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安委办2012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228号)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 山东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298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事故隐患 Accident hidden danger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
2、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缺陷。3.2隐患排查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3.3隐患分级 Hidden danger degree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其中:一般事故隐患,
3、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确定重大隐患应遵循以下原则: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的;涉及多人滞留,暴露10人以上的;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3.4隐患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hidden dangers为方便
4、事故隐患管理,本标准将事故隐患划分成两大类,即基础管理类事故隐患和生产现场类事故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救援、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基础管理、其他基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现场现场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特种设备、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安全、电气安全、职业卫生现场安全、有限空间现场安全、辅助动力系统、相关方现场作业、其他现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3.5隐患治理 Hidden danger rectificatio
5、n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3.6隐患信息 Hidden danger information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4总要求 4.1 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解决隐患排查治理的标准化、系统化,做到及时排查、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4.2 企业主要负
6、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保证隐患治理的资源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明确分管负责人。分管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4.3 企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定期对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并制定实施防止隐患重复发生的根本性措施,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5工作流程及要求各行业企业开展隐患排查与治理主要包
7、括明确隐患排查职责、编制隐患排查依据、实施隐患排查、开展隐患治理、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实施隐患上报等六个环节。5.1 明确隐患排查职责企业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明确各类隐患排查的责任部门(工艺、设备、动力、仪表、安全等)、责任人及职责要求。企业应按照法规要求、安全管理经验及事故教训,落实专业职能部门直接排查与治理,安全管理机构实施综合管理的要求。5.2 编制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编制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隐患排查内容清单是确保隐患排查质量的前提。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的编制应主要依托企业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制定的主要防范措施或典型控制措
8、施,确保隐患排查的系统性、专业性和排查深度,做到逐条排查、精准排查。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的编制应以清单列表的方式体现,确保分类清晰、内容详实、系统全面。列表中至少应包括:排查范围(区域、部位、场所等)、隐患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隐患等级、处置措施、责任划分等信息。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包括“风险点隐患排查内容清单”和“危险源隐患排查内容清单”,二者统称“隐患排查内容清单“,“隐患排查内容清单“是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工具”。企业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的“编制与使用说明”,结合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有关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明确具体的职能部门和单位及其职责,并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过
9、程及结果纳入本单位奖惩考核制度中,确保落实到位。5.3 制定隐患排查表每次检查前,各专业部门、各单位应依据“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结合检查类型(日常检查、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和专项检查)制定隐患排查表。排查表应包括:排查范围、隐患排查依据(典型管控措施)、隐患位置、隐患类别、隐患情况描述、整改建议、处置措施、隐患分级等信息。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排查项目,作为此次隐患排查的内容。5.4 开展隐患排查5.4.1 排查要求隐患排查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按专业和区域、部位、场所等进行,明确排查的责任人、排查内
10、容、排查频次和登记上报的工作流程。5.4.2 排查范围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5.4.3 排查记录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列表内容进行隐患排查,并填写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隐患排查记录至少应当注明以下事项:(1)排查级别。是指企业确定的公司级、车间级、岗位级及班组级的检查类型标识;(2)排查类型。是指企业确定的(a)日常隐患排查;(b)综合性隐患排查;(c)专业性隐患排查;(d)专项排查。 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
11、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专业性隐患排查。是指对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公用工程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专项隐患排查。是指根据企业自身需要、上级政策要求以及事故发生后针对性开展的专项检查。(3)责任部门。是指针对每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均应明确隐患治理责任部门或单位;(4)处置措施。是指检查组给
12、出的隐患治理的初步建议,一般包括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停产整顿三种方式。其中属于限期整改的,应通过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的方式督导整改;属于停产整顿的,企业应制定专门的整改实施方案并限期完成。5.4.4 排查频次企业进行隐患排查的频次可按照以下要求执行:(1)一线作业人员应进行班前、班中及班后现场巡检;(2)基层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生产现场进行相关专业检查;(3)基层车间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4)企业各专业职能部门应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至少每月开展一次有针对性专业隐患排查;(5)企业至少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6)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险情等事
13、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开展专项检查。5.5 实施隐患治理5.5.1 隐患治理原则应做到方案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责任到人、限期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5.5.2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隐患公示、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整改情况反馈、隐患整改情况验收等环节。按照安全生产法规要求,企业应当在每次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进行公示;各相关职能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
14、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在对隐患存在原因进行分析基础上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隐患治理应分类实施。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确定责任人组织立即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针对难以立即排除的事故隐患,企业应当按照省有关事故隐患评估的规定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等级、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5.5.3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
