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预测疾病流行C.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D.制订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E.以上说法均正确8、流行病学包括A.研究对是人群B.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C.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预防与健康状况D.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评价效果9、流行病学的用途不包括A.探讨疾病的病因B.疾病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C.为医学研究提供科学方法D.找出影响分布的决定因素E.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10、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A.实验法B.数理法C.观察法D.A+CE.A+B+C11、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群体原则B.现场原则C.对比原则D.隔离原则E.代表性原则12、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包括A.病因论B
2、.疾病分布论C.疾病的预防控制理论D.健康-疾病连续带理论1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的横断面调查也称A.现况调查B.现场调查C.群组调查D.常规资料调查E.病例-对照研究14、随访期终止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期满的全部病例数比值为A.患病率B.病残率C.发病率D.生存率E.病死率15、疾病流行时,发病率高于当地散发发病水平的A.12倍B.25倍C.210倍D.310倍E.10倍以上16、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A.散发、流行、暴发、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性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传染性、侵袭性、易感性E.以上均错17、某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则认为该
3、病A.大流行B.散发C.有季节性D.暴发E.流行18、疾病三间分布包括A.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B.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C.人群分布、地区分布、种族分布D.地区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E.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期间分布19、疾病三间分布长期变异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人口学资料的变化B.病后免疫持续时间的长短C.抗原型别变异,病原体毒力、致病力的变化D.诊疗技术的进步、防制措施的改善E.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了变化20、下列判断疾病地方性依据正确的是A.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B.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C.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D.该病在当地居住的
4、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二、A3/A41、用尿糖定性试验检查糖尿病病人和正常成年人各500名,结果糖尿病病人中有300例阳性,200例阴性,正常成年人有50例阳性,450例阴性。、如果某人尿糖定性试验阴性,你认为排除其患有糖尿病的把握为A.50/450100/100=11.11%B.200/450100/100=44.44%C.450/500100/100=90%D.400/550100/100=81.82%E.450/650100/100=53.85%2、如果某人尿糖定性试验阳性,其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为A.300/350100/100=85.71%D.200/500100/1
5、00=40%E.300/500100/100=60%3、尿糖定性试验筛检糖尿病的阳性预测值为A.200/500B.300/500C.50/500100/100=10%D.450/500E.100/500100/100=20%三、B1、A死因监测系统B症状监测系统C重点传染病监测系统D病媒生物监测系统E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主要包括营养与食品监测和环境与健康监测系统为、长期系统地连续收集并分析包括临床症状群在内的各种健康相关数据的是、对老鼠、蚊子进行动态监测的是4、在全国建立了国家监测点782个5、主要开展居民死亡原因监测的是2、A描述流行病学B理论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分析流行病学E病例
6、对照研究、揭示人群中疾病的分布现象、主要为找出影响分布的决定因素、研究并评价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中的预防干预措施及其效果、通过对疾病状况分布与影响因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入研究为3、A患病率B病死率C续发率D死亡率E感染率、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所占的比例、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一定时间内,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4、A暴发B流行C散发D大流行E有季节性、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这样的流行强度称为、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
7、(散发)的发病率水平指、集体单位中突然出现大量相同患者为、某病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5、A季节性B周期性C短期波动D遗传性E长期变异、疾病每年在一定的季节内发病率升高的现象、一个集体的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的发病数明显增多、经过几十年疾病的分布状态等逐渐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疾病依照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答案部分 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疾病三间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间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又称疾病的三间分布。 【该题针对“疾病三间分布”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9246】 2、罹患率:该指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通
8、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该题针对“疾病分布常用测量指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82398】 3、C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属于观察性研究;观察方向由“果”及“因”;可以观察一种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该题针对“流行病学原理、原则、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82002】 4、D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照是否暴露于某可以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答疑编号100081997】 5、选择病例时最好选择新发病例,新发病例由于刚刚发病,对疾病危险因素
