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3.68KB ,
资源ID:2185502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8550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1、故事按什么顺序讲述了一件关于什么的事情?三、交流反馈(一)检查词语认读。一卷 交货 夹起 夸奖 歪头 承认 服务 (注意两个多音字的正确读音)短袖 衬衫 负责 泄气 凭着 手艺 恼怒(二)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卷”和“衫”,“卷”强调两横,“衫”强调衣字旁的正确写法,规范写好三撇。(三)交流问题2,相机板书(生成课后的表格)。降低了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的难度,同时梳理出故事的内容结构,为后面的复述做好铺垫准备。你觉得故事有趣吗?趣在哪里?(从“变”与“不变”感受体会。)四、熟读对话,抓住关键词句做阅读批注,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面的品读交流做好铺垫。第二

2、课时一、回顾导入回顾故事内容:谁能按衣服的变换或时间的变化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二、品读对话,感受故事的趣味(一)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根据关键词及标点的提示,读出裁缝和顾客的语气。(二)指导朗读,通过神态、动作及标点符号的提示,体会人物性格。1.交流急性子顾客的急: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急性子顾客的急?预设:(1)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三个问号,三个季节读出一次比一次急切;一个省略号,让学生想象省略的时间,再次感受急性子的急。(2)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创设对比句加以体会,“顾客站起来”,哪种写法好,为什么?(3)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

3、到裁缝店来,说:“我不做棉袄了!”(“跑”用得好吗?2.迁移上面的学法,小组自主交流学习慢性子裁缝的慢。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提升了语文的素养,更好地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升本理念。自学提示:标点符号的提示语气、动作、每次的表现等。3.小组分角色朗读展示,评选优秀小组。4.面对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是那位顾客,你会说些什么呢?三、学习复述这个故事多么有趣呀,你能回家后给家长讲讲吗?只有会复述了,才能讲给家长听。借助板书练习复述。(提示:为了突出故事的趣味,可以通过不同的神态或语气来讲述,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表现。组内练习复述。推选代表全班展示复述,评选优胜小组。四、课堂小结

4、借助板书,课堂小结。四天的时间,顾客的服装要求接连发生四次变化,多么有意思的创编啊。同学们,大胆发挥你的想象,你也能创编出有趣的故事。五、拓展阅读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一)先让学生看题目展开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用学生熟知的小动物,加上颠覆的形象,更能激起学生想象表达的欲望。为单元的写作教学做好铺垫。(二)推荐阅读周锐的童话书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板书设计: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第一天 做上能穿 冬棉袄第二天 没说的 秋夹袄第三天 没问题 夏短袖第四天 没裁料 春长袖教学反思:26*方帽子店朗读课文。认识“橱、改”等7个生字。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

5、述这个部分。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了解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主体、和谐、高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现在戴的帽子各种各样,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是圆帽子。非常奇怪的是,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方帽子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二)检查生字词:香蕉形、扣子、人山人海、密密麻麻、一溜烟、圆筒

6、形、橱窗、古董(三)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事?这篇课文讲了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 ),从来没有做过( ),方帽子戴着又( )又( )。小孩子们不喜欢( ),他们喜欢( ),戴着又( )又(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卖( )的帽子的商店,顾客们最后都进了( )。那些不舒服的( ),慢慢地成为( )。因三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利用填空法可以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让孩子们有法可循,降低学习的难度。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一)出示自学提示一: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1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2人们戴着方帽子舒服吗?为什么

7、还要戴呢?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二)汇报交流。出示相关句子:1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2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从来”“真不舒服”“一直”等词说明人们的思想保守,不愿改变。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往往是通过各段落中的重点词句来体现的,抓住了反映课文内容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就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一)出示自学提示二: 小组合作学习716自然段,

8、想一想:小孩子们喜欢戴方帽子吗?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1学生读相关句子,通过重点读“可不喜欢”、“喜欢”“又舒服又漂亮”“假如”等词语来理解孩子们不愿默守陈规,喜欢创新。2说一说,除了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帽子,你还能想出什么式样的帽子?3 出示自学提示三:自由读课文1720自然段,想一想:后来的人们还喜欢方帽子

9、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4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复述,是在积累词语,也是在练习运用词语,是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方法。5读了这一篇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跟着转变。五、课后作业: 如果让你设计一种帽子,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帽子呢?方帽子店 方帽子 又奇怪又不舒服圆帽子 (其他式样) 又漂亮又舒服27漏认识“婆、脊、贼”等8个生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多加一撇,“贼”不要漏掉一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有感情地朗读

10、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创设情境法。主体、和谐、高效。搜集图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一)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学生都喜欢读故事,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发现故事的特点,比如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二)出示课题。(漏),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漏,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只有一个字,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需要我们慢慢读,请看预习提示:1借助注音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认读思考: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指; 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一)自由朗读课

11、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小组合作认读词语。出示词语:脊背 胸脯 窟窿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旋风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一)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二)生字组词,巩固识字。(三)指导书写“喂”。提示口字旁占左上半格,不宜写大,右下部分不是“衣”,注意不要多加笔画。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而不是“力”。一、回顾内容,再读故事(一)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怕(漏雨)(二)老虎和贼认为“漏”是

