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分析端正提高:网络游戏的愉悦与满足规则的前提关系) (2)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珍惜个体生命,避免伤生害性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我们必须清楚他的“以无用为用”观点,即去除各种功利追求,既不对他人有益,也不求个人功名宝贵。(分析举例:人生愉悦的状态) (3)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设计的途径:安命(庄子把现实中无法解释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看作“命”);齐物(否定和抹煞事物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 三.庄子著作及其风格 1.学生参看课文题注。 2.背景知识及风格印象。 故事回顾:目无全牛踌躇满志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东施效颦鹏程
2、万里白驹过隙得鱼忘筌。 庄子散文构思巧妙,想像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且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幽默讽刺的的意味。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也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 四.自读课文逍遥游 1.指导朗读全文(或听录音两遍,形成语感,为加强理解服务)。 2.通读课文注释,疏通课文重要词语或理解障碍。 3.完成步步高的基本内容:字词注音;词义理解(通假/一词多义) 4.整理阅读思路,按出现的事物整理,继而归纳课文结构(要求学生动笔,必要时让学生上讲台板书交流)。 5.合作交流: (1)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境界是怎样的? (2)哪些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 第二课时课文第一段、第二段 一.学习第一段 1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北冥有鱼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齐谐者,志怪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 南冥者,天池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翻译下列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阅读并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明确并出示幻灯片: 鹏鸟:南徙以六月息抟扶摇高飞 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的结果 4.学生齐读“且
4、夫水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 5.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用法。 置杯焉是胶,水浅而舟大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6.探讨:这种对象有何特殊表情? 蜩学鸠: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不至就控于地笑 7.文中“之二虫又何知”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态度或道理? 讨论,明确:事物、目标无论大小,实现目标,都有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所依凭,不能随心所欲,总是心役于形,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
5、由朗读3分钟。 2.区分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小年不及大年。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3.翻译下列句子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4.作者为了说明“此小大之辩也”这个道理,举也哪些例子? 学生阅读,发现,交流。明确: 例举的事物:朝菌、蟪蛄、冥灵、彭祖、与鲲鹏相较的斥鴳(此物重点处理)。 阐明的道理: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世界里,动物、植物、云气、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空间,大者大,小者小,都区分了大小、长短、远近、范围等等,有以物喜或以物悲的情绪,特别有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嘲讽意味,
6、这都表明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三.课后巩固、整理。 1.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 2.整理课文中“之”“而”的用法。 第三课时课文第三段批判继承庄子思想领悟文本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20分钟) 1.学生试着翻译全段(分两组:一组翻译“故夫知效一方虽然,犹有未树也。”一组翻译“夫列子御风而行圣人无名。”) 2.效果检验 知效一方,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讨论探求: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逍遥”的主张的?真正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哪些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分解一、前面两段主要是对世间万物的宽泛讨
7、论分析,本段主要是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举“效”“比”“合”“征”四种人与宋荣子、列子对比,说明这些人虽有区别,达到了相当的境界,但都不免有所待,从而从正面直接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境界,说明了全文主旨。 分解二、真正逍遥游的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就是说,要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做到“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游。也中人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此境界。 分解三、庄子认为万物都受到限制,社会上的人被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所牵累,没有自由可言。其关键的原因在于“有己”。因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即所谓“无己”,就是忘记自我,摆脱外物的*,
8、达到物我合一。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神禄之心,无建功立业的理想。所谓“无名”,忘记荣辱得失,俯仰随我。这样一来,便在头脑中消除了物我对立,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了超现实的绝对自由。 二、批判继承庄子的思想(10分钟) 设问:在现实生活中,你相信庄子描绘的那种“绝对自由”生活吗?如何处理? 讨论、交流。点拨: 庄子的这种思想,在现实中就是无法摆脱的“心为形役”,即“心”与“形”的矛盾,是超现实的精神上绝对自由。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正确的,但我又发现这种“绝对自由”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现实的唯心主义观。 现实生活中这种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脱
