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23.59KB ,
资源ID:219906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9906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结4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结41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一、在农业方面,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并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二、在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三、在商业方面,逐步开放市场,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四、改革管理的体制和方法,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计划委员会,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商业、财政等手段调节经济。6.斯大林模式 所谓的“斯大林模式”就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所采取的道路、方针和方法以及所实行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的总称。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如下:一、保证重工业高速度优先发展的经济结构模式。二、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所有制接都模式。三、排除私人经营,完全掌管在国家、合作社和集体农庄手中的商业模式。四、高

2、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五、个人专断和以党代政的政治领导模式。7.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在一个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形成的社会主义模式。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经济方面:1.依靠独立自主,保证重工业优化先而高速地发展的经济结构。2.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所有制结构。3.严格限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转范围。在政治和文化方面:1.政治上突出表现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各种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中央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中。2.文化上也是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由国家包下来,严格地集中控制。8.毛泽东模式 是指毛泽东在建立社会主义模式后,领导党和国家创造

3、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均不同于苏联、东欧的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模式。11.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

4、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基本含义:第一,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从发展程度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13.三个代表的重要内涵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人民群众是

5、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应着物质文明,它是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应着精神文明,它是灵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对应着政治文明,它是宗旨;1.试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别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四个角度揭示了这一规律。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工人阶级是最有前途、最革命的阶级,他们承担着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无论革命或者建设都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关于

6、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社会形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经过一个特殊的革命转变时期,对整个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才能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建立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2.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在其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阶段、18世纪的空想共产主义阶段、19世纪前半期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历史功绩】(1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

7、人阶级觉悟的 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2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素材。(3提出了一些含历史唯物主义萌芽因素的见解,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历史局限】1.他们的学说是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因而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的 科学认识上。2.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3.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有哪些伟大意义?第一,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来批判资本主义和从头脑中构思未来

8、社会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使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第二 ,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期望通过阶级调和,依靠少数达官贵人帮助,用示范改良的方法实现理想社会的幻想,从而把社会主义看做是两个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第三,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仅把无产阶级看做值得同情的受苦受难的阶级的观点,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论证了无产阶级的解放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4.如何理解可设的

9、基本原则?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2.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3.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5.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6.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改革的起步阶段 社

10、会主义国家改革运动的第一阶段,最初的萌芽时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首先在东欧一些国家的个别共产党人中间产生的、她们强调本国的特点,发对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主张走回主义的民主道路。其特点:首先,改革的直接的动因多数是在传统体制的弊端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作为消除危机的应急措施而被迫开始的,缺乏理论准备和自觉性,使改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其次,指导思想不甚明确、改革的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再次,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可以而且是多种模式,造成改革跟传统模式和保守思想的斗争,致使有些国家的改革被看做修正主义而加以否定,有些则处于停滞状态。二、改革向纵深缓慢发展阶段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11、。第一、大多数国家对改革有了一定自觉性。第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主要围绕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按照提高经济效率的要求展开。第三、出现了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三、苏联东欧改革遭到严重挫折阶段-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这一阶段约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 年代初期。一是许多国家改革的自觉性大为增强使改革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并达到空前的规模。二是从改革内容看,比前两个阶段更全面,更深刻。三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展开,出现了两种改革观的对立斗争异常尖锐。四、改革继续深入并阔步迈进新世纪发展阶段从1992年至今,可称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继续深入发展、开始逐步走出低谷并以阔步的雄姿迈进21世纪的发展阶段。6.全

12、面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方法是什么?一、自觉的历史意识,二、明晰的世界意识,三、严肃的批判意识,四、科学的整体意识,五、强烈的时间意识。7.邓小平理论的体系结构与主要观点?从层次和结构来看,邓小平理论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主要观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主体论,社会主义本质论。8.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并阐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

13、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基本要求】:第一,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第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第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第六,坚持改革开放。第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重要性】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

14、验教训,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会引导和推动着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因此,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 【必要性】(1)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2)贯彻科学发展观,是稳妥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审时度势、妥善解决和处理诸多矛盾和问题。(3)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

15、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9.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 1.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10.论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令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形成的。(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a经济上: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

16、义模式的重要经济特征,苏联在30年代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从1982年起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部门。3)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经济上的重要特征,苏联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从198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苏联一直坚持指令性计划制度,国家机关包办一切。b政治上: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苏联国家政权采取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的苏维埃形式。2)苏联政治体制的另一个特点是苏联共产党独掌政权,而且苏联共产党是苏

17、联唯一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在存在与之合作的政治党派,这样缩小窒息了党内民主,集权给个人崇拜创造了条件,影响社会主义建设。c文化上:苏联实行的也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由国家包下来。文化上,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内组织或党的领导人说了算。(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成就a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它在反对法西斯主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它推动了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产生。(4)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a政治上民主少,容易产生个人专权;b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差;c思想文化上的严格控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d对外关系上,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试述社会主

