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3.63KB ,
资源ID:220282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20282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品德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品德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进行了顺应潮流的改革,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但从总体上看,品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造成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总是把道德、品德与儿童的生活脱离开来,将它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表现在:1、教材: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往往以德目或道德知识的逻辑来呈现,强调严密的知识体系结构,从而使德育课程的内容成为一种与生活相脱离的概念体系。2、课程:设计和编排往往采取知识类课程的形态。教学:语言说教,只重视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轻视道德行为与儿童的 情感体验;与家庭、社会割裂。3、学习:偏重知识、语言符号的记忆和概念认知,而忽视在生活过程中

2、的道德实践。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需要通过认真地研究,尤其是构建品德与社会这样一门新课程,还需一个积极而谨慎的开发的过程,对于实施新课程,还需经过师资准备和反复实验的过程。相对于研究问题的重大,我们的研究过程和深入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更加深入地研究,解决课程和教材开发中的各种问题,使理想的课程变为可实施的课程,使课程改革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为此,我们以申报并通过审查立项的“小学综合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为依托,重点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实验。这样的研究符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多样化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

3、服务。二、 课题研究的界定1、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且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这一问题的提出,是重要的进步,改变了过去人们习惯与将课程资源狭隘地理解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这样的思维定势,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生命力。对于品德与社会课而言,这样的进步,更加具有特殊的和重大的意义。2、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的、不变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因此,与中小学其它各门课程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最为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最为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3、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要重

4、视教学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而且,品德与社会课要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向社会开放,要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4、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社会各个部门,从事不同劳动的社会成员,都是社会课重要而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本人应当善于利用这样一些资源,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的和要求,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更为充实、丰满,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为立体和真实。当然,不同地区的课程资源必然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的,教师应当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些独特的课程资源。5、与本课

5、程有关的人、文本、音像、场所等方方面面,都属于品德与社会课很宽泛的课程资源,要本着为教学服务,切合实际的原则开发利用。在直接利用课程资源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间接地利用比如光盘、录象等等,使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三、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1、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回归生活,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2、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

6、经验品德与社会课所面对的是小学36年级的学生,他们开始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之前,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要把教学内容当作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来加以讲解,加以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3、 要刻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

7、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的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离开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就不会有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性。而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只能在自主性的活动当中才可能产生。因此,如何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是教师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必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归纳、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使他们真正成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主的学习中得到收益。4、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

8、的联系,同时也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要重视教学与本地区的课程资源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亲近感。也只有当他们感觉到所面对的原来就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5、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

9、生活。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注重课题研究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让学生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教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四、课题研究的进展1、设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为了顺利地进行课题研究,在校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我校成立了由区、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实验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了课题组老师的分工,对实验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及实验管理等作了详细的安排,以期整个实验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开展。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很多实验老师对品德有社会课程性质的认识模糊,尤

10、其对自己承担的实验更是一知半解,存在很多的困惑。为此,两年来,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实质,使教师进一步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在一年多来的时间里,先后组织实验教师到国家、省级课改实验区学习、听课并参与评课;组织实验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培训。通过学习,实验教师逐渐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又是一个需要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课程领域,尤其是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

11、程,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同时,课程的成熟还必须有赖于广大教师的实践和共同参与。3、抓好集体备课,体现课程理念自参加课题实验以来,我们接触了大量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实验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教育教学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理论如果不变成教师的教学实践,再先进也是没用的。为了促进实验教师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我校以北师大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及相应的年级为重点实验对象,以点带面,有效地带动品德与生活及其它年级段的实验工作。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集中备课、听课、评课、反思。集中教研增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并由专人记录,采用个人创意加减的方法,使每个实验教师的先进经验能够迅速地得以推广,

12、积极地促进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验与提高。4、重视课堂教学,抓好理念的落实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基本途径。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强调师生交往,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学习的影响,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尤其如此,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程资源,就必须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校首次承担了由我校课题组老师执教的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学科全课程的教学研讨活动,效果很好。另外,校内也经常开展不同形式的课题实验交流活动,或是组织研讨课,或是召开品德与社

13、会课座谈会、听讲座,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5、加强资料积累,体现实验的真实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范围广,内容多,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查找、收集、整理与应用。为了丰富课程资源,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低年级的学生在收集资料方面的能力较弱,很多老师都事先准备好大量的资料,以保证学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也能使活动顺利开展 ;中高年级的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较差,老师们就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将与教学内容关系紧密的课程资源加以整合;有的老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利用节假日,带着便携式录像机,走上街头,录下所见的安全标志,并录下交通警察

14、纠正违章者的镜头和交通警察对小学生的谈话,不仅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安全标志的意义和作用,受到了交通安全的教育 ,也为课题实验的教学资源库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等等。在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两年多的实验中,我们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资料,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真实地记载了我校课题实验成长的足迹,更展示了我校课题实验的累累硕果。五、 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建立在开发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课程资源基础之上的,它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最优化原则。根据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基础上,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适应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