9、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幻想。我们青年人应该抛弃私利之心和不合时段与身份的杂念,勇敢面对生活,敢于挑战生活,拼搏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一定要注意社会生活的规约性,不可忽略个性释放的伤害性、攻击性。 三、领悟逍遥游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8分钟) 分解1.第一段中是如何描写鲲鹏的?形体硕大的它们是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 学生活动:找出语段,然后思考其描写的特点。 教师明确:想像奇特,大胆夸张,行文汪洋恣肆,把虚构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 分解2.第二段中描写了哪些超常的人或物?体现了何种特点? 学生活动。然后明确:超常事物有“冥灵”“大椿”“彭祖”“列子”。作者引用神话、传说中的人与物,以此
10、来体现世界的神奇,表现了创作主旨,张显浪漫主义特色。 分解3.品读描写了“蟪蛄”“朝菌”“蜩”“斥鴳”的语句,思考其文采魅力原因。 小结:思维超常,材料神奇,辞格手段。 四、作业。步步高•训练篇全部习题。 教案【二】 一、设计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这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庄子的散文,主要表现手法是寓言。逍遥游大量地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在生动的想象中。因此学习本文应以此为突破口。同时,本文中比喻之奇特,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跃,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阅读逍遥游时,文字上
11、有一定的障碍,所以课前安排预习,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通课文。并让学习小组有选择地制作课件,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具备初步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时,多数学生懂得借助工具书去疏通文字。但总的来说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及对古代文化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12、。 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讨论。 五、教学重点 1.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 八、教学用时:两课时 九、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 “诗仙”李白上李邕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使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足,明显地烙上了战国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庄子的一篇奇文逍遥游。 (二)听录音,检查
13、预习情况。 1、字音识记 鲲(kn)鹏抟(tun)齐谐(xi)坳(o)堂 迁徙(x)北冥(mn)夭阏()沮(j)丧 榆枋(fn)斥鴳(yn)舂(chn)米晦朔(shu) 泠(ln)然蓬蒿(ho)翱(o)翔恶(w)乎待哉 穷发(f)之北知(zh)效一官决(xu)起而飞 数数(shu)然飡(cn)蟪(hu)蜩(tio) 2、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3、虚词、
14、实词 怒而飞(怒:奋发)志怪者也(志:记载) 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 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 之九万里(之:到去)之二虫(之:这) 众人匹之(匹:相比)彼且奚适(奚:哪里) 是鸟也(是:这)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 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而后乃今陪风(陪:凭) 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适百里(适:往) 以久特闻(特:独)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 恶乎待哉(恶:何;待: 4、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5、
15、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6)彼且奚适也? (7)彼且恶乎待哉? 6、古今异义词 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虽然:虽然这样;转折连词 7、固定句式 (1)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2)其?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 8、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明确:写了三次“笑”:蜩与学鸠笑之、斥鴳笑之、宋荣
16、子犹然笑之。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所指的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至人、神人、圣人”,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1、学生展示课件(课前准备:提示学生从选材、修辞等方面分析,以免学生无从下手)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看法并汇报成果。 3、师生共同归纳文章的艺术特色。 (1)看奇特的描写 文中的描写奇妙莫测,运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徙南冥”的寓言,对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夸张描写,创造出了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
17、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 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故事,庄子则以拟人手法,寥寥数语,将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几则寓言故事,善于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了神奇莫测、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形象。 (2)探大胆的想象 文中的想象不仅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描写上,更主要的表现在整个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鸟的雄伟,那“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的长寿,固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特的事物、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上。 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
18、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大鹏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言而喻。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德、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己”“无功”“无名”。 (3)析隐蔽的情感 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为此,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在虚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那就是作者深深的苦闷,对人世间的绝望,追求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实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
