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3.98KB ,
资源ID:215199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5199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管理学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

1、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是单个管理者,也可以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机构。管理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权力(支配权、法定权、继承权、影响权);二是要有一定的能力(技术业务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影响号召能力,最主要的是组织指挥能力)。02.管理者的素质(P28-31)管理者的素质,就是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成的、在其管理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具体包括如下涵义:一是形成于后天的社会实践;二是一个多因素的组合;三是处于总揽全局的统率地位,素质高于普通人;四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应具有不同的素质;五是有很强的时代性

2、。一般地说,管理者的素质包括以下内容:(1)政治素质:一是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要坚信社会主义道路,又拥护改革开放;三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人民的公仆。(2)品德素质:至少应当有:一是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二是公道正派,与人为善;三是谦虚谨慎,作风民主;四是以身作则、清正廉洁。(3)知识素质:一般说,应力求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自然科学知识,二是社会科学知识,三是专业知识。总之,既要是精通某一门知识的“专才”,又要是博学识广的“通才”。(4)业务素质:主要是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科学决策能力。知人善

3、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03.管理机构的设计类型与原则(P31-39)管理机构的设计类型有:直线制(结构简单,权力集中,职责明确,联系简捷,便于统一指挥,提高工作效率。它要求各级负责人具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能亲自处理全部管理业务。适用规模不大、职工人数不多、管理工作比较简单的单位);职能制(最大优点就是将单位管理工作按职能分工,从而能大大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减轻各级领导人员的工作负担。缺点是容易形成多头领导,使下级无所适从,不符合统一指挥的原则);直线职能制(又称直线参谋制,是上述二者的有机结合。优点:既能保证集中统一指挥,又能发挥职能机构专业管理的作用。但应注意克服过分强调直线

4、指挥,而对职能机构的职权不够重视的倾向。可以考虑适度授权);矩阵制(又称目标规划制,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机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领导机构。优点是实施双重领导,有利于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缺点是由于领导关系上的双重领导,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适用于某些需要集中各方面专业人员参加完成的项目或业务);事业部制(又称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是目前西方国家规模较大的股份制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机构形式。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产品种类较多、市场分布面较广的企业管理。缺点是容易造成人员调整困难和机构重叠,增加管理层次、管理人员和管理

5、费用)。管理机构的设计原则有: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责、权、利相一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适当(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够直接而有效地领导其下属人数的限度。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即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就少;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就多。所以,在管理机构的设计和建立中要处理好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精简、效能。04.管理职能的类型(P41-42)管理职能产生于管理活动。1916年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首次对管理职能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科学分类,指出企业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

6、、安全、管理五项活动,而管理活动又可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项基本职能。总结管理职能分工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两个特点:一是由粗到细,由少到多;二是由“硬”到“软”、“软”“硬”兼施。05.管理客体的特征 (P45-47)所谓管理客体也可称为被管理对象,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管理客体的特征是: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可控性(或称可管理性,是指管理客体能对管理主体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管理主体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影响和控制管理客体按照既定的目标运行,并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管理客体之所以具有可控性,首先,在于它本身具有可控机制和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其次取决于管理主

7、体对管理客体自身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把握能力,最后,还必须要以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为前提。相对于管理主体的控制或管理能力来说,管理客体的可控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06.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地位与作用(P49-51) 地位:(1)从政治、经济、法律上来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管理主体的人,都是同样的劳动者,其地位应当是平等的。(2)从管理中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来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虽然具有行使管理职能或参与管理的一面,但与作为管理主体的人相比,他们则是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也即是被管理者。(3)从在管理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

8、:当他们参与管理、行使管理的功能时,处于主动管理的地位,即管理者的地位;当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处于服从地位的时候,这种服从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服从、盲目地服从,而是主动地服从、有条件地服从;在同一管理客体中,人与其他组成要素,如物质要素、资金要素、时间要素等相比,始终处于有意识的主动支配的地位,因而是管理成败的决定要素。作用(三个方面六种身份):(1)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2)反馈信息的原发者和传递者。(3)管理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07.作为管理客体的经济系统的共有经济规律(P54)共有经济规律是指在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的经济规律。属于这类经济规律的主要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9、力的规律。价值规律。除以上两条外,还有许多共有经济规律,如经济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规律、物质利益规律、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时间节约规律、供求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规律等。08.管理目标及其作用与制定原则(P60-61,63-66)管理目标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中,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包括双重内容:一是预期结果,二是达到这一预期结果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它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有:(1)凝聚作用。(2)导向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要坚持正确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科学预

10、测的原则;民主参与的原则;方案选优原则;信息反馈原则。09.实行目标管理(P68-69)目标管理简称MBO,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激励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本单位的目标制定,并在目标的实施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地完成本职工作所承担的目标任务,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这是一种建立在职工能力充分开发基础上的,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仅以目标的实现来说,这种方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进行目标分解;(2)制定相应对策;(3)进行目标协商;(4)明确目标责任;(5)编制目标展开图;(6)重视目标

