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79.41KB ,
资源ID:215685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5685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药学发展简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药学发展简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论载3200多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山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史地类古书,书中记载药353种之多,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中有数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却有简要记论述。比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

2、众方”总结前人经验,于治代写成的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书中对药学记述颇多,有许多方剂至今仍被当代各版药典收载。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药剂学发展有较大贡献。书中记述了除当代注射以外的所有给药方式和途径,如缓效和长效的丸剂,速效、急效的舌下、直肠和呼吸道给药。该书堪称医药发展史上医药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3)历代“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于东汉末年(公元25200年)问世。全书载药365种,按药的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能补养、无毒、可久服;中品120种,能治疗补虚、无毒或有小毒,应斟酌病情使用;下品125种,多为活性强的专科治疗用药、毒性

3、大、不可多服、久服。2)名医别录:现原书已失,有尚志钧教授1977年的辑校本可供查阅,本书是以本经为基础增添了一些新内容而成的。3)本草经集注:是梁陶弘景于公元492500年间著成,全书收载药物730种,采集注本经和名医别录各365 种。陶氏把自己的补充和发挥材料,用注的形成放在书后,故称“集注”。本书一最大特点是作者创用了“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文献标志法。即用朱(红字)写本经、用墨(黑字)写名医别录,陶氏把自己的注文以小字墨书。4)新修本草:是由唐王朝政府出面组织苏敬、李静22人集体编修的。历时3年(公元675659年 )完稿,定名为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共54卷,载药844种。全书分为

4、药图、图经(对药图的注解)和本草三部分。归纳和总结了唐以前的药学成就。本书以图文对照的写法,开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是个创举。书成后很快传入日本。新本草是由官府组织编写并颁布施行的,成为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比19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还早880多年。本书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成就,而且对后和国外的药学发展也有深远影响。5)证类本草;宋代医药学有较大发展,这与王安石的变法,沈括的科学实践和医药学家唐慎策的卓越贡献分不开。此期的本草著述较多,如收载药物983种的开宝本草、载药1082种的嘉佑本草、苏颂编撰的图经本草以及证类本草和太平惠民和剂局

5、方等。证类本草是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简称。是成都名医唐慎微在掌禹锡的嘉佑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基础上,注重收集民间单验方,参考各家名著,采纳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500多种书中的药物资料并结合本人临床经验编著而成的。本书罗广泛,记述详尽,共载药1764种,附方3000余,并有各药图谱和炮制方法,堪称一本集历代本草学之大成文作,不仅对宋代以前药学内容是一次系统整理和充实,还对保存历代本草文献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它是完整流传至今的最早本草专著。本书经宋政府的三次官宦修校,分别称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公元1108年),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116年)和绍兴校定经史证类轿急本草(公元1159年)。前后版

6、本的内容虽无较大变动。但纠正的当时本草学的错漏,成为历代官修本草的鼎盛时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制剂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药法典。该书有配方标准、制造技术标准。汤液本草出于元代名医张好右之手。全书共三卷,上卷载名医李东垣用药法象,中、下卷以阴阳五行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论述药性。根据药物归经,结合气味、阴阳升降等理论加以阐发。可惜原著已失传。6)本草纲目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是比较重视医药事业发展的,朱元璋曾说过:“三皇继天立极,开万世教化之原,泊于药师可乎?”其意思是说三皇以来都离不开药师。故于1369年建御药房,设药典局和相应的官职。后来的几代皇帝都比较重视药学

7、的发展,出现了象李时珍、刘方泰和缪希雍等著名药学家。他们的著作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和炮制大全等,对后来的药学发展影响很大。本草品汇精要全书42卷,载药1815种,是刘文泰等于1505年编纂,文字简洁精练、朱墨文书,并对以彩图惜原稿流失。本草纲目是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广搜博采,参阅800多种书,行程成里实地考查,亲身实践,历时27年完成的一部科学巨著。全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附图1109幅,新增药物374种,分为52卷16部62类,约200万字。采用正名为纲,附释为目的办法,“以纲带目,纲举目张”,故书名叫本草纲目。节中详细论述了药物的性能功用,炮制方法等内容。对药物分类

8、在集历代本草大成基础上,又有发展。采取“析族分类”的科学方法,先将药物分为矿物药、植物药和动物药,综合了16世纪前的矿物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知识。在药物排列中,多有符合自然演化分类区系之处,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在科技史上的辉煌成就,远远超出了本草学的范畴。所以该书一出版(1596年)就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不仅风行国内,并从17世纪初便在国外广泛传播,已有多种文字译本,成为世界上有名的文献。7)本草纲目拾遗和植物名实图考(16611911年):分别由赵学敏和吴共浚编写、收载了本草纲目未收载的药物716种,并对本草纲目中记述不详的205种药物予以增修纠错。不仅拾本草纲目的