9、的回忆可能比较认真而且清楚,提供的信息较为可靠;病例的来源以社区人群来源为优,代表性强。【答疑编号100081995】 6、我国疾病监测体系: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点传染病监测系统;症状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系统;病媒生物监测系统;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系统。【该题针对“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9320】 7、E疾病监测的目的:确定主要的健康问题,掌握其分布和趋势;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措施效果;预测疾病流行;制订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答疑编号100429319】 8、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10、。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方面:研究对象是人群;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评价效果;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答疑编号100429316】 9、流行病学的用途: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探讨疾病的病因;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疾病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为医学研究提供科学方法。【答疑编号100429315】 10、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学与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法、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答疑编号100429305】 11、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群体原则;现场原则;对比原则;代表性原则。【答疑编号100429303】
11、 12、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疾病分布论;病因论;健康-疾病连续带理论;疾病的预防控制理论;疾病流行数理模型。【答疑编号100429300】 13、横断面研究,又称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情况。【答疑编号100429297】 14、存活率又称生存率,指随访期终止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期满的全部病例数之比。【该题针对“疾病分布测量指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9294】 15、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疾病流行时,各病例间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发病率高于当地散发发病水平的310倍。【该题针对“疾病流行强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答疑编号100429282】 16、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疾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一定时期内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各病例间联系的程度。包括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答疑编号100429281】 17、【答疑编号100429271】 18、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答疑编号100429269】 19、B长期变异的原因有: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了变化:抗原型别变异,病原体毒力、致病力的变化和机体免疫状况的改变;诊疗技术的进步、防制措施的改善:社会人口学资料的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报告标准的改变等。【答疑编号100429268】 20、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是: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随
13、年龄增长而上升;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逐渐与当地居民接近;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答疑编号100429248】 【答疑编号100081281】 、此题考察的是试验检查结果的特异度,即真阴性率。指的是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中被评试验也判断为阴性者所占的百分比。其计算方法为450/650100/100=53.85%。【答疑编号100081287】 此题为计算尿糖定性试验的灵敏度,又称为真阳性率。指的是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被评试验也判断为阳
14、性者所占的百分比。其计算方法为:300/350100/100=85.71%。【答疑编号100081291】 阳性预测值指试验结果阳性人数中真阳性人数所占的比例。【答疑编号100081295】 【答疑编号100429321】 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包括营养与食品安全监测和环境与健康监测。前者通过监测,评估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危险性;后者是对水质、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和健康相关产品进行监测、评价和预警。【答疑编号100429322】 症状监测系统:是长期系统地连续收集并分析包括临床症状群在内的各种健康相关数据,常以非特异性的症状或现象为基础,提高对疾病或卫生事件反应的及时性。【答疑编号100429
15、324】 病媒生物监测系统:在全国17个省份40个监测点,对老鼠、蚊子、苍蝇、蟑螂和钉螺的密度进行动态监测,并观察这些病媒生物的带毒、带菌情况。【答疑编号100429326】 重点传染病监测系统:全国建立了国家级监测点782个,省级监测点1693个,对20种传染病进行重点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常规病例报告及暴发调查;相关因素监测。【答疑编号100429328】 死因监测系统:在31个省市160个监测点,对7300万监测人口(总人口6%)开展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健康相关因素监测/调查、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数据监测。【答疑编号100429330】 【答疑编号100429307】 描述流行病学:主要是揭示人
16、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现象。【答疑编号100429309】 分析流行病学:主要是找出影响分布的决定因素。【答疑编号100429310】 实验流行病学:主要是研究并评价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中的预防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答疑编号100429311】 理论流行病学:是通过对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入研究,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疾病流行规律、预测疾病流行趋势、检验疾病防治效果。【答疑编号100429313】 【答疑编号100429284】 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答疑编号100429287】 患
17、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的分子包括调查期间被观察人群中所有的病例,分母为被观察人群的总人口数或该人群的平均人口数。【答疑编号100429288】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答疑编号100429290】 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被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答疑编号100429291】 死亡率指在一定期间(通常为1年)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答疑编号100429292】 【答疑编号100429272】 散发: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
18、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这样的流行强度称为散发。【答疑编号100429274】 【答疑编号100429275】 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患者的现象。【答疑编号100429277】 大流行: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称为大流行。【答疑编号100429278】 【答疑编号100429249】 季节性:即疾病每年在一定的季节内出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答疑编号100429250】 短期波动:指在一个地区或一个集体的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的发病数明显增多的现象。【答疑编号100429251】 长期变异: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通常为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分布状态、感染类型、临床表现等逐渐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长期变异。【答疑编号100429252】 周期性:即疾病依照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答疑编号10042925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