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9.43KB ,
资源ID:216283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6283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资料知识要点梳理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资料知识要点梳理Word格式.docx

1、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选择填空类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只要体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在生产劳动力具体体现在: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专门的劳动力;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

2、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1)、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它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这时它就成为文化体现。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1)、文化通过教育活动得以传递和深化。2)、文化通过教育发展得以丰富。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华勒。学校文化的构成是: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的表达方式有:1)、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2)、规章制度3)、角色规范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

3、的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其中,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观念文化(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规范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学校文化的特征:学校文化是一

4、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1982年的中共12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它的含义: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成果;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即现代化的教育。二、简述论述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

5、面?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人才;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人才强国战略: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努力

6、早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全方位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如何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2、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7、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一、选择与填空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和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使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作出正确自主选择的重要条件是: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试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及其表现。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为:1)学校教育是有目

8、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这种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简述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教育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初中阶

9、段教育应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总体上: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具体讲:(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简述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第四章:教育的目的一、填空或选择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确定教育目

10、的的科学依据是: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的表述教育方针是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质量一般包括教育工作者的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或状态的质量两大方面。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学生发展的质量。素质教育质量

11、观的观点:素质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属性是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现代教育质量关的唯一导向;学生素质是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标准;发展性是现代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特点。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区别: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联系:培养目标是教育的具体化。素质教育专题(重点内容)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12、教育。(1)、创新能力不进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哪些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

13、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异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第五章:教师与学生一、选择与填空教师的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在于: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应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教师要考虑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影响和家庭教育的协调一致。教师劳动的系统性表现在:学生的发展是由多种影

14、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纵向、横向两方面)独生子女心理特点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娇气十足。教师职业的性质:(1)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示范性;系统性。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1、准确、简洁、有条理。2、流畅、明快、亲切。3、活波、幽默、传神、要求语音、语调、节奏富于变化,阴阳顿挫,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切忌平铺直叙、死板生硬、贫乏浅薄。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

15、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教师要具备哪些专业能力素养?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4、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依靠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含义: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二

16、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即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个体(辨析)?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一方面是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决定的。第一、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第二、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个体。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独生子女积极的心理特点表现在:1、智力发展水平较高。2、进取心较强。3、求知欲

17、强,兴趣广泛。4、思想活跃。消极的心理特点:1、自我中心。2、依赖性强。3、心理承受能力差。4、娇气十足。第六章:课程一、选择与填空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知识和儿童。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面。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课程计划的构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前提是培养目标。执行课程计划时具体要做到:开足开齐课程;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认真监督和及时评价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

18、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CSE评价模式(1、需要评定。2、方案计划3、形成性评价。4、总结性评价四个步骤)。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主要有: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是人类文化中最具有学术性的知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代表人物:布鲁纳和施瓦布。2、

19、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制课程。分为三个流派: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论。3、社会改造课程理论: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不莱梅尔德和弗莱雷。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指导意义和要求?要求

20、: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课程实施的含义?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为学习者接受,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都须通过实施才能得到答案。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一是可传播性;二是可操作性;三是和谐性;四是相对优越性。2、交流与合作。3、课程实施

21、的组织和领导。4、教师的培训。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是指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内涵包括:1、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内容本身,并且应该与教学过程相结合。2、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的内容应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而不同,评价的标准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3、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4、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指导意义和要求:1、2、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3、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它

22、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4、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 工作。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具体来看: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教科书的使用要求?1、整体把握教科书。2、重点设计教科书。3、充分利用教科书。

23、4、及时引进新知识。5、适当补充乡土材料。6、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和狭义的课程资源的区别是什么?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之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前者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也叫素材性课程资源。后者是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和环境等,也叫条件性课程资源。什么是课程评价?怎样理解课程评价的内涵?答: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

24、价值判断活动。它的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1课程评价的对象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内容本身;2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4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CSE评价模式的步骤和特点?1、需要评定。4、总结性评价。CSE评价的特点主要有:这是一种旨在为教育改革服务的评价模式;评价的形成性职能和总结性职能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全过程。第七章:教学一、选择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的矛盾。其中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我国目前中学

25、教学的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巩固性原则。学记:“学而不鼠等”,“不凌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根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其中,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查和考试。教学的基本理论是教学过程的理论。教学过程的结构: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

26、运用知识;检查知识。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主要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二,简答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的关系。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师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

27、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此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师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发展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与简捷性;交往性与

28、实践性;教育性与发展性;引导性与指导性。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辨析:它的主要特点是: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洁净化、系统化、心理化,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这样可以避免人类在认识发展中所经历的错误与曲折,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于一般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的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又要探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如何理解教与学是辨证统一的?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地位。第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第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