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1 ,大小:224.18KB ,
资源ID:217912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7912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我的家乡在世界领土面积第五大的国家。”她的家乡在:(D)A.俄罗斯 B.加拿大 C.美国 D.巴西(8)Betty说:“我的家一半在北半球,一半在南半球。”她可能住在哪?(C)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9)如果沧海变成桑田,那很可能是因为:A.海水蒸发了 B.地壳上升了 (10)下列哪种人留长发比较困难:A.欧洲的白种人 B.亚洲的黄种人 C.非洲的黑种人 (11)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A B C D(12)适宜在我国南方种植的一组农作物是:A苹果、花生 B、小麦、柑橘 C甘蔗、水稻 D甜菜、荔枝(13)下列哪个城市位置最南:A广州市 B南宁市 C.海口

2、市 D台北市(14)黄山、泰山分别处于的省(区)的是:A安徽、陕西 B安徽、山东 C、山东、安徽 D山东、陕西(15)会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日益增多 B地震日益增多 C二氧化碳日益增多 D尘埃日益增多 总结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比如出门在外如何辨别方向、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工农业生产的布局等。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活动2:()衣:为什么东北地区冬天得穿皮袄、戴皮帽,海南岛的居民从来未穿过毛衣?()食:为什么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却多吃米饭?学生回答(略)()住:播放图片,参与活动。()行:播放图片,说一说在你的一天中,哪些活动要用

3、到地理知识?在一天的活动中,需要用到地理知识的活动很多,如有:穿衣、出行、乘车、旅游、户外活动等方面。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和生活的关系,体会到地理科学的应用价值。2怎样学好地理。播放图片,学生回答: 善于观察;勤于积累;乐于读图;勇于探究。同学们,学习本章的内容后,你们认为地理有用吗?从下一章开始,我们将走进五彩缤纷的地理世界,去领略、去探索、去思考、去分享,使地理成为我们终生有用的知识。第一章 认识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教材分析:“认识地球”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一章,也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起首章,而本节又是其中的起首节。因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和充分利用章首页、设计动手

4、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三、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四、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五、教法建议1地球的形状,学生已经知道,而且在卫星照片上一目了然。因而教学的着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模拟和体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史的教育。2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中

5、的三个例子,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提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真的能证实地球是圆形吗?”(圆柱形、圆锥形也可以环绕而行,因而在地球上要证明地球的形状,还必须提出更多的论据。) “你还知道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总之,采用开放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并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3在前一节课时可布置学生准备好一个球体(篮球等)和正方体(粉笔盒等),并每人折叠一只桅杆高高的小纸船,以便于在课堂动手实验。介绍卫星照片除用于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之外,还可以结合可看到的海陆轮廓、云层等,进行简单的介绍,

6、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六、课时安排建议:七、教学案例: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1.

7、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

8、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

9、谈感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被*,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深更正确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11页要求填写的内容。教师给出准确

10、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1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记忆技巧:最大周长=赤道周长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八、板书设计(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 半 径:6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九、教学反馈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

11、正确的是A、正球体 C、极半极约为63789千米B、扁球体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3、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圆。它的周长是A 5.1亿千米B 1.5亿千米C 千米D 万千米4、一位旅行者计划沿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周,如果每天走40千米,则需要A、500天 B、600天 C、1000天 D、1500天 5、根据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1千米2里),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是: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 4千米 D、8千米6、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 、63710千米

12、 B、 6371千米 C、 637千米 D、4万千米答案:1、D 2、B 3、D 4、C 5、A 6、B十、教学反思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谈话式、探究式教学,学生感到很亲切,课堂气氛一直很平和,讨论、发言都很热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十一、“活动”参考答案P 9活动:船头,船身;船帆,船身 P 10活动: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是可以环绕的。启示:引导性思路:(1)科学探索的历程是充满困难险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乃至生命代价;(2)只要不懈地努力,目标最终会达到;(3)科学的验证,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假设;(在哥伦布、麦哲伦环球探索之前,已有科学的理论假设地球是球形的。)(4

13、)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探索并证明地球形状是球形的方法还有月食的过程,地表的测量(大地测量),人造卫星的拍摄与精确测量等。通过活动渗透科学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P 11活动:4万千米 6366 1977千米(参考:准确的地球周长是40075千米,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是6378 140千米。十二、参考资料盖天说“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天圆地方说”虽然符合当时人们粗浅的观察常识,但实际上却很难自圆其说。比如方形的地和圆形的天怎样连

14、接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于是,天圆地方说又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伞高悬在大地上空,中间有绳子缚住它的枢纽,四周还有八根柱子支撑着。但是,这八根柱子撑在什么地方呢?天盖的伞柄插在哪里?扯着大帐篷的绳子又拴在哪里?这些也都是天圆地方说无法回答的。到了战国末期,新的盖天说诞生了。新盖天说认为,天像覆盖着的斗笠,地像覆盖着的盘子,天和地并不相交,天地之间相距8万里。盘子的最高点便是北极。太阳围绕北极旋转,太阳落下并不是落到地下面,而是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像一个人举着火把跑远了,我们就看不到了一样。新盖天说不仅在认识上比天圆地方说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古代教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5、在新盖天说中,有一套很有趣的天高地远的数字和一张说明太阳运行规律的示意图七衡六间图。古代许多圭表都是高8尺,这和新盖天说中的天地相距8万里有直接关系。盖天说是一种原始的宇宙认识论,它对许多宇宙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同时本身又存在许多漏洞。到了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等人通过精确的测量,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中“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说法后,盖天说从此便破产了。浑天说浑天说主张大地是个球形,外裹着一个球形的天穹,地球浮于天表内的水上。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在浑天仪图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

