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62KB ,
资源ID:215700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570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教师数学教案例文三篇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教师数学教案例文三篇Word格式.docx

1、 生: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这个方法不错,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能够用秤来称。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能够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教师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详细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 A、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有些什么? B、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 C、识秤练习。说出课件展示的称面上重量克数。 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学们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克有多重呢?1克) (2)让学生掂一掂1枚1角钱的硬币

2、,说说感觉如何? (3)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4)师:那么1千克又有多重呢?1千克) (5)让学生掂一掂1袋1千克重的大米,与1枚1角钱的硬币比较,说说感觉如何? (6)称一称1千克大米,看盘秤指针变化,并在盘秤上做个记号。 3、“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这儿有标有不同克数的沙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成记录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克与千克”小组活动记录表 每包重量数量 100克袋 200克袋 500克袋

3、 800克袋 总重量克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1千克=1000克) 4、小结:生活中较轻的物品我们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 三、在生活中实践请每个小朋友掂一掂、估一估这袋红豆有多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200克。请每个小朋友再掂一掂这袋花生有多重?小组再称一称这袋花生到底有多重?500克。请你们再掂一掂这袋沙子有多重?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2千克。那1个苹果有多重呢?请同学们先掂再称,再说说大约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 四、应用拓展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巧陪玻璃杯,你们想看吗? 动画:星期天,小猪和机灵狗一起到花狐饮料屋去喝饮料

4、。小猪不小心打烂了花狐的玻璃杯。花狐想敲小猪一笔,要小猪陪100个玻璃杯。面对一地的碎玻璃,谁也说不清打烂了多少个玻璃杯。 让学生伸张正义,自由发言,为小猪出主意。 再放动画:机灵狗想出一个巧主意,先把一个完好的玻璃杯称一称它的重量(200克),再称一称玻璃碎片的重量(1000克)。 让学生算一算小猪应该陪几个玻璃杯。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新知识有何感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在课前我让学生到商场实行了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使学生亲自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让学生了解克

5、和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总结得出1千克=1000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过程性目标。在练习部分,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课的最后,我让学生为小猪出主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增强了生活意识,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由始至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练习课 教学内容:P18P19 教学目标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1)6000克8千克9000克 (2)4吨7千克3900千克420

6、0千克 2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76米,她每天上学往返2次,一共要走多少米? 3一只羊重50千克,一头骆驼重450千克,那么8头羊和一头骆驼哪个重?重多少? 4今天是星期三,再过8天是星期几?如果今天是12月23日,再过20天是几月几日? 1吨有多重P21P22 1.结合具体情境,感觉并理解质量单位,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点。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实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升对物体质量的估计水平。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同学们猜一猜,一头大象重多少? 引入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 教师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建立1吨的计

7、量观点。 3、说一说 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吨。 4、练一练。 完成课本P22页的练习。 5、数学故事 请同学讲述曹充称象的故事,再讨论为什么能够采用这个办法称象,然后完成课本上的计算。并谈自己的想法。 练习四课本P23至2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千克、克的理解,并能根据其单位的进率实行比较大小的判断。 2、进一步巩固吨的理解。 3、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一题。 注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要强调看称的单位,不同的称的单位是不一样的。 2、完成第二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8、完成各物体的质量的连线。 3、完成第三题 比较大小,注意不同的单位,数是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只有将它们改写成同一单位才能比较大小。 4、第四题,学生独立完成。 5、5、6、7、8题,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完成。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的: 1、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感知搭配的全过程,同时训练学生有序思考。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概括、自主探究及解决问题的水平。 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水平。 1、创设“配菜”的情境,教师能够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同学们说一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吃什么样的菜?通过情境的创设,一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一种素菜和两种荤菜作为星期一的菜