11、成果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评定目标的复杂难易程度,评定完成目标的主要努力程度)。10.目标管理与传统的计划管理有何区别(P72)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计划管理是由计划部门自上而下下达计划指标,而目标管理在目标分解中,必须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目标协商。(2)计划管理一般强调计划的执行和组织实施,即强调“要我干”,而目标管理则把目标的完成看成是一种承诺的责任,实行自我控制,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3)计划管理的结果只可能是任务的完成和指标的实现,而目标管理则能达到任务完成和自我实现的结合,因而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心理上的满足,并由此增强组织的

12、凝聚力。11.管理信息的特征(P75-76)有用性;综合性;经济性;共享性。 12.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P76-77)从管理系统的角度看,信息是管理的基本构成要素,又是系统中各要素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的介质。从其具体形态来看,无非是人、财、物、信息四大要素。这是因为:第一,管理主体是由人构成,而人之所以成为管理主体,主要是因为他持有某种管理权力、怀有某种管理目的并形成了某种管理行为或职能。第二,管理客体一般是由人、财、物构成,但是它们之所以成为管理客体,主要是因为与管理主体发生了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第三,管理环境,实际上是指管理系统以外的系统。之所以把它作为管理的要素,主要是因为它必然要对管

13、理系统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各种信息的交换关系。(三)管理观念01.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P92-96)管理的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具体包括以下四层含义:(1)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在任何管理中都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根本手段。(2)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最高追求目标。因此,管理中要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目的,从而纳入管理要追求的最高目标。(3)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既包括管理客体的“人”,也包括管理

14、主体的“人”;既包括作为个体的“人”,也包括作为群体的“人”、组织的“人”乃至社会的“人”。因此管理中的人本观念是指所有与管理活动有关的、涉及人的各种存在方式的、整体的人本观念。(4)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人在需要和本性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点。因此,在管理人本理论的研究中,各国之间既可大胆借鉴,也不能照抄照搬。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既是由管理要素构成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管理目标的不断实现所决定的。(1)在管理客体诸要素中,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作为管理客体的要素有人、物质资源、科技、信息、时间、空间、观念等,其中人是最活跃的、起决

15、定性作用的要素。(2)作为管理主体的人,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管理主体是管理目标的提出者,管理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和人员选拔配备者,这就决定了管理者也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主导者。因此,管理者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3)人与人的关系是管理众多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在管理活动中要处理众多关系,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人财物的关系等,其中最主要的关系,起决定性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4)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管理者追求的根本目的。把人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作为管理活动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这是在任何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观念的最根本原因,也是管理的

16、人本观念最核心的内容。(5)从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看,以人为本是各管理流派殊途同归的共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主流。02.管理的人本观念的主要表现(P96-99) 管理的人本观念既有深刻的内涵,也有丰富的外延。仅从一般意义来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就是在观察任何事物,处理任何事情,解决任何问题时,都把人的因素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既不是重物不重人,更不是见物不见人)。(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人才乃是人的因素之中的栋梁之才,是人的因素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带动力的因素。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是统一的,这是因为知识是人才

17、的基础,人才又是知识的人格化)。(3)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马克思指出,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人的发展表现为对人的依赖性;第二阶段,人的发展表现为对物的依赖的基础上的人的独立;第三阶段,人的发展表现为在个人能力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树立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管理观念,一方面要把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管理的最高追求目标,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其实现的历史性);(4)“人和第一”的观念。03.树立人本观念的主要途径(P100-102)(1)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任何管理制度,制定

18、任何管理措施,都必须要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准确而科学的认识。首先明确所管理的人是什么人,然后再研究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即如何管理的问题。这样就能使所制定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有较强的针对性,使之建立在科学而实际的基础上,从而从根本上起作用。在西方管理理论中,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人的假设理论,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不同主要源于其对人的认识不同。例如,科学管理学派以人是“经济人”为假设,行为科学学派以人是“社会人”,决策理论学派以人是“决策人”或“管理人”为假设,权变理论学派则以人是“复杂人”为假设等。(2)在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需要是人的普遍本性,任何管理都应运用激励机制,通过满足人的各种合理需要来调动人的

19、积极性,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到管理目标。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感情、受人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奥乐德弗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关系和发展三个方面,麦克利兰则认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情谊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而马克思把人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三个层次,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制约人的行为的基质。(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观的实现和思想政治因素在管理中越来越发挥更大的作用。任何管理者都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使管理组织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形成良好的

20、共同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是最根本的凝聚力。(4)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树立人本观念,最主要的是扫除影响和限制人的才能充分发挥和出才用才的种种障碍。实行民主管理、参与管理,建立平等竞争机制,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有效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等。04.管理系统观念的涵义与系统管理的特点(P103,106)管理系统观念,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管理的系统观念,并不是自管理活动的

