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6.13KB ,
资源ID:216067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6067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六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六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Word格式.docx

1、742年,唐朝设河西节度使管辖河西各地。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吐蕃进攻河西,于大历元年(766)占领甘州,祁连山地区归吐蕃政权统治。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张义潮起事驱吐蕃,统治了河西。唐末五代初,回鹘势力强大,于890在张掖建立牙帐,祁连山区被甘州回鹘政权统治140多年。1028年党项族攻克回鹘,建立西夏政权,在张掖设宣化府,统治整个张掖地区长达190年。元灭西夏,在甘州设甘肃路总管府。1368年明朝设立甘州五卫,后并卫改县。1725年设甘州府管辖张掖及祁连山大部分地区。辛亥革命后,设甘凉道、安肃道。1935年改甘凉道为第六行政督察区,改安肃道为第七行政督察区,肃南地区大部分属七区管辖,

2、隶属酒泉、高台、临泽、张掖、民乐各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祁丰、明花归酒泉县,设祁明区;大河归高台县,设直属乡,后改为第六区;康乐归张掖县,设康乐区;马蹄归民乐县,设马蹄区;协和乡归张掖县,后并入马蹄区。1953年7月,酒泉专员公署在酒泉主持召开了祁连山北麓各民族各界人士座谈会,就成立自治区、裕固族族名等事宜进行了协商讨论,会议同意省人民政府关于以原酒泉县祁明区、高台县第六区、张掖县康乐区为基础建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区的决定,并协商成立了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54年2月14至20日,在红湾寺召开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肃南裕固族自治区(县级)正式成立。1955年5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3、国宪法,肃南裕固族自治区改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自称“尧乎尔”。历史上裕固族有过多种称呼,元朝称 “撒里畏吾”,明朝称 “撒里畏吾尔”,清朝称 “锡喇伟古尔”或“锡喇古儿黄番”,新中国成立初期称“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群众充分协商,以“尧呼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 “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本民族的名称,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裕固族。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共4大类34种。其中金属矿有铁、锰、铜、铅、锌、银、金、钨、钼、等14种;非金属矿有萤石、粘土、石膏、芒硝、石棉、大理石、白云岩、花岗岩、石灰岩、玉石等17种;能源矿产有煤炭、石油。其中钨矿资源

4、量储藏量达46万吨,铁矿储量占全省86。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大小河流33条,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河流横贯全境,总流域面积为2.1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为43.11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204万千瓦时,冰川964条,总面积408.68平方公里,蓄藏量159亿立方米,是河西绿洲灌溉的主要水源。境内有天然草原170.93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142.2万公顷。森林和野生动植物遍布全境。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林业用地807.9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21.8。有乔灌木树种24科43属103种,以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为主,林木总蓄积量1611万立方米。天然植物有84科399属1044种

5、,其中有雪莲、冬虫夏草、高挂草、锁阳等名贵中药材。野生动物22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唇鹿、雪豹、野牦牛、野驴、盘羊等12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白臀鹿、马鹿、兰马鸡、藏雪鸡、马熊、猞猁、狐、岩羊等38种。肃南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建于北魏时期的马蹄寺、文殊寺、金塔寺等遗迹,有裕固族等独特的民族风情,有石窟壁画艺术,藏传、汉传佛教文化;有雪山冰川、大漠戈壁、森林草原、丹霞地貌等。形成了“雄浑壮丽的祁连风光、独树一帜的裕固风情、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四大旅游精品。2005年,肃南草原和肃南丹霞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 “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和“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200

6、7年,肃南县被中国生态旅游委员会评为“中国最具民族风情的生态旅游大县”。 2008年接待游客达到4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0多万元,2009年肃南县被列入省级县域旅游产业示范县。改革开放30年,全县各族人民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95亿元,第二产业5.80亿元,第三产业1.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016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0亿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05亿元。2008年新建、续建各类项目97项,其中总投资上亿元的项目8项、千万元以上的39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

