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156.06KB ,
资源ID:217376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7376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1、附图一: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位交通图附图二: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网络图附图三: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植物分布图附图四: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旅游区划与游览线路图附图五: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景点分布图(大树王景区与禅源寺景区)附图六: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景点分布图(东关景区与西关景区)附图七: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旅游服务与水电工程规划图附图八: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道路交通工程规划图第二章 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本保护区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的天目山,距浙江

2、省会杭州94公里。其东部、南部与临安市西天目乡毗邻,西部与临安市千洪乡和安徽省宁国市接壤,北部与浙江安吉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交界。大地坐标为:东经11923471192827,北纬301830302455。区域面积4284公顷。2、自然环境1)地质地貌本保护区在区域地质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南缘钱塘凹陷褶皱带。地形变化复杂,地层主要是侏罗系中统黄尖组,为一套灰深灰紫灰色的陆相火山岩。地层厚度达28302910米,属西天目山一黄天坪火山活动亚带。地表结构以中山深谷为主;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为本区最高峰。河谷深在7001000米之间;区内峭壁突生,怪石林立,峡谷众多,构成火山石谷、冰川石寨、仙人顶

3、、四面峰、宝剑石、半月池等等奇特的岩石地貌景观。2)气候本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适宜。根据多年观测资料分析,自山麓(禅源寺)至山顶(仙人顶),年平均气温14.88.8;最冷月平均气温3.4-2.6;极值最低气温-13.1-20.2;最热月平均气温28.119.9,极值最高气温38.229.1;10积温51002500;无霜期235209天:年雨日159.2183.1天;年雾日64.1255.3天;年降水量13901870毫米;年太阳辐射44603270兆焦耳/平方米;相对湿度7681%。按气温指标衡量,春秋季较短,冬夏季偏长。本保护区平均初雪期12月20日,

4、平均终雪期3月13日。降雪持续天数在80天以上,降积雪日数与海拔高度成正比,积雪日数为30.1117.4天,积雪日数与海拔高度成正比,仙人顶占全年的1/32/5。3)水文本保护区是长江、钱塘江部分支流发源地和分水岭,西天目山南坡诸水汇合为天目溪,南流经桐庐入钱塘江,天目山其余诸水入苕溪注入太湖。区内有东关溪、西关溪、双清溪、正清溪等溪流。东关溪平溪支流源于与安吉县交界的桐杭岗,经关上、后院至白鹤村,全长19公里,为天目溪之源;西关溪源出安吉龙王山,经西关至钟家入东关溪,全长9.5公里,并在西关口龙潭建有蓄水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及西关一、二级电站和鲍家电站;双清溪源于仙人顶,合元通、清凉、堆玉等

5、6涧,经禅源寺、大有村至白鹤入天目溪,全长11.5公里;正清溪源出石鸡塘,经老庵、吴家至大有村汇入双清溪,全长10.5公里。由于区内森林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层厚,森林土壤的水文生态效应良好,据调查自然含水率平均为50.1%,持水率(在24小时内)平均为333.3%,持水量平均值为39.6吨/公顷。4)土壤本保护区共有红壤、黄壤、棕黄壤和石灰土4个土类。红壤分布在海拔600800米以下山坡,占保护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有黄红壤、乌红壤及幼红壤3个亚类。黄壤垂直分布下限在600800米,上限在11001200米,其面积约占保护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有黄壤、乌黄壤、幼黄壤3个亚类。棕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2

6、00米以上的地带。石灰土主要分布在青龙山、火焰山、朱陀岭、太子庵等局部地带,有黑色、红色、幼年石灰土3个亚类,共同特征是土层较浅,核粒状结构,除去石砾后质地较粘,pH值7.0左右,盐基饱和度、HA/FA比和硅铝率较高,矿质养分较多,但有效水较少。二、资源状况1、植物资源本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246科974属2160种,见下表。表2-1 天目山保护区高等植物统计表分类单位苔藓植物维管植物合计苔类植物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裸子被子科602238186351518143属1423310983268764731种2916922218691718721646属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天目铁木

7、等3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钱松、榧树、羊角槭、七子花、连香树、樟树、浙江楠、野大豆、花榈木、鹅掌楸、凹叶厚朴、金荞麦、香果树、黄山梅、榉树等15种。区内植物区系包含了不少我国特有属。其中种子植物中属于我国特有属的有:银杏属、金钱松属、明党参属、独花兰属、白穗花属、青钱柳属、香果树属、血水草属、杜仲属、牛鼻栓属、枸橘属、山拐枣属、青檀属、大吴风草属、象鼻兰属、杉木属、蜡梅属、车前紫草属、银鹊树属、通脱木属、盾果草属、秦岭藤属和八角莲属等共计25个,占我国特有属(321个)的7.8%,占浙江总数(48个)的52.1%。区内尚有天目金粟兰、天目铁木、天目朴、天目蝎子草、羊角槭、天目蓟、天

