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80.32KB ,
资源ID:214944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4944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文档格式.docx

1、1.名词解释 自变量:由研究者选定的,在实验中由主试所操纵的,预计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因变量:依据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现象变化的变量,需要选择适宜的反应指标对其变化表现出来。 相关变量: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无关变量:凡是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额外变量: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为自变量,不用来研究的为额外相关变量。 内部效度: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外部效度: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交互作用(交互效应):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组合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即一个自变量的各水平在因变量上的差异需结合其他自变量

2、的水平不同而有表现出不一致。*2x2实验设计:即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每个各2个水平,共4个处理。(实验设计的名词解释AxB设计,几个相乘几个自变量,自变量水平即字母代表的数字,AxB个实验处理,如2x3就有一个变量2个水平,一个3个水平,6个水平。 主效应: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由单个自变量(不同水平的改变)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实验设计中有N个自变量就对应有N个主效应。 简单效应(单纯主效应):交互作用显著时,则需考虑 一个自变量各水平在另一个自变量每个水平上的因变量的变化。(MxN两因素实验设计有M+N个简单效应) 被试间设计:是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

3、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设计。 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 混合设计:既有被试间设计,也有被试内设计的实验设计。 举个例子,2x3被试间:即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其中一个自变量有2个水平,另一个自变量有3个水平,共6个处理,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设计。 自变量混淆现象:当额外变量没有控制使得它与自变量共同作用于因变量,这种结果不一定由自变量引起的实验结果不真实、失败的现象叫做自变量混淆现象。(课堂上老师口头补充的)2.单选,多选,是非题知识点整理 1、指标无效特例天花板/地板效应

4、:由于任务过于简单,各组被试的成绩都非常高/低,不能真实反应出因变量的变化,这种反应指标不敏感的现象叫做天花板/地板效应。 2、对额外变量的控制 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缺点:缺乏推论的普遍性;适用面较窄。 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固定不变。结论不能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他水平上去。以上两种属实验操作/环境控制的方法 3)抵消平衡法: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中的效果互相抵消。主要作用是控制序列效应。适用面有限制;对于较复杂的实验其实施可行性较差(处理次数随自变量水平的增加呈几何级别增长) 4)随机化法:根据概率原理,把被试随机地分派到各组中。根据概率原理

5、,仍有机率使得各组不同质而干扰实验。 5)匹配法:对于前测并配对,使各组被试的特点相等。理论可取,但实际难度较大,并不常用。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部分简单匹配(如男女比例相当、年级人数相当等)的条件下,进行随机化。以上三种属实验设计/程序控制的方法。 6)统计控制法:实验过程中容许额外变量的存在,事后用统计技术来达到控制该额外变量。(即对额外变量进行前测,在事后统计中作为协变量,运用协方差分析等方法来加以控制,属于实验分析/统计控制) 要学好更多的心理统计学知识。3、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关系(是非题) 内部效度低,外部效度必定低;外部效度低,内部效度不一定低4、真实验的特点(1)研究者能够随机选

6、择和分配被试。(2)研究者能够对额外变量进行严格控制。(3)研究者能够操纵自变量的不同水平。5、单因素实验设计与多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中根据自变量水平的多少区分为:双组设计、多组设计。根据各被试组的类型不同区分为:独立组设计、相关组设计(包括配对设计、被试内设计);对应于随机化设计与区组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中根据各自变量的相应类型区分为:被试间设计(默认为独立组设计) 、被试内设计与混合设计。6、多因素实验设计优于单因素实验设计的地方(多选题) a. 实验效率高;b. 能考察交互作用;c. 更有利于干扰变量的控制;d. 更接近于现实情形。7、随机分配(独立组设计)优点:a. 被试接受

7、实验的时间短,减少其厌烦或疲劳;b. 避免了序列效应;c. 相对设计与操作简易。a. 各组被试整体上仍有小的可能会存在差异;b. 被试利用率低,实验需要更多被试;c. 统计效率不高。8、(等组)匹配:人为配对;自然配对a. 可控制某些干扰变量,使各组尽量同质; c. 被试接受实验的时间短,减少其厌烦或疲劳;d. 从组内效应中区分出区组效应,统计效率高。a. 前测与匹配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b. 被试利用率低,并且有些匹配不上,实验需要更多被试;c. 前测过程可能会引起练习效应;d. 有些变量无法进行前测,因此也无法使用匹配设计。9、重复测定(被试内设计)。前两种设计被试只接受某一种处理,而重复

