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是“井底之蛙”,一个是“五十步笑百步”。其道理之浅显,可谓妇孺皆知,但即便是社会阅历丰富,极具渊博知识的人都不断地重复这些浅显的错误。因此,就做人道理而言,即便是文盲,熟读成语故事也能成为人生大师。 所谓的国学,未必就是儒学,就中国成语的博大精深而言,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诸子百家还有孙子兵法之类的都来源于春秋时代伟大的圣人管仲。管子的思想也并不能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倒是当孔孟之道的祖师爷还是绰绰有余的。 简而言之,国学典籍浩繁、博大精深,让孩子们记住“成语”两个字就可以了。1下列不属于“国学教育不妨从成语开始”的一项论据 A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肯定是不行的
2、。 B现在的孩子都数典忘祖了,而“国学教育”兴起,让国人颇有几分欣慰。 C“国学”精神太庞杂,几乎包罗万象,甚至可以相互矛盾,或者各取所需。 D春秋时期的侠客精神,离时下的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 2下列解释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还有孙子兵法之类的都来源于春秋时代伟大的圣人管仲,管子的思想可以作为“国学”的一部分。 B“井底之蛙”和“五十步笑百步”这两个成语道理浅显,可即便是社会阅历丰富,极具渊博知识的人都常常使用错误。 C即便是文盲,熟读成语故事也能成为文学大师。 D“成语”富含哲理,但却往往被认为是儿童读物,其实,它应该属于成人读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3、 剑拔弩张、侠肝义胆那一套跑到日本变成武士道了,说明日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方面远远胜过中国。 B最经典的两个中国成语如今却最容易被国人所忽略,极具渊博知识的人都不断地重复这些浅显的错误,这反映出国民学习成语知识态度极不认真。 C成语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活化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预见了现在的很多事情,比如四川地震,三峡改造等。 D同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历史系的学生与平民百姓和孩子学法是不一样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
4、,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旁微笑,张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张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己做个转变。”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我贫士,何能为?“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
5、官乎?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是科果中一百五十名。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选自了凡四训注: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
6、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凡天将发斯人也 发:启发 B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 工:精巧C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 詈: 骂D而取善无穷 穷:贫困5、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人物言行表现能直接表明其具有“受福之基”的一组是( )(3分)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大骂试官,以为眯目因就而请教焉我贫士,何能为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袁了凡去见皇帝,在京城遇见了夏建所,此人非常谦虚,袁了凡认为夏建所的智慧已被开启
7、,上天一定会赐予他福气,后来夏建所果然考中。B江阴张畏岩文章写得很好,在学术界很有声誉。考试揭晓后,他没有考中,于是就骂考官不长眼睛,旁边有一位道长开导他,他没有向道长发怒,立刻虚心接受了道长的意见。C 举头三尺有神明。一个人要心存善心,制止自己不正当的行为。无论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都能够迁就一点、委屈一点自己,这就会感动上天,得到福祉。D人在哪个方面立下志向,就会在哪个方面取得成就。 人之有志,如同树之有根,立定此志,并且谦虚,方便别人,自然会感动天地,得到福气。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5分)(2)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8、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清平乐 张炎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张炎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曾北上大都,因各种原因,第二年即南归。8、这首词结构细密,层层翻新,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词中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6分)9、这首词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抒发情感,试结合词句从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10. 从以下四题中选择三个作答(6分)1、雄姿英发,_。人生如梦,_。2、可堪回首,_,_。3、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4、钉头磷磷,_ ;_ 多于九土之城郭。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9、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白纸黑字 奚同发 决定去一趟那座小城,虽然平日指尖一次次抚摸地图上那个圆点,实际上她对那里一无所知。是一张神秘的纸条,把她与那个圆点连成一线。纸条的神秘不仅是它的出现方式,更主要的是犹如久旱甘霖般及时。纸条出现的那天,爹做农活时摔断一条腿,他打上石膏就离开了卫生所。就这,还是拖欠了一屁股债。学校又一次催她和小弟交学费,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一家人正为钱犯愁。晚间,她试穿那件别人捐赠、由学校分配给她的棉衣时,手伸进衣服口袋,触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很普通的白纸,展开,是几行字:收到纸条的同学,如果上学有难处,跟我联系,我会帮你完成学业。落款“姚国
