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比较是对国际的现状和趋势作全面的综合的比较。1.4比较研究法的应用程序 (1)描述 比较研究从详细描述比较的对象开始,就是说对研究对象的现状尽可能周密、完整、客观地描述出来。为此,必须收集相关的资料文献,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主题。研究者采用比较研究法,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是想比较什么,通过比较想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这是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点,研究者明确比较的内容和范围,也就是说,想在哪一个维度上对哪些材料进行比较,这既是一个比较标准的选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目标的具体化问题。这一步骤是比较研究的依据和基础。选定比较的维度是比较研究能否科学进行的前提。 这一环节包括以下细节:
2、选定比较的主题。 确定比较的内容。确定比较的范围。制定比较的标准 为了从文献中得到更加确切的知识,有必要对研究之对象进行实地考察,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鉴别,保证资料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供比较研究的资料必须具有权威性、真实性、最好是第一手资料。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普通的情况,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采样的科学化,资料归类合并的程序化,资料收集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和深厚的基础理论素质。(2) 解释 对这些归类好的资料做出原理性解释,即赋予资料以现实和历史意义,为下一步的比较分析奠定基础。在完成对所要比较研究对象的详尽而客观的描述之后,就要
3、对所了解的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解释。即说明这些现状所具有的意义,以便不仅了解事物是怎样的(How),而且了解事物为什么那样(why)。也就是说,以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文学、历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把所描述的研究对象现状与社会的一般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深度说明这些现状所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这就是解释阶段的目的。在解释资料时,应当根据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全面的分析,并保证解释的客观性而不带有任何个人的偏见。(3)并列对各种资料按比较的指标进行归类、并列。从严格意义上讲,比较研究从并列阶段才开始。在这个阶段,首先把前一阶段里已描述并解释过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并按
4、可以比较的形式排列起来;然后确定比较的格局,并且设立比较的标准;最后进一步分析资料,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设。(4) 比较 在比较阶段里,要对并列阶段提出的假设按照“同时比较”来证明正确与否。这是比较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在这个阶段要对收集到的材料逐项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之所以产生差异的原因,而且要尽可能地进行评价。比较时应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它是四个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所列材料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验证第三阶段所提出的假说或假设,做出最后的结论。 上述四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理提供条件,打好基础,后一阶段承
5、前启后、互为依托。1.5比较研究法的注意事项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科研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只有在如下条件符合时才能运用比较研究法。运用比较研究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同一性、双(多)边性、可比性。 (1)同一性 所谓同一性,是指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事物,否则就不可以比较。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因为倍尔西阿尼是一位歌唱家而且人们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较,人们根据他们的耳朵的正常组织和音乐修养做了评比,所以他们能够认识倍尔西阿尼的无比性。倍尔西阿尼的歌唱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虽然这里也可能有比较,但只是人与一般青蛙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倍尔西阿尼与某只惟一的青蛙之间的比
6、较。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谈得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在第二种情况下,只是他们的种族特性或类特性的比较。 (2)双(多)边性 比较只有在两个事物或两个事物以上才可能发生。换言之,比较的对象必须要在两个以上。当然,比较研究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被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 (3)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为了保证可比性,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例如,英国的Public school与美国的Public school就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贵族学校,而后者则是贫民学校,不具备可比性。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比较研究就可以开展了。2 引文分析法2.1