7、.23亿元。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推进了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引进和选育优良种畜628头(只),完成畜种改良20.66万头(只)。全县牲畜饲养量达到101万头(只),其中细毛羊57.5万只,农作物播种面积7.14万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22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99亿元,人均达到8214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实施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障,启动实施农牧村养老保险和村干部养老制度。2008年,参保农牧民12678人,为2246人发放养老金256.7

8、万元。落实低保、养老、医疗等项制度财政补贴资金1500多万元,发放城乡居民低保金287万元、临时生活补助306万元,发放廉租房补贴128万元,农牧村五保户年均供养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5520元。全面推行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布局进一步调整,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对义务教育阶段和县内高中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两补”政策,落实各类补助300多万元。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普通初中入学率达到99.12%,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75.05%。卫生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城乡居民看病“四免一减”全面推行,减免各种费用39万元。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得

9、到加强。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实现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目标。二、乡(镇)概况红湾镇 红湾寺镇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1985年4月建镇。自治县成立前,这里曾有一座藏传佛教禅定法旺寺,属裕固族西八个家。因寺西北方山峰呈红色,故称 “红湾寺”。全镇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千米,总面积3.8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有裕固、藏、汉、回、蒙古、土、满、保安等11个民族5819人。红湾寺镇四周群山环抱,山青水秀。地处隆畅河、东柳沟河、西柳沟河三河交汇处。平均海拔2300米,平均气温3-6,年降水量250毫米。红湾寺镇是自治县成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城镇。交通通讯方便,商业网点布局

10、合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医疗机构健全。先后建起了风格独特的街心广场、民族公园、影剧院、全民健身中心。在风景秀丽的夹心滩公园,建有红西路军纪念塔,是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08年,完成企业总产值2200万元、实现总收入1900万元,2008年发放低保金134万元、临时物价补贴180万元、采暖费补助11.2万元、廉租房补贴123.7万元,加医疗保险居民3722人,切实保障了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镇内东柳沟原始森林是居民和游客休闲避暑的好去处。皇城镇 位于祁连山东段北坡,南邻青海省门源县,北接永昌县、凉州区、东连天祝藏族自治县,西靠山丹军马场,东西长95千米,南北宽72千米,总面积约3972

11、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北滩,距县城东南325千米。辖18个村,有裕固、汉、藏、回、蒙古、土、满等民族8549人。境内驻有甘肃省绵羊育种场、省九条岭煤矿、肃南县西营河林场、肃南县第二中学等单位。皇城(又名斡尔朵)。元朝永昌王曾建避暑宫于此,故名皇城。清末期到民国系蒙古、回、藏族聚居区。1949年设皇城乡人民政府,属青海门源县辖。1959年甘青边界调整时,划归肃南县。大河、康乐、马蹄、八字墩、友爱等裕固族牧民搬迁到此,分别成立皇城人民公社(肃南县辖)和皇城农牧场(张掖专区辖)。1962年将皇城公社改制皇城区。1967年易名为红卫区,1970年恢复原称。1971年10月划归永昌县辖。1972年复归肃南

12、县,2004年底撒区并乡设皇城镇。境内大部分属温带湿润山地草原气候,海拔25005254米。年均气温12;无霜期70-120天,日照时数2211小时,年降水量在320400毫米之间。主要山峰有大红山、擀杖达板等。境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有东大河、西营河、西大河。境内草原面积456万亩,属高山灌丛草场、草甸草地和草原草场。森林面积23万亩,木材蓄积量达114.4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野生动物有鹿、獐、熊、猞猁、豹、青羊等。中草药有大黄、羌活、黄芪、冬虫夏草等。矿产资源初步探明的有煤炭、铁、铜、金、莹石、石棉、石灰石、花岗岩等。境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庙儿沟、上石桥、永昌县皇城水库

