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5.53KB ,
资源ID:218830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8830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互联网金融与的传统银行的竞争与合作研究内容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互联网金融与的传统银行的竞争与合作研究内容Word下载.docx

1、 (一)支付领域 人们通常说,2013年是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传统金融率先遇到互联网支付的挑战。支付宝的诞生,开启了互联网支付的新时代,同时也加速了金融脱媒的步伐。截至2013年末,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6万亿,同比增长60%。截至2014年2月,我国共有269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支付的快速增长,对于银行卡或者信用卡的支付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银行卡和信用卡支付业务的萎缩,商业银行的中介支付功能逐步弱化已成必然。 (二)居民消费信贷领域 伴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其平台本身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凸显。加之,P2P网贷行业的长足发展对传统银行的零售贷款和消费贷款业务造成严重冲击。

2、截止2015年10月,P2P网贷平台数量3598家,累计交易额突破1万亿。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消费金融的异军突起,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可想而知。 (三)产业链金融领域 互联网金融借助数据信息整合、挖掘的优势,开始向供应链企业、小微企业提供直接信贷融资,打造产业链金融闭环,进一步蚕食传统金融业务。以阿里为例,截至2013年12月31日,阿里金融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已达1500亿元,累计客户数超过65万家,贷款余额超过125亿元。 (四)投资理财领域 各类宝宝类理财产品,P2P网贷融资,借助平台流量进行的各类基金、保险等的销售,对银行理财产品带来挑战,“存款搬家”现象成为常态。在基于互联网

3、的基金销售领域,以“余额宝”为例,截至2013年12月31日,申购客户规模已经突破4303万户,基金存量规模达1853亿元,累计申购金额4294亿元。互联网金融发展利于利率市场化形成的同时,商业银行面临吸收存款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合作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在市场定位、驱动因素、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竞争与合作研究内容】 治理机制、自身优势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双方各有侧重和千秋,均存在比较优势。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批量化、标准化地服务金融长尾市场。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资本、批发客户资源、信用和风控能力。从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国情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大于竞

4、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错位竞争本身就是一种合作共生 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不论从规模,还是承接的角色和使命上,双方都是不对称的。传统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支柱和核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支撑,主要服务的群体是大中型企业。而互联网金融主要服务的是中小微企业,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双方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错位的、不对称的竞争,其最终的结果都是服务企业融资,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彼此都是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广阔的市场足以容纳传统金融的拓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二)双方在数据共享、征信服务方面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而信用是基于信息和数据的。传统金

5、融具有历时数据的纵向长度,而互联网金融具有各类数据的横向宽度。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信息数据的搜集、征信体系的建立、信息的联网共享,并进一步与银行信息系统互相联通,这样最终保证金融安全,形成完备的中国信用体系。这对于双方的发展都是互利共赢的。 (三)运营和风控管理方面 按照央行发布的第三方支付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明确了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业务边界和相关要求,银行大额支付业务得以确定。商业银行应积极寻求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力推广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如理财业务、基金业务、黄金业务等,吸收客户闲置资金,实现客户资金增值。 互联金融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为P2P网贷平台提供账户存管服务或者是

6、联合存管。一方面,通过银行存管,网贷平台符合监管要求,利益行业发展;同时,网平台的大量交易流水,可以为银行带来存款支持。 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业务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预测和控制力有待验证,而这些又是金融业的关键问题。因此,对这些风险的把握程度实际上决定互联网金融能否可持续地发展的关键。互联网金融需要学习传统金融业管理风险的经验与方法,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四)金融产品开发与合作方面 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整合交易、支付和理财等业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和信息优势,实现客户的精准定位和无缝传递对接,推送个性化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金融解决方

7、案。银行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设计开发银行票据理财、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与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合作。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在供应链金融、大型项目融资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互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竞争与合作研究内容(二)金融论文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研究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研究 *专业 13(3)班 * 21301* 内容摘要:2016年国内互联网金融出现爆发式增长,给传统金融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在分析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异同点的基础上,就互联网金融如何与传统金融在进行必要的竞争的同时,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分工合作,以及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8、 关键词: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 竞争与合作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金融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等,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挖财类的手机理财APP,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2003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兴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就拿“余额宝”这一典型代表来说,在2015年3月就已实现规模超过2500亿元,客户数超过4900万户。而中国银行业却在近几年面临“存量,增量,潜在不良”等方面的不良状况。截至2016年一季度