8、目山铁角蕨、老殿鳞毛蕨、白花土元胡、天目山景天、绿花茶藨子、锐角槭、弯翅色木槭、毛梗心叶堇菜、天目当归、拟丹参、天目山蓝、天目续断、天目雪胆、浙江橐吾、短萼紫茎、象鼻兰、天目贝母、天目隐子草等24种为天目山特有种。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集聚,是难得的科研、教学基地。据统计,采自本区的植物模式标本有:天目铁角蕨、松谷蹄盖蕨、假长尾复叶耳蕨、密叶鳞毛蕨、老殿鳞毛蕨、黑足鳞毛蕨、西天目鳞毛蕨、宽鳞耳蕨、天目景天、天目金粟兰、银叶柳、湖北鹅耳枥、天目铁木、天目朴、浙江蝎子草、细穗藜、浙江商陆、浙江鬼臼、天目木兰、二色五味子、天目木姜子、白花土元胡、浙江碎米荠、浙江山嵛菜、绿花茶藨子、迎春樱、无腺

9、稠李、毛果绣球绣线菊、短蕊槐、锐角槭、临安槭、弯翅色木槭、橄榄槭、卷毛长柄槭、毛鸡爪槭、天目槭、羊角槭、天目凤仙花、腋毛勾儿茶、脱毛大叶勾儿茶、大籽猕猴桃、黑蕊猕猴桃、短萼紫茎、紫茎、毛梗心叶堇菜、倒卵叶瑞香、浙江五加、天目当归、南方大叶柴胡、天目变豆菜、长梗排草、天目珍珠菜、华双蝴蝶、浙江乳突果、贵州娃儿藤、浙赣车前紫草、绒毛绵穗苏、拟丹参、天目地黄、天目草、天目山蓝、壮大聚花荚莲、沟核饭汤子、斑花败酱、大斑花败酱、天目续断、天目雪胆、密毛奇蒿、宽叶山蒿、杭蓟、浙江橐吾、假福王草、天目蟹甲草、庐山风毛菊、华箬竹、光叶华箬竹、阔叶箬竹、天目隐子草、浙江柳叶箬、天目贝母、扇脉杓兰、象鼻兰、粗壮小

10、鸢尾、天目虾脊兰、长叶山兰等85种。天目山以“大树华盖”闻名世界。天目山的柳杉与天台国清寺的“隋梅”、黄山的“迎客松”齐名;天目山的“活化石”古银杏、“冲天树”金钱松,都是我国植物界的元老,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科研工作者前来欣赏、考察、题诗作画。据2002年全省古树名木调查资料显示,全区现有百年以上古树名木3645株。天目山保护区成立目的最主要的保护这些珍稀濒危物种,这些物种分布于保护区的天然林中,绝大部分划入了核心区,详见附图三主要保护植种分布图。2、动物资源本保护区共有各种动物65目465科4716种,见下表。表2-2 天目山保护区野生动物统计表类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昆虫类蜘

11、蛛类目6512236146521367913351284716741482044554209166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9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云豹、金钱豹、梅花鹿、黑麂、白颈长尾雉等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猕猴、穿山甲、豺、黄喉貂、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等33种。有45种动物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998)。3、森林植被本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的北缘,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于区内地势较为陡峭,山体垂直落差大,海拔上升快,气候差异大,植被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垂直界限。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带谱为:海拔87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7011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100

12、1380米为落叶阔叶林:13801506米为落叶矮林。区内植物资源丰富,区系复杂,组成的植被类型较多,依据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分布,森林植被类型可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矮林、竹林、针叶林、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等8个植被型和30个群系组。三、社会经济概况1 社会经济概况本保护区在权属上由国有山林和集体山林二大块组成。在集体山林中,现还散居有鲍家和东关二个行政村的部分小自然村,有当地居民171人。区内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人。由于山高路远,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粮食、生活用品靠市场供应,当地农民主要依靠木、竹及加工天目笋干、茶叶为其经济来源,2002年人均

13、年收入5362元。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当地居民向城镇和商品集散地迁移的步伐也加快,区内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保护区周边的西天目、千洪等乡镇,林茂粮丰,六畜兴旺,乡镇企业发达,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95年均已达到了小康水平。2 保护区基本情况保护区管理局现有事业编制职工50人。其中:大学学历占9%,大专学历占11.4%,高中、初中、小学学历分别占27.3%、29.5%、22.7%。有离退休职工20人。2002年度保护区财务总收入424.9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9.35万元,旅游服务等多种经营收入395.56万元;财务总支出423.91万元,其中

