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一定阶段内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暴露可能会有所增大,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显紧迫。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贯彻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要求,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和优化政策组合,
2、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改善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同时,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多措并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2014年第三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平稳,贷款结构继续改善。一、货币总量增速趋稳2014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2
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6月末低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32.7万亿元,同比增长4.8%,比6月末低4.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5.9万亿元,同比增长4.2%,比6月末低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现金净投放274亿元,同比少投放1560亿元。近期货币增速有所放缓,总体看是经济结构调整、表外融资收缩、部分财务软约束部门扩张放缓以及对同业业务监管加强等在货币运行上的反映。9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28.5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年初增加1.4万亿元。货币乘数为4.21,比6月末低0.11。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3%。其中,农村信用社为
4、4.9%。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有所放缓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6月末低3.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9.2万亿元,同比少增2.3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12.7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6月末低3.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3万亿元,同比少增3.0万亿元。主要是三季度存款增长明显放缓,当季减少9504亿元,同比多减3.1万亿元,其中不规范的同业业务收缩、“冲存款”行为减少导致存款派生相应缩减是主要原因。外币存款余额为6053亿美元,同比增长34.9%,比年初增加1402亿美元,同比多增1017亿美元,与
5、2012年同期增量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存款三季度末波动性明显减小,9月份最后一天存款新增6998亿元,同比少增4342亿元,存款偏离度监管要求强化的效果有所显现。从人民币存款部门分布看,各部门存款增速都有所回落。9月末,住户存款余额为49.8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6月末低2.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7万亿元,同比少增1.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37.0万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6月末低4.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1万亿元,同比少增1.3万亿元。财政存款余额为4.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万亿元,同比少增3427亿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8.5万亿元,同
6、比增长58.7%,增速比6月末低7.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7万亿元,同比多增2.2万亿元。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平稳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8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比6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1万亿元,同比多增4138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与前两个月末基本持平、比6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7万亿元,同比多增4045亿元。从人民币贷款部门分布来看,住户贷款增速高位有所放缓,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长相对平稳。9月末,住户贷款余额为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6月末下降2.1个百分点,
7、仍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比年初增加2.7万亿元,同比少增4155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1.2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增量在全部新增贷款中占比为16.0%,高于2010-2013年平均水平。9月末,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比前两个月末均高0.2个百分点,比6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0万亿元,同比多增8183亿元。从人民币贷款期限分布看,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短期贷款增长放缓。9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4.4万亿元,同比增长13.4%,比年初增加4.5万亿元,同比多增6632亿元。中长期
8、贷款增量在全部贷款增量中占比为59.2%,比上年同期高5.8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贷款投放贡献较多,前三季度新增2.3万亿元,同比多增5099亿元,9月末增速为12.3%,较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成为稳定投资的重要助力。9月末,短期贷款余额为3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比6月末低4.3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增加较多,前三季度新增7383亿元,同比多增7279亿元,二季度以来投放明显较快,银行体系资金较为充裕以及票据贴现利率的下行等均是推动因素。分机构看,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和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贷款同比多增较多。外币贷款平稳增长。9月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为8383亿美元,同比增长9
9、.5%,比年初增加615亿美元,同比少增208亿美元。从投向看,短期单位经营贷款增加324亿美元,同比多增153亿元,境外贷款增加22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对进出口及“走出去”的信贷支持力度仍然较大。四、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融资结构优化初步统计,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12.8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2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次高水平。其中,第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2.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51万亿。从结构看,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占比明显上升。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9.8%,比上年同期高7.7个百分点。二是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
10、汇票显著缩量,表外融资同比大幅少增。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监管措施强化,原来通过表外融资的部分软约束及政策限制领域需求出现一定变化,这部分融资出现收缩,部分表外融资转到了表内。前三季度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合计融资2.2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7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7.6%,比上年同期低11.4个百分点。三是债券和股票融资双双大幅增加,拉动直接融资金额和占比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2.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271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6.6%,比上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直接融资的比例提高,表明融
