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0.35KB ,
资源ID:219498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9498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纪念建国60周年报告征文英雄埋名四十年Word文档格式.docx

1、张国富不但记大功一次,还成了独立三师的名人。攻打江密峰战斗不久,张国富又经历了一次极为惊险的战斗,创下独自一人使部队化险为夷的战斗奇迹。那一次,他所在的九团二营五连刚刚进入松花江边一个村庄大院休息,就被敌人用机枪把大门紧紧地封锁了。情况万分危急。还是张国富,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从院墙上翻身爬到墙外的玉米地里,偷偷地爬到距离敌人20余米远的地方。突然,他快速掏出手榴弹抛向敌人的机枪手,顿时把吼叫的机枪炸“哑”了。同时,院内的战友们冲出大院,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全连人得救了,张国富又被记大功一次。1948年9月至11月,在解放东北全境的辽沈战役中,张国富立下了“天大”的特等功。1948年9月12日

2、,辽沈战役打响了!在毛泽东“这次决战不能让蒋介石的军队走出东北”的指示下,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连克昌黎、北戴河、绥中、兴城、义县、锦州等地,蒋介石急调廖耀湘指挥5个军12个师共计10万人的“西进兵团”前来助战,却被我军拦截在黑山、大虎山一带。双方短兵相接,又一场恶战开始了。战斗打到胶着状态时,张国富所在的部队知道敌军司令部就在他们这一带。但是,能否相遇,能否攻下,还是一个未知数。就在胡家窝棚那里,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经过几十次冲锋,战友们一个个全都倒在敌人的炮火之下。这时,张国富左手拎着爆破筒,右手紧握着手榴弹,等待着再一次发起冲锋。又一次冲锋被敌人炮火挡住以后,张国富佯装被击中,伏在

3、一片阵亡的战友们身旁,没有退回阵地。此时,张国富已经接近了敌人指挥所。当部队再一次吹响了冲锋号时,距离敌人最近的张国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准确无误地向敌人指挥所投出了一颗手榴弹。借着手榴弹爆炸的一刹那,张国富手持爆破筒一跃而起,冲进了敌人指挥所,向敌人指挥官大声地断喝:“快命令你的部队放下武器,不然我就与你们同归于尽!就在敌人指挥官惊慌失措之际,张国富身后的战友们已经冲进指挥所。敌人指挥官一看大势已去,无奈地命令士兵们停止抵抗。胡家窝棚战斗一举摧毁了廖耀湘的司令部,大大地加快了整个战役的前进步伐。张国富只身一人手持爆破筒冲进敌军指挥所的举动,被我军指挥战斗的师首长在望远镜中看得清清楚楚。战后,

4、师首长夸赞张国富是一个真正的“小老虎”。评功时,张国富被评为特等功臣。他的立功证书“功绩摘要”一栏是这样写的:“辽西战,替班长看地形,打一个手榴弹,炸死五六个敌人,活捉敌官兵10余名;冲进敌指挥所,对战役起天大的作用,战后评一特功。全国解放以后,张国富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400万大军,仅选出307名战斗英雄。而荣膺“特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只有78名。可见当时标准之高,资格审定之严。而年仅19岁的张国富榜上有名。在英雄代表大会上,向来风趣幽默的毛泽东主席把张国富从代表人群中拉出来,让他与周恩来总理站在一起。毛泽东主席一脸严肃地打量着,张国富很是紧张,不知

5、所措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半天,毛泽东主席灿烂地笑了:“高矮差不多么!”朱德、彭德怀等将帅们和代表们也都笑了起来。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特意设家宴,宴请了张国富、郭俊卿等四位英雄。在向代表们敬酒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亲切地勉励他“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再立新功”。1951年4月,张国富随47军入朝作战,正值敌军发动大规模的“秋季攻势”,在临津江一带向我军进攻。当时,中朝正同美军举行停战谈判,美军倚仗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叫嚣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留着战场上解决。发起这场进攻的“联合国军”,有美骑1师、美3师、美25师、英联邦师、李承晚军第9师、泰国团、土耳其旅及希腊营。“联合国军”把所有的

6、杀人武器全都用上了,飞机、大炮,甚至化学武器、毒气弹,还有200余辆坦克,300余门火炮而我军连给养都难以为继。那是怎样的七天八夜啊!残酷的炮火在考验着中国军人的忠诚与勇气。张国富率领着全连战友们,顽强地坚守着朝鲜的345.6无名高地。一次次地抵抗,一次次地阻击,身边的粮食颗粒皆无,战友们解下自己的腰带,用开水煮熟,吞咽着继续坚持战斗。当棉絮、衣服,都成为战友们的食物时,阵地上只剩下了张国富和他的副连长。与阵地共存亡,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两个人争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这时,疯狂的“联合国军”又发起了冲锋。张国富和副连长将阵地上的弹药集中在一起,凭着顽强斗志,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此时,张国富身

