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2 ,大小:921.98KB ,
资源ID:219413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9413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澳门大学 澳门互联网研究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澳门大学 澳门互联网研究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图5.59 使用手机上网网民职业分布图5.60 整体网民与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职业分布的比较5城乡差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中,居住在城镇的网民所占比例为81.4%;居住在农村的网民所占比例为18.6%(如图5.61所示)。使用手机上网网民的城乡分布差异与整体网民的城乡分布差异几乎相同(如图5.62所示)。图5.61 使用手机上网网民的城乡差异图5.62 整体网民与使用手机上网网民城乡差异的比较综上所述,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经初具规模。其中,男性、未婚、1824岁、职业为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居住在城镇的网民是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主体。除了职业特征略有不同外,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特征

2、与整体网民的特征相似,但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更加明显的集中在男性、未婚、年龄在30岁以下的网民中。六、中国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1中国城乡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1)城乡网民普及率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互联网总体数量都呈增长趋势,中国城镇和农村的网民普及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其中城镇的网民普及率增长最快。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网民普及率是农村的6.5倍(如图5.63所示)。图5.63 城乡网民普及率(2)城乡网民上网时间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0小时,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3.2小时。全国平均水平为16.9小时。城镇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

3、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较大,少3.7小时。可以看出,农村网民在上网时间方面,与城镇网民及全国平均水平均有较大差距。(3)城乡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89.6元,农村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7.4元。农村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明显低于城镇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综上所述,中国的互联网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整体来说,互联网在城镇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农村。要想使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大幅度的提升,还需要加强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建设,减小互联网发展的城乡差异。2中国东中西部互联网发展差异分析(1)东中西部互联网普及差异

4、分析东部与中西部的网民普及率差距依旧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网民普及率上升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网民普及率上升2.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网民普及率上升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1.4个百分点(如图5.64所示)。图5.64 东中西部网民普及率比较虽然东中西部的网民普及率都有所上升,但不难看出东部和中西部互联网发展状况还是有很大差距。表5.1通过其他一些互联网指标情况,更加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网站建设和域名数量的差距也会对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产生影响。 表5.1 互联网东中西部差距比较网民普及率每万人域名数每万人网站数东部15.7%62.912.9中部7.4%10.02.2西部11.1

5、2.0全国10.5%31.46.4(2)东中西部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7.4小时,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6.9小时,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5.1小时。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最长,中部地区网民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而西部地区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东中西部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91.6元,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2.5元,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4.9元。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最低,比全国平

6、均水平的83.5元少11.0元,而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最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元,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的上网接入费用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6元。(4)东中西部网民对互联网信任程度差异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是:非常信任5.4%,比较信任32.3%,一般54.9%,不太信任5.7%,很不信任1.8%。中部地区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是:非常信任6.6%,比较信任35.0%,一般51.9%,不太信任5.4%,很不信任1.1%。西部地区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是:非常信任7.1%,比较信任29.6%,一般56.1%,不太信任5.7%,很不信任1.6%(如图5.

7、65所示)。可以看出,地区差异并不会对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产生很大影响,不论哪个地区的网民都是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大于不信任程度。图5.65 东中西部网民对互联网信任程度的比较综上所述,由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也存在东中西部差异。整体而言,互联网在东部的发展水平要高于中部和西部。我们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推进中西部地区互联网络的发展,减小数字鸿沟,使中国互联网全面均衡发展。七、非网民状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民总数从去年同期的11100万人增长到现在的13700万人,增加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网民人数占中国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0.0%,达到10.5%。虽

8、然2006年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37亿,但是相对于庞大的中国人口仍为很小的一部分,目前仍有近90%的人没有上网。因此,对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没有上网的人群(我们称之为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近半年内的上网预期、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的部分特征进行分析,将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非网民状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参考。1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与近半年内上网预期(1)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包括:36.0%的非网民选择“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31.4%的非网民选择“不具备上网条件(没有上网设备、当地无法连

9、接互联网)”;18.1%的非网民选择“没时间上网”;10.1%的非网民选择“年龄太大/太小”;8.6%的非网民选择“觉得上网没用,不需要”;7.9%的非网民选择“不感兴趣”;其他原因的选择比例都在5.0%以下(如图5.66所示)。可见,“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是影响中国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目前仍有超过1/3的非网民由于此原因不能上网,此外由于硬件条件不满足而不具备上网条件导致超过30%的非网民不能上网。图5.66 非网民不上网原因对比近几年历史同期数据,在不上网的原因中,选择“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技能”和“上网费用贵”的非网民比例有所减少;选择“不具备上网条件”