11、资结构有所优化,也有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此外,外币贷款低于上年同期。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回落,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有所缓解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9号)发布,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并督促商业银行落实好有关政策。一方面,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改善信贷结构。灵活双向调节流动性,在保持流动性总体适度的前提下,加大支农再贷款力度,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为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额度,进一步改进宏观审慎管
12、理指标,逐步扩大地方法人等中小金融机构和对棚改、稳外贸支持力度较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空间。适时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市场利率适当下行,7月、9月和10月三次下调14天期正回购操作利率共40个基点,自9月份起适度下调PSL资金利率。另一方面,督促金融机构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此外,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规范同业和理财业务。在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9月末,银行间市场3年期、7年期AA级企业债的到期收益率分别为5.78%和6.62%,较上年末下降1.57个和0.84个百分点。9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
13、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7%,比上月下降0.12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下降0.2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3%,比上月下降0.11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5.22%,与上月基本持平。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6%,比上月下降0.05个百分点。从利率浮动情况看,2014年以来,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波动中小幅上升,这一方面与金融创新背景下理财等新业务快速发展导致银行筹资成本上升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地区、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有所下降导致风险溢价上升有关。随着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各项措施逐步落实,9月份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出现上升,执行上浮利率
14、的贷款占比下降。一般贷款中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8.31%和20.43%,较上月分别上升0.81个和1.63个百分点;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71.26%,比上月下降2.44个百分点。当然也要看到,“融资贵”成因复杂,债务率高和风险溢价上升是重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标本兼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六、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第三季度,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525元,比6月末升值3个基点,升值幅度为0.005%。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4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
15、升值34.52%。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第三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0%,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97%;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4年9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4.11%,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3.36%。七、跨境人民币业务保持平稳发展初步统计,第三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53万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为1.24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为0.29万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6511.2亿元,实付8825.6亿元,收付比为1:1.36。直接投资方面,第三季度银行累计办理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结算金额2509.6亿元
16、,同比增长68.4%,其中,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结算金额。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物价涨幅有所走低的形势,保持定力、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用调结构的方式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注意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引导信贷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继续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预调微调功能,结合各阶段流动性供求变化合
17、理把握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的力度和频率,有效应对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第三季度,累计开展正回购操作4380亿元。不断优化操作期限品种。根据短期流动性供求复杂多变的特点,适时将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期限由28天期缩短至14天期,进一步提高流动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创设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不仅面临来自资本流动变化、财政支出变化及资本市场IPO等多方面的扰动,同时也承担着完善价格型调控框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务。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平稳适度,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央银行需要根据流动性需求的期限、主体和用途不断丰富和完善工具组合,以进一步提高调控的灵活性
18、、针对性和有效性。基于上述考虑,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LendingFacility,MLF)。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三、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和结构引导作用继续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有关参数进行调整。第三季度,人民银行进一
19、步调整了与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等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相关的政策参数,并适当加大了对支小支农贷款较多的中小金融机构的调整力度,继续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小微企业、“三农”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贷款比例,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四、加大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发放力度,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力度”的要求,提高金融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能力,第三季度,人民银行加大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同时,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借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涉农贷款平均
20、利率低于其他同档涉农贷款平均利率;对涉农、小微企业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并要求再贴现票据的贴现利率低于同档平均利率,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鲁甸地震灾区金融机构发放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在正常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基础上降低1百分点,支持灾区恢复重建工作。9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2148亿元,比年初增加464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465亿元,比年初增加465亿元;再贴现余额1257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亿元。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及信贷政策的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