14、职工工资、职工福利等事业费支出133.48万元,办公支出179.46万元,其它支出110.97万元。保护区根据原林业部林政发字198816号批准计划任务书,从1988年开始组织实施第一期建设工程,历时三年,1991年计划任务书批准的建设项目全部超额完成,并已通过验收。一期工程总投资为293.44万元,其中原林业部投资78万元,浙江省林业厅及地方政府投资127万元,保护区自筹投入88.44万元。实际投资总额为预算投资总额的154%。通过一期建设,加上建区前的一些基础设施,使保护区基本具备保护、科教、管理、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条件。现保护区的主要基础设施设备为:科技实验标本馆2400平方米,办公楼9

15、36平方米,职工宿舍2498平方米,商业用房905平方米,保护站点等管理用房450平方米;电视转播接收台3座;管理局所在地已有程控电话40部,对讲机12只;林区公路19公里,游步道15公里;防火林带及防火隔离带30公里,风力灭火机2台,1211灭火机12只,防火蓄水池8只;普通型桑塔纳1辆,北京吉普1辆及若干办公科研设备。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一、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态势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全球旅游人次将突破12亿,国际旅游收入将超过1.6万亿美元。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各国政府都把旅游业放在经济

16、发展的优先地位予以考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努力发展好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和其他游憩性森林。”“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2002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979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3.9亿美元,高居世界第5位。2002年实现国内旅游总人数8.78亿人次(相当于国内总人口的70%),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5566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44%;随着国民经济的纵深发展,旅游消费必将成为启动消费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一个关

17、键点。二、省市旅游产业发展态势浙江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全省现有各级风景名胜区110多个,在数量和占国土面积比重在全国均居第一,全省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6个,省级森林公园52个。丰富的资源为我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杭州是浙江省旅游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2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首次超百万大关,达105.6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77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8.9%和27.9%;入境游客数排名升至全国第六位。其中,外国旅游者63.2万人次,增长41.1%;占入境总人数的60%,上升5.1个百分点。外国游客的大幅增长,显示

18、出杭州旅游国际地位的明显提升。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652.36万人次,旅游收入25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7%和16.4%。其中,以观光、度假、商务会议为旅游目的的国内游客占总游客量的80.9%;全年全市旅游业共创收294亿元,比上年净增44亿元,增幅达17.6%,高出全市GDP增幅4.4个百分点。据测算,200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6.5%,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三、临安市旅游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临安市的旅游产业完成了初创使命,已经进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成长时期。1、生态旅游产品已逐渐为市场接受经过多年的探索,临安市确立了自己的旅游市场地位,创造出以丰富生态资源为

19、依托,以天目山、太湖源、浙西大峡谷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形象。生态旅游产品已经成为临安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主导产品,临安已经成为浙江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2、众多企业进入旅游产业进行投资近年来,临安市政府通过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为个私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经营与投资环境。众多民营企业家纷纷进入旅游产业,掀起了投资旅游产业的热潮,拓宽了筹资渠道,从而解决了政府发展旅游产业资金短缺的矛盾。但现有的旅游投入单项规模较小,积极引进旅游大项目,鼓励长期投资是政府招商引资中的努力方向。3、旅游服务供给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临安旅游景点的成功开发,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办旅游的积

20、极性,全市初步建立了以“景点、饭店、旅行社”为主体,集“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旅游服务项目为一体的旅游供给体系。全市现有旅游景点20个,旅行社15家,星级宾馆12家,床位数达3700张,另社会旅馆有床位10000余张。4、旅游市场客源竞争十分激烈在临安生态旅游热的背后隐藏着市场过度竞争。临安旅游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普遍存在“低、小、散”现象,由于企业管理水平有限,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为了企业生存,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导致旅游产业整体运作质量不高,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给临安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临安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临安旅游产业

21、应当坚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坚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鼓励个私经济投资旅游产业发展的方针,坚持以生态旅游作为自己主导产品的原则,坚持以中间商为依靠开拓旅游客源市场的策略,一个以需求管理为中心,以产业组织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时期正在到来。四、区位与交通条件1、经济区位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杭州市的北缘,属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到地区经济和旅游发展的影响较大。长三角经济区以上海为龙头,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形成长江三角洲大旅游圈。发挥长三角城市密集、旅游景点多、文化内涵深、地方特色强和山水风光互补的优势,进一步开展多方位合作,建设江、浙、沪大旅游圈,把长江三角洲建设成为

