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44.41KB ,
资源ID:218013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8013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docx

1、这种场景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辛亥革命以后C日本侵华期间解析根据材料描述可知是辛亥革命后的“断发易服”,故B项正确。5(2016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解析根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可知西方文明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6(2016江苏盐城期末)康有为上书请禁

2、妇女裹足折:“女子何罪,而自童幼,加以刖刑,终身痛楚,一成不变,此真万国所无,而尤为圣王所不容者也。下明诏,严禁妇女裹足。其已裹者,一律宽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描述了裹足对女性的身心摧残B对传统陋习发出的抗争C晚清政府颁发了“废止缠足”法令D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解析从材料“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可知材料内容是康有为的上书请求,不能体现出清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7(2016江苏盐城期末)民国政府在初期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自此服装形制已不按职位、身份,而只是按性别、场合的不同加以区分了。这说明()A体现了平等原则B传统服饰已消失C中山装已

3、经普及D完成了服饰统一答案A解析从材料“自此服装形制已不按职位、身份”,可知材料内容反映了民国政府从服饰上体现了平等原则,故A项正确;民国时期服饰具有新旧并存的特点,传统服饰没有消失,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服装形制不按职位、身份,不能表明中山装已经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统一服饰,故D项错误。8(2016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秋瑾集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下列对该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妇女传统地位有所改变B妇女政治

4、地位不断提高C女子教育逐渐受到重视D西方思想冲击传统观念解析“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表明妇女传统地位有所改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妇女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是指妇女在政治上行使民主权利,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表明女子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这些都是受西方的影响,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9(2016江苏徐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番菜挣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文中的“番菜”与正宗传统西菜是不一样的,正宗西菜的生、

5、臊、腥颇不合中国人的口味,广东人遂参以中国传统烹调技法加以改造,名之曰“番菜”。西菜传入中国后的变化反映了()A西餐深刻影响了国民饮食B民众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C近代饮食的中西合璧特征D国人对西方餐饮去芜存菁解析根据题目中“正宗西菜的生、臊、腥颇不合中国人的口味,广东人遂参以中国传统烹调技法参以改造”,番菜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广东人遂参以中国传统烹调技法加以改造”,并非完全的崇洋媚外,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故C项正确;题目中反映的是近代中国饮食出现中西合璧特征,故D项错误。10(2016江苏徐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

6、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表明近代中国()A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B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C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服饰D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解析根据题目中“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互相效仿,以为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故A项正确。11“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社会的风貌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变化解析从题目中的“男女平权”“阴阳合历”可知当时开始使用公历,这符合辛亥革命后的史实,故C项正确。12

7、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A BC D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时间信息“20世纪末”,这一时期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经济全球化加强,中国的传统服饰在国际舞台上活跃,体现了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同时由于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文化对国际社会产生极大的辐射作用。由此分析,A项正确。13(2017杭州期末)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

8、说中的是()A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B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C报纸上出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D搭乘地铁出行成为现实解析穿列宁装成为一种时尚是在20世纪50年代,故B项错误;九一八事变是在1931年9月18日,故C项错误;搭乘地铁出行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故D项错误。14历史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下图所示是上海从杨树浦到外滩的3路电车的照片,对照片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有()上海已出现了城市公共交通上海的电车极有可能是引自西方国家该照片的拍摄不会早于20世纪初A BC D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这个时期上海出现了公共交通;当时中国工业发展落后,电车很有可能引自外国;中国最早的

9、电车出现于1906年的天津,故都正确。15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报 B火车C电影 D电灯解析由诗的内容推测该文明成果是通讯工具有线电报,故A项正确;火车是交通工具,故B项错误;电影是大众传媒,故C项错误;电灯是照明电器,故D项错误。16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即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解析根据题干材

10、料关键信息“别肠转如轮”“眼见双轮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马车及木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A项表述准确,故选A。17下面是盛泽镇通讯发展与丝绸成交额关系表。由此表可知()时间通讯发展丝绸成交额(万两)1909年设邮政分局4081918年设电报局5111923年设拥有100门电话机的电话公司9771936年全镇拥有电话的人家已有222户1 021A.盛泽镇通讯业走在全国前列B丝绸成交额与近代通讯密不可分C盛泽镇实现了通讯近代化D通讯发展对丝绸成交有一定帮助答案D解析从表中信息可知,伴随着通讯的发展,丝绸成交额从

11、“408万两”增长到“1 021万两”,符合通讯有助于商业发展的规律,故D项正确。1820世纪初某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出现在上海的一种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该新鲜事物应是()A电话 B有线电报C互联网 D有轨电车解析依据材料“20世纪初”以及“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可知,强调此工具在通讯联系上的传播是语言传顷刻,故A项正确;电报不能做到两地语言传顷刻,故B项错误;互联网在20世纪初还没有诞生,故C项错误;材料中两地语言传顷刻,强调的是通讯不是交通,故D项错误。19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

12、,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B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C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D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解析从“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可见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故C项正确。20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A BC D解析