21、构探索创新组织、机制、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信贷结构。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和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体制机制,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继续完善就业、助学、少数民族、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民生金融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文化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保证符合条件的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支持棚户区
22、改造、铁路、地下管网等既惠民生也能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健全14个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切实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做好金融支持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金融服务工作。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2014年第三季度,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货币市场交易量明显放大,市场利率平稳回落;债券发行规模显著扩大,发行利率总体回落;股票市场指数上升,成交量大幅增长。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分化。美国经济复苏稳健,就业形势好转;欧元区经济微弱增长,通胀下行压力较大;受消费税率上调影响,日本经济增长反复,央行实现通胀
23、目标面临波折;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分化,部分国家出现较大规模资本流出。(二)国际金融市场概况美国金融市场表现良好,欧洲市场总体平稳,日本股市受央行加码宽松货币政策推动大幅上涨。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市场总体稳定,股指有所上涨。美元汇率上行,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多数出现较大幅度贬值。9月30日,欧元对美元汇率收于1.26美元/欧元,较6月末贬值7.7%。英镑、日元对美元汇率分别收于1.62美元/英镑和109.64日元/美元,分别较6月末贬值5.2%和7.6%。同期,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贬值,其中俄罗斯卢布、巴西雷亚尔、智利比索和南非兰特对美元贬值幅度分别达到14.2%、10.4%、7.6%和6.1%。
24、(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进一步分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稳步回归常态,7月和9月例会决定缩减购债规模各100亿美元,10月例会决定结束资产购买计划,并在会议声明中首次增加“劳动力资源利用不足的状况正在消失”、通胀率长期维持在2%以下的可能性已逐渐消失”的乐观表述。欧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放宽,9月份宣布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便利利率和存款便利利率分别调降至0.05%、0.3%和-0.2%,降幅均为10个基点;推出为期两年的资产购买计划,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购买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担保债券(coveredbond)。英格兰银行维持0.5%的基准利率和3750亿英镑的资产
25、购买规模不变。日本银行意外大规模加码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10月31日宣布将每年基础货币扩张规模由60-70万亿日元增大至80万亿日元,将每年国债购买规模增加30万亿日元,所持国债未到期时间由此前6-8年延长到7-10年,大幅扩大ETF投资组合和REIT的购买量。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国经济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消费平稳增长,进出口形势逐季好转,投资增速和物价涨幅有所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2.0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各季度同比分别增长7.4%、7.5%和7.3%,环比分别增长1.5%、2.0%和1.9%。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26、2.1%,贸易顺差为2316亿美元。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一、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深刻的再平衡调整期,这一进程仍未完成。我国经济也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阶段,需要从经济发展规律和新常态视角观察和分析中国的经济运行。房地产市场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制造业增速放缓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速产生一定影响,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长期将实现更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增长,打造出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中国经济体量较大,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回旋余地很大,市场空间广阔,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在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等传统增长动力有所放
27、缓的同时,移动互联、电子信息、网络销售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40%左右的较高水平,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经济运行呈现出典型的结构调整期特征。宏观政策调控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经验更加丰富,在区间管理的框架下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短期需求调节与加快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相互配合,有利于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受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强、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等因素影响,增长的就业弹性提高,就业形势相对稳定,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当期收入感受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
28、指数均较上季提高0.9个百分点,当期就业感受指数较上季提高0.6个百分点,未来就业预期指数较上季提高了0.4个百分点。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继续呈现分化态势,但总体仍处在温和复苏轨道,外需环境大体稳定。当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少。近年来虽然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一些老问题、老矛盾始终存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增长对债务和投资的依赖过高等矛盾突出,同时资源环境的过度承载和约束也更加凸显。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一定阶段内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暴露可能会有所增大,一些地区为追求增长高耗能产业等又有抬头。在软约束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和传导也会受到影响,需要兼
29、顾和应对的矛盾更多,既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也要防止过度“放水”固化结构扭曲、推升通胀和债务水平。从全球范围看,各经济体宏观政策出现分化,随着美国货币政策调整步伐加快,可能对全球资本流动和资金成本产生较大影响。这些都增大了宏观政策面临的挑战和实施的难度。总体看,面对内外部的复杂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显紧迫,需要统筹把握好经济结构调整和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之间的次序和相互协调配合,既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并从发展战略角度对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行谋划,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创新发展,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价格涨幅放缓,形势较为稳定。当前外部环境相对平稳,国内经济调整有所加快,一些领域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尤其是受供给增加、美元走升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均有抑制价格上行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较上季提高1.9个百分点。当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