13、等自然风光和河西走廊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泱翔沙沟寺)等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有石佛崖石窟(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泱翔石窟、皇城古址、永昌王妃墓(俗称娘娘坟),其中皇城古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皇城草原又叫夏日塔拉草原(裕固族语称为金色草原),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全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成为人们所向往的旅游胜地。畜牧业是全镇的经济支柱,主要畜种有牦牛、绵羊等。2008年底存栏各类牲畜19.77万头(只);耕地面积12915.5亩,主要种植大麦、青稞、燕麦等。2008年全镇农牧村经济总收入6515.9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805元,镇财政收入501万元。马蹄藏族乡 位于肃南县城东南

14、165千米处,东靠民乐县,西与康乐乡相望,南邻青海省祁连县,北甘州区接壤。东西长约73千米,南北宽约40千米。1949年以前,系藏族居住区,分东五族,西八族。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协和乡(属张掖县辖)和祁连直属乡(属民乐县辖),1954年建马蹄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马蹄藏族自治区为马蹄区公署,属民乐县辖。1957年划归肃南县,1958年改称马蹄公社,1958年改称马蹄区,1959年西水公社,1962年恢复马蹄区建制,1962年改名为东风区,1970年恢复原名。2004年底撒区并乡设马蹄乡,辖23个村,居住着藏、裕固、土、回、蒙古、汉6种民族,4800人。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2580米

15、左右,属高寒湿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90120天,日照时数2683小时,年平降水量360490毫米。主要山峰有野牛山、鸡心大山等。主要河流有大野口、酥油口、洪水大河等。境内资源丰富,有天然原始森林66.6万亩,野生动物14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盘羊等4种,二级保护动物马鹿、兰马鸡、猞猁、藏雪鸡等10种。中药材有虫草、羌活、大黄、茯苓等。畜牧业在全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经营绵羊、牦牛等;种植业以青稞、油菜、饲草为主。全乡有草原面积240.2万亩,2008年饲养各类牲畜13.3万头(只)。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有煤、铜、铁、石灰石、锰、钨、铅锌等7种;黑河、大都麻河、大

16、野口河等9条河流流经全乡,年出境水量约19亿立方米,其巨大的落差和河流的长度是开发建设梯级电站的理想地域。建有大野口、双树寺、瓦房城等4座水库,建有西流水、小孤山、三道湾、二龙山4座黑河大型梯级电站。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建北魏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等历史文化遗迹,又有裕固、藏族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依托马蹄寺、金塔寺、大野口等自然资源旅游优势,目前共有216人从事旅游服务业。2008年全乡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40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13元。主要名胜古迹有建于晋代的马蹄石窟群,分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马蹄南、北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

17、A级旅游景区。康乐乡 位于县城东部31千米。东靠马蹄乡,西接大河乡,南与青海省祁连县毗邻,北与临泽县、甘州区接壤。东西长47千米,南北宽69千米,乡政府驻地榆木庄,辖 13个村。有裕固、藏、汉、蒙古、土、回、东乡7种民族3262人。200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为2974.8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644.11元。境内驻有张掖市宝瓶河牧场、寺大隆林场。康乐以原驻地康隆寺而得名。解放前系裕固族东八个马家,十五个马家(大头目),四个马家、罗儿家、杨哥家五个部落聚居区。解放后建政为张掖县十一区,1954年归肃南管辖,名曰康乐区,1958年改制为泉源公社,1962年恢复康乐区建制,1967年更名为继红区

18、,1970年复名康乐区,2002年由康隆寺搬迁至榆木庄,2004年撒区并乡设康乐乡。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625米左右,气候前后山各异,前山属半湿润山地草原气候,后山属湿润高寒气候,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70120天,日照时数2683小时,年降水量250350毫米。主要山峰有东牛毛、西牛毛、鲁布藏顶、石窝顶等。主要河流有大、小长干河、寺大隆河、犁园河等。全乡山地植被较好,草场属草甸草场、高山沼泽草甸、半荒漠草场,草原面积230万亩,森林面积45万亩。境内主要野生动物有马鹿、白臀鹿、獐、熊、猞猁、豹、貂、岩羊(青羊)、兰马鸡、雪鸡等,中药材有雪莲、大黄、黄莲、香茅