22、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临安地处国内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区的腹地,受长三角发达城市幅射影响很大。随着交通条件日益完善和生态旅游的发展,临安市将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与长三角经济区各发达地区形成密切联系,旅游发展前景非常广阔。2、旅游区位天目山位于杭州与黄山两大国际旅游胜地之间,有着十分良好的区位优势。临安又是距离沪、宁、杭大都市圈最近的山区市。全市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数量众多的旅游景点,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临安市旅游产业“十五”总体规划确定临安市旅游发展布局结构为五个大景区,即天目山旅游区、青山湖旅游区、清凉峰旅游区、太湖源旅游

23、区和浙西大峡谷旅游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天目山旅游区。3、交通条件02省道杭昱线贯通临安市东西。杭州至黄山的高速公路即将全线建成,该公路是浙江省通向省外的出省干线公路,是浙江通向安徽重要通道,杭昱高速公路东连上海,北接南京,西通黄山,缩短了临安至上海、南京、黄山的行程和时距,届时临安至上海将在3小时以内、临安至南京将在5小时以内、临安至黄山将在2小时以内。五、经济社会环境1、社会经济2003年,临安市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强市、吴越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的宏伟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全市人民战高温、抗SARS,有效化解了水电紧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实现

24、了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市域经济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再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城乡面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继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初步核算,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2.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产业结构继续调优,三次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2.7:55.8:31.5调整为11.9:55.6:32.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42美元,增长17.0%。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80298万元,比上

25、年增长2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387万元,增长43.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6元,比上年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642元,增长26.2%。农民人均纯收入5952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41元,增长6.8%。城乡居民金融资产继续增多,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52亿元,增长21.8%,人均储蓄余额8239元,增长22.1%。旅游业较快发展。继续推进“接轨杭州旅游西进,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进程,完成临安市休闲度假胜地总体规划,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初步形成浙西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大明山风景名胜区、天目山大树

26、王国宗教文化旅游区、太湖源生态旅游区、青山湖观光度假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进一步加大景区投入,加快旅游品牌建设,加强旅游促销力度和行业管理。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次243万,同比增长3.4%;全市20个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42.57万人次,旅游景点门票收入3755.96万元,增长12.2%。形成了神龙川、大明山等知名景点,上海、江苏等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其中大明山景点全年接待游客21.2万人次,门票收入占全市的29.9%。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2003年,全市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以“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为中心,促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宁静、洁净”五大工程,环境质量持续优良。太湖

27、源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完成“十月的阳光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大型广场电视直播活动。全市“三同时”执行率达100%,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符合国家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城区全年大气污染平均指数(API)为52,空气环境质量级别为级,空气质量为优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市区环境噪声达标面积8.64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31.4平方公里。2、社会治安临安市社会安定,居民安居乐业;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职工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良好的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环

28、境有利于旅游接待。3、发展环境临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突出生态主题,继续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以临安生态旅游为整体形象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扩大天目山景区范围,整合景点资源,加快开发天目山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森林旅游资源,努力打响“天目”品牌。依托吴越品牌,深化以吴越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丰富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努力打响“吴越”品牌。加快培育开发能力强,带动大的旅游企业集团,着力打造天目山、青山湖、清凉峰等精品景区,重点建设浙西高山、浙西民俗和湍口温泉等度假基地,形成特色各异、功能齐全的旅游度假区快,努力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动适应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29、,开发新景点,改造老景点,推出休闲游、文化游,会议会展游等旅游新品种,努力实现从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推动景区景点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共同设计旅游线路,统一对外宣传形象,实行市场共拓、利益共享,努力实现从点状型向块状型的转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整体接待能力。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办事效率明显提高,驾驭宏观经济能力逐步增强,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经贸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二次创业”发展战略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配套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一系优惠政策,在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上作大动作,树立了对外开放新形象,极大地调动广大

30、群众及外地客商参与临安市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六、现有建设条件天目山保护区自然环境独特,生物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区内环境幽静,大气清纯,水质优良,气候宜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样,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科研教学、观光旅游、休养避暑、宗教佛事的理想处所。西天目山为天下名山,旅游历史相当悠久,随着晋代佛教的兴起而兴起。目前保护区共有宾馆饭店10家,商店5家,土特产市场一个。旅游车辆17辆,游步道15公里,区内公路26公里。各宾馆饭店共有床位1000余床,其中套房32床,标房521床,小木屋20个40床;可容纳1600人同时用餐。天目山保护区已成为临安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近几年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平均年游客量达10万余人次。2002年保护管理费(门票)收入257余万元,餐饮和住宿的营业额为450万元左右。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增强了保护区自身的发展后劲,也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大提高了保护区和临安市的国内外知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