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法布尔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实验。实验基本情况:实验目的: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要素:数量四十只 特征背上做了白色记号(过程中二十只蜜蜂受伤) 条件两里半、沿途有许多景物、逆向的微风 结果四十分钟,两只飞回,并带有满身花粉;第二天又有十五只飞回;共计十七只蜜蜂飞回。实验结论: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法布尔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昆虫学家。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可以让我们获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严谨与条理,又可以让我们体会人文的细腻与真诚。从科学的角度,法布尔的思考是比较周密的,实验过程是条理清楚的,对实验的记述也是比较客观的。并且,
2、在实验的过程中又不乏人文的光辉。如过程中小女儿爱格兰的表现,以及作者对蜜蜂“眺望”“遥远的家园”和“怀念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的猜想,使我们在了解科学的同时,又体会到了几许亲情与关爱。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掌握“扔、劣、免、弃、闷、证、阻、环、拥、沿、括”11个生字。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
3、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动物奇特的本领 教师准备:法布而的常识和他的昆虫记。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先出示介绍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学生可以补充) 2、师问:你知道为什么法布尔能够成为昆虫学家?你知道他是怎样进行观察实验的吗?3、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4、。如:“抛弃”、“扔到”、“货轮”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避免”、“一拥而出”、“恶劣”、“阻力”、“包括”、“沿途”、“丰富”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证实”、“闷了”、“凭借”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另外学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如:“眺望”、“触到”、“逆向”等小组内理解。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得到的结论。3、引导学生抓
5、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 (1)我明白了无论蜜蜂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1(让学生找出能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能力的有关语句。) 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二里半路;(引导学生明白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2“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损伤”、“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3“空中吹起了微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认路增加了难度。4“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说明蜜
6、蜂辨认方向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选择大的景物作为参考,并出示课后第二题,地一句话,学生理解着重号词语的意思) 以上交流的重点是实验的过程,其它两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一下。(同时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4、讨论:读了课文,受到怎样的启发?引导学生说出:A:办事应该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认真;B:从文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 5、师:我们身边有多少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曾产生过多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6、整体回顾全文。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识记“劣、闷、证、阻、环、拥、括”;用比较形近字的
7、方法识记“扔(仍)”“免(兔)”“弃(弄)”“沿(没)”。注意“扔”的右边“乃”不要写成“及”;“免”字不要多一点写成“兔”;“弃”字不要少写一点,上面写成“亡”。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许多动物有着奇特的本领。“词句积累”中列举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课后列举词句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趣闻。蜜蜂一课的板书设计第2篇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题:蜜蜂)你们了解蜜蜂吗?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国有个生物学家叫法布尔,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好吗?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a请学生选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自学情况。a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检查认读情况。b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朗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a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b相互交流知道了什么。c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学习第二自然段。a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b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说说“我”的试验是怎么做的。先说给同桌听听。再请两三名泩说给全班同学听。c说说在这个试验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要陈述理由。d朗读“这时候几乎要触到地面”这句话,转换角色想一想:假如你当时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想?课堂
9、练习 指导写字。a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组词朗读。b交流识记生字方法和写字的经验。c学生书写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词卡片。复述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做试验的有关内容。学习第三、四自然段。a教师引入: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b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c说说这两段告诉我们回来了几只蜜蜂?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d假如你当时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e指名学生多人次地带着这种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朗读三、四两个自然段。学习第五自然段。a教师再引: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请读第五
10、自然段。b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后,再指名朗读。c说说从这一段中知道,又飞回来几只蜜蜂,大概用了多少时间。d如果想表达“我”对这些蜜蜂的赞赏,你觉得读时要注意哪些词语?e让学生先自己一边读一边体会,然后读给大家听,评评再读读。学习第六自然段。a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让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b学生多遍朗读第六自然段。c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请结合他做试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语言实践 教师引述:小小的蜜蜂竟有如此大的本领。下面我们来讲讲这个故事,好吗?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讲。学生自由组合
11、讲故事。指名学生上台讲故事,师生共同评点。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卡片“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学生书写。积累语言 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蜜蜂一课的板书设计第3篇 一、教材:蜜蜂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20只蜜蜂有17只都准确无误地飞回了家,这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语言简短精练,通俗易懂,实验过程介绍得十分清楚,作者用词精确,观察仔细,值得学生去细细品位,
12、从而对科普说明文有进一步的了解。二、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2通过体会“几乎、大概”感受科普说明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性。3感受法布尔“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严谨的科学品质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四、教法:为了落实新课程,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
13、以读代讲”、“小组交流”、“点拨议论”的方法。五、学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 、“悟”、等学法。六、教学程序:(一)、揭题导入,了解作者 1揭题: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神奇而美丽的花钟,今天,我们要走近可爱的小蜜蜂,去看看它身上又藏着什么特殊的本领。板书:蜜蜂 2介绍作者:法布尔法布尔是法国的生物学家,他一生都在研究昆虫世界,
14、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各种特点,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蜜蜂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试验 证实 阻力 推测 沿途 超常 陌生 准确无误 几乎(j) 几个(j) 尽管(jn) 尽力(jn)闷热(mn) 纳闷(mn)(多种形式检查读的情况。(三)、读课文,了解大意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2. 学习第一小节,了解实验目的。(1)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读第一小节。(2)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最后得出了试验的结果。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3. 初步了解作者的实验过程 (1)默读课文2小节,简单说说实验步骤。与小组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试验的过程。(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放蜜蜂 等蜜蜂 (3)讨论:这些过程重要吗?少了其中一个行吗?4. 试验的结果又是如何呢?(“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四)、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途、超”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袋”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