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阅读材料见语文课课练练习设计:练笔 1. 评析黄河大合唱其他乐章的歌词 2. 赏析你平日里喜爱的歌曲之一 3. 为你熟悉的一段音乐填写出歌词六、课外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教学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7、最后一课都 德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了解小
2、说的特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3、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汉语的热爱。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3课时教学设想首先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正确区分故事情节的层次和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阶段,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最后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教学要点:字词、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小说的结构及环境描写的作用。1、导入新课由神州号引入爱国主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告诉学生爱
3、国主义包含着荣誉感、自豪感、捍卫民族尊严,领土完整等情感。 简介背景及作者(见书43页)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选材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反映沦陷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这“最后一课”中,使小说更具社会意义。都德,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其小说多以反映普法战争为主。2、请同学提出本课中的生字、生词,注字音、释词义。锯j 踱du 挟ji 皱zhu 督d 叟su 摊tn 旷kung 懊o 隶l 钥yo 匙shi 哽gng
4、 赚zhun应该掌握的词:宛转:这里指鸟声抑扬动听。踱来踱去:慢步行走。诧异:觉得十分奇怪。哽住:声气阻塞。3、介绍小说常识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小说要素: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4、内容分析解题: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
5、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和一名小学生小弗郎士。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划分结构。(练习二) (1-6)上学路上(开端)表现小弗郎士贪玩,幼稚;二(7-23)最后一课(发展)表现小弗郎士的吃惊,诧异,到恍然大悟,感情发生变化:由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也热爱学习;三(24-末)宣布下课(高潮、结局)师生心相通,忠于祖国,绝不屈服。分析第一部分:学生齐声朗读并在文中划出有关环境的描写,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6、普法战争中法国沦陷,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分析第二部分:对课堂气氛的描写的作用。(练习一) 课堂气氛与往日的不同 课堂气氛:(往日)喧闹 (今日)偏安安静静的老师态度: 骂 态度温和 老师衣着: 穿礼服,衣着隆重人们: 神色忧虑,少见的人也都来了渲染了一种严肃、庄严、悲愤的气氛。5、作业布置尝试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二课时 1分析小弗郎士,通过理解小说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教学步骤:1、请学生复述基本情节,要求能体现情节发展的脉胳。2、阅读前10段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
7、写起?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写出小弗郎士天真好玩、不爱学习、幼稚的性格,但他还能管住自己,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表明他还有一定的意志力,为下文的转变埋下伏笔;同时也展现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一切坏消息”“又出了什么事了”,看来稚气,但内心爱憎分明,对敌人还是有一点恨。铁匠开玩笑,他以为是讽刺自己,所以气急败坏地跑进先生的院子里,说明他有很强的自尊心。直接描写小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表现了先生的严厉,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作用;同时,看布告牌的细节,也巧妙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不直接从上课写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种和平、明朗、轻快的景色,跟下文的悲剧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使人们的心情反而有“国破
8、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压抑的感觉。这最后一课的上课前与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课”有什么特别含义?通过先生的话点明这“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式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先生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老师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
9、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刚才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小弗郎士本来是很贪玩幼稚的,现在对再也不能学法语感到惋惜,为贪玩而悔恨,讨厌的书变成老友;本来是害怕老师,现在老师的责罚也忘了,对老师充满同情、理解、尊敬之情;本来还觉得好玩的操练,现在也从心底里憎恨起来,用“这些坏家伙”来称呼他们。这段心理活动,表明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感情变化从害怕到同情、理解、尊敬,表明了孩子心灵上的爱国意识正在成长。为什么小弗郎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法国侵略者强行剥夺法国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所有人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词
10、,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课,并把学好祖国语言作为爱国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当老师提问时他不会,感到难受,说明他有了羞耻感;学习文法易懂,说明学习态端正了;他特别用心去听,老师也特别用心教,因而能听懂。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了什么?小弗郎士对老师充满同情、理解、尊敬之情,因为热爱法语的老师将不能再教法语了。他由字帖想到国旗,表明了他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由鸽子想到普鲁士兵该不会也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写出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正在萌发,对侵略者的禁教法语的卑鄙行为的轻蔑和仇恨正在迸
11、发。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总结)小弗郎士本质不坏;受到老师的影响;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3、作业布置小弗郎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就此发表你的意见,写一段话。注意要从文章中找根据。尝试从语言、衣着、神态、动作等描写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第三课时 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总结全文。1、复习:简述小弗郎士的感情变化。2、分析: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更是一位对祖国充满热爱的爱国志士,请找出具体表现。(学生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韩麦尔先生穿着礼服上课,体现了他对这节课的重视与纪念,用以表现他对将要失去国土的敬意。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
12、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出于民族责任感,沉痛地总结了教训:1学生不努力2父母不关心3教师不尽责。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说学生可怜,是说老师没教好,学生没学好,快要做亡国奴时,还学不好祖国语言,只会给敌人轻蔑。失去民族尊严。单引号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第19段中的省略号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韩麦尔先生想到普鲁士侵略者还可能说出更多的侮辱法国人的话,心情十分沉重,很不愿意再想下去,所以省略了。韩麦尔先生责备自己过去没有尽到责任,说到这儿,感到十分内疚、痛心,一时说不下去了,所以用上省略号,这表现了他对教育事业十分负责。老师讲到法语是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什么比喻