9、谱。星期一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讨论交流,并汇报结果。 3、学生汇报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感受一下菜谱的情况,会有学生说菜的种类太少,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教师将菜谱适当调整为二荤二素。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引导学生借助摆学具、列表、连线(画搭配路线图)等活动,实行实践操作,从而解决问题,并发现每种荤菜与素菜搭配都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有两种荤菜,所以是2个2,就有2*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3、教师出示二种荤菜三种素菜,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鼓励学生用的方法解决,做完之后,跟小组的其它同学比较一下,看看哪一处方法。

10、使学生明白,摆学具、连线、画图表都太慢*,而且容易漏掉或重复,计算是的方法。 4、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一练。 【篇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根据标准的理念,增强了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增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和推理水平。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借助于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例2让学生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

11、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理解,从而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材表现的是四名学生小组活动时的场景,展示了三种不同的分法。最后还提出:“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做一做”的第1题,是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第2题是让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以及任意四边形之间有什么不同,进一步把握这些图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学生分析: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促动学生空间观点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

12、较抽象的,也较难掌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相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点的宝贵资源。所以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相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同时,还能够采用活动化的表现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理解,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

13、点。 1让学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并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学生一系列自主性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概括抽象的水平。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理念: 1联系生活,展开教学。 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相关,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发展空间观点的宝贵资源。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充分利用生活实际的情境:校园场景引入四边形的教学,把理解四边形这个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情境,探究规律。 几何

14、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所以我尽量提供各种感性材料,如教材例1中的图,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出四边形的共同特点,然后再通过学生动手围一围、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实行交流、思考,使学生对四边形有鲜明、生动和形象的理解,从而也进一步理解了两种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3小组合作,全体发展。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分工、协作,一方面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各种层次的学生互相影响,取

15、长补短。又如: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他们学会谦让、团结友爱等的情感、态度方面的优点。这样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美丽的校园录像,学生欣赏。这是哪儿?(课件出示定格的校园图片。) 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图形? 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看一边汇报。 2师:大家真能干!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啊,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来理解其中的一个图形宝宝四边形,你们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吗?(板书课题:四边形) 课前播放录像,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引入数学知识,感悟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见,使学生

16、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日常化、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发现特征 1想一想。 课件出示图形王国的图片。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数学王国!在这里我们就要和新朋友四边形理解了。 你想像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2找一找。四边形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看,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的图形,请你挑出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作上记号。 (出示例1图,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 请学生上台利用课件将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拖入“四边形的家”。别的同学若有不同的观点,能够立刻陈述,最后达成共识。 让学生把认为是四边形的都涂上相同的颜色,同桌互相检查评价。 3议一议。请大家观察

17、一下,在“四边形的家”里面的这些图形宝宝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汇报、互相交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四边形的特征,结合图形得出: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教师板书。看着这么多的四边形,现在你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4举例。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即时鼓励。 创设图形王国这个情境,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议一议等活动,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了四边形的共同特点。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规律。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休课件动态演示的优越性,使图形能够随意移动,激发了学

18、生学习的兴趣。 三、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1剪四边形。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发现的关于四边形的特征,动手剪一剪,要求每个同学剪出两个以上不同的四边形,我们看一看哪个组剪的四边形最多。 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发展 利用卡纸,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适当参与学生活动。 (如果学生剪出的以正方形和长方形为主,教师应即时点拨引导,适当补充一些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有选择地让学生上台展示各种类型的四边形,教师适当加以评论,即时表扬。 2四边形分类。大家真了不起!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了这么多的四边形朋友。下面呢,请大家以4人小组为单位,将桌上剪出的四边形分分类,然后互相说一说分类的依据和理由。 教师巡视,

19、并听取学生的想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组内交流结果。请学生以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分类结果,并说一说分类标准。 在学生对四边形特征有了感性理解的基础上,动手剪一剪四边形,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利用剪出的四边形实行分类,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对不同四边形的理解,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互帮互助,既内化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3围四边形。 a师:用钉子板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在哪儿呢?小组里说一说。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得出结论。 b师:围出一个对边相等,但却不是长方形的四边形。 教师下位巡