15、、教师的自身特点、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在近两年的实验工作中,我校课题实验的重点工作是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和地方特色主要从因地制宜整合教材资源;体验生活借助社区资源;凸显特色挖掘校本资源;结合实际活用地方资源;拓展空间共享网络资源五个方面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发校内、校外的各类课程资源,并加以整合,有效地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服务,在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法,提高师生教与学的能力,并由此总结了几条整合课程资源的具体策略和方法。1、重组教材让教学更具实用性教材的编写不可能对于每个地区的孩子来说都能体现“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

16、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并开展教学而不应该照本宣科。在每学期新教材拿到手时,我们总是先和学生一起从宏观上去感受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从微观上加以筛选和整合,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让学生对全册教材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还能让学科学习体现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特点,正如叶老早所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只有我们吃透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主阵地作用。2、结合活动与让教学更具探究性品德与社会主张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倡导探究

17、、体验、感悟等学习方式。”为了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能,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观察、调查、访谈、实践、交流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摈弃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从体验、感悟、理解中让学生受到教益,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教学时,我们有目的地将品社的教学活动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相结合,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和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实验证明,这样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3、扩展空间让教学更具现实性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力求帮助学生将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帮助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因而教学活动决不能照本宣科,要注重和社会

18、发展变化的联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和社会性,就必定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所以将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作为课程资源,一定能增强课程的现实性;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品德与社会倡导学生以多种恰当的方式接触社会,学生生活的环境必然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重要的场所;要注重和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品德与社会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与课程的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

19、动机,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以四上教材为例,虽然教材的内容在安排上尽可能地兼顾处于不同地区和生活环境的儿童的需要,但对学生而言,非鲜活的熟悉的学习资源,很难激发他们爱家乡、建设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为此,我们注重了对地方资源的挖掘,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调查、访问、讨论、探究等学习形式开展了“美丽的镇江”、“我爱家乡的特产”、“可爱的家乡人”、“镇江,我为你喝彩”等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游览家乡的真山真水,领略奇丽的自然风光;品尝家乡的特色风味,感受浓郁的风俗习惯;讲解传奇的名人故事,挖掘古城的文化底蕴 ;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激发深厚的爱乡情怀。这些鲜活、多彩、真实可信的教学内容,不仅超越了

20、狭隘的教材内容,让教学“活”了起来,而且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4、充分利用让教学更具开放性品德与社会是按照“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的。随着儿童生活领域的扩大,特别是学习社区、家乡、祖国、世界这些生活领域,教室这个空间已经很难承载学习任务了,而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教材中很多建议开展的活动必须借助社区和家长等资源来达成目标,在实验中,我们注重了对这类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主要是通过调查,选取典型性的家长,如单位的负责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殊行业的家长、社区工作者、校外的辅导员等,组成课程资源库

21、,在实施相关课程学习时,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如请来了交警中队的中队长为孩子们进行交通标志的辩识、交警手势的模仿训练,并带领学生亲自感受“我是小交警”,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甘苦,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5、网络学习让教学更具自主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学习方式的变化,是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借助网络平台,开发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在网上搜索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网络学习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网上共享一些资源,如采访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就把一个小组采访的实录发布在网上,其他小组通过阅读就能基本了解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分工和职责。每个实

22、验班都设计并建立了自己的班级主页,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主页,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发布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寻求别人的帮助。教师在网上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局限。丰富的文字资料,生动形象的图片,充足的信息可以使人思路更开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题实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课题研究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卞晓云老师被评为区品德与社会青年骨干教师、市品德与社会中心组成员,并两次承担编写苏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工作,承担过镇江市新

23、课程优质课展示活动的教学任务及市、区、校级公开教学的任务,执教的我爱爷爷、奶奶一课在全国“小学综合课程的教材开发与实验研究”第四届研讨会上获一等奖:庄艳老师参加市思品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张志霞老师获区思品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袁萃老师参加区品德与生活赛课获一等奖。实验老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和课案设计及反思分别获全国、省、市、区一、二、三等奖或发表;实验教师还参与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教材编写工作。六、课题实验的反思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资源直接制约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帮助他们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

24、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大课堂里学习和探索!教学实践也证明,课程资源存在于我们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总会发现对教学有用的资源,我们在使用现有的资源同时,也要不断发现、利用教学过程中生存的新课程资源,这样,就能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实践更证明,在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陈旧的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能力逐步提高。过去,我们总在学生的头脑里,塞进成人为他们准备好的东西。今天,我们再也不能让学生拿着这张旧船票登上新世纪教育的航船,去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们要善于开掘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在适当的搀扶和点化后,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的头脑思索。在今后的课题实验工作中,作为实验教师,我们还应该更加明确地树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善于深入挖掘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资源,要整合、提升资源的教育价值,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课堂教学不能“为资源而资源”,资源利用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