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875.12KB ,
资源ID:216800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6800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蒲城县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蒲城县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Word格式.docx

1、地理学家们注重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并认为城镇是地域上各种活动的中枢,城镇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剩余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经济学家则通常从经济与城镇的关系出发,强调城镇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镇经济的转化;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中把城镇化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纵观各学科对城镇化的不同界定,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从城镇化的表现形式界定其内涵,其典型为人口城镇化论和空间城镇化论;二是从城镇化的目的来界定城镇化,如现代化论、城乡一体化论;三是从城

2、镇化的内容来界定,如物质和精神的城镇化、质和量的城镇化。1.1.2 本文对城镇化的定义总体来看,各种界定都是从各自的学科领域或根据研究需要而做出的解释,且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但都不全面。本文认为,科学的界定应该是对事物的原因、过程、结果、本质等诸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的简练概括,应该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多门学科的适用性。在对城镇化做出界定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明确以下基本点: (1)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逐步增加及比重上升的过程。一国的城镇化水平主要是由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来衡量的,同时这也是分析社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走城镇化之路,是社会生

3、产力和社会关系、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方式逐步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城镇化也并不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单向转移过程,它实质上是人口的多维流动的过程,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它既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同时也包括城镇人口向农村或郊区的逆流过程。 (2) 城镇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城镇化意味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的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的有序上升。同时,城镇化过程也对城镇和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要求。首先,城镇的第二、三产业必须有较大发展,这样刁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其次,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其内部也必须进行结构调整,适当发展技术强

4、度较高的农业产业以满足同期城镇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供应。 (3) 城镇化不只是农村向城镇的单向转移,事实上它既包括城镇的成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发展。城镇化是农村与城镇之间的一个多维互动过程,它既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也包括城镇先进的生产力向农村的扩散、渗透和辐射。在城镇化过程中只单方面地强调农村的发展或是城镇的成长的观点,都是不妥的。 (4) 城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说城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城镇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现代化的连续不断性决定了没有一劳永逸的城镇化;其次,城镇化只是消除农业与城镇产业之间生产方式的差距,消除城

5、乡差别,而并不是要消灭农村。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城镇在人类社会中都必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认为城镇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一方面,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体系不断升级、城镇经济日趋现代化;另一方面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镇接轨,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1.2 城镇化发展的现状1.2.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地发展而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7年的44.9%,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07年的655个,比19

6、78年增加462个。2007年我国城市市辖区人口(不包括市辖县)200万以上城市个数达36个,比1978年增加26个;100万至200万人口城市达83个,增加64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呈现新局面。1978年全国建制镇2173个,2007年末达到19249个。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4.9%,比1978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这种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相伴生的小城镇发展打破了原城乡分割的格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一,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加大

7、。首先,城市数量不断增长。我国三十年来城镇数量发展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较快发展阶段(1978-1983年)。1983年末我国城市数量达到289个,比1978年增加96个,增长49.7%,平均每年增加16个城市。第二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1984-1991年)。1991年末我国共有城市479个,比1983年增加了190个,增长65.7%,平均每年增加23个。第三阶段为平稳发展阶段(1992-2007 )。截止到2007年末,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55个,比1992年增加176个,增长36.7%,平均每年增加11个。第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个数增加的同时,城市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中,其

8、中大城市的数量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总人口达到37156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200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62.2万平方公里,比1978年增长2.2倍,2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到2.8万平方公里。详见下表: 表一1978-2007年我国城市规模变动情况单位:个 资料来源: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第三,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小城镇数量迅速增长。1978年全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且以县城关镇和工矿镇为主。到2007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有19249个,比19

9、78年增加了17076个。3新建的建制镇大多由原乡建制发展而来,是分布广泛的乡村中心,并正在发展成为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工矿开发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相伴生的小城镇发展打破了原城乡分割的体制,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1.2.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农村内发型城镇化与城市拉动型城镇化同时并举。我们这里所说的农村内发型的城镇化,主要是指依靠农村内部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人口的集聚,从而形成新的城镇,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逐渐增多的过程。在我国,农村内发型的城镇化以小城镇的发展为代表。在2