20、视,即时实行指导。 上台展示个别小组的作品,全班实行评析。 从抽象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教师设计了围四边形的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清晰地理解了四边形。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延伸拓展,结束新课 1猜一猜:同学们,通过前面的理解啊,我们已经和四边形成了好朋友,瞧!他可高兴了,还在为我们在实行表演呢! 课件演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任意四边形的演变。让学生边看边猜一猜下一次将会变成什么图形? 2剪一剪: 不改变长方形的大小,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把它变成另一个四边形。 在学生已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以动画形式展示图形演变过程,初步渗透

21、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而剪一剪的练习让学生在有机会展示自己,使他们感受到学无止境。从而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各有发展,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求知欲。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开心吗? 评析: “活动是理解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四边形这个内容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教师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以“和四边形交朋友”为主线来串联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想一想、找一找、议一议、剪一剪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理解四边形、感受四边形,从而获得新知。 这节课,教师导学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多媒体课件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学生始

22、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下实行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理解了四边形这个新朋友,真正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水平。 【篇三】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初步学习了收集、记录、分类整理信息以及用简单的表格或涂颜色的方块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在摸彩球、玩转盘、抛圆片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让学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学会用“经常”“偶尔”“机会是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可能

23、性”的时候,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进一步提升统计水平。把可能性的教学与统计方法密切结合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1?第9091页教学“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 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例题首先明确游戏方法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然后明确记录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里,摸了40次以后,分别统计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填入摸球结果统计表里。例题还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实行数学思考:任意摸1个

24、球,可能是什么颜色?估计一下,摸的40次里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时要注意六点。 (1)每次任意摸1个球。学生应该在看不到球的颜色的情境中随意摸;把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动几次,使不同颜色的球在口袋里随意分布。 (2)摸的次数要多。因为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种颜色的次数越可能接近。如果摸的次数太少,就不容易显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例题要求摸40次,教学时只能多于40次,不能少。 (3)估计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时,要让学生在口袋里的红球和黄球个数相同的现实情境下,联系经验思考,不但要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可能

25、各摸到的次数,而且说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估计。 (4)要指导学生记录。每次摸得什么颜色的球要随时记录,游戏结束后才能统计。学生以前用画“?”的方法记录,现在用画“正”的方法记录,应该对学生讲讲画“正”字的方法,并让他们体会这种记录的好处。 (5)要组织学生交流。每组学生摸的40次里,一般不会两种颜色的球各20次,会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多一些,另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少一些,“个案”不容易反映出可能性相等。只有在各组的交流中,在对众多“个案”的观察分析中,学生才能从两种颜色的次数差不多,体会机会是相等的。 (6)要组织学生反思。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并找到原因口袋里装的红

26、球与黄球的个数是相等的。 2?第9293页教学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多,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少,即“可能性有大、有小”。 例题仍然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两种颜色球的个数不等。每次任意摸1个球,即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游戏方法和数学思考与等可能性的例题基本相同,数学思考的线索仍然是“现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记录信息采用统计图,教材提供了两种统计图,左边一种是前几册中用过的方块图,右边一种把方格连成了条形,学生能够任选一种记录。通过这里两种记录的图,引导学生从理解的方块图过渡到理解条形图。 游戏后组织学生交

27、流要抓住三点。 (1)从结果想原因,体会可能性有大、有小。各组摸球的结果都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摸到红球的次数少。要让学生想想、说说为什么。 (2)把两种统计图实行比较。围绕右边的统计图是怎样画的、表示什么意思,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从方块图到条形图的过渡。 (3)把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不相等作比较。两道例题都是摸球,为什么前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与红球差不多,后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比红球多得多,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 3?两道例题的后面各有一次“想想做做”,都是两道题,两道题的思维方向虽然不同,但都能协助学生增强对可能性的体验。 其中第1题通过抛小正方体继续体会例题教学的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第2题使用对可能性的理解先按照预设的结果在布袋里放铅笔,再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