7、负重伤,他的右腿已经骨折。阵地上的一切通信中断,坚守阻击敌人任务即将完成,可副连长请求张国富立即回师部报告。在隆隆的炮火声中,身负重伤的张国富用皮带把一名奄奄一息的战友绑在自己身上,他连滚带爬地撤出了阵地。而副连长,却和他的全连战友们把英名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当张国富血肉模糊地爬回师部时,他用自己微微能动的嘴唇,从嗓子里发出了几句话:“师长!全连人全都牺牲了,我们的阵地没有失守”说完,张国富昏了过去。师部所有的指挥员失声大哭。战争结束后,作为军事精英的张国富,被部队保送到湖南衡阳炮校深造。就在前程似锦的人生旅途中,张国富毅然决然地告别了部队,回到了原籍吉林省榆树县的家乡。二、押运火药

8、的“张四级”张国富复员回到地方以后,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欢迎,人民对这位全国战斗英雄非常重视,经常请他作报告,讲述战斗经历。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张国富的安置,也进行了精心的安排。1956年夏季的一天,吉林省榆树县委书记特意将张国富请到了自己办公室里。县委书记拉着张国富的手说:“国富啊!你是共和国的特级战斗英雄,也是榆树县人民的骄傲,为了妥善安排你,县委决定,将你调到县委工作,怎么样?张国富摇了摇头。县委书记以为他对安排不满意,急忙说:“如果你认为不合适,等到半年以后,我们再作调整。张国富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今后不做官,想务农。县委书记不解地问:“你舍生忘死为的是什么呀?张国富解释说,为

9、的是我们劳苦人民过上好日子。战争年代,自己身边不知倒下了多少战友,他们再也感受不到新中国的阳光了。自己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想借牺牲的战友们的光,在地方享受高官厚禄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共和国的胜利,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合上功劳簿,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自己要用双手去生活。一席话说得县委书记热泪盈眶。张国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从16岁开始参军一直到复员转业,对农活一窍不通。什么春种、秋收,播种、收割,什么扶犁、点种,套车、拉磨,他都有劲儿使不上。有一天,新婚不久的妻子犯愁地说:“咱们俩总得找点什么活计吧!要不瞪着眼睛饿死么?张国富笑着说:“天无绝人之路,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妻子问

10、:“你有什么秘密?快说!“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正在招收工人,尤其是煤矿急需消防人员。我这个部队转业人员,正好适合干这一工作。经过两天两夜的商议,张国富和妻子悄悄来到新立镇政府,开了一张“支援煤矿建设”的介绍信。在张国富的百般恳求下,镇政府秘书在介绍信上将“张国富”改写成了“张国福”。虽然是一字之差,可一位曾经枪林弹雨的共和国特级战斗英雄,从人们的视野中静静地消失了。隐名埋姓,这是张国福用来表达对生存感悟的一种特殊方式。张国福带着妻子,肩扛着简单行李,来到了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当时,他的档案、户口等什么都没有带,他的复员证、立功证、军功章等更是露都没有露,完全是按着“介绍信”里介绍采用的。当时,招

11、工单位听说张国福是当兵出身的,便将他安排到鹤岗矿务局十三厂消防队,在那里当了三年消防队员。由于矿务局不断地更新设备和引进新技术,张国福所在的消防队慢慢解体了。消防队解体以后,原来的队员们纷纷投亲靠友找关系,大都分配了满意的工作。可张国福呢,是一个外来人,人生地不熟的,只好静等组织上的安排。有一天,十三厂负责人事的同志找到了他:“你愿意干火药工吗?张国福问:“不就是摆弄火药么?人事同志解释说:“不是制造火药,而是从南方往回押运火药的原料。张国福笑了:“哦!押运有什么难的?人事同志没有隐瞒他,说这个火药工是十三厂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种。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人上岗,可都没有干上一个月就要辞职,要求

12、调换工作岗位。张国福不以为然,不就是苦累加危险么,就是掉脑袋也不怕,只要是为了新中国建设。人事同志半信半疑,但看到张国福坚定的态度,就把事情敲定了。第二天,张国福在十三厂人事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火药押运队。这时,厂内有十几个人围着张国福,就像看外星人一样,堵了个水泄不通。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工种哪里是人干的?还有的小声说:“火药工,特别危险,弄不好会出人命的!”还有个好心的工人拉着张国福的衣襟:“我们听说你参过军,那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是不是?张国福领了大家的心意,但却没有改变想法。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张国福的工作是坐在闷罐车里从南方押运到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从南方