10、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兴起了大办乡镇工业的热潮。在苏南等地的农村,大量乡镇企业集中到当时的县城以下的建制镇和乡集镇,使这些镇成为农村一乡范围内的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集中地和经济中心,从而形成了今天意义上的小城镇。这一过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具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国家鼓励农民兴办非农产业,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城市改革还尚未完全启动,国家尚不允许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同时农村经济还十分薄弱,农民尚无能力进入城市投资兴业。在之后的发展中,小城镇日益显示出其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城镇化的重要作用。1984年我国政府及时调整了建制镇的标准,一大批乡镇企业发达的乡集镇

11、成为建制镇,进入城镇体系,镇的人口、用地规划都相应地提高了标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快,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小城镇投资,小城镇的规模随之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从90年代中期开始,在苏南等地兴起一轮被称为“造城运动”的小城镇建设热潮。1992年到1997年间,仅江苏省小城镇建设投资即达2119亿元。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至此,小城镇建设被正式纳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二个特点是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1999年,我国城镇人口共3.89亿人,当

12、年共有667个城市,按城区非农产业人口进行分组,200万以上人口的有13个,100万一200万人的有24个,50万一100万的有49个,20万一50万人的有216个,20万人以下的有365个。若按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按平均500万人来计算,100万200万人的城市以平均150万人计算,则1999年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共有人口约1亿人,占到城镇人口总数的1/4,占全国总人口的8%1。可以看出,此阶段我国大城市的人口集聚度相对并不高。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总数将得到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我国政府始终把“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作为城镇化的一个基本方针。

13、这一方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县城和县城以下的小城镇,主要通过县城和小城镇实现农业剩余人口的城镇化,以分流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压力。积极发展中等城市。现阶段20万一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主要是省辖市城市人口规模要达到50万一100万,一部分县城也要发展成30万一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目前我国的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主要是4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我国政府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大城市发展的方针。实践己经证明,这一方针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今后的城镇化进程中,积极发展大城市,有重点地发展特大城市,也是我国政府的方针。一部分省辖市城市将要发展成100

14、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一部分省会城市将发展成为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一部分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还将发展成300万一500万人口,甚至更大规模的城市。第三个特点是积极、稳妥、有控制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迁移,就没有城镇化。我国在1958年一1978年间曾实行过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户籍管理制度。1984年以来,政府已经逐步、有计划地对这套户籍制度进行改革。1984年,在当时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粮”供应仍然是城镇居民享有的一项福利的情形下,政府允许农村人口“自理口粮”进入建制镇落户。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一方面城镇居民的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在各项就业、保

15、障、福利制度等方面全面展开,财政用于城镇居民的保障、福利性支出逐年减少;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上己经不要国家财政的任何补贴进入城镇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且相当一部分已获得稳定收入和固定住所,成为事实上的“城镇居民”。1997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规定在小城镇已有合法稳定的生活来源、有合法住所并已住满两年以及因小城镇建设被征用土地的农村人口,均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1999年以后,各地还进一步放宽农村人口转为小城镇常住人口的条件,如取消“住满两年”的限制、扩大适用范围等。2004年以来,山东、浙江等省市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户口的农业、非农业之分,尝试完全打破城乡分割

16、,实行统一的户口登一记管理制度,同时还将推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 在城市方面,改革也在进行。从90年代初期开始,包括深圳、上海等在内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即开始对进城投资经营、购买商品房的农村人口发给“蓝印户口”一种具有过渡形式的准城市户口。1998年,除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外,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只要被当地用人单位录用,即可定居城市,不再有指标性的限制。对于绝大多数进城打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则以领取“暂住证”、“居件证”的方式伸其能够存城市合法居件。1.3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持我国经济的现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必然选择。由工业

17、化和城镇化的关系我们知道,一方面,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工业化的水平和发展速度决定了城镇化的水平和发展速度,城镇化是工业化结果的沉淀和显现;另一方面,城镇化又给工业化提供强劲的推动作用,为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条件。二者相互协调发展有助于推进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相反,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很好的协调二者的关系,更严重的如果使二者在发展中相互牵制,便会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城市病”的蔓延,会造成基础设施分配不均、环境消耗过度、地区差距拉大,这就会给发展经济造成负担,也更谈不上健康和谐的社会发展必儿26J下2刀。因此,统一协调工业

