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实上,不光是幼儿园、家庭,乃至社会都应当积极构建整体的健康心理环境,形成人文教育的“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对幼儿的心理起到全面渗透的作用。在幼儿园里,不单园长、教师,包括保育员、后勤人员,只要是幼儿园环境中的一分子,人人都有关心、帮助幼儿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都应当树立起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同时还要指导和帮助家长建立起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提供给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二)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关怀脱节在教育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能根据纲要的精神和要求,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给予引导和帮助,能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
2、重幼儿的意愿。但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却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不少教师高兴时对幼儿笑嘻嘻,不高兴时对幼儿表现出不耐烦。幼儿情绪不愉快时教师不能敏锐察觉和及时疏导。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关怀脱节,这种现象是受“重上课,轻其他”的传统观念影响的结果。改革开放后,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受苏联教育的影响较多,比较重视以上课即教育活动的形式来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其中又比较注重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尽管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已经将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和对幼儿的人文关怀纳入到幼儿园教育的日程当中,并且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活动中,也有了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领域,但大多幼儿园在进行健康教育活动中,还是停留在对幼儿进行身体健
3、康知识教育的层面上,而未能真正触及幼儿的心理健康,更没有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三)教师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对幼儿的影响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教师的学习动机不高不纯,难以培养出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情绪不稳定会迁怒于幼儿,使他们惧怕教师的脸色,增加焦虑感;教师缺乏自信心,会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教师行为冲动,会带给幼儿直观的不良品行;教师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幼儿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的发展产生长久不利的影响;教师缺乏爱心,会使幼儿讨厌集体生活,憎恨他人,性格孤僻,人格不健全。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4、,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总之,幼儿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家长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二、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人文关怀(一)“关怀”是一种内心状态表现为:1教师要以幼儿为本,树立人文关怀的心理环境。幼儿虽然是未成熟的人,但也是活生生的、有独特个性的人,从社会关系来看,教师应当与他们平等相处,使他们受到尊重和呵护。2教师要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由个性差异所带来的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和利用幼儿的优势,激励每个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他们的自信心。3教师要保护和维护每个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保护和维护幼儿应有的权利。幼儿虽
5、然年幼脆弱,还不成熟,离开成人的照顾和保护很难生存,更不用说发展,然而他们又和成人一样,是完全平等的社会成员。但幼儿在其权利的行使上,还必须接受社会的教育和保护,同时,这种接受社会的教育和保护的本身就是幼儿的权利之一(这是幼儿享有权利不同于成人的地方),其目的最终就是帮助幼儿成为成熟的、独立的、能正确行使自己权利的合格公民。4关怀的方式要个性化,对不同个性的幼儿,教师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讲求艺术。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环境是应答性的心理环境,教师应根据幼儿各种探索活动给予相应的积极应答。这种环境的应答性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看问题,蹲下来和幼儿说话,平等对待幼儿。为幼儿营造和谐、融洽、民主的心