10、庆”。 全家人顿时一扫近乎绝望的悲情而乐观起来,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爹、娘、她与小弟,四个人没有谁心存丝毫怀疑,一张写了黑字的普通白纸,像几世相承的珍宝,在他们手中欣喜而小心翼翼地传递。 要不,跟他联系一下,她怯怯地问。接着一家三口的目光都集中到爹的身上。爹却自顾自地抽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爹使劲儿地掐灭了纸烟,以她从未见过的严肃神情说,咱不能就这样随便地麻烦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那一步。重新振作的爹表示,再难,还没到砸锅卖铁的时候,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决不让一个娃辍学。 上镇中学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但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小弟在上学途中因雨天路滑跌落山崖,娘一病瘫在床
11、头她决定退学,与爹共同支撑起这个再也经不住风雨的家。双手抱头,隐忍丧子之痛的爹,平生第一次把粗厚的巴掌气愤地掴在她的脸上,小弟搭上一条命,如果你不能读出书来,对得起谁?从此爹拖着那条残腿,苦苦维护着家的尊严,又一次打消了她动用纸条的念头。六年后,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爹却含笑离世。 纸条夹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里,已有些泛黄,捏在手上,已经被汗水微微地打湿了。娘长叹一声,唉-八年了,也不知写字的人还承认不?这个地址还管用不? 她怔在那里,是啊,没办法,只能把命运交给这张纸条了八年的精神支撑,随着一个普通信封寄走了,心里空落落地。两个月后,一个雾气没散的早晨,门前响起清脆的马铃声,邮递员大喊她的名
12、字。在灶头烧水的她,手握尚在燃烧的半截儿柴火,夺门而出。 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报到,以后会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着,一头匍匐在地然后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 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心里就默默许诺,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人。这个诺言,如今就要兑现了! 找到邮政所3019号信箱,没有具体地址,向汇款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听,对方大吃一惊,反问她是不是那个被资助的大学生。这下,轮到她惊讶了:是她在这儿有名,还是姚国庆有名? 邮政所几乎停止办公,大家七嘴八舌围过来 一切
13、都明白了,是一个大娘给她寄的钱。起初,邮政所还奇怪,她一个捡破烂的怎么每月都要寄出两份钱。一份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另一份是以姚国庆的名义寄出。原来,姚国庆是她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可她收到一个陌生女孩来信,纸条上丈夫熟悉的字迹让她泪水涟涟。虽然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 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前,电视台记者见到长跪不起的女孩子。围观的人争相介绍,哭了一个多小时啦,都成泪人啦,人能有多少眼泪啊?可她还在不停地抹泪儿。 现场观众焦急地把目光投向街道,只是那个供俩孩子上大学,甚至把住房都卖了的女人咋还不回来?记者的镜头更是急切地扫来扫去。所有的人都在期待那
14、个女人的到来。大家心疼哭了那么久、跪了那么久的瘦弱女孩,也在构想另一个女人的模样,或她出现的场景 (选自文化月刊)2009年第l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父亲多次阻止女孩动用“纸条”,说明他是一位讲自尊、有骨气的勤劳农民,但他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 B女孩在得到有人准备资助她完成学业的纸条后,曾多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但都被父亲阻止,直到女孩考上了大学,父亲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 C这篇小说语言质朴,叙事生动,构思巧妙。作者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理智与读者的情感巧妙地勾连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
15、震撼人心的力量。 D结尾描写了女孩、记者以及围观的群众,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兑现了承诺的女人,但她却没有到来。结尾的这种开放性设计,引发读者想象,耐人寻味。 E大娘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卖掉了房子,靠拾破烂维持生计,供陌生的女孩完成大学学业,这种超越生命的承诺令人肃然起敬。 (2)小说中的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场的“女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以“一张纸条”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着“一张纸条”展开的。 (4)“白纸黑字”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四、实用类文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数学
16、家陈景润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师
17、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
18、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作。说也奇怪,陈景润听说自己可以回厦门大学,他的病也就好多了。王亚南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却不让他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王亚南不愧是专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陈景润也没有辜负老校长的培养。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的(数论导引。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
19、华罗庚一看文章,就看出了奇光异采,提出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的建议。一九五六年年底,陈景润再次从南方海滨来到了首都北京。自从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来,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漫开放了。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之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但当他已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通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