18、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1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原因】: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历史教训】:一是要警惕右面的,但主要纠正“左“的错误;二是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三是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12.简述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他们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

19、,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1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历史上的三次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6世纪中叶19世纪40年代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0世纪初 十月革命胜利,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20世纪下半叶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4.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 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不懈地搞好党的理论、政治、

20、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 始终如一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毫不动摇地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努力探索反映时代特点、适合本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 善于把握时机,勇于在历史转折关头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阶段。15.我们可以从20世纪50至70年代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改革中获得哪些启示?苏联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是难逃束缚的改革背景:1农业危机;2工业结构严重失衡;3经济总体效益低下;4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秩序不正常;5“冷战”对峙的严重局势。内容:1贯彻利益原则,经济改革从农业入手;2 政治改革,以反对个人迷信为突破;3 改革党的领导制度;4 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

21、落脚点;5 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 6过渡的“三和”路线的世界战略。积极作用:1 赫鲁晓夫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不可改变的框子,摆脱了一些旧的教条的束缚。2 增强了苏联的国力。3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起到先锋和解放思想的作用。 失败原因:1改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片面性和盲目性。2改革不彻底、缺乏对体制固有弊端作系统深入的剖析和反思,对斯大林模式继承多于批判。(改革前期主要在行政领域徘徊,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转变。改革后前期忙于划分农业党和工业党,试图依靠行政组织的改组来推动经济发展。) 评价:1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旧模式,没有形成新的模式。虽然它否定了斯大林时期的某些政策和措施,局部地调

22、整了体制,但只是在旧的模式范围内进行了有限的调整和修补。2赫鲁晓夫的改革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是一个不成熟的试验。3赫鲁晓夫的改革既非完全成功,也非完全失败,它为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勃列日涅夫改革是收缩性的有限改革方案:1改变工业管理的组织结构,重新按部门原则建立专业部;2改进计划工作,实行以销售额、利润和赢利率为核心的新指标体系;3扩大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自主权,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4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杠杆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5调整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关系,加强对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经济刺激,尽量实现三者利益的结合。改革是在旧体制框架内进行的修补和完善。东欧社会主义

23、国家的改革南斯拉夫劫难中起步的改革。自治社会主义模式1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的自治民主制,非中央集权化。2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市场经济、对外开放。3对外政策上,坚持独立自主。4“非国家化、非集中化、非官僚化、权力分散化” 自治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缺陷:经济上的宏观失控 政治上的“联邦虚位”,地方本位主义 “波兰式道路”的改革 1冷战与战后初期“波兰式道路”的初步尝试 2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 3“波兹南事件” 过程:50年代“波兰式道路”的再探索;70年代“大经济组织”体制改革;80年代“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悲剧”催生的匈牙利改革【经济体制】1968年起全面实行经济新体制 基本特点计

24、划与商品关系和市场结合。1中央集中领导与企业分权经营结合起来; 2把计划管理与市场作用结合起来;3把企业经营状况与劳动者的利益结合起来。 【政治体制】以联盟政策为特色的政治民主化尝试“布拉格之春”中凋零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19451947年联合政府实施“科希策纲领”。1958年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序曲。1968年全方位综合性“布拉格之春”改革。1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2改革国家政治体制,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3改革经济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4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苏联认为捷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轨道”。 1968率5个华沙条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进程被迫中断

25、。失败原因一是改革者囿于原有体制框架,未能触及体制深层弊端;二是禁区过多,苏联干涉东沟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改革。苏联领导人不允许东欧国家自主进行改革,将东欧国家对不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视为离经叛道;三是当体制的深层矛盾暴露、需要深化改革时,苏联领导人害怕国内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秩序被打乱。16.如何理解改革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是因为具有调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机制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1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2“经常变化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征

26、。3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4社会主义是各具特色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体实现形式、运行方式方面存在着矛盾,不适应的一面。为了把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从一个发展阶段推向另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就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旧的体制,适时地调整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通过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总体上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中先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年轻的社会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各国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经济

27、、政治、文化特点,通过改革,完善各国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反映,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必然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先导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2突破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概念 3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要结合各国的具体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用科学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利于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要冲破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特色化的道路,只有通过改革才

28、能实现。全面、准确的把握马克思理论体系,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社会主义的改革进程。 1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和体会一、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作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作为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这里,社会主义是共同规律和本质特征,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表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没有既定的答案可供参考,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它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摆在了所有社会主义者面

29、前。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积极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利弊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与矛盾,都作了全面分析和科学概括,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历史阶段、根本任务、内在动力、外部条件、战略步骤、政治保证、领导核心和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完善同步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29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总额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