21、产生就有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历史上,管理的系统观念是在一般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前后,盛行起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管理有以下四个特点:(1)它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2)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最优化,而不是子系统的最优化。(3)它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工作效果。(4)它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成绩来付给报酬。05.管理的整体观念(P107-108)管理系统观念的内容包括:管理的整

22、体观念、管理的动态观念、管理的开放观念、管理的层次观念和管理的信息观念。按照一般系统理论的观点,管理的整体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任何管理系统都是由各个管理要素、管理部门、管理单位组成的有机整体。(2)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彼此依赖。(3)用系统观念来考察管理活动和管理成果,要看其整体功能的发挥情况和整体效果的大小,而不能只看局部功能和局部效果。06.管理择优观念的主要内容(P119-123) (1)质量第一的观念。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在管理中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要在各行各业,凡属涉及质量问题的部门和单位,

23、加强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并要在这个基础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相互关系、共为一体的内容:一是全方位的管理;二是对全部过程和环节的管理;三是由全体人员参与的管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不是忽视数量的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2)时间第一的观念。时间第一的观念,也就是讲求效率的观念。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是管理的择优观念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这是因为:第一,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就要千方百计地节约时间,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就要尽量合理地安

24、排时间,分配时间;第三,在管理中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就要善于赢得时间,抓住机遇。(3)效益第一的观念。首先,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量多的产出,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次,我们所说的效益,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相统一的效益;最后,我们所说的效益主要是指整体的效益,而不是单指局部的效益。(4)人才第一的观念。把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工作放在一切管理工作的首位。把培养人、发展人,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管理的目的之一。07.管理的择优原则(P123-124)一般来说,管理的择优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全面比较原则;(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管理的整体

25、优化,是指整个管理系统的优化,管理全过程的优化,也是指管理总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的优化。管理的整体优化和局部优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整体优化要以局部优化为基础,局部优化要以整体优化为前提。但是整体优化往往不一定是局部优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局部优化的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定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优选方案的质的规定性;定量分析的目的是确定优选方案的量的要求。定性分析只能规定优劣的方向、界限、标准,而量的分析则可进一步衡量优劣的程度和水平。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而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工具。一般地说,任何事物质和量的统一表现为一定的度。所谓度,表示在一定限度内,数量的增减不

26、会引起质的变化,而超出了一定的界限就要引起质的改变。为此,在管理的方案择优中,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就是要从质的研究出发,通过量的计算,达到对度的把握。08.战略与战略观念的涵义(P126)战略,泛指管理主体对本管理系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重大问题进行全局和长远的谋划。 管理的战略观念,是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管理客体和管理过程进行总体谋划的管理观念体系。09.战略观念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P128)1.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的目的性。在管理中确立战略观念,一是能够使整个管理系统具有确定的目标、方针和任务;二是能够围绕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合理配置人力、

27、物力、财力,确保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率的使用;三是能够使管理主体根据未来而控制现在,激励现在,尽力去实现未来目标。2.确立战略观念,可以增强管理系统的活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每一层级管理系统都有一个立足于环境,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为此,各层级管理主体都面临着从单纯执行者向决策指挥者,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转变。这种种转变,要求管理主体确立战略观念,审时度势,及时实行战略指导,协调本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以求在竞争中得到发展。3.确立战略观念,有利于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管理主体是否确立战略观念,有无进行战略思考和研究的能力,是导致管理者素质与才能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区别帅才

28、和将才的主要标志。因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始终坚持从全局、长远看问题,树立牢固的战略观念,亲自研究发展战略问题,使战术服从于战略,近期服从于未来。必须指出的是,强调从战略角度看问题,并不是不干实事,恰恰是为了求得全面均衡发展,使各种短期措施与长远目标有机地衔接起来。10. 发展战略以战略任务的分类(P130-131) 发展战略以战略任务来分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任务不同,战略的类型也不同,大致有:(1)现代化战略(以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为战略任务)。(2)赶超战略(以赶超一定发展水平的国家为战略任务)。(3)跨越式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适应经济发展潮流的要

29、求,利用自己最有利的条件,超越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直接进入另一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战略)。(4)富民战略(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直接目标和主要任务。11.管理权变观念及其在组织与领导方式方面的应用(P145,148-153)管理的权变观念,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其核心内容,就在于管理效果完全取决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权变观念认为,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在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权变观念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出适宜于具体环境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一)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一是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上看,良好的经营管理和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二是从组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看,组织的生产规模和建设规模要根据所在的环境,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条件决定。三是从组织的调整、改革上看,组织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要根据环境变化来进行调整、改革,以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组织的目标。(二)组织适应环境应树立的观念。一要树立重视环境的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