6、理环境。(二)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如何实现对幼儿的人文关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创设关爱的情感环境获得幼儿关爱的回报一个人的情感能否正常的发展,他能否理解爱,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这种情感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影响。爱,与其说是一种本能,不如说是一门艺术。爱的感受只能在给予中得到强化与升华。家长也好,教师也罢,经常会给幼儿讲这样的故事:一颗小树苗慢慢长大,它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而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关爱,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周围人的帮助。(1)捧给幼儿一片爱心。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和爱心萌发需要一种充满爱心的环境。在幼儿园中,教师要
7、无条件地爱幼儿,无论是美或丑,聪明或愚钝,教师的教育态度、语言、行为是满足幼儿爱的需要和影响幼儿园爱的氛围的主导因素。因此,要确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无私地爱每一个幼儿,充分体现对幼儿的接受、尊重、欣赏和鼓励。在一日活动中有机地通过各个环节或机会用搂抱、亲吻、逗乐、摸摸头、拉拉手等身体接触方式,表达对幼儿的爱和鼓励。教师蹲下来和幼儿说话,或以亲切的呼唤、善意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柔的话语,无一不流露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和幼儿进行丰富的情感交流。只有爱幼儿,才能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保持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教师要把对幼儿的爱融人到
8、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一眸一笑、一言一行之中。每天清晨,从园长到教师都要在幼儿园门Iml或教室门口亲热地迎接每一个孩子的到来。和他们说几句话;或抱一抱。班主任要记得每个幼儿的生日,幼儿生日的那天,班主任组织全班小朋友向他祝贺。幼儿生病时,班主任捎去个人的问候和全班小朋友的心意。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孤僻、胆怯的幼儿,更需要爱的体验和支持,教师一次次把他们抱在怀里,利用和创设一切情景,牵着他们的小手,引导小朋友和他们一起游戏,教师关爱和信任的态度,使他们放松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教师用爱心培育爱心,因为在幼儿心中,爱着他们的老师是最美丽的。教师的爱可以筑起孩子们心中最美的风景线。(2)保护幼儿的同情心
9、。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产生共鸣,并对其行动表现出赞成、支持等情感,表现出对别人的困难、痛苦的关心和抚慰,这是一种多种因素制约的、多纬度、多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攻击性行为,而且被看作是社会行为母主要的动机源,是关爱情感的萌芽,是人类珍贵的情感体验。幼儿期的幼儿已经出现了同情心,并且常常通过他们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如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往往把周围的一切看成是有灵性的,又如幼儿听故事时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流泪,这种高级社会情感的出现,说明幼儿已经开始克服自我中心,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权益。保护幼儿的同情心,可以为他们发展成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10、、见义勇为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成员奠定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同情弱者的教育,让幼儿初步了解和感受他人的痛苦,萌发同情心,是培养幼儿爱心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用成人的榜样示范启发幼儿的同情心,帮助有困难的人,不嘲笑、侮辱残疾人,爱护有益的小动物,创设动物区,让幼儿自己动手喂养小动物。如一次大班小朋友喂养的一只小鸟从笼子里钻了出来,飞不动了,不小心掉进了金鱼缸里,由于星期天没有人,小鸟不幸被淹死了。星期一小朋友来到幼儿园,发现了死去的小鸟,都非常难过,不少小朋友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老师很理解孩子们的心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和孩子们一起把小鸟埋在泥土里,旁边插上了小朋友自己做的小白花。这样做,既保护了幼
11、儿纯正、善良的爱心,又促进了幼儿同情心的发展,为树立幼儿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开展爱心教育。幼儿的爱心品质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爱心教育活动来培养。爱心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进行:开展各种爱心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妈妈”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爱妈妈的故事,了解妈妈的工作和生活,做一件礼物送给妈妈,画一幅画表达对妈妈的爱等,培养幼儿对妈妈的爱心。进行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爱心渗透教育。如在幼儿园开展大带小的活动,由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活动,午餐后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散步,游戏时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玩,“六一”儿童节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游园活动等。又如过生日时,把第一块蛋糕留给爸爸妈妈,第二块