8、测定则要求被试接受该自变量所有水平的实验处理。a. 确保各组被试(在特征上)同质;b. 被试利用率高,节省被试;c. 从组内效应中区分出被试效应,统计效率高。a. 被试接受多个实验处理,时间长,易导致其厌烦或疲劳;b. 序列效应的存在导致有些实验不能采用重复测定(顺序的不可逆)。“匹配”与“重复测定”均属于相关组/区组设计10、关系图 独立样本 相关样本随机分配 匹配设计 重复测量 被试间设计 被试内设计11、有关概念的辨析 1.随机抽取/选择被试;随机分配/分派被试(随机分组) 2.无特别说明时,“被试间设计”(即“组间设计”)又可默认为“独立组设计” / “完全随机设计”;“被试内设计”(

9、即“组内设计”、“重复测定设计”)又可默认为“相关组设计” / “随机区组设计”(而“匹配设计”属于“被试间设计”、“相关组设计”) 3.“随机区组设计”(即“相关组设计”)可包括“匹配设计”与“重复测定设计”*12、五道改错题例子与答案(改错的措施需结合题目具体设计) 1.有位心理学家提出一个理论:随着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程度的加深,小组的工作效率会逐渐提高;当工作效率达到一个临界点时,会开始轻微下降。这一下降(“蜜月期结束”)会发生在小组成员停止高度合作行为,而开始争夺权力的时候。为了检验这一理论,他选取了素不相识的被试组成小组,让他们完成一系列任务。研究使用了五个任务,每个任务需要35分

10、钟完成,两个任务之间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结果显示,小组的工作效率在第五个任务之前一直上升,但在第五个任务上出现明显的下降。据此研究者宣称他的理论得到了支持。错误:也有可能是先练习效应,后疲劳效应导致改错:设置对照组 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 2.有个研究者选取了20位相信占星术的被试,根据占星术推算各个被试前一天的遭遇,让他们在一个6点量表上评定这一推算的准确程度,6点量表的范围从“极其准确”到“极不准确”。所有20位被试都报告这一占星术推测有一定程度的准确性。因此该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占星术是准确的。选择被试不应只选取相信占星术的 有可能是一般事件的基线概率,不能证明为占星术选取一般被试、设置对

11、照组 方法:3、最近报导称“凉烟糖影响孩子”,还认为买过凉烟糖的孩子比没有买过的孩子更有可能学会吸烟。这个调查指出,在七年级的学生中,买过至少两次凉烟糖的学生要比那些从没买过的学生更可能去尝试真正的香烟。这个清晰的研究结果让很多学校希望能够禁止这种凉烟糖的销售,他们担心这种凉烟糖会引起青少年的吸烟行为。该调查还指出,如果父母亲至少有一方在家抽烟,孩子就会更倾向去购买凉烟糖,并且会在某些场合尝试吸烟。因果关系不正确,导致儿童吸烟的真正原因是父母吸烟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方法:独立样本卡方检验4、研究已证实,当动物被剥夺食物后,食丸作为强化物的作用显著增加。研究者希望了解,对儿童进行社会剥夺与社会强

12、化时,是否也会出现相同结果。被试是6岁儿童,随机分配。社会强化的作用是通过一种弹珠游戏进行测量。游戏使用一种有2个孔的箱子,被试每次往其中的一个孔投入弹珠。在开始的4分钟里,主试只观看儿童游戏;随后的10分钟,当儿童将弹珠投入前4分钟里比较少用的那个孔里时,主试给予口头强化,如“好”、“真棒”等。实验的因变量是从前4分钟到后10分钟两个区间儿童投入研究者预期的孔中的弹珠增量。自变量为三个水平:社会剥夺组,被试在游戏之前先与主试相处20分钟不交流;对照组,立即开始游戏;社会满足组,被试在游戏之前20分钟既有玩具耍,又与主试有交流。结果显示,社会剥夺组的增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对照组的增量也高于社会

13、满足组。据此,研究者支持了事先假设成立。除自变量外还有其他干扰变量,实验组多给了玩具耍改错: 都给玩具或者都不给 方法:独立样本方差分析5、有个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的思维加工有关,而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他切除了20只随机取样的大鼠的海马结构,让其中的10只学习一个非常简单的迷津,让另外10只学习一个非常复杂的迷津。第一组大鼠通过10次尝试就都学会了走迷津,而第二组大鼠则需要至少30次实验才成功。根据这些实验结果,他认为该研究假设得到了证实,切除海马的大鼠在学习复杂任务时比学习简单任务更困难。实验设计错误,简单任务完成次数原本就比复杂任务少,不能因此就认为是海马体的作用。设置没切除海马体的对照组