10、和“没时间上网”的非网民比例有所增加(如图5.67所示)。具体情况为:选择“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技能”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7个百分点;选择“不具备上网条件”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个百分点;选择“没时间上网”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9个百分点;选择“上网没用/不需要”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2个百分点;选择“上网费用贵”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6个百分点;选择“不感兴趣”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7个百分点;选择“年龄太大/太小”的非网民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个百分点。以上数据显示,由于“不具备上网条件(没有电脑、

11、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等)”而不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逐年增加,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程度日益突出。图5.67 历次调查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2)非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0.0%的非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33.2%的非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报纸(如图5.68所示)。有79.1%的非网民认为电视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而以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等作为最主要获取信息途径的非网民比例均不超过10.0%(如图5.69所示)。可见,与网民相比,非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狭窄和集中。图5.68 非网民、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对比图5.69 非网民获取信

12、息最主要的途径(3)非网民近半年内的上网预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2%的非网民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65.4%的非网民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不会上网,预期近半年内可能上网和可能不上网的非网民比例分别是10.7%和8.7%,其余11.0%的非网民对近半年内是否上网没有明确的预期,表示说不好(如图5.70所示)。图5.70 非网民近半年内的上网预期2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部分特征(1)性别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分别为52.2%和47.8%;而目前网民中男性占58.3%,女性占41.7%(如图5.71所示)。结合网民与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中各自男女性

13、别比例,可以预见,未来半年内中国网民的性别结构仍然是男性高于女性,而且一定时期内男性网民人数的增长量仍将多于女性网民人数的增长,但增长速度将继续低于女性网民的增长速度。图5.71 预期近半年上网的非网民与网民性别状况(2)年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中,20.3%的非网民年龄低于18岁,17.9%的非网民年龄在1824岁之间,16.1%的非网民年龄为2530岁,年龄在3135岁、3640岁、4150岁、50岁以上的非网民所占比例分别为12.7%、13.5%、12.4%、7.1%(如图5.72所示)。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中年龄低于30岁的所占比例为54.3%,30岁

14、以上的所占比例为45.7%,而目前中国有72.0%的网民年龄在30岁以下,可以预见,未来半年内中国网民中年龄低于30岁的网民比例可能会有所降低,30岁以上网民的比例将有所增长,未来网民的年龄分布将趋于广泛。图5.72 预期近半年上网的非网民与网民年龄状况(3)婚姻状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中已婚的比例为61.2%,未婚的比例为38.8%;中国网民中已婚的比例为42.2%,未婚的比例为57.8%(如图5.73所示)。可以预见,未来半年内中国网民中已婚网民的比例将有所增长。图5.73 预期近半年上网的非网民与网民婚姻状况综上所述,“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仍然

15、是妨碍中国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非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或可能上网的非网民比例为14.9%;在预期近半年内肯定上网的非网民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分别为52.2%和47.8%;已婚、年龄低于30岁的非网民比例分别为61.2%和54.3%。可以预见,未来半年内中国网民中男性占多数的状况仍将继续,新增网民中,男性比例将略高于女性;30岁以上的网民比例将有所增长;已婚网民所占比例会略有增加。第六部分 澳门互联网使用现状统计报告(2007年1月)张荣显anguswhcumac.mo王旭hsuwangumac.mo一、概念说明1网民:本调查采用了两种“网民”的定义。其一是从2

16、001年度澳门调查起一直采用的“全球互联网研究计划”(World Internet Project,WIP)的定义(“你现在是否使用互联网”,抽样调查对象是18至84岁(2005年之前为1874岁)的澳门居民,简称WIP定义),以下部分内容将沿用此定义。其二是从2003年起采用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定义(“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网民”, 抽样调查对象是6至84岁的澳门居民,简称CNNIC定义),以便与CNNIC的调查结果作比较。两种定义的统计结果略有不同,敬请读者垂注。2上网计算机(电脑):指家庭内连上入互联网的桌面计算机和笔记本,但掌上电脑或带PDA功能的手机不在此列

17、。3说明:本报告内容乃“澳门互联网研究计划2006”调查结果的一部分,该计划由澳门大学研究委员会资助经费。本报告内容,并不代表资助机构的立场。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6年12月17日。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一、澳门互联网络发展的宏观概况(一) (一) 家庭上网计算机的连网情况表1.1 家庭上网计算机数(2006年)家庭总数 (1)上网计算机总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 (2)宽带上网计算机数 (3)15.9万11.5万1.2万10.2万占家庭总数的比例72%7%64%占上网家庭的比例100%10%89%注:(1) 家庭总数乃根据总人口数及平均每个家庭之人口数计算所得;(2)及(3)不包括租用专线、