13、?这个比喻的深刻意义是什么?高度赞美法国语言,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用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上习字课时,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用意,产生什么效果?忍受着离开服务了40多年的本乡的痛苦,用心教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等别出心裁的字帖,象征着阿尔萨斯、洛林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重点分析最后一部分: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有神态、语言、动作描写。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
14、课的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号声,暗示着德语要替代法语,两者都宣告了阿尔萨斯人民将和自己的民族语言、祖国的语言告别,这对韩麦尔是沉重的打击,“脸色惨白”是他内心痛苦已极的表现;“我”从先生的脸色中感到他对祖国的爱,看到了先生对法兰西民族的痛苦思索,看到了先生对自己的深刻自责,以及法兰西语言永存、自由属于法兰西人民的坚定信念,因此,“我”敬仰先生的人格,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惨白”不能换“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我我”这两个破折号该如何理解?这句话该怎样理解?从语言形式上看,这两个破折号表示声音
15、哽住了,说不下去了,即语音的延长。从文章的内容上看,是“此处无声胜有声”。韩麦尔先生离别讲台的那一刻残酷地到来了,心情悲愤,百感交加,语言难以表达沉痛的心情,两个破折号则可以含蓄、全面、深刻地包容这一切。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出表现他内心极度悲痛的词语,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写大字”、“呆住”、“做手势”、“脸色惨白”、“他哽住了”。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痛
16、苦之中。因为内心激动,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因而“哽住了”。“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表达了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这样收尾,深化了主题,同时意境深远,给读者以丰富想象的余地。3、小结人物形象:韩麦尔先生既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受人尊敬的老师,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语言,有崇高的爱国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有战胜敌人的执着信念。全文总结提示思考:这篇小说写了小弗朗士的变化,写了韩麦尔先生上了悲壮的一课,还写了镇上的
17、人到教室里来听课的情形,写这些都是为了表现什么呢?(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表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短篇小说)法国都德 情 节:上学路上(开端)认真上课(发展)宣布下课(高潮、结局)线 索:“我”的见闻感受小弗朗士热爱法语理解、敬爱老师热爱祖国感到诧异贪 玩怕老师幼 稚脸色:惨白语言:哽咽行为:书写“法兰西万岁”态度:和蔼、严肃自责:教学的不足讲课:精心设计 生动感人衣着:庄重柔和 严肃韩麦尔先生(语言、衣着、神态、动作)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课的主旨。这篇课文一小佛郎士的口吻,叙述
18、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课法语课的情景。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在失去土地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这时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很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灵。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1能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教学准备:李大钊先生名言,生平。自读课教学过程: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
19、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新课学习:(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
20、语言来回答。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其经历亦复如是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奇绝壮绝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浊流滚滚 魄势 阻抑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二) 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
21、到冒险的美趣。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三) 揣摩文章的语言: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B、第四节的含义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
22、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重点突破: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
23、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五、感悟联想: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
24、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联系我驻南使馆被炸一事实、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长谷川弘一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见读者2000年第七期)总结全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
25、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作业布置:任选一题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或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板书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学生可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心!不足:语言稍嫌隐晦,以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能自己通过读句理解句子含义。9、土地的
26、誓言(教学实录)端木蕻良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 美丽的景象。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 、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开始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松。如屏幕所示,这首歌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生:“九一八”事变。是的,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事变,东三省沦陷,大批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27、,于是就有了这首抒发流浪者心情的歌曲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端的土,用我们的心来感受同样身为流浪者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点击出示课题)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土是一篇抒情散文,下面我们先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那么,老师是这样安排的,文章只有2段,大家先听录音范读第一段,再一起朗读第二段。在听读和朗读过程中完成屏幕上的要求。(点击显示“初读课文”)文章的生字词较多,大家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点击生字)大家一齐读出来(逐个点击)很好,预习比较充分。那么我们先听录音范读(点击朗读)大家觉得朗读者读的怎样?很好,情感很投入等(或其他)对,朗读者情感很投入,让人听了感同身受。那就请大家先酝酿一下情绪,尝试把自己的身心都融入到文章中去。准备好了吗?“土地是我的母亲”开始听的出来大家都很用心在读。谁来说说看,你读的时候,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感情?爱家乡,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