15、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5.6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企业应保持体现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的全过程记录,并建档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档案中应包括:隐患名称、隐患内容、隐患编号、隐患所在单位、专业分类、归属职能部门、评估等级、整改期限、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形成的传真、会议纪要、正式文件等,也应归入事故隐患档案。涉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应单独建档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的保存期限根据各行业企业特点至少保存一个考核周期,具体期限由各行业企业自
16、行确定,但涉及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档案应考虑长期保存。5.7 隐患逐级报告企业应在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基础上,实施隐患逐级报告制度。根据已确定的隐患排查频次,按照班组、工段(岗位)、车间、公司逐级上报。逐级报告的内容应报告隐患名称、存在部位、状况描述、整改措施、完成情况等基本信息。接到报告后,各管控层级应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中明确的职责划分,实施隐患治理。鼓励企业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确保上报渠道畅通和管理高效。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企业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
17、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等。6建设成果与效果6.1 建设成果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至少产生以下成果:(1)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2)隐患排查表;6.2 建设效果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1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更加系统、专业和深化;2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更加清晰;3基础管理资料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4生产现场安全条件更加完善,本质安全化水平持续提升。7文件管理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1)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3)隐患排查记录;(4)隐患排查治理公示表;(
18、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5)事故隐患整改反馈信息表;(6)重大事故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等。8持续改进企业应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企业应基于以下因素的存在来考虑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审频次,但每年应不少于一次。(1)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的;(2)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的;(3)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的;(4)企业自身提出更高要求的;(5)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6)其它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的。评审的实施可结合企业安委会或安全领导机构会议进行,也可单独进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
19、也可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评审一起进行。评审结束后应当编制评审报告,企业应当根据评审报告要求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和优化,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效果。9附件隐患排查治理过程记录(样表)清单(1)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内容清单(附表1、2、3);(5)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6)事故隐患整改反馈信息表;(7)重大事故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8)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等。*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试行)编制:审核:批准: 年 月 日建档说明为规范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的管理,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过程记录信息基本要求,按照通则、细则要求,企业应按照本档案记录样本要求,建立健
20、全自身档案管理资料。同时也鼓励企业在本着“过程可追溯、记录要详实、效果要强化”的原则基础上优化本档案记录样本。1 隐患排查内容清单编制要求为突出对风险点实施风险分级管控的重要作用,防止风险点排查与上报流于形式,企业编制的隐患排查内容清单应包括“风险点隐患排查内容清单“和”危险源隐患排查内容清单“,二者统称“隐患排查内容清单“(分2个层次体现)。“隐患排查内容清单“是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工具“。企业开展的各类隐患排查均应严格按照”工具“执行才能确保该项工作的”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落实。企业应编制隐患排查内容清单时,应结合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有关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明确具体的职
21、能部门和单位及其职责,并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过程及结果纳入本单位奖惩考核制度中,确保落实到位。1.1风险点隐患排查内容清单风险点排查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基于后果“和遏制伤亡事故发生的角度明确企业风险关注的重点对象和风险管控核心;二是基于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的目的,政府以此确立的安全监管重心。企业应当按照鲁安发201616号文件要求,风险点”一企一册“信息表内容编制每个风险点的隐患排查内容清单,清单中应明确风险点名称、主要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等级以及针对措施开展隐患排查的职责划分、排查周期等基本信息,确保清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样表见附表1所示。1.2
22、危险源隐患排查内容清单危险源隐患排查内容清单中应明确车间名称、作业活动/区域/场所/设备设施、潜在事故类型、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等级以及针对措施开展、危险源名称、潜在事故类型、典型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的职责划分、排查周期等基本信息,确保清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样表见附表2所示。企业亦可对附表2进行简化,删除危险源的对应信息,只需界定危险源的排查范围,即“作业活动/区域/场所/设备设施“,也就是针对隐患排查的范围或对象明确风险管控措施(排查依据)。并在清单中明确车间名称、作业活动/区域/场所/设备设施、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等级以及针对措施开展、危险源名称、潜在事故类
23、型、典型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的职责划分、排查周期等基本信息,确保清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样表见附表3所示。应当注意的是,这样做的目的防止该清单信息繁琐的问题,但需要对该“作业活动/区域/场所/设备设施“中对应危险源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重新提炼和归纳整理,不能为简化而简化,仍应确保措施的完整性。2 隐患排查实施要求企业各职能部门和单位按照自行编制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及责任制规定,依据“隐患排查内容清单“,编制“隐患排查表”,本表已考虑同时作为隐患排查记录表使用。每次检查前,各专业部门、各单位应根据“隐患排查内容清单“,结合检查类型(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和节
24、假日检查)编制隐患排查表。样表见附表4所示。其中“排查范围”指风险点或风险点覆盖范围外的“作业活动/区域/场所/设备设施”。“隐患类型”是指对隐患的属性描述,如电气隐患、机械隐患、防火防爆隐患、职业健康隐患等;“处置措施“是指针对该隐患的处置流程方面的提示,如”立即整改“和“限期整改”及“停产整顿”等三种处置方式。3 隐患排查治理过程其它记录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其它记录,按照附表样本执行。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附表5)事故隐患整改反馈信息表(附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附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附表8)隐患排查治理公式(附表9)附表1 :风险点隐患排查内容清单(职责分配)表序号风险点危险源事故类型管控措施风险等级基层组织检查专业组织检查公司排查岗位班组周期车间工段分厂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生产运行消防安全1(1)(2)(3)23备注:1、上表中隐患排查表检查周期 “A”代表日查、“B”代表周查、“C”代表月查、“D”代表季度查、“E”代表年度查2、上级负责管控的隐患下级必须负责管控。附表2 :危险源隐患排查内容清单(职责分配)表(一)车间名称:作业活动/区域/场所/设备设施(危险因素)典型控制措施附表3 :危险源隐患排查内容清单(职责分配)表(二)事故类型典型控制措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