9、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约2.1万亿,不良贷款率为2.04%。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1.39万亿,不良贷款率为1.75%;商业银行之外银行业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0.7万亿,不良贷款率为2.98%。2014年和2015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增加了2572亿和5514亿,同时银行业贷款余额分别增加了11.2万亿和9.8万亿,新增不良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由2014年的2.3%升至5.65%,而此前这一比值低于1%。如果将关注类贷款视作未来可能的不良的话,2014年银行业不良和关注类贷款合计规模5万亿,到2016年一季度末已经升至7万亿,相应与贷款比值由5.6%升至6.7%。 二、互联网金融对

10、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 1.削弱银行支付功能 支付是传统商业银行的固有功用,它是银行金融中介的最大保障,确保其流动资金的充足。而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出现可以使消费者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在网上快捷支付,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更方便更高效。同时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范围也愈加广泛,在2015年购买车票、缴纳水电气费、转账汇款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互联网支付规模的迅速扩大冲击着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功用,大量资金从银行涌向第三方平台,消减银行的营业所得与流动资金额度。同时网络支付的盛行不断弱化着银行传统柜台业务的地位,使其在市场金融流通中被边缘化。 2.抢占银行市场份额

11、 互联网金融自身蓬勃发展全面挑战着银行各领域的业务份额。在支付方面如前文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快捷、简便的特点挤占着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在融资借贷领域,P2P网贷、电商小贷、众筹等线上融资手段也蚕食着银行的贷款业务。限于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大量被银行拒绝的中小企业与个人纷纷选择在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金融规模的扩大也随时诱导银行大企业客户的转投。而在投资理财业务上,余额宝、财付通等产品利用传统银行办理门槛高、收益固定的缺陷及自身便捷、操作无时间差的优势大量抢夺银行的客户与市场份额。 三、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下的优势与机遇 1.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 商业银行拥有雄厚的资本与较高的社会信任。虽然

12、互联网金融规模日趋扩大,但在总资产与交易额度上跟传统银行仍相去甚远,线上融资可以提供的贷款资金也远不如商业银行吸引客户。其次,互联网金融由于自身监管力度不严与没有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客户在网络平台上的投资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被诈骗,相对于拥有雄厚资金支持、部门监管的传统银行来说,其交易安全的信任度就是劣势所在。 2.商业银行的机遇 虽然互联网金融不断冲击着传统银行的业务与经营方式,但也给其提供了发展的战略契机。危机刺激银行转型,改进自身劣势。随着大量中小企业客户的流失,不少银行也开始审视自身缺陷,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交易与贷款限制,重视客户需要与应对市场需求。而网络平台的兴盛也使银行开始着力发展

13、自身互联网金融业务与技术,银行通过发展网上银行等方式,推出各项交易融资的线上平台与手段,将金融服务网络化,吸引使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客户重新选择银行交易。 四、网络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在网络环境下,非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快速发展,这对商业银行是一个巨大挑战。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才能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和经营环境的需要。 1.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对网络金融发展的认识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地认识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必须转换经营理念,有扩展实体网点向发展有电子银行中端的网络经营模式转变。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网络金融和网

14、络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与互联网创新企业的合作,制定全新的网络化、综合化的监管体系,防范银行内部的运行风险和操作风险,应对来自外部的竞争威胁。 2.加快电子银行的平台建设 加强和网络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建设适合各个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安全系统推动个人信用评级系统建设,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建立风险转移机制,例如与保险公司签订网上银行风险保单规避风险。加快扩大电子银行平台和网络化生活服务平台建设,拓展业务范围,以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竞争与合作研究内容】 3.创新合作共赢的营销模式 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合作经营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在维护现有客户利益的基础上,