19、草等。初步探明的矿藏有煤、铬、铜、铁、石膏、白矾、玉石、石灰石等。畜牧业是康乐区的支柱产业,主要经营绵羊、牦牛。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红西路军石窝会址纪念碑,康隆寺、马场滩草原风光、九排松等原始森林风光,康乐丹霞地貌、彩色丘陵和石林地质等峻美的自然风光。白银蒙古族乡 东隔黑河与马蹄藏族乡相望,西挽大河乡,南与康乐乡接壤,北与临泽县、甘州区邻。乡政府驻地大肋巴口,与县城相距32千米,辖3个村。白银乡原隶属康乐区,2004年撒区并乡设蒙古族乡,并将原辖榆木庄村划归康乐乡,全乡总人口578人。白银,蒙古语,意“富裕”, 是肃南县唯一一个蒙古族聚集的乡镇。他们的祖先来自于原籍系外蒙古(今蒙古国)戈壁河尔

20、泰一带.从本世纪三十年找后陆续迁居到此,后借裕固族草场居住游牧到今,解放后建立白银乡,属张掖县十一区。1954年自治县成立后隶属康乐区。1958年改乡为大队,1962年将大队建为公社。1967年更名为团结公社,1970年复称白银公社,1984年11月成立白银蒙古族乡。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2600米左右。气候属干旱草原气候区。境内植被较差,南部山地天然林覆盖度极小,草场主要为半荒漠草场,境内除草场和少量森林资源外,尚有铁和煤等地下矿藏以及野生动物资源。境内丹霞地貌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潜力较大。白银乡以畜牧业生产以绒山羊养殖为主。主要作物为小麦,豆类及油料。本乡大部分地区交通便利,主要公路

21、有梨康(梨园康乐),“七八”(张掖肃南)。2008年,全乡共饲养各类牲畜11565头(只),农牧村经济总收入达511.7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92元。大河乡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中段北麓,东靠康乐乡,西依祁丰乡,南与青海省祁连县接壤,北与高台县、临泽县为邻。全乡东西长约90千米,南北宽约70千米,总面积3329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韭菜沟,距县城西北22千米。辖17个村,有裕固、藏、汉、土、回、蒙6种民族 4069人。大河乡以驻地河流名称而命名,解放前居住有裕固族八个家、五个家、亚拉格家、贺郎格家和藏族黑番家五个部落。解放初期属高台县管辖,先为直属乡后改为第六区。1954年自治县成立

22、后建立金泉区, 1958年建立大河公社, 1962年建置大河区,1967年改名长征区,1972年恢复原名大河区,2004年撤区并乡称大河乡。大河乡平均海拔2700米左右,属半湿润山地草原和干旱草原气候区,草场总面积352万亩,森林面积约11万亩。无霜期90120天,年降水量150300毫米。年平均气温0-3,全年日照时数2680小时。主要山峰有榆木山、黑山顶、等。其中白居里沟脑海拔5103米,是本乡内最高峰。主要河流有隆畅河(梨园河上游)、大河、马营河等。境内矿藏主要有煤、铜、金、锑、石膏等。野生动物主要有白唇鹿、獐、野牛、大头羊、熊、豹、狼、猞猁、旱獭、雪鸡、蓝马鸡等。药用植物有雪莲、羌活、

23、大黄等,盛产蘑菇、发菜。境内交通方便,主要有张肃(张掖-肃南)公路、元肃(元山子-肃南)公路。畜牧业是大河乡的主导产业。畜牧业是支柱产业,主要经营绵羊、牦牛等,是甘肃高山细毛羊重点繁育基地。2008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348.1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元。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全乡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主要有红湾寺、祥云寺、长沟寺、景耀寺和金乐宫遗址。明花乡 县城西北148千米,北纬39038,东径99007。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兰新铁路及G45线北侧。东与高台县接壤,西与酒泉市肃州区毗邻。东西长70千米,南北宽36千米,总面积1704.8平方千