13、运回TNT原料,再把制好的火药运到鸡西、双鸭山、七台河等地的煤矿里。一路上,光坐车就需要几天几夜。每一次他都弄一个破麻袋片往闷罐车里一铺。夏天,这里面又闷又热。一到冬季,这里变得又冷又饿。这么一次押运,就得煎熬几天几夜。有一年夏秋交替的时节,他经历了一次险情。那次押运,下起了暴雨。一声炸雷,将大地震得微微地颤抖。闪电像一条浑身带火的赤蛇飞过天空。沉闷的雷声如同无数个铁球在天空滚动。苍天像被戳了个窟窿,暴雨倾盆。躺在闷罐车里的张国福突然被头顶上的雨滴惊起:怎么?闷罐车漏雨?张国福迅速地站起来,仰脸一看,因为此车年久失修,在车顶的连接处出现了锈蚀的漏洞。雨水顺着漏洞,一滴一滴地流淌,然后变成了“放

14、流”。他一眼看到,火药原料马上就要被雨水浸湿。不行!决不能让雨水流进原料中,决不能让国家财产在我手里受到损失!张国福伸开双臂,将原料一袋一袋地重新码垛。由于空间太小,还有四袋原料无处安放。没有别的办法,张国福只好将自己躺卧的地方挪开,然后,将自己铺的麻袋片盖在原料上面。可是,风大雨大,闷罐车内的“雨流儿”顷刻间便把麻袋片浸湿了。这时的张国福什么都不顾了,一下子趴在原料上面当起了挡雨篷,任凭车内的“流水哗哗”。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暴风雨足足肆虐了四个小时,可张国福一动不动地趴在原料上。运输车通过四平市时,司机选择了一个地方停车。当司机打开闷罐车门时,发现张国福趴在那里

15、。司机轻轻地在他背上拍了一下,张国福才从极度紧张中清醒过来。司机很感动,可对于张国福来说不算什么,他只是将湿透的头发用手捋了捋,笑了。还有一次更危险的经历。有一年秋天,从沈阳通往开原市的公路正在维修。一时,所有的车辆全都从公路下面的土路通过。当火药车行驶到开原一农村时,由于道路泥泞,十分难走。司机一不小心就驶进烂泥坑里。几次启动,闷罐车的车轮光打转不动弹。没办法,张国福便用铁撬杠撬动。就在这时,闷罐车车门松开了,一麻袋原料掉在了车辙里。张国福发现以后,二话没说,快步冲到后面就要搬运原料。此时,谁也没有想到,一队农村迎亲的人们敲锣打鼓鸣放着爆竹向这边走来。迎亲队伍中有一个小伙子点燃了“二踢脚”,

16、只听“砰”地一声,就没有了声音。偏巧,爆竹落在了原料麻袋上面。张国福手疾眼快,将爆竹抢在手里,使出浑身的气力,抛出20多米远。“砰”的一声,爆竹爆炸了!好险呀!张国福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庞、脖颈流淌下来。他将两手一伸,挡住了迎亲的队伍:“乡亲们!我们是押运火药的,请你们不要在这里燃放鞭炮,以免发生危险,我求求你们了!目睹刚才所发生一切的小伙子,急忙上前认错:“对不起呀!实在是对不起呀!在小伙子的倡导下,迎亲的人们帮张国福将陷进坑里的闷罐车推了出来。事后,张国福有点后怕地说:“如果反应不快,恐怕要发生特大责任事故!当十三厂工人们得知这一消息时,有的工人马上找到张国福,直截了当地劝说他放弃这一危险

17、的工种,并许诺为他找一个特别轻闲自在的岗位。可是,张国福婉言谢绝了:“兄弟!你的好意我真的领了!不过,这个工作不能放。”在他看来,只要怀着一颗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心,什么困难,什么危险,都可以克服。几天以后,厂领导考虑到张国福已是两年的火药工,打算找另外几名工人,接替他的工作。可张国福仍然坚定地留了下来。他想为十三厂多出一把汗。为了证实自己特别能胜任这个“火药工”的工作,从那时起,张国福隔三岔五地把自己的5岁小儿子抱到闷罐车里,和他一起负责押运。张国福之所以这样做有两层用意,一是从小培养自己的儿子吃苦耐劳的意志;二是要向大家表明,困难没什么可怕的,危险没什么可怕的,我把自己的儿子都押在车上!至