7、引文分析的定义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引文分析方法的数学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进行分析比较时,已将其作用排除在测度结果之外了。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划分,引文分析方法有着不同的类型。如果从获取引文数据的方式来看,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之分。前者是直接从来源期刊中统计原始论文所附的被引文献,从而取得数据并进行引文分析的方法;后者则是通过“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引用报告”(JCR)等引文分析工具,查得引文数据再进行分析的一种方
8、法。若从文献引证的相关程度来看,则有自引分析、双引分析、三引分析等类型。如果从分析的出发点和内容来看,引文分析大致有三种基本类型: (1)引文数量分析:主要用于评价期刊和论文、研究文献情报流的规律等。(2)引文网状分析:主要用于揭示科学结构、学科相关程度和进行文献检索等。(3)引文链状分析:科技论文间存在着一种“引文链”,如文献A被文献B引,B被文献C引,C又被文献D引,等等。对这种引文的链状结构进行研究可以揭示科学的发展过程并展望未来的前景。2.2引文分析的特征(1)广泛适用性;引文分析的素材是引文与被引文,而引文现象又是普遍存在的。以期刊论文为例,全世界范围约有90以上的科学论文附设了引用
9、文献,平均每篇论文有引用文献15篇。我国目前88左右的重要科学论文带有引用文献,平均每篇中文科学论文有引用文献8.9篇,可以说,凡是有引用文献的地方,引文分析方法就有用武之地,所以,引文分析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 (2)简便易用性:由于引文分析不要求其它先决条件和辅助条件,不需要使用者具有十分专深的知识,研究的深度、广度可以由自己控制,所以一般的信息人员都可以借助于这种方法,完成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总之,这种方法的使用限制极少,简便易用,很值得在广大的信息人员中普及推广。(3)功能特异性:由于引文分析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和简便易用性的特点,通过一些不太复杂的统计和分析,
10、就可以确定核心期刊、研究文献老化规律、研究信息用户的需求特点,甚至可以研究学科结构、评价人才等,我们不能不为其功能而感叹。2.3引文分析的应用领域 (1)确定核心期刊引文分析法是确定核心期刊的常用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从文献被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和选择期刊,比较客观。加菲尔德通过引文分析,研究了文献的聚类规律。他将期刊按照期刊引证率的次序排列,发现每门学科的文献都包含有其他学科的核心文献。这样,所有学科的文献加在一起就可构成一个科学整体的、多学科的核心文献,而刊登这些核心文献的期刊不过1000种左右。利用期刊文献的集中规律可以确定核心期刊。例如,化学领域的主导性期刊为美国化学会会刊,生物化
11、学领域的主导性期刊为生物化学,确定被这两种期刊引用最频繁的期刊,就可以界定这两个领域的核心期刊。(2)研究文献老化和情报利用规律目前,有关文献老化的研究一般是从文献被利用的角度出发的。普赖斯曾利用引文分析探讨文献的老化规律。通过对“当年被引指数”和“期刊平均引证率”分析,他认为期刊论文是由半衰期截然不同的两大类文献构成的,即档案性文献和有现时作用的文献。科学文献之间引文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引文的时间序列。对引文的年代分布曲线进行分析,可以测定各学科期刊的“半衰期”和“最大引文年限”,从而为制定文献的最佳收藏年限等管理方案、对文献利用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一个学科的引文年代分布曲线与其
12、老化曲线极为相似。这有力地说明文献引证分布反映了文献老化的规律性。因此,从文献引证的角度来研究文献老化和情报利用规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例如,生物化学引文的年代分布曲线就呈现出负指数曲线形式(见图21)。图2-1生物化学引文年代分布曲线 (3)测定学科的影响和重要性通过文献引证频率的分析研究可以测定某一学科的影响和某一国家某些学科的重要性。图22反映了其他国家引证前联邦德国的科技文献的情况。由图可见,高度位于1以下的学科,其文献引证频率低于其他国家文献的平均引证频率;而高于1的学科,则大于平均引证频率。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前联邦德国的化学研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较大,而医学研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较
13、小。图2-2其他国家引证前联邦德国科技文献的频率(4)研究学科结构科学引文与被引文之间往往有着学科内容上的联系。通过引文聚类分析,特别是从引文间的网状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探明有关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结构、划定某学科的作者集体,分析推测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衍生趋势,还能对某一学科的产生背景、发展概貌、突破性成就、相互渗透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科学的动态结构和某些发展规律。早在1974年,加菲尔德运用计算机系统,通过引文分析,描绘出1972年和1973年生物医学领域各主要课题、各课题相互间的关系以及新课题产生的示意图,从而反映出生物医学研究的内部结构。(5)研究科学交流和情报传递规律科学技
14、术活动总是伴随着科学信息过程而展开的。一般而言,科学交流就是指科学文献情报交流。通过科学文献的引证和被引证的事实,就可勾勒出科学交流的轨迹和情报传递的规律。利用科学文献的“引文链”和“引文网络”研究情报流的方向、过程、特点和规律,从而分析科学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有人曾利用引文分析法探查我国省际医学情报交流情况。选择了各省27种代表性医学期刊中1350篇论文,被这些论文所引用的文献约占全部医学文献的12,其中上海、广东、天津等省、市医学文献大量被其他省引用。在该样本范围内,这3个省、市的医学文献占全国各省市间文献情报交流量的52。它们是医学文献情报的主要输出省,其他省、市基本上是文献情报的输人省。