9、遗漏,且多有出自作者本人收集观察研究所得。全书于1765年刊行,是继李时珍之后,又一次对古代药学成就的总结。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一部药用植物学兼药学的专著。全书收载了药用植物1714种,分为38卷,图文并茂,每种药用植物图之下,介绍其药用价值、药用部位、治疗效能,还对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详加考订。是吴其浚根据自己毕生实地考查,参阅大量文献研究写成的。既有对前人著述的补充和匡谬,又有个人见解,是科学价值很高的植物学和药的重要典籍。我国汉代至清代的本草著作有数百种,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是我国药的总结,许多理论和经验至今仍在广泛流传和应用。作为药师,应当熟悉我国历代药学著作,继承并发扬

10、我们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取其精化,为今所用。我国历代重要本草沿革简述见表21。表21 我国历代重要本草沿革简述(景要依据本草纲目序例所载内容)2书名年代著者简要说明神农本草经汉不详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举例:人参、甘草、龙胆、五味子、杜仲等) 中品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举例:当归、麻黄、厚朴、贝母等) 下品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举例;常山、大黄、半夏、桔梗、乌头等) 桐君采药录书凡二卷

11、,纪其花叶形色,今已不传。后人又有四时采药,太常采药时月等书李氏药录魏(220265)李当之(华佗弟子)修神农本草三卷,称李氏药录。其中书散见吴氏、陶氏本草中,颇有发明吴氏本草魏(220265)吴普(广陵人,华佗弟子)凡一卷,分记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鹊、华佗、李氏所说,性味甚详雷公炮炙论南朝刘宋(420479)雷(非黄帝时雷公,自称内究守国安正公)药凡300种,分上、中、下三卷,其性味、炮炙、熬煮,修事之法多古奥,文亦古质(多本于乾宁晏先生)神农本草经集注及名医别录梁武帝时(502536)陶宏景(452536年、字通明,宋末为诸王待读,归隐句曲山,号华阳隐居,江苏丹阳人。武帝每咨访

12、之,年八十五卒,谥贞白先生)以神农本草经为据,复增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365种(共730种),凡七卷,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草、木、果菜,米食各一品。有名未用三品,以朱书神农(旧作),墨书别录。曾进上梁武帝药总诀同上陶宏景凡二卷,论药品五味,寒热之性,主疗疾病及采蓄时月之法雷公药对北齐(550577)徐之才(丹阳人,博识善医,仕终尚书左射,年八十卒,赠司徒,谥文明)凡二卷,以众药名品君臣性毒相反及所主疾病分类记之药性本草(药性论)唐太宗之世(627649)唐甄权(扶沟人,仕隋为秘书正字。唐太宗时年百二十年,帝幸其第,访以药性,因上此书。又著脉经明堂人形图各一卷)凡四卷,分药品之性味

13、,君臣佐使之效,论主治亦详千金食治(千金备急方)唐太宗时孙思邈(隐于太白山,隋唐征拜皆不就,年百余岁卒,682年)凡三十卷,采诸素问,扁鹊、华佗、徐之才等所论补养诸说及本草关于食用者,分米、谷、果、菜、鸟、兽、虫、鱼为食治唐本草(新修本草)唐高宗时苏敬、李等二十二人(本草纲目称李、苏恭、长孙无忌、许孝崇等二十二人)注:全书撰成上表进呈时,由李衔,原领衔修撰的长孙无忌之名不载本书中见新修本草抄本影印版,372页及跋唐显庆二年(657)苏敬表请修定本草,帝复命长孙无忌、全、苏敬等二十二人详定,于显庆四年正月十七日全书告成。增药114种,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有名未用

14、11部,凡20卷,目录1卷,别为医图25卷,图经7卷,共53 卷(一说另有图目1卷计54卷),世谓之唐新本草,又称新修本草注:此书为我国历史上著名本草之一,系集众多专家,将以往本草所载的药物就品名形态之真伪,产地之异同,及采集气节之变异等方面,详加勘校正,并广为征集增修而在,据礼部郎中孔志约所结尾数语:“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遂乃详采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缺,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择其去取,网罗今古,开涤耳目,尽医方之妙极,拯生灵之性命,传万祀而无昧,悬百工而不朽。”可知对当时医药所起的作用食疗本草唐开元中(713739)孟诜(621713