18、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1.3.1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首先,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城市发展大体经历了两大阶段,这两个阶段以工业革命为分水岭。在工业革命前由于当时农业占据着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城镇的产生和发展也必受限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时代由于缺少需要大规模人口集聚的新兴产业,使得当时城市的数量和城市的规模都无法与现在比拟,城市发展的速度也很缓慢。历史资料表明,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城市人口在100多年的时期始终停留在3%左右的水平上。因此,城镇产生于农业社会,但却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工业革命后,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生产方式取

19、代了工场手工业的小作坊,与之相适应的,小作坊被规模急剧扩大的工业企业取代,生产越来越集中,资本急剧集聚,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入城镇成为非农业人口,城市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由此,农业社会产生的城镇在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革命后找到了其急剧的增长点,城市生活开始主宰世界128。其次,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促进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工业产的集中性和大规模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正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才得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财富极大增长,从而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镇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工业生产的进行,产业布局的完成必然带人口的

20、聚集,而人口的集中就必须有满足其生存的住所和消费资料,所以说工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聚集性发展,各行各业的集中生产和互相配合构成了城的基本物质框架,因此工业化必然导致城镇化。第三,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主体。工业化促进了大工业的产生,由此引发物流、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变化,在客观上导致了城镇化的发展。但是,工业对城镇化的促进并不仅表现在这些方面,更表现在对城镇化主体城镇居民提供。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粗放的管理方式和落后的医疗科技,使人口的出率高、死亡率也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科学技术发展迅,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很快,过去的局面得到了改善,死亡率得到控制,人口长进入新阶段,这为城市发展

21、提供了大量的人口来源;没有工业化的支撑,城化就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没有这些硬件设备的支撑,城镇化就不能得到巩固,终也会导致已经城镇化的人口重新流向农村和城镇化水平的倒退。更重要的,业化还促进了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推动着城镇化不断发展。1.3.2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支撑条件在工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化也在发生着互动作用。城镇化通过外部经济应和积聚经济效应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促进工业化发展进程。农业生活的分散不同的是,城市的特点是集中。城市是人口、资本、消费、市、信息等诸多方面的集中和集聚地,使这些要素的支撑框架。这就决定了城市推动工业

22、化发展的最佳空间载体。第一,城镇化可以为工业化提供外部经济效益。设在城市的生产制造厂商,为城市的发展带来许多外部经济效益,这主要是因为:(l)城市为大规模的生产供了可能,产生经济效应;(2)城市为工业生产建立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提高劳力素质和工作效率,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扩散;(3)城市具有完备的基础施,给生产过程实施配套服务。第二,城市可以为工业化提供集聚经济效益。一方面,聚集经济推动着城市域的形成和发展,这种集聚经济效益不仅可以降低制造业的可变成本,而且可降低其固定生产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城市是产业聚集的结果,市产业是由满足城市内部的需求引起的。内在需求的存在会从外部吸引更多的

23、源、资本、信息、人才和智力在城市聚集,为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创造条件。第三,城市是工业发展的对外交流中心。城市的特点也是优点之一就是能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供便捷的交流。它可以提供更为广阔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城市依托良好的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以及相对优越的投资环境,为工业化的扩张供更好的市场条件,成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枢纽。总结以上,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不能脱离彼此而独存在。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种共生关系,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人口集,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城镇化的发展,也为工业化进一步深化供了必要条件。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

24、有合理协调工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步伐,才能使二者共同发展,我们才会得到一个稳定、持续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环境。如果工业化与城镇化不能保持协调发展甚至是相互节,就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要么出现无工业化的城镇化即过度城镇现象,这样的城镇化由于缺少必要的工业基础而只能是一种形式;或者可能是个无城镇化的工业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工业聚集地或大中城市,城市人过度增长。由于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镇化速度,社会经济运行中必将现很多城市问题,城市贫困人口和贫民区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基础设施供给严重短缺,贫富差距凸现,刺激社会矛盾出现,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只有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才是发