19、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虽然提出“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 (五)总结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文章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难怪鲁迅先生会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那怎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逍遥?庄子的“逍遥”其内涵指的又是什么?这种思想对后世又有什么影响?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讨。在前一节课理解逍遥游的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逍遥游”深刻的内涵及分析庄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马叙伦曾经说过:“开宗
20、不解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足见逍遥游之魅力。很多同学们对逍遥游都有种“敬而远之”的心理,为什么呢?我想首先就在于被字词难倒、“吓”倒。 (二)巩固复习(提示学生归纳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1、一词多义 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 博闻强志(动词,记住)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自名秦罗敷(名词作动词,命名) 圣人无名(名词,名望)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动
21、词,走到尽头) 2、虚词用法: 其:代词其翼若垂天之云(代“鲲”译为“它”)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代“水”) 彼其于世(代词,代“宋荣子”) 助词不知其几千里也(句中表舒缓语气) 连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选择) 而:连词,表顺承化而为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后乃今将图南 连词,表修饰关系怒而飞、夫列子御风而行 连词,表并列关系水浅而舟大也、而彼且奚适也 连词,表转折关系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连词,表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连词,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御六气之辩 通假字,通“能”而征一国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
22、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 助词,“的”穷发之北、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代词而莫之夭阏者(代“鹏”) 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指代“此”“这”) 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三)精彩句子鉴赏 (四)探讨“逍遥游”深刻的内涵 从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庄子认为只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那如何理解庄子的“逍遥”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呢? 1、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分组讨论:对“逍遥游”的理解 (1)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学生意见的表述后,加以深化。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
23、。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明确: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2)作者所谓的“逍遥游”指的是什么呢?你又是如何看的呢?(学生可以根据前面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从大鹏形象的探求中得到点启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明确:作者所谓的“逍遥游”指的是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
24、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等消极因素,我们则应当摈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知人论世: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讠比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
25、,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选自庄子导读谢祥皓著巴蜀书社) (六)探究:庄子思想 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课件 (七)拓展:庄子思想、人格对后世的影响 1、老师展示 庄子的思想是东方神秘国度中国最有价值的思想。海德格尔(德国) “读庄子像是读一本伟大的神秘主义的书。”林语堂(信仰之旅) 庄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 (1)生活中喜用大鹏取名。 如岳飞的字叫“鹏举”,就是引用大鹏鸟来的;宋朝的神仙陈抟,为什么叫抟呢?取“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意,陈
26、抟的号叫“图南”,也是从庄子里来的。古往今来叫图南的,叫飞的,叫鹏的,不晓得有多少。人家有出门读书的,我们送给他“鹏程万里”四个字。 (2)借庄子思想表达高远志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南唐时代有一位文学家叫高越,在他没有得志的时候,文学境界很好。南唐在中国历是五代时期,天下很乱,军阀各霸一方,这个称王,那个称帝。高越当时在湖南,湖南有一位姓李的称王,看到高越很有学问,很有前途,就想把女儿嫁给他。如果是普通的青年还真是求之不得,一个小国王把公主嫁给自己,那鹏程万里,前途无量啦。 可是高越不干,他看出姓李的有这个意思,就套用庄子里的典故写了一首诗:“雪爪星眸凤鸟归,”他形容像鹰、鹏鸟一样,爪是白的,
27、一个任何的生物,寿命活得很长,变白了;“星眸”,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亮得不得了。 “摩天抟带锦毛衣,”就是庄子所讲的:“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这样的飞,文学上叫做“摩天而飞”,跟青天相摩擦。“虞人不漫张罗网,”你不要想布好网,把我这个大鹏鸟抓住。“虞人”是中国古代管山林,管动物的官职,相当于农林局局长兼野生动物园园长。“未肯平原迁草飞。”老实告诉你,你这个地方太小,还不够我翅膀一展开,我不想在这里飞。 (3)庄子思想对中国文人尤其是失意文人的影响。 庄子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在魏晋时期成为品评人物高下的一项重要标准。皈依自然也成为历代文人理想中的人生境界。更为可贵的是,庄子思想中叛逆愤世的一面,成为后世文人抗争现实的强大的精神武器。 李白傲睨权贵,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粪土荣华富贵,“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为北流”(江上吟)。这些都可看出庄子思想的影子。苏轼的文章,最得力于庄子,他的赤壁赋从思想到语言都脱胎于庄子,所谓行云流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与庄子的风格极为相似。 同时,庄子的消极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