14、 方法:两因素方差分析*13、交互效应与主效应的关系 当交互效应与主效应都显著时,优先考虑交互效应14、准实验设计 1.单组设计(实验中只有一个被试组,即实验组)单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只接受一次实验处理,但有一个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通过检验两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来解释其处理效应。例:为验证某种训练方法能扩大儿童的词汇量。前测与后测具有可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处理效应。(即将前测作为控制组的成绩)未能控制干扰变量,如成熟、历史、测验练习、回归现象等。 2.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实验组只接受一次实验处理,但有多个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且前测和后测次数相等、时间间隔相等。先从一系列观测值中剔除成熟效应

15、,再检验前测、后测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控制了成熟等干扰变量。多次测验的干扰作用;仍不能控制某些干扰变量,如历史。15、非实验1.(广义的)观察法,又称描述法。(狭义的)观察法档案法调查法测验法三、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3道单选,1道多选,1道应用,共12分)1、单选多选题知识点整合1.定义: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科学。 物理量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 心理量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2.心理物理学的发展1860年,费希纳著心理物理学纲要,标志心理物理学的诞生。(传统心理物理学)主要工作:感觉阈限的测定;阈上感觉的量化。20世纪中叶,史蒂文斯定律和信号检测论的同时诞生,标志心理物理学的发

16、展进入新阶段。(现代心理物理学)3.阈限(操作定义重点)绝对阈限: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差别阈限:那种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又称“最小可觉差”)绝对阈限(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那个刺激量。差别阈限(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差别量。4.阈限测定实验的三个明显特点:1) 选择好刺激系列。涉及“自变量”2)要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所作的反应。涉及“因变量”3)测定的次数要多些。*5.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其中差别阈限和绝对阈限测定是课件上的)1.极限法又叫最小变化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等,是阈限测定的直接方法。特点:将刺激按递增

17、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是否觉察)的瞬时转折点(即阈限的位置)2.绝对阈限的测定(极限法运用)刺激系列,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 ,按ABBA设计交替呈现。递增时,刺激要从阈限以下的某个强度开始。“-”“+”递减时,刺激要从大于阈限的某个强度开始。“+”“-”说明:在绝对阈限测定中,“+”正反应是指与事实相符的反应,“-”负反应是指与事实不符的反应。为了避免被试形成定势,每次呈现刺激的起点不能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随机变化。为了使测定的阈限准确,一般递增和递减刺激系列要分别测定50次左右,刺激由主试操纵。3.差别阈限的测定(极限法运用)以口头报告方式表达,一

18、般用三类反应。被试感觉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主试记录为“+”。被试感觉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主试记录为“=”。被试感觉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主试记录为“-”。当被试在这三类判断中“说不准”时,主试可记录为“?”。(计算时按“=”来处理)每个系列的测试中都要记录到被试的“+”和“-”报告,且反应比较稳定时(递增中连续出现两个“+”,递减中连续出现两个“-”)才能终止该系列,进行下一系列。*4.阈限计算的步骤(必考,下面会有应用题的例子示范)求出每系列的上限T+、下限T-。在递增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非“+”到连续两次“+”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在递减系列

19、中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非“-”到连续两次“-”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 (即每系列的两处转折点)求出上限、下限的总平均数。在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IU。取不肯定间距的一半为差别阈限DL。不肯定间距的中点是主观相等点PSE。在理论上主观相等点应与标准刺激St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称为常误CE。按韦伯定律的含义,差别阈限DL除以标准刺激St即为韦伯分数K。*5.计算公式(背下来,试卷不给公式)IU = T+ T- ;DL = IU / 2;PSE =(T+ + T-)/2;CE = PSE St ;K = DL/St5.常误及其控制常

20、误(constant error):在测定阈限的过程中经常起作用,以致使测定结果产生一定倾向的误差在“差别阈限”测定中,常误的计算:CE = PSE St,即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之差。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极限法所特有的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实验进行多次易产生的误差。空间误差或时序误差:测“差别阈限”对两刺激进行比较时存在的误差。动作误差:平均差误法(调整法)易产生的误差。误差及其控制提醒:采用ABBA法设计既平衡了习惯或期望误差对总阈限测定的影响,也平衡了在检验是否存在明显的习惯或期望误差时练习和疲劳效应的影响。但并非平衡了练习和疲劳误差对总阈限测定的影响。其实,AB法设计就可以平衡习惯或

