计报表按照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1)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区别资产负债表是总体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
26、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情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资产负债表的整体结构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设计的,采用左右对称的结构,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反映全部资产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和构成情况。资产一方的项目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方的项目均按流动性由强到弱从上至下排列。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以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可以分析和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还可以把当期与前期资产负
27、债表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和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情况的会计报表。在损益表中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收入和所有费用,以及据此计算得到的报告期的利润或亏损。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一种动态会计报表,它还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水平,据此可分析企业利润或亏损的成因,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益。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基础编制,其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变动有自身的特点,即提供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通过报告企业现金的来源、运用、净额的增减信息,有助于信
28、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流动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在一定期间内企业的现金来源、用途及现金余额变动的原意等信息。(2)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的联系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会计报表,反映特定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损益表是动态报表,反映一定时期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经营成果最终形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损益表的影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就是所说的勾稽关系。用公式表达为: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损益=期末留存收益期初留存收益。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而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财务变动状况,这种变动状况集中体现在
29、主体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上。财务状况变动的结果必然反映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之中。因此,现金流量表的结果必然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用公式表示为:特定会计主体的现金流量变化净额=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额期初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额。(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是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即VMP=W。(2)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原则的推导假设代表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它是要素L的函数,则由利润的定义有: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即这就是VMP=W。(3)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原则的说明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原则,不妨先来考察VMPW时的情况。如果VMPW,则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就会大于所引起的成本,于是厂商将决定增加要素的使用以便提高利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要素的价格不变,而要素边际产品从而边际产品价值将下降,从而VMP=W。W,则减少使用一单位要素所损失的收益就会小于所节省的成本,因而厂商将决定减少要素的使用以便提高利润。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减少,要素的边际产品从而边际产品价值将上升,最终也将达到VMP=W。总起说来,不论VMP大还是W大,只要二者不相等,厂商都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先有要素使用量都不是最优数量,厂商都将改变(增加或减少)要素使用量,只有它们相等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