20、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但他毫不气馁。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攀登。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台阶。陈景润证明了这个命题,写出了二百多页的长篇论文。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
2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西方记者迅即获悉,电讯传遍全球。国际上的反响非常强烈。当时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教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陈氏定理”。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诸如“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不胜枚举。一个英国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还说,“你移动了群山!(1)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22、A第段中陈景润曾任职的那个中学的领导对厦门大学的校长说:”言外之意,是想了解大学如何培养高材生的问题。B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也能说明出身贫寒、性格内向、被人歧视等并不可怕,鼓励人们要有理想有毅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C王亚南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他管理图书,是因为王亚南懂得陈景润的价值,为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提供更好的条件。D陈景润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总是受人欺侮,是因为他只知道演算数学习题,不愿和同学们交往。E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被国际上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2)陈景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3)文中多处使用对比,请你结合全文
23、,谈谈这涉及了哪些方面并作分析。(4)文章以“数学家陈景润”为题,却写了陈景润中学任数学老师的事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B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C. 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D季羡林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东方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苦心孤诣,令人感动。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4、)(3分)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C. 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主客颠倒,应说“外国人对中国的饺子也充满”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1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实现科
25、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 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又一次巨大进步A B C D16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保留全部信息(5分)他们都是山里的孩子,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同样怀有远大的理想,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斗志,建设家乡是他们美好的愿望。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以“道歉”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比喻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面包能维持人的生存,知识则能完善人的生命。项链能装饰人的外表,知识则能净化人的灵魂。
26、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四月二十日发生7.0级地震。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迅速行动,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与此同时个人、企业、民间组织也开始自发地捐款捐物,爱心正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一些人感动着我们,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他们无价的爱心给予我们永存的光明。禅宗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世界更加美好。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1B(3分)(答非所问,属于“国学”教育兴起的必要性。)2
27、A(3分)(B不是使用错误,而是行为上犯“井底之蛙”和“五十步笑百步”所讽刺的错误。C不是“文学大师”而是“人生大师” D“成语”既可以作为儿童和成人共同的读物。3 D(3分)(A以偏概全 B不是学习知识方面的问题,而是处世态度的问题。C预见的是“处世哲学”,四川地震,三峡改造不属于处世哲学。4D(3分)(穷尽)5(3分)(不能证明问题排除,不是直接行为)6、B(3分)(“他没有向道长发怒,立刻虚心接受”错误)7、(1)(5分)这种智慧一产生,那就使浮滑的人自然会变得诚实,放肆的人也就自动收敛了。(“浮”“ 实”“ 肆”“ 敛”各1分,句意1分) (2)(5分)况且谦虚的人,他还有地方可以受到教导,那么得到的善行,就没有穷尽了。尤其是读书、做学问的人,一定所不可缺少的啊!(“受教有地”,“穷”“修业”各1分,句意2分)8(6分)“采芳人”杳然无踪,春光逝去的失落怅惘;“客”中未能饱览大好春光的遗憾追悔;身世飘零、国破家亡的痛苦孤独。(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9(5分)比喻。词人以“燕子”自喻,以“去年”“天涯”,“今年”“谁家”来概括自己飘荡无依的身世经历。衬托。前两句以“采芳人”杳然无踪,郊野呈现一片凋残凄迷景象来衬托词人心情的孤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