24、米。平均海拔13001450米,年平均气温7.68摄氏度,年降水量668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达2800毫米,属典型的内陆沙漠型气候。乡政府驻地许三湾,辖14个村,有裕固、汉、藏、回、蒙、土等民族3226人。全乡经济总收入190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075元。明花取明海、莲花二寺首尾二字得名。解放前属裕固族亚拉尔家部落和呼郎格部落。解放后建政祁明区(包括现祁丰区),属酒泉县辖。自治县成立后建政明花区,1958年改制为红星人民公社,1959年与祁丰合为祁明公社,1960年与祁丰分设为双海公社,1961年分为明海、莲花两个公社,1962年建立明花区。1967年改名为南泥湾区,1971年恢复原名,

25、2004年撒区并乡设明花乡。境内草原植被属沙漠草场和荒漠草场,主要沙生植物有甘草、锁阳、麻黄。野生动物有黄羊等。矿藏以芒硝为主。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经营绵羊、黄牛。近年来农业生产有长足发展,盛产的“双海西瓜”和“鲜三辣椒”远销省内外。境内有充满神奇色彩的明海古城遗址、草沟城遗址、莲花寺、明海寺遗址、古烽燧墩遗址、古墓葬遗址,有被人们称之为明花草原两颗灿烂明珠的东、西海子等。其中建于唐代的明海古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祁丰藏族乡 在河西走廊西部,东与大河乡相望;西与酒泉市肃北县毗连;南与青海省祁连县为邻;北与酒泉、嘉峪关、玉门三市接壤。东西长160千米,南北宽105千米,总面积1.02万平方

26、千米,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2,乡政府驻地文殊沟,距县城191千米。辖13个村,有藏、裕固、回、汉、土等6个民族3043人,其中藏族2585人。2008年底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3036.5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276.61元。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乡”,2008年被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祁丰,以祁连山水草丰盛而得名。祁丰原居民是西康藏民,元时征战到此,后变兵为民居此地。史称东乐克部落(下有乔家、蒲家、佘家三个部族)。解放前属酒泉县辖。解放后建政祁连直属乡,1950年与明花区合并为祁明公社,1960年分建祁丰、双海两个公社。1962年设立祁丰区。19

27、71年将祁连、祁林两个公社划归酒泉县,祁青、祁文两个公社划归嘉峪关市。1972年复归肃南县辖,并恢复祁丰区建制, 2004年底撒区并乡设祁丰藏族乡。祁丰藏族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4000米左右,祁连雪峰将全区分为前山地区和后山地区。年平均气温6.6,无霜期50120天,日照时数为2840小时,年降水量150300毫米,境内有祁连山主峰素珠链(海拔5564米)、还有镜铁山、班赛尔、陶莱南山等,主要河流有陶莱河、洪水坝河、丰乐河等。草场属高山灌丛草场、草甸草场、半荒漠、荒漠草场。野生动物有青羊、黄羊、豹、猞猁、熊、野牛、野马、野驴、藏羚、雪鸡、兰马鸡等。已初步探明的矿藏有铜、铁、石棉、玉石、石

28、膏、煤、金、钨钼、石灰石等,其中钨储量巨大。主要药材有羌活、大黄、雪莲、黄芪等。祁丰藏族乡以畜牧业为主主导产业。近年来祁丰藏族乡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打造“圣地文殊锦绣祁丰”旅游品牌,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2006年底文殊寺石窟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目前全乡已形成了集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地质景观、为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文殊寺石窟寺庙为中心, “七一”冰川和“祁连天池”草原风光为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旅游业已成为全乡农牧民增收和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名胜古迹有创建于北魏时期的文殊寺石窟群,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一”冰川是旅游探险的理想之地。文殊寺石窟群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境内驻有驻有冰沟、镜铁山两大水电站和酒钢镜铁山矿、宏建、锐源、新洲等几十家矿山企业。编著:屈爱元 于生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