15、充分利用资金充沛、网络安全、信誉高的优势,把网络金融业务作为主营业务的延伸和补充,争取微小型企业和个人客户群体。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信贷平台合作,共同开展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以实现共赢。 4.挖掘自助终端设备的服务潜力 商业银行要加强自助终端设备的研发,提高终端自助设备操作的便利性、办理业务的快速性、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中老年人占的比例较大,而且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中老年人操作自助终端设备困难。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电子银行的宣传力度,开发操作更简便的自助终端设备,让更多的人愿意使用电子银行提供的服务。 5.拓展手机银行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平台的功能越来

16、越强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交往方式。通过移动终端平台经营网络金融业务有巨大的发展前途。商业银行很难独立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必须加强和移动通信经营商的合作,开发手机一行的服务功能,提高商业银行的网络金融竞争力。 五、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合方式 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给传统商业银行制造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因此二者之间不应试图替代对方,恶性竞争只会使市场混乱客户利益受损,只有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才能使两方获益,打造和谐稳定的金融市场。 1.业务上的有序竞争,互利合作 在支付领域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有更大的存款储存度,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则有更高的存款吸引力与资金利用率,因此

17、二者可以优劣互补。第三方支付平台吸引个人存款,然后交由银行进行托管、投资与划转,双方通力合作增加潜在客户群、提高交易规模、丰富营收范围,在竞合中互利互惠。而在融资业务上,互联网金融有快捷简便办理的吸引点,商业银行具备大量客户群与高风险管控度的优势。二者相互借鉴对方长处,打造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网络融资平台,拓展各自效益实现共同发展。 2.技术上的合作互助,竞争共赢 互联网企业对传统银行而言有网络技术上的优势,而商业银行本身对客户与交易信息的需求也非常大,因此二者可以在互联网技术上相互合作,建立共通的网络信息数据库,为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网络化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渠道拓展,提供技术信息支持。例如,

18、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其蓬勃发展一大原因是金融平台海量的客户交易信息,传统银行通过与电商企业共享信息数据,可以依据客户资产与信誉数据做出交易上的风险管理,互联网企业也能依托商业银行客户信息发展其线上金融服务。 六、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虽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冲击,但不足以替代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与地位。二者只有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金融热潮,相互强强协作,良性竞争,才能实现双方在金融市场的发展共赢,携手同进。 信息科技与金融的渗透融合已成为现代金融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直接推动着传统银行业的深刻变革。本文从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及传统商业银行的现

19、状入手,对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从中看到我国传统银行业未来的变革方向。 一、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研究 谢平(2012)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以及云计算等,将会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即互联网金融模式”。不得不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确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特征,同时也显示很强的创造性和竞争性。能否据此断定互联网金融将给传统金融模式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的影响呢?判断之前还是应该对互联网金融模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研究。 (一)关于第三方支付

20、的研究 1、第三方支付的性质界定研究 对于第三方支付理论研究的时间晚于市场的发育,关于第三方支付的性质界定,学术界争议较大。李伏安( 2006) 认为,第三方支付类似于网上虚拟银行,实际上是在充当着网上银行其中一部分的功能和服务。阿拉木斯( 2007) 认为,第三方支付是不受管制的银行,客观上已经具备了某些银行的特征。而较多的学者趋同于将第三方支付定义为担负了金融服务中的资金结算中介角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宋仁杰、袁海威( 2008) 从暂留货款成为第三方支付性质界定的争论焦点入手,根据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定位和商业银行法规定,认为第三方支付应定义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钟伟等( 2010) 从第三方支付

21、的服务创新出发,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借鉴了国外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思路,建议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定位为从事“货币服务机构”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置于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双重监管。 2、第三方支付的安全监管研究 国内学者早在21世纪初就对网络化电子商务带来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周纳( 2003 ) 提出了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是建立在广义信用概念基础之上的概念。而与信任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信息流、资金流和货物流,信任是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解决电子商务的信任问题。庞川等( 2004) 实证分析消费者网络信任影响因素,通过统计分析寻找出影响消费者网络信任的主要路径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商

22、业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并提出了增强消费者网络信任的措施。吴晓光( 2011) 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用风险包括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第三方机构自身的运营风险和洗钱风险,并提出利用信用专家系统,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思路。 第三方支付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是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韩宝明( 2004 )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着重研究了电子商务支付方面的安全要求与相应对策,从技术角度对网络支付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杨英梅( 2010) 认为电子商务安全主要包括信息安全问题、信用安全问题、安全 管理问题、安全的法律保护问题,为解决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就要从

