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3. 在世界历史上,19世纪经济落后的德国却成为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社会意识(A)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不一致的C.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 D.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4.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是(A)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劳动资料 D.劳动工具15.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指出,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A
2、)A.生产工具 B.生产力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16.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C)A.劳动工具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劳动成果17. 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是(C)A.科学技术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产资料18.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中转化为(D)A.人类需要的生产能力 B.科学的生产能力C.新型的生产能力 D.实际的生产能力19. 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主要取决于(A)A.劳动资料的性质 B.科学技术C.劳动者的素质 D.生产力水平20.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B)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
3、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21.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A)A.生产关系 B.物质关系 C.分工关系 D.利益关系22. 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B)A.生产工具 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C.科学技术 D.生产力发展水平23.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D)A.人与人的利益关系 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分工关系 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24. 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A)A.生产关系 B.政治关系 C.家庭关系 D.宗教关系25.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
4、.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26“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A.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D.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物质基础27.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下列说法中,不说明上述观点的是(B)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8.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
5、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表明(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A)A.生产力发展 B.生产关系变革C.先进文化发展 D.社会制度变革30. 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指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正确思想的哲学理论依据是(C)A.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原理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D.经济基础与生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31. 一定社会形态的
6、经济基础是(D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32.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A)A.基本经济制度 B.生产方式C.基本经济体制 D.基本经济结构33.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A)A.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B.社会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C.市场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D.经济结构的具体实现形式34. 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35. 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在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是(A)A
7、.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36.观念上层建筑就是(D)A.社会意识 B.价值观念 C.社会文化 D.意识形态37. 上层建筑中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D)A.前者影响后者,后者指导前者B.前者反作用后者,后者决定前者C.前者以来后者,后者可以不依赖前者D.前者指导后者,后者影响制约前者38.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A.核心价值体系 B.政治法律制度C.国家政权 D.政治法律思想39.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B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40. 从起源上
8、看,国家是(B)A.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需要的产物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C.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产物 D.防御外敌颠覆活动的产物41.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D)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C.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4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B)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43. 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A)A.经济基础的性
9、质 B.政治制度的性质C.国家政权的性质 D.意识形态的性质4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45.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国家不断地出台一系列经济法规。这说明(D)A.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力直接决定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经济基础 D.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上层建筑4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
10、C)A.为了保护国家的物质利益 B.为了保护人们的既得利益C.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D.为了保护国家的既得利益47. 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48. 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D)A.直线性 B.多样性 C.复杂性 D.统一性49. 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的国家在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也有的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等等。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
11、形式的(D)A.反复性 B.杂乱性 C.无规律性 D.多样性50. 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D)A.合目的性的过程 B.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矛盾的过程C.合规律性的过程 D.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51.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是(A)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更替 C.人的发展 D.社会制度的变革52.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C)A.倒退性的统一 B.反复性的统一 C.跨越性的统一 D.上升性的统一5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12、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54. 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是(A)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C.价值规律 D.阶级斗争规律55.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动力是(B)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56. 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指(D)A.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变革B.物质生产力直接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C.在特定物质生产力基础上,只能建立一种生产关系D.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57. 衡
13、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D)A.文明发展程度 B.生产关系C.价值观念的进步 D.生产力58. 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D)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C.剩余产品的出现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59.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60. 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所围绕的轴心是(B)A.政治权利 B.经济利益 C.思想统治 D.社会地位61. 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B)A.社会基本矛盾 B.阶级斗争 C.科学技术进步 D.改革62.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14、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63. 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A)A.社会革命 B.阶级斗争 C.社会改革 D.生产力的发展64. 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65.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A)A.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阶级关系缓和C.解决社会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关系和谐D.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关系更替66.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
15、平67. 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和改革,错误的说法是(D)A.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B.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C.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D.革命与改革从根本上不会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68.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推动社会革命69. 社会历史存在和
16、发展的前提是(C)A.人与社会 B.人与自然C.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D.自然的人及其活动70. 人的现实本质是(C)A.所有人的共同属性 B.人的阶级性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71.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7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73.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
17、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74.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B)A.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理 D.以人为本的原理75.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D)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76. 杰出人物的某些主张之所以能够实现,最根本的原因是(B)A.他们有着坚定的意志和果断的行动B.他们的选择符合历史的必然C.他们代表着进步的阶级的利益D.他们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77.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
18、生(C )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78. 关于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B.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人物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C.历史人物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D.历史人物由于其对社会发展的特殊作用,不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79.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在思想领域处于统治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B)A.统治阶级掌握着宣传机器 B.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C.统治阶级控制着知识分子 D.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占有统治地
19、位80.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C)A.经济分析方法 B.逻辑分析方法C.阶级分析方法 D.哲学分析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有(ABCD)A.没有考察人们从事历史活动时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B.没有考察人们从事历史活动时的思想动机C.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D.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2.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ABCD)A.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
20、决定力量C.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D.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 社会存在包括(ABC)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4.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ABCD)A.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面貌C.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D.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5.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BCD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21、不完全同步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6.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ABD)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艺术 C.社会心理 D.宗教、哲学7.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意识。”这一段话表明(ABC)A.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前提B.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不可能进行政治活动,也不可能有精神活动C.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反应D.社会历史活动
22、可以脱离人类意识而存在8.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CD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9.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ABC)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劳动关系10.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ABCD)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
23、的最终决定力量B.社会形态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这种社会形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只要社会形态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就不会灭亡D.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11、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CD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B.它属于上层建筑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12. 下列关于生产力及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A.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 B.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尺度是生产工具C.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D.生产力是由各种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13.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特点,具体表现为(BD)A.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日益成为
24、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B.在投入生产过程之前,它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力C.在投入生产过程前后,科学技术都是潜在的、精神形式的生产力D.科学技术对现实的作用必须通过渗透到三要素和管理过程中才能发挥出来14.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ACD)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人们的隶属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 D.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15. 下列关于生产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A.生产关系体现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B.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形式,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内容C.生产关系是人类各种关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基本的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
25、式是生产关系各方面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方面16.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ABCD)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1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18. 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丰富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个组成部分,有(CD)A.政治法律上层建筑 B.社会意识上层建筑C.政治上层建筑 D.观念上层建筑19.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有(AD)A.国家政权 B.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C.企业管理制度 D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 关于经济基础的内涵,正确的说法有(ABCD)A.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B.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C.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D.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2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表现在(AC)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有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有时经济基础也对上层建筑起反作用22.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B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27、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23.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BC)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24.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有(ABD)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B.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互决定、相互促进D.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25.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矛盾运动是极为复杂的,其表现有(ABCD)A.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B. 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存在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矛盾C.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D.当一种生活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