13、据所学可知互联网具有负面影响,排除含的选项。21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的湖北公报在“发行凡例”中明确规定:“湖北公报为湖北法令公布机关省城各司、处通行本省各县及其他公署并各团体之文书,均由湖北公报刊布,各司、处毋庸再以文书布告。”湖北公报记载了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可能会报道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B刊登的孙中山讲话可作为第二手史料C可能会刊登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D报刊上的法令文件可作为第一手史料解析报刊上的法令文件是对当时时事的记载,所以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故D项正确。22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

14、的功能是()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解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报刊的社会功能较多,可以传播时事新闻,可以进行舆论监督,也可以通达民情,而材料中“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正是传播时事新闻功能的体现,B符合题意; A错在“声像俱备”,C、D中的社会功能与题干无关,故排除。23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

15、一现象表明()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解析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正是通过报纸宣传这个手段,所以这一现象表明报纸宣传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其他几个选项均是对材料的误解、曲解。24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于1868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年份宗教世俗消息科技建议1868年48%26%22%4%1869年36%9%19%1870年18%68%5%1871年16%46%23%15%A.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B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C国民的科技意识淡薄D国民对西

16、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解析A项只体现宗教一栏的变化,不全面,A项错误;B项只体现世俗消息一栏的变化,不全面,B项错误;C项只体现科技一栏,不全面,C项错误;D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表格内容,D项正确。25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你就是”即可选出A项; B、C两项

17、本身说法不符合史实,均排除;题目中未涉及互联网激发信息技术革新的功能,故排除D项。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26清末民初,因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新的婚姻观念和新式婚俗逐步流行开来,并为中国广大青年普遍接受。()解析清末民初,西方文明只是被部分知识分子接受,“并为中国广大青年普遍接受”不符合史实,故本题说法错误。27中山装是在吸收中外服饰特点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受到国人的喜爱。解析中山装是孙中山以政治理念结合中国服饰风格改造西服从而设计出的新服饰。28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通讯传媒发展迅速,上海地区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开设了第一家电话公司。解析本题考查

18、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近代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在台湾,而第一家电话公司是在19世纪80年代由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故本题说法错误。29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方面的成果,比如火车、汽船、飞机和汽车,先后传入近代中国。解析西方现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汽船、火车、汽车和飞机。30(2016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下图是1905年拍摄的电影定军山剧照,它标志着电影开始传入中国。 ()解析题目说法错误,电影传入中国是在1896年。三、主观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31题15分,32题15分,33题10分,共40分)31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

19、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

20、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21、)。(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32(2017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铁路作为新生事物在西方大行其道之时,晚清时期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却艰难曲折。材料一苏城(苏州)初复时,该(英国驻沪)领事等请由沪开铁路至苏,当经剀切禁阻查铁路费繁事巨,变易山川,彼族亦知断不能允,中国亦易正言拒绝。李鸿章致总理衙门的信(1865年) 材料二议铜钱、铁路,此两事有大利于彼,有大害于我,而铁路比铜钱尤甚洋人贪利无厌,志在必行或谓用洋法雇洋人,自我兴办,彼所得之利,我先得之。但公家无此财力,华商无此巨赀一时断难成议

22、,或待承平数十年以后。湖广总督李鸿章奏折(1867年) 材料三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尚祈主持大计为幸。李鸿章致醇亲王的信(1883年) 材料四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 200千米,仅占14%。中国、美国、英国铁路修筑情况统计表国家时间(年)总里程(千米)中国18721894364189519119 254美国18501910约37万英国182518903.2万

23、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等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对修建铁路所持的态度。比较材料、二,指出其变化之处,并概括李鸿章两次建言的出发点。(3分) (2)据材料三,指出李鸿章请求修建铁路的意图。据材料三、四,概括晚清时期中国铁路事业呈现的主要特点。(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晚清铁路事业发展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并分析李鸿章的意图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1)态度:反对(拒绝)。变化:主张日后自行兴办。出发点:维护国家权益。(2)意图:富强制敌。特点:外国修建为主;中国起步晚;发展缓慢(曲折发展)。(3)影响:推动国人利权意识的觉醒;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原因:半殖民地

24、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学习器物的局限性等。33衣食住行等是民众赖以生存发展基本方面,也是社会演进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西装、西洋裙是什么时候越来越多地传入中国的?孙中山以西服为原型,将三民主义等政治思想融入其中,设计出中山装。中山装的设计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哪些特点?(3分)(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生活逐渐有了保障,并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跟政府的哪些政策有密切关系? (2分)(3)在交通方面,近代中国吸收了哪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请举例说明。(2分)(4)近代中国的一些报刊关注了中国人在对待西方生活方式的态度方面存在崇洋媚外、

25、传统保守和奢侈攀比种种。这说明报刊的什么功能?对此,你认为对待西方生活方式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答案(1)时候:鸦片战争后。中西结合,社会生活受政治的影响。(2)政策:实行计划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民生工程的推行。(3)举例:汽车传入中国、飞机事业的诞生。(4)功能:舆论引导,反映民情。态度:吸收西方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坚守优秀生活传统,倡导文明节约的生活方式。解析第(1)题第二问要结合中山装的特点来概括社会生活的特点。第(2)题要列举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政府实行的相关政策。第(3)题注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要答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第(4)题第一问要从题目中报刊反映的特定现象来归纳报刊的功能,第二问要针对题干中列举的几种错误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正确的态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