15、(6)研究情报用户的需求特点利用引文分析法进行情报用户研究是一种重要途径。根据科学文献的引文可以研究情报用户的情报需求特点。一般来说,附在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是用户(作者)所需要和利用的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文献。因此,从引文的特点,可基本上反映出用户利用正式渠道获得情报的主要特点。通过对同一专业的用户所发表的论文的大量引文的统计,可以获得与情报需求有关的许多指标,如引文数量、引文的文献类型、引文的语种分布、引文的时间分布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用户需求的主要特点。(7)科学水平和人才的评价通过科学文献的被引率和持续时间等指标,可以对有关国家或学术机构的科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估。在人才评
16、价方面,也常采用引文分析方法。这是因为某著者的论文被别人引证的程度是衡量该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的一种测度。同时,也从科研成果被利用的角度反映了该著者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和地位。因此,引文数据为人才评价提供了定量依据。从对历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论文被引证情况的统计来看,这些科学界的精英的论文的引证次数是很高的。2.4引文分析的应用程序为了说明引文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其步骤,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利用引文法进行文献利用规律研究的例子。根据文献信息计量学的原理,对当前农业科学研究论文中文献资料利用动态的引文分析,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选取分析对象在国内期刊中选择农业科学研究牵涉面较大的中国农业科学、信息计量
17、学学、遗传学报、作物学报及土壤学报四种刊物1980年各期,国外期刊选择Agronomy Journal、Heredity、Crop Science及Soil Science四种期刊的1980年各期。由于随机抽样可以使样本有广泛的代表性,即代表一般的农业科学家水平,而不是集中在少数有名望的科学家名下。因此,在上述国内外各四种期刊中,随机抽样,各取出100篇论文作为统计分析的对象。(2)统计引文数据在选出的中外文各100篇论文中,分项统计每篇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出版年份、论文作者的自引量、引文的语种、引文文献的类型等。在随机选取的100篇中文论文中,共引证了文献1055篇,其中引证文献最多的一篇论
18、文,共引证文献39篇,最少的一篇论文,引证文献为2篇;100篇外文论文共引证文献1604篇,引文最多的一篇为42篇,最少的一篇为3篇。从以上统计中粗略可以看出,同样是100篇论文,外文文献的引证量多于中文549篇;每篇外文论文作者的引文数量,平均比国内作者要多6篇,它反映了国内外论文作者在文献利用上的差距。为了进一步的分析,一般需要对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分组处理,通常分组组数(K)是按 K=1+3.3lgN求得的。其中,v为样本容量,即N=100。因此K=76,即大约可分为8组。组距(i)由每篇论文的最高引文量和最低引文量之差除以8求得。然后分别定出组限和组中点值以及相应的频次(f)、等级差(d)
19、等,详见下表21和表22表21 100篇中文论文和引文频数分布和简化计算表表22 100篇外文论文的引文频数分布和简化计算表 (3)引文分析从上面两个表中可以看出,中文每篇论文的引文量以711篇的最多,其频次为37(占37),其次为26篇,频次为31;外文每篇论文的引文量以1317篇的为最多,其频次为35,其次为1822篇,频次为22。从频次分配所得的印象,要比平均数的意义更为深刻。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进行各个项目的引文分析。本例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引文量的集中趋势与离中趋势;引文量的理论分布;引文的主要指标分析,包括自引量的分析,引文语种的分析。引文文献的类型分析,引文量的增长分析。(
20、4)做出结论在引文数据及其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农业科学书刊情报资料的利用情况可以通过农业科研论文的引文量分析加以探讨。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在引文数量和情报工作在提供文献的利用水平上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农业科技和图书情报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和研究水平,掌握英语和日语,可以获得90的情报量,值得提倡。在所分析的2659篇引文中,期刊占半数以上。因此,各图书情报部门应加强期刊订购和流通工作,适当增加期刊的经费,同时应做好常用期刊的相关期刊和边缘期刊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定题服务及选择期刊提供依据。对50年来引文量的分析表明,以近20年来的引文量占优势,为80,近10年的为60。为此
21、,做好近20年来图书、期刊及新近资料的提供工作是很重要的。同时对研究书刊资料老化剔旧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引文量随时间进展而迅速增加,呈指数函数曲线,其数学模型为Y=ae bx。本例计算国外文献近50年来的利用趋势曲线方程,Y=4.39e0.098x,同时根据这个模型可估测近50年中任何一年的引文量,从而分析文献资料的利用动向。2.5引文分析注意的问题虽然引文分析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著者引证文献是一个人为控制的思维和判断过程,而作为其表现形式的引证文献,仅仅是宏观的、表面的测度。因此,引证规律的研究有待深化,引文分析受到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1)文献被引证并不完全
22、等于重要例如,有些具有错误观点或结论的论文后人出于批评商榷,引文分析法引次数可能很高。另一方面,被引次数较少的文献也不能一概认为不重要,它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如发表的时间、语种、学科专业等,被引次数上的微小差别也不能完全说明质量上的优劣,它有很大的随机性,只有当这一差别很大时,才能说明问题。(2)著者选用引文受到可获得性的影响索普(M.E.Soper)研究指出,著者引证的文献,大部分是个人收藏的文献,小部分是在本部门和就近图书馆的资料,而其他城市和国家的资料所占比例甚小。这说明著者选用参考文献以方便为准则,以占有为前提。同时,还要受到著者语言能力、文献本身年龄和流通状况,以及二次出版物报道上的