25、展经济的最佳路径。2 蒲城县城镇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 蒲城县经济状况蒲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距省会西安90公里。全县土地面积15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万亩,现辖17镇359个行政村,总人口76万,是陕西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建材大县、能源大县和文物大县,有中国酥梨之乡、焰火之乡等美称。蒲城区位优势明显,路网密集。其中,西韩、蒲铜、西延、西包等四条铁路穿境而过,京昆高速和渭蒲高速公路及省道106和省道201组成了“双十字”主骨架的公路网,蒲城半小时到达渭南,一小时到达西安,渭北的交通枢纽优势已经形成。蒲城自然资源丰富。石灰石储量150亿立方米,年产水泥360万吨,占陕西水泥总产

26、的四分之一。原煤储量3亿多吨,年产原煤350万吨,属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目前,蒲城共有地方煤矿14个,正在生产的7个,整合矿4个,技改矿1个,高阳30万吨煤田开发项目正在抓紧时间申报审批各项手续,建成投产后全县原煤年产量将有新的提升。蒲城水资源相对充足,境内有洛河、二期抽黄,洛河沿岸地热资源也很丰富,仅袁家坡一处地下热水涌水量每小时可达7000余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系优质矿泉水。县南卤泊滩总面积170平方公里,是生产芒硝、元明粉等化工产品的天然资源。大理石、硫铁矿、粘土矿等储量也十分可观,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全县果林面积52万亩,年产水果4亿公斤以上,“尧山牌”酥梨和“重泉牌”苹果获得绿色食品

27、认证,2009年,蒲城酥梨出口澳大利亚,首次进入国际高端市场。畜牧业以秦川牛、奶山羊为主,以建设全省养鸡示范县为目标,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依托犇犇牛场等养殖基地,加快奶牛产业发展,畜牧业产值3.6亿元。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蒲城焰火,起源于隋唐,产品种类繁多,高中低空中焰火和杆盘花火品种齐全,曾两次参加国庆大典表演,先后出访日、法、俄等国,受到高度赞誉。近年来,蒲城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突出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民生工程及“双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创建省级模范环保城市)等重点工作,坚持三化互动(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招引了68万吨烯烃、尧柏150万吨水泥生产线、瑞联新

28、材料产业基地、光伏太阳能发电等一大批生产性项目,极大的带动了产业的集聚发展。支柱产业特色更加鲜明,规模进一步扩张。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号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至目前,全县共有水泥企业17家,其中尧柏集团投资3.9亿元的2500t/d熟料特种水泥技改工程即将竣工投产。县境内火力发电厂三家,装机容量达到272万千瓦,全县年发电量150亿度。投资100亿元的68万吨烯烃项目已开工建设。新建、改建花炮公司126家,产品14大类800多个品种,年产值4.5亿元。县内共有涉农加工企业11家,年转化小麦、油菜、大豆和果品107.5万吨,年产值6亿元。其中天菊面粉、石羊油脂、石羊饲料3家企

29、业产值均上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农药生产企业3家,年产农药2000吨,是陕西最大的县级农药生产基地。 蒲城县区位优势分析图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3.86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增长16.5%。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7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6.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1.05亿元,分别增长7.6%、24.7%和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8亿元,增长34.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6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增长3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33元,同比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88元,同比增长22.4%2. 2 城镇建设发展历程蒲城县城,自建城至l9

30、49年10月以前,l400余年来,历经沧桑,有毁有修,古老县城的风貌基本保存下来。解放以后,为了便利交通,发展经济,县城建筑不断更新。1949年10月后,先后拆除了四周城墙和城门,城区不断向外延伸扩展。到2010年底,县城面积扩大到13平方公里。2.2.1 蒲城城镇化发展历史回顾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解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县城城镇建设基本属自由发展阶段,发展无规划,政府投入少,基本上只满足市民的居住需求, 城区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公里;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0年,这8年,大体上算城镇建设的起步阶段,在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全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县委、县政府也抢抓机遇,拉开了蒲城城镇化建设的序幕, 修建了尧山路,南环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