15、)撰“补养方”、张鼎又补充89种,称食疗本草共227条,凡三卷,因周礼食医之义而著此书(诜曾撰必效方10卷,补养方3卷。卒年九十)本草拾遗、(739)陈藏器(四明人,开元中三原县尉)以神农本草经虽有陶苏补集之说,然遗沈尚多,故别为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删繁本草唐开元后杨损之撰,曾为州医博士兼节度随军删去本草不急及有名未用之类,为五卷海药本草唐第8世纪下叶李(肃宗、代宗时人,756779年)凡六卷,收采海药,并杂记南方药物所产郡县及疗疾之功胡本草郑虔凡七卷,皆胡(外国)中药物,今已不传四声本草萧炳(兰陵处士)凡五卷,取本草药名上一字,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从以便讨阅,无所发明本草音

16、义李含光共二卷本草性事类杜善方凡一卷,以本草药名随类解释,附以诸药制使畏恶相反相宜解毒者蜀本草后蜀(934965)韩保升(翰休学士)等与诸医士蜀主孟昶命韩等取唐本草参校增补注释,别为图经凡20卷,昶自为序,世谓之蜀本草,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苏食性本草南唐(936975)陈士良(剑州医学助教)取神农、陶宏景、苏恭、孟诜、陈藏器诸家药,关于饮食者类之,附以食医诸方及及四时调养脏腑之法。书凡十卷,无甚新义开宝本草(开宝详定本草)宋开宝67年(973974)刘翰(尚药奉御)、马志(道士)等九人。卢多逊(翰林学士)等刊正,复重定,李(学士)等看详取唐蜀本草详校,仍取陈藏器拾遗诸相参,刊正别名,增药

17、133种,新旧药合983种,并目录共21卷。开宝七年重加详定,称“开宝重定本草”日华诸家本草宋开宝(968975)中日华子姓大名明,或云姓田(详待考)序聚诸家本草近世所用药,各以寒温性味华实虫兽为类,其言功用甚悉,凡二十卷嘉补注本草宋嘉26年(10571061)掌禹锡、林亿等新补82种,新定17种,通计1082条(种)共20卷图经本草宋嘉七年(1062)苏颂字子容,同安人,举进士,哲宗(10821000年)朝位至丞相,封魏国公凡二十一卷,考证详明,颇有发挥、但图与说异,两不相应,或有图无说,或有物失图或说是图非,如江州菝葜乃仙遗粮。滁州青木香乃兜铃根,俱混列图天花粉即桥楼根,乃重出条,亦其小小

18、疏漏耳本草别说宋哲宗元七年(1092)关中医士陈承合本草及图经二书为一,间缀数语谓之别说。又称“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共二十三卷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徽宗大观二年前1108前)唐慎微(蜀医,貌陋而学博,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皆其功也)取嘉补注本草及图经本草合为一书,复拾唐本草,陈藏器本草,食疗本草旧本所遗者500余种附入各部,并增五种,仍采雷公炮炙及唐本食疗陈藏器诸说收未尽者附于各条之后,又采古今单方并经史百家之书有关药物者亦附之,共31卷名证类本草(10861106)。上之朝廷改名“大观本草”。政和中(1116)复命医官曹孝忠校正刊行,故又名“政和本草”本草衍义

19、宋(政和六年1116年)寇宗(医官通直郎)以补注(嘉补注本草)图经(图经本草)二书,参考事实,核其情理,援引辩证,发明良多。但以兰花为兰 ,卷丹为百合,是其误也,书及序例凡三卷(收载药物472种)重修本草南宋淳九年(1249)张存惠修刊本计30卷,将政和本草重修,增入本草衍义,称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绍兴本草宋(绍兴29年)(1159)王继先、高绍功、柴源、张孝直等校定诸家作,别其异同,改正错字8000余,采取有考据之名方300余,并据苏颂图经,每药则画以大纲取识,共22卷,定名“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洁古珍珠囊金太祖太宗时(11151234)张元素(安洁古,举进士不第,去学医。又

20、著病机气宜保命集四卷,一名活法机要)凡一卷,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辩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 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谓之珍珠囊,大扬药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用药法象元(1213世纪)李杲(真定名医,安明之,号东垣,受业于洁古,尽得所学,益加阐发,人称神医)祖洁古珍珠囊,增以用药凡例,诸经向导,纲要活法,著为此书,凡一卷汤液本草元(13世纪上半叶)王好古医学教授,安进之,号海藏,东垣高弟,医之儒者。别著汤液大法四卷等(1298)书凡二卷,取本草及张仲景、成无已、张洁古、李东垣之书,同附已意,集而为此(收载药物225种)本草歌括元胡仕可(医学教授)