16、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浑天说始于战国时期,战国人慎到、惠施都提出过关于球形大地的设想。关于球形大地如何悬在空中,最早的浑天说认为天球里盛满水,地球浮在水面。半边天在地上,半边天在地下。日月星辰附在天壳上,随天周日旋转。后来一些浑天论者纷纷反对地球浮于水面的说法。明代章潢图书编天地总论中说:“隋书谓日入水中,妄也。水由地中行,不离乎地,地之四表皆天,安得有水? 谓水浮天载地,尤妄也。”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17、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现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5艘海船,用3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从此,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亚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00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仪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地球仪中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这部分内容,往

18、往是教的时候学生很明白,一转眼就又糊涂了,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形成空间观念,又缺乏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和讲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地球仪和经纬仪以及地图加强学生的空间感受,并辅以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立体的空间地球仪,随时可以提取。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的相互方向;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地球仪”。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观察、比

19、较、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四、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2.东西半球的判定。1“了解经线和纬线”、“辨别经度与纬度”的知识点中,本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先告诉学生结论,再让学生去理解或死记硬背的做法,不直接给学生提供结论,而多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读图填空、读图完成歌谣等活动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总结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性

20、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会知识,又领悟学习方法。在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图领悟概念、发现规律,而不是教师自己去讲解概念,总结规律。上述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24人)共同活动。2要重视让学生制作小地球仪的活动,这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操作活动。制作的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都伴随着内部心理活动复现地球的形态,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及其含义,经纬网上的定位等等,这既复习又深化了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具体做法可参照“十、参考资料”。2课时第一课时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21、,这就是地球仪。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总结: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到地轴是倾斜的(可以穿插关于地球仪笑话的讲解,但要简单说明地理原理)。说明:在使用地球仪过程中,教师用大地球仪演示,学生采用组长负责制,互助合作

22、,照顾到所有同学。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地球仪,根据老师屏幕展示的表格提示,比较经线纬线的不同和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线度数范围度数分布规律特殊线划分半球这是课程的重头戏,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记录下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从时间安排上讲,可以先让学生读图填表,老师第二节课总结,也可以老师先指导,学生回去填表完成。1.形状:一条线的范围,指导学生看度数,一个数据是一条线,经线看起来也是一个圈,但是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才组成的!所谓相对应,可以让学生看能够组成圆圈的那两条经线的度数规律:度数之和=180,东西相反。2.指示方

23、向:很多人到成人后也分不清经纬线方向,就是因为学的时候没有实地观察,可以教给学生记忆小技巧(不科学,只是为了记忆):经天纬地,经要到天上必须是竖着的,纬地,地是平的,横着的!所谓纬地就是围地,围着地的当然是横的!一个小典故:蒋介石有2个儿子,一个叫蒋经国,一个叫蒋纬国,经纬代表天地,经天纬地,老蒋的志向可见一斑!3.线条长短: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规律:赤道最长,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4.0度规定:纬度0度天然划分;经度通过国际会议,以经过当时强国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可见强国说话分量大)。5.度数范围:经线环绕地球一圈,一个圆是360度,东西经分别180度;

24、纬线从南极点到北极点,为180度,分南北纬各90度。6.度数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最后总结出如下判断规律:向东数值变大的是东经,向西数值变大的是西经,向南数值变大的是南纬,向北数值变大的是北纬。有时为了需要我们还会按纬度将地球仪分成低、中、高纬三种区域。指导学生认识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划分。(这里安排一定的练习)如学生分组活动,完成书中13页的填写内容。7.特殊线条:经线: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图上一般没有),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8.划分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天然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看中国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25、,美国呢?澳大利亚呢?让学生找图练习,可以增加他们成就感,以缓解前面的疲劳)。东西半球的划分:首先明确,必须是两条相对应经线才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其次要明确,任意一组相对应经线都可以成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最后确定会议通过结果:西经20度、东经160度这一组相对应经线,成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又是英国说了算!找图练习: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范围,另外一半为西半球范围,这是多数学生学习过后最茫然的地方!)美国又在哪个半球?英国呢?你感兴趣的国家呢?小结表格: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圆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

26、成一个圆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东西方向(横向)南北方向(纵向)赤道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北纬:向北越来越大南纬:向南越来越大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向西越来越大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第二课时复习经度和纬度的判读规律。游戏引课: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是“找朋友”。这和我们小时候的“找朋友”游戏不同

27、,我们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开学还没多久,老师对各位同学还不是很熟,那么老师在不知道姓名的情况下怎样找到想要找的朋友呢?学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座位等。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座位号很准确的找到某位同学。活动: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现在我们加深难度,我们把全班分为东西各四组,南北各三组,这样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呢?(分东西、南北组数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定)可以。1教师说出东西组号和南北组号,如“东二组、北三组”,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示意。(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2教师说出第一位同学的组号,由这位同学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组号,依次传下去。3指出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说出该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