18、于装卸火药原料,就更不在话下了,张国福干起活来比年轻人都猛。至今十三厂退休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都说张国福那时干起活来力气大,没人能比。就这样,张国福在十三厂一干就是25年,进厂时工资是四级工,一直到退休都没有涨过。他的老伴儿送给他一个外号“张四级”。三、三个窝头柳枝上蓬松的雪挂,被凛冽的寒风一阵阵吹到了大地上,与棉絮般的白雪汇合在一起,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北国的煤都黑龙江省鹤岗。一望无际的雪地上,张国福领着年迈的父母,顶着呼号的风雪,艰难地向煤矿家属区走着,身后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当时,正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勒紧腰带,偿还着苏联“老大哥”的债务。再加上自然灾害的肆虐,人们的生活落到了

19、低点。鹤岗这个地方也不例外。因为张国福的工种属于特殊行业,他每次从南方押运火药原料回来以后,都能得到三个玉米面窝头的“保健饭”。每当他将这三个窝头拿到手时,马上想起了嗷嗷待哺的五个儿女,想起了远离他乡的父母。为了不使父母挨饿受冻,张国福写了十几封信催促,两个老人从吉林省榆树县来到了鹤岗矿务局。张国福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的父母在身边能够得到照料,担忧的是,三个窝头能保证一大家子人安全度过这一大饥荒吗?他说不准。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达到,那就是,不管千难万难,决不能让父母和儿女在饥饿中死去。那时,粮食供应标准相当低,张国福的父母也没有口粮。有时,全家人一连几天都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只能等着张

20、国福从南方押运回来所分到的三个窝头。每当张国福回到家中时,他便把一个窝头分成两半递给父母,再把另两个分成五份给五个儿女。他和妻子喝只有几粒米星的“稀水粥”。再后来,他又有了新的分法,每次要匀一个给邻居的儿子。为了共渡难关,除了每天吃饭时鼓励家人“困难是暂时的,饥饿更是暂时的”以外,他利用押运的空隙时间,带领老伴儿和儿女们来到十几里外的农村,在田地里捡起了豆皮子,或者到地里挖大头菜根子。背回家里后,把豆皮子用开水煮着吃,把大头菜根子洗净煮熟当饭充饥。有一天,张国福的父母从衣兜里掏出10斤全国粮票,交到他的手中:“儿子啊,我们不能眼看着你们全家人饿死,这10斤粮票,是我们在吉林老家口挪肚攒得来的。

21、你拿着它,到自由市场上换点吃的吧!张国福一句话都没有说,眼泪汪汪地接过这10斤全国粮票。他在市面上转悠了三天,才用5斤全国粮票从别人手里换回来10斤稻糠。10斤稻糠,只能解决半个月的口粮。张国福夫妇把稻糠熬成稀粥。每顿吃饭时,他们用铁勺子将干糊糊的稻糠粥,盛给父母和儿女,半干半稀的稻糠粥,盛给老伴儿。当他觉得老伴儿已经喝完稀粥的时候,才会放下手中的碗,喝点稀汤寡水的稻糠粥。由于饥饿,张国福走起路来一个劲儿打晃儿,手、脚和腿明显浮肿起来。老伴儿非常心疼,劝他多吃点,但他总是淡淡一笑。他相信,国家会有办法的。他的父母再也看不下去了,劝他找单位或者民政部门解决一些口粮,何必全家人,也包括邻居家,一起

22、争夺仅有的三个窝头呢?理由很充分:“你扛过枪,渡过江,受过伤,完全能够争取到的!听了父母的说法,张国福笑着说:“你们提出的理由,一点都不充分。不光是我们,就连XX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他们也都勒紧腰带,和全国的老百姓一起,积极地还债呀!我虽然参过军,这也不是向组织要粮食的资本呀!坚持吧!我们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我们的国家也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儿子的一番“讲解”气得父母坐在炕上,一声不吱。第二天,张国福的父母不吃不喝,以死威胁。这一下子张国福慌了,凭他怎么劝也没有用。张国福真的害怕了,他恳求道:“你们不要这样好不好?我求求你们了!你们打我、骂我,怎么都成!我就是求你们坐起来,吃饭呀!你们不吃饭,