12、蛋糕给老师,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如运用讲故事、扮演角色、体验交流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引导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体验他人的心理,移情是幼儿爱心的心理基础。(4)获得幼儿关爱的回报。当别人给了你爱,你也要把爱回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种下了爱,收获的一定是爱。教师要在给幼儿关爱的同时教幼儿怎样去爱。下面摘录的是一位幼儿教师的笔记,其中幼儿对老师的关爱可见一斑:“感冒病毒让我头昏脑涨,高烧不退,躺在床上,耳边只有寂静与沉默,让我的心里更加孤独与虚弱,这时我多么怀念小朋友的欢歌笑语好像听到了我的呼唤,病房门打开了,门口探出了几张可爱的小脸是我的
13、学生来了。“老师,我们看你来了。”孩子们边说边扑在我的身上,来抱我亲我。“不行,这样会传染给你们的。”“不怕,只要你快点好就行了。”“老师,你疼吗?我帮你揉揉。你要勇敢些啊!”一双双小手握着我的手,我的泪水忍不住涌了出来。爱心、关心、温情都从那一双双柔嫩的小手传到我的心中,化为一种坚强的力量。是呀,有这么多孩子热情美好的鼓励,还有什么病魔战胜不了的呢?有这么多孩子纯洁、真挚的关怀,我怎么会孤单无助呢?大病久愈,病魔并没有给我留下恐惧的影子,而孩子们那种关爱、鼓励却久久留在我的心中,让我时时觉得生活的美好、温馨,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快乐。”2创设温馨的情感环境满足幼儿依恋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36
14、岁的幼儿,他们的安全感较低,特别是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转到幼儿园新环境,大多数幼儿自然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恋,教师要学会做虬隋感型的教师”,善于用真诚去善待每一位幼儿,将点点滴滴的爱心倾注在每个孩子身上,用乐观的情绪、柔和的表情、适度的动作、温柔的语言与每个孩子进行情感接触和交流。因为爱是一把万能的钥匙,爱心能开启幼儿的心扉,特别是对刚人园的幼儿最为重要。由于幼儿从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大环境,很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感,教师必须也只有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情感环境,满足幼儿依恋的需要,尽快用爱去改变他们不安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从心里感到幼儿园是他们游戏和生活的乐园,这里有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15、,像家一样的幸福和温暖。对于大多数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就是情绪低落。但随着在园时间的延长,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也有少数的幼儿不仅情绪波动的时间较长,而且常常提出过分的要求,如不在幼儿园吃饭,坚持不睡午觉,否则就大哭大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等,其原因第一是小年龄的幼儿从家庭环境走进一个全新的幼儿园环境,从父母的怀抱走向陌生的老师和幼儿群体,必然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第二是不少家长将幼儿园和老师作为制服幼儿的“法宝”,只要幼儿不听话,就用“送你上幼儿园”、“让老师来管你”等吓唬幼儿,使幼儿还没有上幼儿园就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了恐惧心理;第三是家长对幼儿的
16、过分娇惯和保护而形成了过分的、强烈的亲子关系,造成幼儿对新环境的强烈不适应。如在新生中常会有个别幼儿对周围的人与事表现十分冷漠,常常用沉默的方式逃避周围人的问话,活动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些孩子身上,平时亲切地喊他的小名,吃饭、睡觉、入厕,每时每刻都表现出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后来这些幼儿的家长对老师说:“孩子回家后告诉我们,老师说喜欢他,他也很喜欢老师。”教师之所以要这样精心照顾这些特殊的孩子,正是要让他逐步感到老师非常喜欢他,对他感兴趣,并且信任他,让他也喜欢老师,对老师产生依恋和安全感,从而逐渐喜欢上幼儿园,喜欢和小朋友交往。做情感型的教师是创设温馨情感环境,满足幼儿依恋需要的
17、必要条件。情感型教师的特征表现在:注重互动交往的价值,对幼儿充满爱心,尊重幼儿,善于沟通,善于引导。这样的教师在幼儿园里师幼的交融度必定是最高的,对幼儿的性格特点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则会表现为:富有同情心,对教师亲近,信服,敢于流露自己的情感,自尊、自信、活跃,有一定的创新精神。3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幼儿的学习必须在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和展开。在许多幼儿园的公开课上,我们发现尽管上课的老师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活动新颖,可幼儿的表情却过于紧张,对于老师的各种暗示熟视无睹,这就说明,这位老师忽视了最重要的因素师生情感交融。而愉悦的氛围是教师在日常中营造出来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日