23、技术、法律、制度、道德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特别注意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马桂琴( 2011) 认为第三方支付的信息安全保障是一个安全体系的建设问题,技术不应该作为惟一的因素,应该从系统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道德约束机制,以及第三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建设。 在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沉淀资金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部分学者研究重心集中于沉淀资金的来源及诱发的风险。郭明( 2010) 从第三支付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认为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隐患主要为客户资金独立性缺少保障、资金挪用和扰乱金融秩序的风险。最后提出一系列完善监管政策法规的建议。张春燕( 2011 )

24、以支付宝为样本,探讨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及利息之法律权属。并给出初步结论:沉淀资金的所有权应当属于消费者,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权享有对沉淀资金所产生的孳息的受益权和处分权。还有部分学者提出了防范沉淀资金风险和保证金制度监管的具体措施。王莹( 2009) 运用博弈论方法,在对第三方支付的现状以及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证金制监管制度。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博弈模型分析了保证金制的效果,建议监管部门实行分级监管,提出应确定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监管主体、建立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模式、明确惩罚力度和安全可靠的客户结算资金管理机制。 (二)关于P2P网络信贷模式的研究 Meyer和Heng(2007)

25、将P2P信贷(Peer-to-Peer)定义为:在没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情况下,以提供信贷中介服务的网络平台为媒介而进行的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活动。Berger (2007)认为提供中介服务的网络平台可以降低借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借款人和贷款人互惠双赢的借贷交易。可以说,P2P网络借贷平台结合了微型金融、信J自、技术和社交网络,是金融服务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国内外关于P2P信贷模式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P2P网络借贷行为研究 借款人和贷款人是P2P平台上的主要参与者。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和借款需求,对贷款人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贷款人的决策模型又会影响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请

26、。平台上的借贷行为研究实质上是探讨促进交易成功的影响因素。 从借款者角度来看,影响借款成功率的信息可以分为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类。Herzenstein等(2008)发现借款人的经济实力(借款/收入比,负债率,信用状况等)是决定借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Ravina(2008)的研究表明,借款人的种族和外表也会影响P2P借贷市场的借贷行为。Pope等(2008)进一步证实了Ravina的结论,人口特征对借款成功率和借贷利率有显著的影响。此外,一些学者认为网络借贷过程中,信息筛选是有成本的。基于Prosper平台上的“客户组”团体贷款,Kumar (2010)分析了群组的信誉在PzP借贷市场上对

27、借款成功率和违约率的影响,发现它对“好”的借款人的行为P2P网络借贷模式研究没有显著影响。 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Kumar (2010)分析了Prosper上6个月的交易数据,发现贷款人的行为基本是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的,能够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确定合理的风险溢价。然而,此研究也表明,两者有时候也会出现不匹配现象。这种不匹配主要来源于非财务因素的干扰。Sonenshein等(2010)分析了社会资本对贷款人决策行为的影响。此外,一些学者将金融行为学的一些理论运用到了P2P平台的研究中。Samuel等(2008)认为搜索和竞标是贷款人投资决策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最优搜索模型。Gey

28、han等(2009)分析了P2P网络平台上的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竞争与合作研究内容(四)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研究 摘 要:近年来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中也蕴含银行发展转型的机遇。本文以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与契机为切入点,探讨银行在互联网浪潮中的优势所在与双方竞争合作的具体模式。关键词: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竞争;合作 互联网金融指单纯依托互联网载体进行相应融资的金融模式,其资金不需通过银行或证坏却统资本市场,而是在互联网平台上融资的金融方式。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起步于2003年,在2013年伴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成熟的优势,余额宝、阿里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便捷、低门槛的特色引发市场热潮,通过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和网络理财等业务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 1.削弱银行支付功能 支付是传统商业银行的固有功用,它是银行金融中介的最大保障,确保其流动资金的充足。2.抢占银行市场份额 互联网金融自身蓬勃发展全面挑战着银行各领域的业务份额。在支付方面如前文所述,第三方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