18、无线和手机上网。表1.2 家庭上网计算机增长情况上网计算机占家庭总数拨号上网计算机占家庭总数宽带上网计算机占家庭总数200357%30%27%200459%23%35%200562%12%49%2006数据来源: 澳门互联网研究计划2001-2006图1.1 家庭上网计算机增长情况表1.3 历年调查之计算机连网方式 (1)宽带上网拨号上网其他方式 (包括租用专线、无线等)2001(2)22%78%0%47%51%2%60%39%1%79%20%(1)2002年没有进行相关调查。(2) WIP定义。图1.2 历年调查之计算机连网方式在宏观方面,截至2006年年底,澳门的家庭计算机连网率为72%,

19、比2005年同期上升十个百分点。在所有已连网的计算机当中,89%为宽带上网,10%为拨号上网,比2005年同期分别上升十个百分点及下降十个百分点。从2001年到2006年,宽带上网的家庭计算机比例由22%上升至89%。由此可见,宽带上网已经成为家庭计算机最主要的连网方式。(二) (二) 澳门的网民人数及普及率:根据200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以CNNIC定义计,在年龄为684岁之间的澳门常住居民中,有26万为网民(即占对应总体约47.5万人口中的54.8%),如考虑到抽样误差(2.4%),实际网民可能在24.9万至27.2万之间。以WIP定义计,在年龄为1884岁之间的澳门常住居民中,则有19.

20、8万为网民(即占对应总体约39.1万中的50.7%),如考虑到抽样误差(2.7%),实际网民可能在18.8万至20.9万之间。 表1.4 网民与非网民的增减情况网民曾为网民非网民2001(1)32.9%15.0%52.0%39.5%10.0%51.0%46.2%8.0%46.0%52.7%6.9%40.4%54.8%7.1%38.1%(1)WIP定义。图1.3 网民与非网民的增减情况从历年的调查结果来看(表1.5),澳门的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由2001年的32.9%上升至2006年的54.8%,比2005年同期增加2.1个百分点,增加速度有所放缓。表1.5的上网率数据是根据调查中自称为网民的

21、结果,以及网民的上网年期(1995年至2000年)推估出来的逐年变化情况。表1.5 网民逐年增长趋势年份普及率19953%19964%19976%1998199916%续表200025%200133%200236%40%46%53%55%图1.4 网民逐年增长趋势(三) (三) 按人口特征统计的互联网普及率1男女的网民普及率表1.6 男女的网民普及率男性42%女性37%43%52%从性别来看(表1.6),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的上网比例首次出现一样,皆占同龄总人口的53%,但是,去年男性的普及率又回复到比女性为高的状况,两者相差7个百分点。图1.5 男女的网民普及率2不同年龄层的网民普

22、及率表1.7 不同年龄层的网民普及率18岁以下44%67%74%82%1824岁84%88%95%94%2530岁70%81%3135岁48%61%68%3640岁41%56%54%4150岁5160岁14%9%18%17%60岁以上表1.7显示,在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中,不同年龄层的居民的上网率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但是在2006年的调查中发现,除了18岁以下、25至30岁及31至35岁三个年龄组有较高的增长之外,其余各组保持平稳或稍微下降。综合来说,在所有调查年份中,各年龄组别之间的普及率有明显差异,其中除了18岁以下的组别外,普及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从18至24岁组的94%下降至

23、60岁以上组的7%。图1.6 不同年龄层的网民普及率3不同职业的网民普及率表1.8 不同职业的网民普及率管理阶层, 专业人士, 白领, 文职人员83%公务员学生80%86%自雇人士32%蓝领, 劳动工人, 服务员34%失学, 退休, 无业, 家庭主妇13%11%24%其他50%2006年的调查结果(表1.8)显示,公务员、学生及较高职业者中的上网普及率显著地比其他职业阶层的人士为高,分别为89%、86%和78%。历年调查数据显示,从职业来看,公务员、管理阶层、专业人士、从事办公室事务以及学生阶层的人士的普及率比其他阶层显著地高,从事劳力、服务性行业以及没有工作的人群的网民普及率偏低。自雇人士及

24、其他职业阶层的上网比率多年来起伏不定,去年又比前年有大幅度的下降,可能与近两年澳门急速的经济发展导致职业的转变较快的现象有关。图1.7 不同职业的网民普及率4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普及率表1.9 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普及率高中以下26%高中65%大专文凭/副学士90%85%大学本科91%92%硕士、博士表1.9显示,在2006年,普及率最高的是最高学历的人群,达百分之百,其次是大学本科和大专文凭,分别是92%及85%。过去四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者,其上网率也越高(除2004年大学本科程度的普及率稍为比大专的低之外),大学或以上的人士几乎全部都已经上网,高中以下的相对显著偏低。图1.8 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普及率5不同婚姻状况的网民普及率表1.10 不同婚姻状况的网民普及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