18、常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如增加与幼儿接触的次数,多与幼儿亲近、拥抱,多鼓励表扬幼儿等。情感是幼儿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内心的态度与体验,它与幼儿的需要有着直接的联系。情感的形成和发展,除发挥认知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情绪体验的积累。幼儿的心理以感性为主,难以接受由外灌注的东西,幼儿的情绪情境性强,变化多端,稳定性差,想让幼儿用理智来控制情绪比较困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开放式的环境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使幼儿感到亲切温暖的、能反映良好人际关系的、幼儿易于接近的环境。在这样的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建立民主融洽的师幼关系,以渗透情感教育。在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上,以幼儿的
19、视角、高度为着眼点,以增强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萌发幼儿感受美和积极创造美的事物的情感。以向心的坐椅摆放,去促进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环境交往行为的发生,使环境成为萌发幼儿积极健康情感的无声“教科书”。如大班可以从幼儿的心理出发,创设“心情栏”、“情绪角”、“悄悄话屋”等区角,幼儿每天可以到“心情栏”中去画出自己的心情,教师从中可以了解到幼儿的情绪变化,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幼儿也可以到“情绪角”、“悄悄话屋”里去诉说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对区角里的小动物说,也可以对小伙伴说,说出自己的快乐、自己的不悦,自觉调整自己的内心,并在宽松自由的区角环境中缓解心理不适。也可以利用活动室的一面墙专门为
20、幼儿开设一个“我的画”栏目,幼儿隔一段时间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在上面构思出不同的主题。也可以全班共同围绕一个主题出谋划策,根据能力分工,设计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画面。而每当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欣赏时,就会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反映,保持活泼进取的生命力。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许多活动是富于变化的游戏活动,如建构游戏、角色游戏等,在这些游戏中,有的幼儿往往由于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的矛盾而产生心理冲突,从而表现出消极、被动、胆小、成就愿望低等心理,原本能够完成的建构任务也因此而半途而废,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定势会阻
21、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幼儿在活动中勇敢地面对现实,克服自卑,增强对自我的客观认识,是活动成功的根本。当教师和幼儿一起建构活动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可能举手投足都让幼儿感到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自己是受到老师重视的。教师要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幼儿的自卑心理,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幼儿的胆怯心理,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用赏识的话语肯定幼儿的成功。以爱心接纳、理解和帮助幼儿。游戏中教师或蹲下来弯下腰和幼儿面对面地交谈,并不时用目光和他们交流情感,用微筹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用鼓掌来传递给幼儿信任,时时用“你真棒”、“你真能干”、“你一定能行”、“你试试看”等话语鼓励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感到:老师相信
22、我能行!我要试试看。4创设自主的区域环境促进幼儿个性发展自主的区域环境对幼儿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具有趋乐性,在自主快乐的环境中进行区域活动,能产生美好的经验,对经历过的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不容易产生疲劳,保持较高的活动效率。因此,当幼儿身处于自主的区域活动环境中时,就会自由地追寻适合自己兴趣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做主,成为活动的主人。(1)自主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自信。自主的区域环境给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自我发展空间,使每个幼儿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了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我们应当相信每个幼儿都会在探索中获得成功,只不过是衡量成果的标准不同而已。只要获得了幼儿自己认为的成
23、功,幼儿就会在成功中获得自信。作为教师,不仅盼望幼儿把成功的喜悦写在脸上,更期望幼儿能把自信的种子种在心底。如有个幼儿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沟通,也不爱说话,可是在建构区活动中,他总是表现得很自信,有自己的见解,很会动脑筋,小伙伴们对他的作品总是赞不绝口,渐渐地,通过建构区活动,他的朋友越来越多了,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了。我们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经常会听到以下话语:“看,我把这个标志挂上去了!“这可是我们自己想办法搭出来的大桥,瞧,多棒呀!“快来看,我吹的泡泡有多大。“哈哈,我总算把所有一样的盒子都找到了,这回我可以用它们铺出一条又宽又长的大路了。“我用了一个秘密的办法,让鸡蛋站起