23、影响。(3)引文关系上假联系的影响引证文献的原因多种多样,两篇论文可能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或从不同的角度引证同一篇早期文献,一篇可能是引证其方法,另一篇可能是引证其结果,那么这两篇文献在内容上的联系就可能是虚假的。引文有些是发生在前言和篇名中,有些是发生在正文中,有些发生在结论或讨论中。在这些情况下,作者对原著的引证内容和程度是不相同的。引文对原著的关系和重要性也各不相同,但在目前的引文分析中,对它们都是同等看待,不加区分的。这样也容易造成假关系。新刊的论文得不到大量引证;小型期刊被引率往往低于大型期刊;引而未用或用而未引的情况也有发生。文献引证中的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引文分析法的应用和效果。(4)
24、马太效应的影响有的研究者认为,在文献引证方面也存在着马太效应的影响。人们往往以“名著”、“权威”作为选择引文的标准,有的确是出于需要,也有的则是为了装饰门面、抬高自己论文的身价。一种期刊因为发表名人的文章而为众人所引证,以至引起连锁反应,结果其被引率很高。这种马太效应的心理作用,掩盖和影响着文献引证的真实性【】。3文献计量法3.1文献计量定义文献计量法研究的对象为文献的外部形式特征, 文献计量学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输出量必定是“ 量” , 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文献计量法主要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 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3.2文献
25、计量特点:(1)有助于研究人员选定课题,使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工作以从假说所期待的或所预料的相互关系开始,这些预期的关系,由观念和概念转换为收集资料的程序来检验,然后再以这些资料为依据的研究结果和发现转变为新的概念,从而使它们得到解释和扩展。但是,如何得到原始的观念和概念?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假设建立联系。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文献的收集。在众多的研究变量中,研究者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而且有意义、能够得以扩展的课题,并不是很容易的。查阅文献可以帮助自己发现已经证明重要和不重要的变量,避免重复。(2)研究范围不受时空限制每个人的亲身实践和经验总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亲历前人的生活,也不可
26、能直接观察、访问前人的思想和活动。即使是同时代人,因经费、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研究者也无法对难以接近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例如,在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时,必须借助记载其生平和思想的文献论语,否则这项研究就无法进行。(3)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强一般文献并不是为了研究目的而留下的,它多是在事件发生的当时,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的,它的信息真实度很高,而且研究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一般不会使被收集的资料本身发生变化,也不会受到原留下文献资料者的直接言行的影响,从而避免了对象反应性的干扰。而这种干扰在访谈、实验等方法中很难避免,这样就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4)研究简便易行、费用较低与实地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直接
27、接触法相比,文献调查法具有方便、自由、费用低等优点。只要查到文献,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研究,不受研究对象、研究场所和研究情景等因素的限制。(5)便于对调查对象做纵向分析文献调查法适合于对研究对象在一段时期的发展变化开展研究。研究角度往往是探寻一种趋势,或弄清一个演变过程。例如,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和师资培养的发展,不可能在时间上倒退回1997年去调查师范院校的情况,或用调查法来请当事人回忆当时情况,因为这种回忆也会由于主观误差太大而失去意义,这时,就可以依靠这些年积累的与师范教育有关的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来研究【】。3.3文献计量应用领域(1)在科学史和科学学方面,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研究与追
28、踪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的产生,发展、分化、渗透的过程,探讨其规律性。(2)在未来研究工作中,利用文献计量数据估计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的发展动向及其前景。(3)在图书馆工作中,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确定重点期刊和图书资料利用率,为合理采购和贮藏图书资料提供依据。(4)在情报工作中,利用文献计量方法阐明情报资料的特性,诸如文献的增长率,价值寿命和分散规则,据此可以合理确定自动检索中回溯检索的期限、资料报废期限、累积索引期限等。3.4应用程序:(1)取样依据布拉得福文献分散定律, 选择。教育领域与研究项目有关的研究文献, 包括期刊、著作、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2)确定分析类目分析类目又称分析的维度, 是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而设计的, 将资料内容系统判断后进行分类的项目、方面或角度。分析类目确定的是否得当、精确适度, 对于文献资料分析能否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也就是说, 它是对文献内容进行计量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通常分析类目的形成有两种方法。李秉德主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以往的经验, 或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 由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自行设计而成。研究者确定分析类目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建立分类体系的过程, 要做到分析类目的准确、客观, 分类时需要遵循以下要求 。在一分类中,分类标准必须而且只能有一个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