21、期望误差,但不能平衡在检验习惯或期望误差时练习和疲劳误差的影响。注意:抵消平衡法是通过某种平衡设计的手段来抵消某干扰变量对整个实验结果的影响,而不是将某干扰变量排除出实验(如,该实验中对习惯或期望误差的平衡)。6.平均误差法又叫调整法、均等法、再造法等,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最适用于测定差别阈限,将就也可测定绝对阈限。(不做计算要求)呈现标准刺激,被试调整比较刺激,要求被试判断什么时候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相等。反应指标为被试调整的等值。被试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调整的比较刺激是连续变化的。接近阈限时被试可反复调整,直至满意。7.误差及其控制因被试动作方式不同(如,从长调整到短与从短

22、调整到长)而过高或过低估计比较刺激的反应倾向。各种常误(如,空间误差、动作误差等)及其控制同“极限法”。(实际上,平均差误法中的动作误差及疲劳/练习误差对阈限测定结果的影响是不能够用多层AB法或ABBA法来抵消平衡的)8.恒定刺激法又叫次数法、常定刺激差别法、正误示例法等,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极限法易受习惯或期望误差的影响,且数据利用率低。平均差误法不适于难以连续调整的刺激,易产生动作误差,且计算的是阈限估计值。恒定刺激法则不存在这些缺点。(但它有其他缺点)通常由处于感觉过渡地带的5-7个刺激组成,这些刺激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引起某种反应

23、(+、-或=)的次数(进而计算百分数)。9.绝对阈限的测定(恒定刺激法的应用,计算必考,下面应用有举例子)阈限的计算先计算被试对每个刺激报告“有”或“无”的次数,并求出百分数。(可只计算一种反应的) P58表2-5(最好结合着书本来看)方法一:S-P法 (作图P59图2-4或直线内插)注:由于只使用了两个点,其他点均被忽略,不免有误差。改进方法是采用25%、50%、75%三点的刺激值的平均数来作为阈限(即“平均法”,P68表2-10)。方法二:S-Z法(平均Z分数法)P63表2-7(作图P63图2-5或直线内插)两点为“最低一半S值的均数、相应的PZ值的均数”,“最高一半S值的均数、相应的PZ

24、值的均数”;通过两点画一线。其后的计算同“方法一”10.差别阈限的测定(恒定刺激法的应用)1、自变量标准刺激为能被感觉到的某一刺激强度;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定,一般从几乎完全没被感觉出差别到几乎完全感觉出差别的范围内选定5到7个刺激强度作为比较刺激。2、因变量(反应变量)要求被试以口头报告方式表达。两类反应(+、-)三类反应(+、=、-)3-1 ( + & - 两类反应)阈限(代替值)的计算 P6950%正反应的那个刺激值不是差别阈,而是主观相等点M(可理解为与标准刺激比较完全没感到差别)。因此,不能以50%引起感觉差别的刺激增量作为差别阈限,而取50%和100%正反应这二者的

25、中点(即75%点)作为差别阈(上限)的代替值。75%差别阈限:对于正负两类反应差别阈限的计算,采用75%点与50%点的刺激强度的差别作为其差别阈限具体计算过程同“此法测定绝对阈限”(S-P,S-Z)。3-2 (三类反应)阈限的计算 P70不肯定间距的上限T+定为被试做出50次大于标准刺激反应的比较刺激值,下限T-定为50次小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值。P71图2-8为S-P作图法,P73图2-10为S-Z作图法。有了上限和下限,之后的计算过程同“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11.测定阈限的三种方法优缺点比较极限法的实验程序和计算过程都符合阈限的操作定义;但易产生习惯或期望误差,并且实验次数多,数据利用

26、率低。另外,在测定差别阈限(用三类反应)时易受被试态度等主观心理指标的影响。平均差误法是让被试主动调整刺激、易引起兴趣,并且实验进程快;但不适用于测定难以连续变化的刺激,并且易产生动作误差。另外,虽然它的数据利用率高,但所测定的结果均为阈限的估计值。实际上它也易受主观心理的影响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程序和计算符合阈限的操作定义,误差控制得较好,实验进程较快,其结果可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加以处理,数据利用率高,因而精确性高、应用面广;但在测定差别阈限(用三类反应)时易受被试态度等主观心理指标的影响。2、应用(分别为极限法与恒定刺激法应用,必考,来自课堂小测)1.用最小变化法测得的长度差别阈限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中标准刺激St=50mm。试计算:差别阈限DL、常误CE和韦伯比率K.比较刺激长度mm1234 60 + 58 56 54 ? 52 = 50 - 48 46 44 42 40 55 49 53 51 45 47解:T+ =(55+49+53+51)/4=52 T- =(45+49+49+45)/4=46.5 IU=T+ - T-=52-46.5=5.5mm DL=IU/2=5/2=2.75 PSE=(T+T-)/2=49.25mm CE=PSE-S=49.5-50=-0.75mm K=DL/St=2.5、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