24、来了。“我们搭的可是双层特快列车,老师,快帮我们照张相吧!“快看,我们每个人变的可都是不一样的哦。仔细观察幼儿,我们不难发现,在自主环境中,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了,社会阅历丰富了,情感经历扩展了,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主动关心同伴,由不愿意交往转变为积极与人合作,由任性自私转向谦让分享,由胆小自卑变为大胆自信,幼儿正是在色彩纷呈、内涵丰富、形态各异的环境中,形成了友爱、互助、谦让、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幼儿走向成功的每一步中,教师给予幼儿的等待、支持、鼓励,甚至惊讶的表情,都会让幼儿由衷地产生快乐、骄傲的情感,进而发展为自主、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随着幼儿自主性的增强和自我价值的不断再现,他们会主
25、动地讨论活动计划、分配活动材料、评价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协调同伴关系,解决矛盾冲突。当同伴因游戏失败而沮丧时,当朋友因愿望没有实现而焦虑时,当小伙伴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痛哭时,活泼、自信的幼儿会带着一片片真诚的爱心,伸出一双双援助的小手,来到朋友的身边,为他们鼓劲、为他们助威,还会劝慰朋友说:“没关系,我们重新来!”“失败了,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幼儿用行动来告诉老师:我们不再害怕失败,不再怀疑自己的能力,并用足够的信心和行动来证实自己是能干的。(2)自主环境下的幼儿活动状态。自主环境下幼儿活动状态表现为:幼儿能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传统的幼儿观将幼儿看作是一个简单的“容器”,只会“装”
26、,不会“加工”。实际上,幼儿本身就是一座“加工厂”,他们在接受外来信息的同时,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他们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而对问题往往有自己新颖的、独到的看法。只是由于外界的压力,如教师权威的影响、家长粗暴的作风,而没有明确提出来。而在人文的环境中,鼓励幼儿畅所欲言,让幼儿学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并大胆把它说出来。幼儿能够提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观点:人文环境就是鼓励幼儿不但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要学会针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在传统教育中,只有幼儿听教师的,没有教师听幼儿的。教师的话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是“金科玉律”,幼儿的不同想法被拒绝、被否认是司空见惯的。久而久之,幼儿
27、便不再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完全听从老师的意见。再久而久之,幼儿从“听从”变成了“盲从”,这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是有弊而无利的。幼儿能够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传统的教育树立了教师的权威形象,形成了活动中教师主宰的局面。实际上,幼儿作为环境的主人、活动的主体,他们有权力也有能力选择和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是帮助幼儿学会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幼儿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不依赖他人: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会过低地估计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因而经常喜欢“牵着”或者“抱着”幼儿“走”,甚至完全代替幼儿“走路”,这大大助长了幼儿的依赖心理,其结果只能使幼儿变得更加无助。实际上,幼儿园的孩子无论
28、在运动、操作能力,还是在智力发展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给幼儿一个人文的环境,让幼儿学会独立完成任务是完全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5创设愉悦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快乐成长幼儿应当愉悦地徜徉在幼儿自身的生活世界中,他们首先是一个孩子,是喜欢玩、喜欢笑、喜欢故事、童话、音乐、喜欢幻想的孩子。幼儿有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罗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在自然状态下,有时在成人眼里痛苦的事,而幼儿却感到其乐无穷。我们常常看到雪地上有几个小鬼在玩,他们的皮肤都冻紫了,手指头也冻得不那么灵活了,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去暖和暖和,可是他们不去;如果你硬要他们去的话,也许他们觉得你这种强迫的做法比寒冷还要难受一百倍。”这就是孩子
29、的快乐。幼儿期的快乐是自然赋予幼儿的最重要的权利,幼儿只有在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中体验到快乐,体验到玩的快乐、体验到游戏的快乐,我们才能说他们在享受着较好质量的生活。教师能为幼儿高质量的生活所做的一件重要的好事,莫过于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环境中舒展天性、感受快乐,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关注幼儿的游戏环境,就是关注幼儿的幸福童年。在关注幼儿的游戏童年时,我们常常会回想自己的童年:捉迷藏时忐忑不安的心情;肆无忌惮地玩泥巴,摔跤我们很难想象幼儿长大以后的回忆是否和我们一样的鲜活、充满着彩色的梦想和朝气。但我们相信,拥有一个幸福的、快乐的童年是每个人的权利,幼儿时代的丰盈给予人们对于美好人性和美好自然的许多感受、认识、领悟和记忆。当我们的教育在呼唤回归幼幼儿话的、梦想的、探索的生活世界的时候,我们应当为幼儿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游戏的童年做出一个教师应有的努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