23、我不就成了大逆不道的罪人了么?父亲气呼呼地坐起来,用手指着他:“你不是罪人是什么?哪有你这个样的,放着能解决的事情不去办,却在家里忍饥挨饿的,你算什么人?母亲哭着说:“16岁你就参军打仗,不说你有功劳,那还有苦劳吧!你找单位解决口粮,这还算过分么?你不是我们的儿子!这个兵白当了!你简直是一个窝囊废!没有办法的张国福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找单位解决口粮。一听儿子答应了,父母马上坐起来,有说有笑地和孙女、孙子盼望张国福的“胜利消息”。张国福心里最清楚,自己决不能暴露身份,必须采取最实际、最方便的方法,来应付父母儿女的盼望。他终于想出一个“好”的办法。第三天早上,张国福喝过稀粥以后,坐在父母和儿女们面前

24、,平生第一次撒谎了:“我几天来找了单位领导,可目前他们也有很多困难。但是,他们答应,在自己家房前屋后种点地,以解决咱家的口粮问题。父母马上意识到这是在撒谎,摇晃着脑袋不相信:“这种地种不种,你们单位领导管不着呀!张国福继续撒谎:“这你们二老就不懂了,在咱们老家,种地那是农民的自由。可在鹤岗矿务局,种什么得单位领导批准的!就这样,张国福总算把这一“难关”渡过去了。紧接着,张国福和他的老伴儿在自己的房前屋后以及附近的地块种上了蔬菜。后来,这一秘密被张国福的父母发现了。有一天,二女儿有病发烧,他正在火药车上卸货。他的父亲着急了,急匆匆来到十三厂找他。老人家一进厂区,就遇见了厂长。经过一番打听,老人家

25、便将张国福在家种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汇报了一遍,还连连感谢厂长对他们家的大力支持。厂长听糊涂了。这才使老人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当天晚上,张国福的父母狠狠训了他一顿,他一言不发,任凭父母“批判”。过后,他还是与往常一样,揣一个烧好的土豆去上班,既当菜又当饭。省下押运回来的“保健饭”三个窝头,分给自己的父母、儿女,还有邻居家的儿子。终于有了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出差十几天的张国福回来时,带来了千里之外的苹果,每个人一个。他没有忘记邻居家的儿子,打发老伴儿将苹果送去。当父母看到张国福上班时还是揣着土豆时,他们心疼了,商议着回自己的老家。张国福说什么都不让。可是,任凭张国福如何哭求,如何跪拜,他的父母去意

26、已决。没有办法,张国福只好将老人剩下的5斤全国粮票拿出来还给他们:“爹!娘!这剩下的5斤全国粮票带着吧,眼下这么困难,能解决点问题的。父母依然是父母,心疼儿子胜过自己:“你留着用吧,不要考虑我们,我们都老了。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的诀别!二位老人离开鹤岗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原籍吉林省榆树县相继去世。亲人们记得,他的母亲病危时,老人想着儿子,昏睡中还在叨念着张国福。亲人们都在责怪他。当亲人们将电话打到十三厂时,张国福手握话筒,肩膀就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放不下,眼睛被泪花模糊了。可是工作在等着他。他一咬牙,抹了抹眼泪,又向押运车走去。卸货一结束,张国福急匆匆地向鹤岗电报室跑去,嗓子就像有一团

27、棉絮堵着,什么都说不出来了。他在电报纸上写道:妈妈,儿子工作太忙,希望你保重。第二天上午,亲人们接到了他的电报。当亲人将电文读给母亲时,老人家这才安然地闭上了眼睛。不到半年时间,张国福的父亲因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在“我儿子他们过得还好吗”的呼喊声中,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张国福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任泪水肆意横流。也就是从那一年起,每当清明节来临,张国福都要带着父母留给他的五斤全国粮票,和一瓶白酒,来到郊外的十字路口,冲着家乡方向,将五斤全国粮票铺在供桌上,他流着泪水,燃烧着冥纸。随着冥纸化作一缕缕青烟,随风而逝,张国福心中无尽的痛总是汹涌而来,使他长跪不起。四、捡回两条生命的“爸爸”张国福虽然在战争年月里是一位敢拼敢杀的“孤胆英雄”,但是,他在和平时期却变了个样,有时候心思细腻,还有一副古道热肠。张国福前后院的邻居们都十分清楚地记得,无论谁家有什么事情,比如拉个秋菜、盖个门房什么的,不用你特意打招呼,只要他遇见了,保证放下手中的活计就去帮忙。谁家房子漏雨了,他就主动去苫瓦。谁家下水道堵塞了,他就主动去掏。谁家一有个红白喜事,第一个来到现场的就是张国福。冬天下雪了,他早早起来就把附近的小道全都给扫出来。夏天一下大雨,他披着雨衣,手拎着铁锹,将院外的排水沟,以及邻居家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