21、取本草药草图形作歌,以便童蒙者日用本草元文宗时(13291337)吴瑞(字瑞卿,海宁医士)取本草之切于饮食者,分为八门,书凡八卷本草衍义补遗元末14世纪下半叶朱震亭(义乌人,字彦修,从许白云讲道,世称丹溪先生1358年殁)以寇氏衍义而推衍之,近二百种(189种)多所发明本草发挥明洪武时(13681398)徐彦纯(丹溪弟子,1384年殁)取张洁古、李东垣、王海藏、朱丹溪、成无已数家之说合成一书救荒本草明初永东四年(1406)朱棣(周定王、朱元璋之第五子。1425年死。周宪王为定王之子)因念旱劳民饥,咨访野老田夫,得草木之根苗花实可备荒者414种(整旧138种,新增276种)。图其形状,著其出产苗

22、叶共 性味食法,凡四卷。亦颇详明可据(初为2卷1559年再版分为4卷)庚辛玉册明宣德(14261435)中宁献王(朱权、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取崔外丹本草、土宿真君造化指南、独孤滔丹房鉴源、轩辕述宝藏论,青霞子丹台录诸书,所载金石草木,可备丹炉者,以成此书。分为金石、灵苗、灵植、羽毛、鳞甲、饮馔、鼎器等部通计二卷,凡541品本草集要明弘治(14881506)中王纶(礼部郎中,慈奚人,字汝言,号节斋)取本草常用药品,及洁古、东垣、丹溪所论,序例略节为八卷,别无增益,斤斤泥古者也本草品汇精要(弘治本草)明弘治1618年(报15031505)刘文泰、王、高廷和等人共42卷,包括石、草、木、人、兽、禽、虫

23、、鱼、果、谷、菜诸部,按照神农本草经分上、中、下三品(药1811种)食物本草明正德(15061521)中卢和(字廉夫,东阳人)编,汪颖(九江知府江陵人)撰取本草之系于食品者编此书,厘为二卷,分为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类本草汇编明嘉靖(15221566)中汪机(祈门医士,字省之)惩王氏(王伦)本草集要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本草上、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并诸家序例共二十卷食鉴本草明嘉靖中宁原(京口人)取可食之物,略载数语,凡二卷,共246种本草蒙筌明嘉靖末(1566)陈嘉谟(字廷采,祁门医士)书凡十二卷依王氏集要(王纶著本草集要)部次集成,每品具有气味,产采,

24、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记育。同附已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曰蒙筌,诚称其实。载药742种本草纲目明(15901596)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湖北蕲州人,氏搜罗百氏,访采四言,始于嘉靖壬子(1552),终于万历戊寅(1578),搞凡三易,而成是书,万历丙申(1596年)问世分52卷,列为16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二,标各为纪,列事为目,增药374种,增方8161。共药物1892种,方11096条本草汇言明天启时(16211627)倪朱谟(字纯宇)氏尽读前人之作,搜辑往代名言,复亲身周游各省通都大邑,及幽岩隐谷之间,登堂请益。采前所未详,而今所屡验者,核载。较李时珍所著有所增减

25、,全书共20卷,分草、木等各(附图)部。载药387种本草述明末(16281644)刘若金(云密),因明季丧乱,乃隐居,杜门谢客,费30年而成凡80万言,共32卷,分水、火、土、五金、石、草(山草、芳香、隰草、毒草率、蔓草、水草、石草)、谷、菜、果、木、虫、介、禽、兽、人等部。载药691种本草纲目拾遗清(1765)赵学敏(字怒轩,钱塘人)共10卷,分水、火、土、金、石、草(上、中、下),木、藤、花、果(上、下),谷、疏、器用、禽、兽、鳞、介、虫等部,共716种,附205种此书为本草纲目以后的有价值文献,凡纲目未载之重要药物皆收录之(如鸦胆子,夏草冬虫)。作者对植物进化及物种变异方面,亦有创见,于

26、小序中曾有“如石斛一也,今产霍山者则形小而味甘,白术一也,今出于潜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之记述本草经疏清道光17年(1837)邹澍取张仲景用药170味,又精读本草述,抉发精蕴,费时6年始成。药成三品,共173种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清道光28年(1848)吴其辑有长篇及图考,所列长篇植物838种,22卷;图考植物计1714种,38卷1、有学者考证本书不是刘宋时代的著作,认为是唐,宋时的书籍. 2、见e.bretschneider著:botanicon sinicum. 注本草纲目:1.引据古今医家书,自陶弘景以下,唐宋诸本草引用医书,凡84家,李时珍所引,除旧本外,凡277家.

27、2.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自弘景唐宋以下引用者及151家,李时珍所引用者除旧本外,凡440家。 3.本草纲目原序(王世贞撰)中详述李时珍往访王世贞求序经过,今简录于后,供参考:楚蕲阳李君东壁,一日过予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啐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谇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淦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皇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廖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纂述之权,岁厉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阏者缉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