12、一种特殊的东西、怪物、可怕的动物等,所以用引号引起来。(三)师提问:同是漏,因为理解不同,所以有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回忆一下,这个故事里除了有老爷爷、老婆婆、老虎、贼,还有谁?(小胖驴)谁能看着黑板,给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老爷爷、老婆婆养了一头( ),老虎、贼啊都惦记。老虎和贼正在( ),却听老婆婆说怕( )。他们听见赶紧( ),一直到了( )。贼下树,虎回走,它俩树下( ),吓得大喊( )啊!驴圈里,( )在吃草,老婆婆的屋顶( )啦!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尝试回忆文章,将主要内容补全,为后面的复述故事做准备。二、理清层次,梳理文意同学们小小年纪却这么厉害,老师给大家省掉了那么多的内容

13、,大家都能把主要内容补全,真是太会读书啦!(一)学习1-2段,感受小胖驴的诱人老师对小胖驴很感兴趣,特别想知道小胖驴长什么样,谁能给老师讲讲?(生讲)文:从前,有一户人家: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师:除了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这小胖驴的哪个部位最诱人?(肚子圆圆的)看看这胖胖的小毛驴,这么诱人,老虎想肉很好吃;贼想卖个好价钱欣赏图片,直观感受小胖驴的诱人,想象老虎和贼的垂涎欲滴。(二)学习3-7段,“偷”所以他们都要去偷,终于有一天,他们要行动了,谁接着讲?(两生讲)他们好厉害,一会儿就各自挖了个窟窿,小毛驴危险了,很快就要成为老虎的盘中餐,成为贼的摇钱树了

14、,关键时刻,谁接着讲?就这样,几句对话就让小胖驴转危为安。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师范读)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谁来当老爷爷?谁来当老婆婆?老虎呢?贼呢?老师来当旁白。你看看,老虎和贼本事好大,老虎翻山越岭什么都见过,贼走南闯北什么都听过,他们却不知道漏是什么,你觉得在老虎和贼眼里这厉害的“漏”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牙齿感受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及老虎和贼的反应,想象老虎和

15、贼眼中“漏”的可怕,带学生更深层次地走入情景。(三)学习8-12段,“逃”他们越想越害怕,就想赶紧逃,可别让“漏”捉到,谁来讲讲他们是怎么逃的?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命地跑?(他们觉得可怕的“漏”就在后面追着呢)而且,贼觉得这个“漏”跑得真快,跟旋风一样,一刻也不停;老虎觉得这个“漏”抓得真紧,就像粘胶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越想越怕,越怕越跑它们就这样一直跑到了歪脖树,谁来讲讲这幅图(“砰”一声,老虎撞到树上;“嗵”一声,贼跳上树,还掉了一只鞋子。)这一幅呢?(好险呐)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

16、边想:图片欣赏,想象老虎和贼奔跑时的惊慌失措,解脱时的如释重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图片,锻炼口语表达。(四)学习13-18段,“遇”他们就这样放弃了吗?没有,谁接着讲?说得真好,老虎还想吃小胖驴,就往回走;贼还想偷小胖驴去卖钱,就要下树。结果他们又在树下相遇了。(图片:小偷一回头,老虎一抬头,都吓得大喊“哎呀,漏又来啦!”小偷手一松,老虎腿一软,咕噜咕噜滚下山)你瞧瞧,这一晚上,他们冒着雨,跑啊跑,最后一齐滚过山坡,贼成什么样了?(描述图片)你们把自己当成老虎和贼大喊一声“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经过一晚上的折腾,老虎和贼都疲惫不堪,贼饥寒交迫,老虎也没了往日的威风,如此这般都是因为“漏”。(

17、五)学习19-20段,小胖驴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师范读)老爷爷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又漏雨了!总结:同学们,看看黑板,老爷爷和老婆婆说漏,是怕屋顶漏雨,结果却吓跑了老虎和贼,这叫做“歪打正着”;老虎和贼听到漏,吓得到处跑,这叫“作贼心虚”;整整一个晚上,小胖驴都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待着,这样“安然无恙”。老虎和贼的狼狈与小胖驴的悠闲形成对比,可怕的“漏”与屋顶漏雨形成对比,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三、整理思路,复述文章(一)复述: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

18、表情等等(部分或全篇)(二)续写:你想对老爷爷和老婆婆、老虎和贼、小胖驴说些什么?锻炼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从有趣的故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27 漏老爷爷 老婆婆 漏 歪打正着小胖驴 安然无恙 老虎 贼 “漏” 作贼心虚28* 枣核认识“核、妻”等10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衙”字。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试着续编这个故事。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一)读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枣核就是枣的核。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的故事。 大家想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叫枣核,这个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枣核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

19、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二)检查生字词。爹娘 勤快 扶犁 衙役 牲口 官府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衙”的读音,读y,旧时官署的称呼。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枣核是一个像( )一般大小的孩子。他既( )又( ),比正常的孩子还( )。但有一次,他帮乡亲们将县官牵走的( )夺了回来,可闯下( )了,被官府( )。最后,枣核凭着自己的( )和( )成功地离开官府。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强,采取填空法可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降低学习的难度。(一)默读课文,想一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句

20、。(二)小组讨论。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但是篇幅较长,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三)汇报交流:1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从哪里能看出来?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2.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a.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

21、驴。b.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c.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3.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a.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b.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c.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一)你喜欢枣核吗?为什么?(二)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五、梳理内容,复述故事(一)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你能根据板书提示,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这个故事吗?(二)学生复述故事。六、回顾课文,续编故事(一)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你能接着往下讲吗?(二)学生练习,续编故事。名字来历勤快能干救出牲口顺利脱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